自组式窗帘架杆组的组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382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组式窗帘架杆组的组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组式窗帘架杆组的组架结构设计,尤指一种藉由架板、组件及架杆组,而可供至少二组窗帘架杆组及一外架杆组安装的组架。
传统所使用的窗帘架杆大多为固定式。其主要为具有导槽的横杆,在该横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架板,藉由该架板以自攻螺丝固定于窗的上缘墙面上。在该横杆的导槽中设有数组吊耳,该吊耳的吊部设置在导槽中而耳部朝下露出,且该耳部设有一孔以供窗帘幔布上所相对设置的挂钩勾设。该传统的窗帘架有下述的缺点1、在该横杆的中央并没有供导引窗帘幔布的导杆固定或组合的构件,故而无法使窗帘幔布完全闭合,且当二侧幔布捆系时将使中央呈半开状,极不美观。
2、该导杆与吊耳的组合是藉由螺丝加以固定;换言之,从横杆的架设以及导杆的组装,皆需藉由工具言可组装且须由专业人员施工,相当不便与麻烦。
3、在横杆二侧最末组吊耳并无固定的结构,易发生窗帘幔布拉往中央的同时,二侧为之带动而在侧边露出窗侧缘,因此传统的手拉动式窗帘在操作上相当不便。
4、横杆需配合窗宽而特定制作,因此制造上需加以特定的规格适量制造,而无法大量制造以降低成本。
再者,该传统的窗帘架杆仅为单支杆体,若须考虑纱帘、前饰布幔则另须加设架杆,惟架杆亦需以固定板为基板,再藉自攻螺丝加以锁固,如此更使安装困难,且造成窗帘架设的复杂性,并影响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组式窗帘架杆组的组架,且藉由二组架而以一架杆组撑抵并固定,并藉由组架的架板所设的抵板以稳固组架,可使窗帘架杆组具有装设简易、便利而不须使用装配的辅助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该组架可供至少二组窗帘架杆组及一外架杆组安装,且该外架杆所窗套的前饰幔布,可使装设架杆组复杂的构造予以遮蔽,使整体外观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架杆中央设一套环,该套环定位部中央所设的磁铁,可与导杆的端接部所设的铁片产生吸贴结合的作用,如此可使挂设的窗帘布幔二侧在闭合时具有定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将带引窗帘幔的导杆所设的穿环,且利用导杆的凸榫与穿环的嵌环嵌装,并藉导杆的嵌固槽与连接部嵌装固定,以使该穿环与导杆的组合无需藉由螺丝锁固,即可达到组合固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在于主杆及伸缩杆的一端所套装的端垫为具有环槽,以使最末组穿环套装得以适当的限制,使窗帘布幔在拉动闭合的操作时,该末组的穿环固定在端垫上,使二侧不随拉引而将二侧窗帘幔布带离。
为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图示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架杆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架杆组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杆后视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挂环断面及与架杆的连动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组合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窗帘架杆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组合示意图;图9为图8架装外架杆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组合示意图;
图11为
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窗帘布幔挂装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前饰布幔挂装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号说明1……主杆 2……伸缩杆3……斜面 4……阶面5……端垫 6……环槽
7……花纹 8……穿环9……挂环 10……弧面11……导杆 12……重叠杆13……端接部14……凸榫15……嵌固槽16……嵌环17……定位部18……设置空间19……磁铁21……套环 22……夹耳23……螺丝 24……铁片25……连接部26……挂孔27……组架 28……架板29……穿孔 30……底板31……架口 32……组件33……抵面 34……挂孔35……勾柱 36……窗框37……外架杆38……跨组端39……穿孔 40……布幔41……前饰布幔 42……扣榫50……墙壁 51……凸环A……弹簧 B……导柱C……架杆组如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架杆组结构及闭合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以主杆1与伸缩杆2为架杆组C的主体,其中伸缩杆2一端螺组于主杆1的内部弹簧A,旋转伸缩杆2可使导柱B依据弹簧A的螺旋使伸缩杆2在适当的范围内增长伸出,而藉由弹簧A使主杆1及伸缩杆2撑抵;主杆1及伸缩杆2的端部各设有一端垫5,端垫5在其圆柱面上设有环槽6及凸环51,且在侧面上设有花纹7,另外主杆1前端为斜面3。
在前述的主杆1适当处(即位于伸缩杆2总长二分之一处)设有一套环21,该套环21的后部二端延伸二夹耳22,其上设有穿孔,可藉螺丝23锁固而将套环21夹固,该套环21的底部设有一具设置空间18的定位部17,用以安装磁铁19。
