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布挤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517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把布挤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具。
目前人们在使用拖把清洁地板时,因没有专用的挤水用具,通常都是将拖把布向某处挤压,或者是直接用手将布里的水拧干。用上述方法除水,费时费力,很不方便。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挤水器,它能方便、快捷地将拖把布中的水挤出。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方法完成的挤水器由挤压轮、轮轴、转位杆、滑块、导杆、支架、连杆、架座及弹簧等部件构成。两挤压轮可相对运动,以改变两挤压轮之间的间隙,使位于两轮之间的拖把布受到两轮的挤压,将水挤出。挤压轮安装在轮轴上,可以转动,以便于拖把布在两挤压轮之间抽动。
为使两挤压轮能够相对运动,可将其轮轴一个固定,另一个运动,也可两轮轴都不固定,均能运动。挤压轮的相对运动,可采用下述方法将装有挤压轮的轮轴安装在滑块上,滑块与导杆装配,使滑块与导杆可相对移动。滑块上装有连杆,转位杆分别与支架及连杆铰接。通过转位杆、连杆等部件对滑块的推拉,即可实现两挤压轮的相对运动,从而改变两轮之间的间隙。当挤压轮将拖把布压紧后,将拖把布从挤压轮之间抽拉出来,即可挤去拖把布中的水份。
此外,也可将挤压轮的轮轴安装在转位杆上,转位杆与支架铰接,通过转位杆的转动,使挤压轮运动,以改变两轮之间的间隙。为使支架能够相对于架座上下移动,连杆分别与支架及架座铰接。架座的上部有一支承杆,将拖把布架在支承杆上,挤压轮在挤压拖把布的同时,还随支架自上而下移动,将拖把布中的水份挤出。
由于上述方法利用挤压轮对拖把布挤压,因此使拖把布的除水工作变得较为省力、方便和快捷。该挤水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所示的拖把布挤水器,挤压轮(1)安装在轮轴(2)上,可以转动。一个轮轴(2)与支架(3)固定,另一个轮轴(2)安装在滑块(7)上。滑块(7)可沿导杆(8)实现相对移动。连杆(6)一端与滑块(7)铰接,另一端利用压杆(5)与转位杆(4)铰接。转位杆(4)的另一端与支架(3)铰接,使转位杆(4)可绕该铰接点转动。拖把布挤水时,将拖把布放在两挤压轮(1)之间,用脚踩下压杆(5),滑块(7)在转位杆(4)及连杆(6)的作用下运动,使挤压轮(1)压紧拖把布,此时将拖把布从两挤压轮(1)之间抽拉出来,即可挤去布中水份。脚踩外力去除后,弹簧(9)使挤水器各部件回复到初始位置。
图2所示的挤水器,挤压轮(1)装在轮轴(2)上,可以转动。一个轮轴(2)固定在支架(11)上,另一个轮轴(2)安装在转位杆(12)上。转位杆(12)与支架(11)铰接,可以绕铰接处转动。架座(13)的上部固定一支承杆(10)。连杆(14)分别与架座(13)及支架(11)铰接,使支架(11)可相对于支承杆(10)上下移动。挤水时,将拖把布架在支承杆(10)上,并位于两挤压轮(1)之间,用脚踩下压杆(5),转位杆(12)带动一挤压轮(1)运动,使两挤压轮(1)压紧拖把布。继续踩下压杆(5),使支架(11)相对于支承杆(10)下移,即可将架在支承杆(10)上的拖把布中的水,自上而下的挤出。脚踩外力去除后,弹簧(9)使挤水器各部件回复到初始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拖把布挤水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挤压轮(1)、轮轴(2)、转位杆(4)(12)、滑块(7)、导杆(8)、支架(3)(11)、连杆(6)(14)、架座(13)及弹簧(9)等部件构成,两挤压轮(1)可以转动并可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水器,其特征在于滑块(7)与导杆(8)可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水器,其特征在于转位杆(4)分别与支架(3)及连杆(6)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水器,其特征在于装有挤压轮(1)的转位杆(12)与支架(11)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水器,其特征在于连杆(14)分别与支架(11)及架座(13)铰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给拖把布除水的生活用具。它主要由挤压轮、轮轴、转位杆、滑块、导杆、支架、连杆、架座及弹簧等部件构成。两挤压轮可以转动并可相对运动。通过两轮的相对运动,改变两挤压轮之间的间隙,对位于两挤压轮之间的拖把布进行挤压,以挤出布中的水分。该挤水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利用它,可以使拖把布的除水工作变得更为省力、方便和快捷。
文档编号A47L13/14GK2370816SQ99203848
公开日2000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24日
发明者李振林 申请人:李振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