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能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29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能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与民用的锅(加热用器具),其受热面设置有吸收热能的装置。
当前,工业与民用的锅(加热用器具),受热面多采用光滑的曲面或平面,在加热时,大量的热能失散,不能被锅(加热用器具)吸收,效率低下,导致了能源的大量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充分吸收热能的、热效率很高的锅(加热用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锅(加热用器具),包括有锅体(加热用器具),有与锅体(加热用器具)受热面相连的突出状的吸收热能的装置简称集能装置,有保护支架,用于保护集能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突出状的集能装置分布在锅(加热用器具)的受热面,有序或无序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集能锅(加热用器具),可充分吸收热能,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增大了受热面积,采集热能的能力大幅提高,并迅速传导给锅(加热用器具),因此提高了效率,突出物采用传热性能好的材料,易产生红外线的材料更佳,可以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状态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状态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状态图。
图中,1锅(或加热用器具),2保护支架,3连接结点,4钉或针,5链或丝网,6螺旋丝或圈环。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考
图1,本实施例设计的集能锅,包括有锅1,与锅底面相连的集能装置一钉或针4,与锅相连的保护支架2,钉或针与锅底相连的连接结点3,加热时,钉或针大量吸收火焰中的热能,连续不断地迅速传给锅。
实施例2,参考图2,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锅底面的集能装置是链或丝网5,也能吸收热能。
实施例3,参考图3,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锅底面的集能装置是螺旋丝或圈环。也能吸收热能。
权利要求1.一种集能锅包括有锅(1),集能装置,保护支架(2),连接结点(3),集能装置分布在锅(1)的受热面,其特征在于锅的受热面附设有明显的突出物一集能装置(4),(5),(6)等,并设有保护支架(2)与锅(1)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能装置为钉或针(4),与锅(1)的受热面相连,有连接结点(3),有序或无序分布。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或针(4),为每个连接结点(3)有一根或多根钉或针(4)。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能装置为链或丝网(5),与锅(1)的受热面相连,有连接结点(3)。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能装置为螺旋丝或圈环(6)。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能装置为金属片,与锅(1)的受热面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或要求2、或要求3、或要求4、或要求5、或要求6所述的集能锅,其特征在于锅(1)还可以是桶、瓢、壶、盆、盘、罐等各种加热用器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能锅,包括有锅(加热用器具)本体1,明显突出的集能装置4,连接在受热面,还有保护支架2。本实施例的构造简单、巧妙,大幅增加了受热面积,可充分吸收热能,大幅提高热效率。
文档编号A47J27/02GK2403323SQ9921613
公开日2000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7日
发明者初光, 孙华 申请人:孙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