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的切菜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874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的切菜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的切菜板,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切菜时的噪音与震动以及在降低切莱时切菜板的损坏与破损率的同时又不会产生刀痕的新型切菜板的结构。
现今一般切菜板的结构,大部份均为一块任意形状的木板、塑胶板或其他硬式材质所制成,而在使用时由于切菜板整面直接接触桌面,故刀面撞击切菜板极易产生很大的震动及噪音,如此大的震动,刀面反弹亦容易使手感到疼痛或受伤害,而且传统的切莱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极易受刀伤而损坏或破裂或于表面留下极多的刀痕,除容易藏污纳垢且清洗不易外,甚至可能产生碎屑而与食物掺杂一起滋生厨菌,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传统式切菜板根本不耐长久使用,极不符合经济效益。
因此本创作人有鉴于传统切菜板的使用时有极大的噪音及震动,又缺乏耐用性且极易损坏,又不利于切割,故盼能找出一种突破性的设计,以增加实用性与方便性,故潜心研思,研究设计,综其多年从事相关产品设计的专业知识与实务经验所得的成果而研究出本实用新型的切莱板的结构,以提供消费大众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切菜板,减少切菜时的噪音与震动,降低切莱时切菜板的损坏与破损率,同时又不会产生刀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型的切菜板,由具弹性的塑胶材质所制成的切菜板上盖板与下盖板、夹固座、把手固定座及一把手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上盖板与下盖板以超声波加热封固密合形成一切菜板本体,而该上盖板与下盖板前端均具有两小半圆形凹槽,使上盖板与下盖板封合后可组成两小圆形孔,而由此两孔内,充注入一种具极佳吸震性与缓冲特性的发泡棉材质,且在此具吸震与缓冲特性的发泡棉材质中,又设有两贯通的长孔与上、下盖板封合后所组合成的两小圆形孔相通,以作为通气及压缩缓冲之用;而于上盖板与下盖板的两侧中央,各设有一组扣槽,并各藉由一于夹口内上下均设有凸扣部的

型的夹固座与一呈

型的把手固定座,由上、下盖板的两侧嵌接夹合而固定,于该

型的把手固定座另一侧向内凹设一组接凹槽,又在该组接凹槽内部的左右两侧边,均设有一三角形枢接孔,该三角形枢接孔的三角部则为圆形孔状,又于把手固定座的组接凹槽组设有一具握持部的把手,该把手另一侧中央则凸设一两侧具圆柱的组接凸部,又于切菜板的上盖板及下盖板的表面则设有呈十字交错网格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还可包括以下技术方案于该

型的把手固定座的的组接凹槽内部的左右两侧边,改设一长方形枢接孔,该长方形枢接孔的前端部份则为圆孔状,又于把手固定座的组接凹槽的握持部的把手另一侧中央则改凸设一两侧具长方形柱的组接凸部,籍该两长方形柱可嵌入

型把手固定座的长方形枢接孔内,而使把手得以组接固定于

型把手固定座之上;该把手可上下各旋转九十度,以作为切菜板的垫座,使整个切菜板倾斜而与台面成一间距,除利排水外,并可降低噪音。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切菜刀切于切菜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切菜板把手与切莱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切菜板把手转动九十度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切菜板把手与切菜板的另一较佳固定设计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切莱板把手与切菜板的另一较佳固定设计的枢接孔与长方形凸柱的组合剖面放大图。
请参阅
图1、2、3、4、5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具弹性的塑胶材质所制成的切菜板上盖板11与下盖板16、夹固座13、把手固定座14、把手15构成,该上盖板11与下盖板16以超声波加热加以封固密合形成一切菜板本体1,而此上盖板11与下盖板16前端均具有两小半圆形凹槽113,使得上盖板11与下盖板16封合后可组成两小圆形孔,而由此两孔内,充注入一种具极佳吸震性与缓冲特性的发泡棉12,且在此具吸震与缓冲特性的发泡棉12中,又设有两贯通的长孔114,与上、下盖板11、16封合后所组合成的两小圆形孔相通,以作为通气及压缩缓冲之用。而于切菜板本体1的上盖板11与下盖板16的两侧中央,各设有一组扣槽112、161,并各藉由一于夹口内上下均设有凸扣部131、145的

型的夹固座13与一呈

型的把手固定座14,由上、下盖板11、16的两侧嵌接夹合而固定;于该

型的把手固定座14的另一侧向内凹设一组接凹槽144,在组接凹槽144内部的左右两侧边141,均设有一三角形枢接孔142,该三角形枢接孔142的三角部则为圆形孔状143,又于把手固定座14的组接凹槽144则组设有一具握持部153的把手15,且该握持部153上还具有一挂孔154,而该把手15另一侧中央则凸设一两侧具圆柱152的组接凸部151,该两圆柱152可嵌入所述

