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894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桶机,主要用于清洗钢桶。
随着包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及包装业同行之间的激烈竟争,包装产品的外观质量是同行之间竟争的焦点。多年来,钢桶内外表面涂层附着力差,涂层脱落一直困挠着各制桶厂家。其主要原因是钢桶喷涂前的表面处理工序质量差,工艺落后。目前绝大部分厂家还沿用六、七十年代的喷淋式除油设备,这种设备除油工艺落后,除油效果差,除油剂浪费大,除完油后,钢桶表面仍然还残留污渍,油渍,油漆附着力差,易造成钢桶内外表面油漆成片状脱落。有些厂家为了提高钢桶表面除油工序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采用人工擦洗钢桶内外表面的方法。这种除油工艺,除油效果比较理想,但工人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而且除油剂属碱性有毒,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不适应于现代化企业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洗桶机,能将擦洗与喷淋结合起来实现机械式摩擦清洗,并且可自动控制,清洗后钢桶内、外表面无油溃、无污物,特别是钢桶的内、外表面形成了细微的划痕,增强了油漆漆膜的附着力,解决了油漆涂层易脱落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一种洗桶机,包括壳体(1)、喷淋管(2)、清洗泵(3)、水箱(4)、减速机(5)及滚轮(6),淋管(2)位于壳体(1)内腔的上方位置,左中轴(7)为空心轴,支撑固定在导轨(16)上,前顶盘(8)与从动皮带轮(9)固为一体,通过轴承及密封圈支撑密封安装在左中轴(7)的左端部,且前顶盘(8)位于壳体(1)内,从动皮带轮(9)位于壳体(1)外,左中轴(7)位于壳体(1)内的右半部制有与其轴孔相通的喷淋孔(10),且其上铰接有四连杆刷具(1 1);右中轴(12)为空心轴,支撑固定在小车(13)上,后顶盘(14)内侧固定有弹性刷具(15),且通过轴承及密封圈支撑密封安装在右中轴(12)的左端部;导轨(16)水平固定在水箱(4)上方且穿过壳体(1)位于其中央位置,导轨(16)中部位于壳体(1)内且两端伸出壳体(1),小车(13)设置在导轨(16)上可左右移动,水箱(4)内设置有电加热器(17)且位于壳体(1)内下方,清洗泵(3)固定在壳体(1)的一侧,其上的进液管(18)与水箱(4)相接,出液管(19)与喷淋管(2)、左中轴(7)及右中轴(8)的轴孔相接,减速机(5)上的主动皮带轮(20)与左中轴(7)上从动皮带轮(9)通过皮带连接,喷淋管(2)上固定有上部刷具(21),气缸(22)固定在壳体(1)的顶部,其上的气缸杆(23)与喷淋管(2)相接,气缸(24)固定在导轨(16)的下方,其上的气缸杆(25)与小车(13)的底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该洗桶机是采用四连杆刷具,在钢桶夹紧旋转时,刷子与钢桶之间产生相对摩擦运动,同时喷淋管及左右中轴孔喷出清洗剂,使擦洗与喷淋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机械摩擦除油,除油彻底,效果理想,生产效率高,4~5只/分种,并实现了自动控制。钢桶经过除油清洗后,钢桶内外表面无油渍,无污物,而且钢桶内外表面留有很细微的划痕,增强了油漆漆膜的附着力。表面烘干、喷漆后,经检测,油漆漆膜附着力超过Ⅰ级,产品经陕西省商检局检测,钢桶外观质量全部合格,并且受到了省内外客户的好评。此外,该机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既可以清洗直开口钢桶的内外表面,也可以清洗闭口钢桶的外表面,是一种高效、节能、理想的钢桶表面前处理设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
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原理图。
结合附
图1、2、3、4及说明书第五部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由壳体、水箱、导轨、小车部分、主传动部分、联动刷具及喷淋部分构成。其中水箱由δ8mm钢板焊接而成,水箱与导轨焊接为一体,水箱内装有3个10kw的电加热器,使除油剂加热至70℃左右。
导轨由12#槽钢与半园钢焊接而成,小车在导轨上前后移动。小车部分小车与右中轴固为一体,后顶盘安装在右中轴的左端部,钢桶置于小车上后,靠四个滚轮定位,后顶盘内侧装有弹性刷具。主传动部分前顶盘与从动皮带轮固为一体安装在左中轴的左端部,从动皮带轮靠减速机主动皮带轮传动,当气缸推动小车夹紧钢桶时,前后顶盘带动钢桶旋转,顶盘内孔与轴之间装有O型橡胶密封圈,使轴承与除油剂隔绝。两端固定轴为空心轴,除油剂从两端轴孔进入钢桶内及底部。