二组具若干挂孔26及前端具有端接部13的导杆11,其端接有13可供安装铁片24,且其中一个导杆11有延伸一体的重叠杆12,而在导杆11上部设有二嵌固槽15,并于相对位置在导杆11内面上设有凸榫14,该凸榫14与嵌固槽15可供一穿环8的嵌环16、连接部25嵌装(如图3所示),而无须用螺丝固定。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架杆组组合图,将导杆11的穿环8与若干穿环8均匀分布穿装在主杆1、伸缩杆2,在穿装前须先将端垫5卸下,穿装后再套装上,而穿环8的装底部设有挂环9,以供窗帘布幔上端所设的挂钩勾挂。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挂环断面及与架杆的连动关系示意图。主杆1前端为斜面3,以利于穿环8的导行。由于斜面3的端部会因管壁的厚度而形成一阶面4,藉由穿环8的内缘为弧面10而不同于外缘的圆面,利用弧面10以避开阶面4的阻挡,而使穿环顺利导行。
请参阅图5及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架结构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组架27包括架板28及组件32,其中架板28以主板及抵板30构成L状,在主板上设有一穿孔29及一架口31,并在二者中央设有一对扣榫42;而组件32为一方块体,其后部抵面33二侧各二挂孔34,并在上端二侧各设有勾柱35。将组件32一侧的二挂孔34对准架板28的主板中央二扣榫42,并藉扣榫42、挂孔34的外内、上下的不同径关系,可使二者扣装固定。
请参阅图7及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窗帘架杆组的结构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将前述的二组组架27套装在架杆组C的主杆1及伸缩杆2端部的端垫5上,端垫5的大小恰可穿设于主板上的穿孔29内,并藉由端垫5上的凸环51以抵至该穿孔29的周缘,再藉由伸缩杆2的旋调以使该二组架27及主杆1、伸缩杆2分别撑抵固定在二侧窗框36上部的墙壁50壁面,(如
图14所示),其中架板28的抵板30撑抵于窗框36框面上,是用以固定架板28,而防止架板28于端垫5上旋转移动,以便于可架设另一组架杆组C;然而,若该墙壁50的壁面太厚以至于该抵板30无法抵靠于该窗框36框面上,(如
图15所示),即可藉由组件32的抵面33与该墙壁50的壁面相抵,亦可达到固定该架板28的目的;如此,即可藉由二架板28的架口31以供另一组架杆组C的设置,而利用主杆1与伸缩杆2二端端垫5上的环槽6架于架口31内,以达到嵌装固定的作用。
请参阅图9及
图10,分别为架装外架杆图及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一个串接组成冂状并可伸缩调整的外架杆37,其二跨组端38的端末顶设有一穿孔39,该穿孔39可与前述的组件32的勾柱35勾挂,而使该外架杆37得以安装并固定(由
图11中可清楚显示)。
请参阅
图12及
图1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窗帘布幔挂装及前饰布幔挂装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组架杆组C上所设的穿环8其挂环9可供具有挂钩的纱帘挂装,而第二组架杆组C的穿环8所设的挂环9以供窗帘布幔40挂装,而外架杆37可供一前饰布幔41穿套,而藉由前饰幔布41的套设而可将后部的架杆组C构造遮蔽,进而可使整体呈现美观的外观。
承前所述,本实用新型藉由二组架可供外部另一架杆组及外架杆架装,且藉架板或组件的抵板与抵面,再藉架杆组的撑抵而使整体组架安装固定,且无须使用辅助工具施工,具有便利与实用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自组式窗帘架杆组的组架,其包括有架板,该架板是以主板及抵板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主板上设有穿孔及架口,并在二者中央设有一对扣榫及一组件,该组件后部为抵面及二侧各有二挂孔,并在上端二侧各设有勾柱,而该组件一侧的二挂孔可对准设置于该架板的主板中央二扣榫,并藉扣榫、挂孔的外内、上下的不同径关系,而使二者相互扣装固定;架杆组包括主杆及伸缩杆,其中伸缩杆一端螺组于主杆的内部的弹簧,旋转该伸缩杆使导柱依弹簧的螺旋而使该伸缩杆在适当的范围内增长伸出,并可藉由弹簧而使该主杆与伸缩杆撑抵;主杆及伸缩杆的端部各设有一端垫,且该端垫上设有凸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式窗帘架杆组的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垫在其圆柱面上有环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式窗帘架杆组的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垫的侧面上具有花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式窗帘架杆组的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上端的勾柱用于外架杆的跨组端的穿孔挂装。
专利摘要一种自组式窗帘架杆组的组架,主要包括有架板、组件及架杆组所组合而成;其中架板以主板及抵板构成L状,在该主板上设有一穿孔及一架口,并在二者中央设有一对扣榫;而组件后部抵面及二侧各有二挂孔,并在上端二侧各设有一钩柱;将该组件一侧的二挂孔对准架板的主板中央二扣榫,并藉扣榫、挂孔的外内、上下的不同径关系,可使二者扣组固定,通过一组架杆组的旋调以使二组架及主杆、伸缩杆撑抵固定在窗框上部二侧,而该二架板的架口并可供另一组架杆组设置,且该组件不可供一外架杆安装,而构成窗帘架杆组,而可供纱、布幔及前饰布幔装、穿套。
文档编号A47H1/00GK2326124SQ98205669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9日
发明者林俊雄 申请人:林俊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