型把手固定座14的三角形枢接孔142内,而使把手15得以组接固定于

型把手固定座14上,且固定后,可依所需将把手15上下各旋转九十度。又于切菜板的上盖板11及下盖板16的表面设有呈十字交错网格状111、162,其主要目的是使切菜刀2与菜板1的接触面由传统切菜板的线接触变为点接触,如图3所示,切菜刀2在撞击切菜板本体1上盖板11或下盖板16所设的十字交错网格状111、162时,切菜刀2的接触面积为点接触,如此可以减少受力面积,并降低切莱板本体1的损坏与破损率,延长切菜板本体1的使用寿命。
如图6、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切菜板把手与切菜板的另一较佳固定方式设计,其主要是于该

型的把手固定座14的组接凹槽144内部的左右两侧边141,改设一长方形枢接孔17,该长方形地接孔17的前端部份则为圆孔状171,又于把手固定座14的组接凹槽144的握持部153的把手15另一侧中央则改凸设一两侧具长方形柱172的组接凸部151,藉该两长方形柱172嵌入

型把手固定座14的长方形枢接孔17内,而使把手15得以组接固定于把手固定座14上且于固定后,亦可依所需而将把手15上下各旋转九十度。
由上所述可得出,使用具弹性的塑胶材质制成的上、下盖板11、16及具吸震及缓冲特性的发泡棉12所组合成的此切菜板本体1,在使用中可减少切莱时的噪音与震动;且当把手15向下旋转九十度以作为切菜板本体1的垫座时,整个切菜板本体1将倾斜而与台面3间成一间距,除利于排水外当切菜刀2向下撞击切莱板本体1时,由于切菜板本体1接触台面3的面积由整面改变为一线及把手15所形成的一小矩形面,因此噪音将变得更小,声音更安静,故此切菜板的结构为一甚具实用性、进步性、创新性及可供消费大众广泛使用的设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兼具实用性、进步性且方便又创新好用的切莱板的结构,为一值得推广的设计。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的切菜板,由具弹性的塑胶材质所制成的切菜板上盖板与下盖板、夹固座、把手固定座及一把手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上盖板与下盖板以超声波加热封固密合形成一切菜板本体,而该上盖板与下盖板前端均具有两小半圆形凹槽,使上盖板与下盖板封合后可组成两小圆形孔,而由此两孔内,充注入一种具极佳吸震性与缓冲特性的发泡棉材质,且在此具吸震与缓冲特性的发泡棉材质中,又设有两贯通的长孔,与上、下盖板封合后所组合成的两小圆形孔相通,以作为通气及压缩缓冲之用;而于上盖板与下盖板的两侧中央,各设有一组扣槽,并各藉由一于夹口内上下均设有凸扣部的
型的夹固座与一呈
型的把手固定座,由上、下盖板的两侧嵌接夹合而固定,于该
型的把手固定座另一侧向内凹设一组接凹槽,又在该组接凹槽内部的左右两侧边,均设有一三角形枢接孔,该三角形枢接孔的三角部则为圆形孔状,又于把手固定座的组接凹槽组设有一具握持部的把手,该把手另一侧中央则凸设一两侧具圆柱的组接凸部,又于切菜板的上盖板及下盖板的表面则设有呈十字交错网格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切菜板,其特征在于于该
型的把手固定座的的组接凹槽内部的左右两侧边,改设一长方形枢接孔,该长方形枢接孔的前端部份则为圆孔状,又于把手固定座的组接凹槽的握持部的把手另一侧中央则改凸设一两侧具长方形柱的组接凸部,籍该两长方形柱可嵌入
型把手固定座的长方形枢接孔内,而使把手得以组接固定于
型把手固定座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切菜板,其特征在于该把手可上下各旋转九十度,以作为切菜板的垫座,使整个切菜板倾斜而与台面成一间距,除利排水外,并可降低噪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的切菜板,主要由具弹性的塑胶材质所制成的切菜板上盖板与下盖板等构成,此上、下盖板以超音波加热封固密合形成一切菜板本体,其内充注入具极佳吸震性与冲特性、并设有贯通长孔的发泡棉材质;切菜板本体由一呈型的夹固座与一呈型的把手固定座分别由上、下盖板两侧予以嵌接夹合;把手固定座的组接凹槽组设一把手,该把手可依所需上下各旋转九十度,作为切菜板的垫座,上、下盖板的表面设有十字交错网格状。
文档编号A47J47/00GK2356616SQ9825069
公开日2000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4日
发明者戴展传 申请人:戴展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