联动刷具当清洗直开口桶时,开口桶刷具采用四连杆机构,当气缸推动小车夹紧钢桶时,桶底部推动刷子使连杆摆动,进而使刷子与钢桶内壁接触摩擦。由于刷子固定不转而钢桶旋转,从而使钢桶内壁与刷子之间产生相对摩擦运动。通过调节四连杆的尺寸,即可调节刷子径向行程。后顶盘内装有弹性刷具,当钢桶夹紧旋转时,弹性刷具靠弹簧与桶底部产生压力,从而使刷子与桶底部产生摩擦,钢桶外壁气缸推动喷淋管进而使其上的刷子与桶外壁产生摩擦。喷淋部分当钢桶与刷子之间相对旋转摩擦的时候,清洗泵将除油剂从水箱中分别输到钢桶内外壁及桶底部,使摩擦与喷淋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刷洗除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钢桶进入小车→气缸推动小车快进→小车慢进→夹紧钢桶旋转→桶内刷子撑开与内壁摩擦→顶部气缸推动刷子接触桶外壁→喷淋管喷淋→延时10秒钟除油→小车快退→小车慢退→小车到达死点→气缸推动拔叉推桶→下一工位。
本实用新型既可单机使用,也可多机并联使用,清洗闭口钢桶外表面时,只需将四连杆刷具拆除即可,工作原理与清洗直开口钢桶相同。
本实用新型夹紧气缸气动工作原理夹紧气缸气路采用中间变速回路,用两个二位二通阀与速度阀并联,可以控制活塞在运动中任意位置发生信号,使二位二通阀动作,改变气缸的运动速度,即当二位四通电磁阀DT1吸合,压缩空气通过单向阀直接进入气缸左腔,气缸右腔的二位二通电磁阀DT3吸合,气缸右腔压缩空气直接排入空气,实现快速进给。当时间继电器发出信号时,二位四通电磁阀DT3断电,气缸右腔压缩空气通过节流阀,再缓慢排入大气,实现缓冲夹紧,当延时继电器延时10S种后,发出信号,二位四通电磁阀DT1换向,压缩空气通过单向阀直接进入气缸右腔,左腔二位二通阀DT2吸合,气缸左腔压缩空气直接排入大气,实现快速返回,当时间继电器发出信号时,二位二通电磁阀DT2断电,气缸左腔压缩空气通过节流阀再排入大气,实现缓冲退回到死点。
本实用新型电气控制原理1、按下起动按钮QA2按钮控制电源。
2、按下控制按钮QA4起动主传动电机C1及水泵电机C2实现喷淋。
3、方式选择开关打开到自动位置(手动位置用于调整),当桶到达工作工位时碰动行程开关XK1,电磁气阀DT3、DT1吸合,小车快速进给,经过时间继电器SJ1延时接近工作位置时DT3断电小车缓进到工作位置,钢桶夹紧旋转,同时DT4吸合上排刷下降,开始清洗,同时时间继电器SJ2开始计时,当到达设定值后DT1断电DT2吸合小车快速返回,经过SJ3延时接近始点后DT2断电小车变为慢退到原点,碰动行程开关XK2电磁气阀DT5吸合,跳桶出工位,钢桶碰到输送线上行程开关XK3,DT5断电气缸缩回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权利要求1.一种洗桶机,包括壳体(1)、喷淋管(2)、清洗泵(3)、水箱(4)、减速机(5)及滚轮(6),喷淋管(2)位于壳体(1)内腔的上方位置,其特征在于左中轴(7)为空心轴,支撑固定在导轨(16)上,前顶盘(8)与从动皮带轮(9)固为一体,通过轴承及密封圈支撑密封安装在左中轴(7)的左端部,且前顶盘(8)位于壳体(1)内,从动皮带轮(9)位于壳体(1)外,左中轴(7)位于壳体(1)内的右半部制有与其轴孔相通的喷淋孔(10),且其上铰接有四连杆刷具(11);右中轴(12)为空心轴,支撑固定在小车(13)上,后顶盘(14)内侧固定有弹性刷具(15),且通过轴承及密封圈支撑密封安装在右中轴(12)的左端部;导轨(16)水平固定在水箱(4)上方且穿过壳体(1)位于其的中央位置,导轨(16)中部位于壳体(1)内且两端伸出壳体(1),小车(13)设置在导轨(16)上可左右移动,水箱(4)内设置有电加热器(17)且位于壳体(1)内下方,清洗泵(3)固定在壳体(1)的一侧,其上的进液管(18)与水箱(4)相接,出液管(19)与喷淋管(2)、左中轴(7)及右中轴(8)的轴孔相接,减速机(5)上的主动皮带轮(20)与左中轴(7)上的从动皮带轮(9)通过皮带连接,喷淋管(2)上固定有上部刷具(21),气缸(22)固定在壳体(1)的顶部,其上的气缸杆(23)与喷淋管(2)相接,气缸(24)固定在导轨(16)的下方,其上的气缸杆(25)与小车(13)的底部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钢桶洗桶机,其左右中轴为空心轴分别固定在导轨及小车上,前顶盘与从动皮带轮固为一体安装在左中轴的左端部,左中轴右半部制有喷淋孔,铰接有四连杆刷具,后顶盘安装在右中轴左端部,其内侧固定有弹性刷具,喷淋管位于壳体内腔上方,其上固定有上部刷具,且各刷具联动,清洗泵通过管路与左、右中轴轴孔及喷淋管、水箱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擦洗与喷淋相结合,清洗后的钢桶内、外表面不但无油渍、无污物,而且留有细微的划痕,增强了油漆漆膜的附着力,解决了油漆涂层易脱落的难题。
文档编号B08B9/20GK2350140SQ98251778
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30日
发明者马新中, 田宗强, 王和坤 申请人:中国石油销售宝鸡公司宝鸡制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