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装式电动刷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59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快装式电动刷刷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机械方法清除物体表面锈斑、毛刺、残渣等杂物的工具刷,特别是一种快装式电动刷刷头。
电动刷刷头一般包括刷头体和连接杆,使用时安装于电动工具的夹头上,构成完整的电动刷,当电动工具的输出轴转动时即带动刷头旋转而工作。现有电动刷刷头的连接杆一般都呈圆柱形(如图9所示),因此在使用时所需的扭矩完全靠它与夹头之间的磨擦力来提供,当出现种种原因(如杆与夹头结合面有油污、夹头出现磨损等)会导致磨擦力下降,出现杆子在夹头上打滑的现象,影响正常使用,即使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也常常会出现杆子打滑的情况,这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使其使用场合受到极大的限制;另外当工业刷装拆于电动工具的通用夹头上时,必须使用专用夹头扳手才能夹紧其连接杆,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夹头与其专用扳手的啮合部位会出现磨损现象时,更使装拆显得极为不便,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装拆动作上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快速地将电动刷安装于电动工具的夹头上的快装式电动刷刷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不改变现有电动刷刷头的刷头体结构,仅将连接杆设计成六角柱形,其横截面是正六边形。
为配合现在已经出现的一种快换式专用夹头,可在所述连接杆的对应部位设置有一环形槽,以便当刷头连接杆装于夹头上时,夹头上的一弹性卡子可落入该环形槽中,从而使刷头固定,不至于从夹头上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装拆时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装拆一次只需要几秒钟,效率提高了数倍至十倍,并彻底避免了因夹具磨损带来的弊端,使用时所需的扭矩也完全不受磨擦力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了连接杆打滑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平型刷)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简化结构的连接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局部)
图5为另一种简化结构的连接杆示意图。
图6为图3的俯视图(局部)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碗形电动刷刷头的实施例。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笔形电动刷刷头的实施例。
图9为现有技术中平型电动刷刷头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为一平型电动刷刷头的实施例,包括刷头体1和连接杆2,刷头体1由内圈12、压片11和钢丝13(或尼龙丝)构成,内圈12的作用在于当刷子高速旋转时克服钢丝13的离心力,使钢丝13在高速时保持正确的位置,压片11则用来克服钢丝13的弹性将钢丝13横向压住,使其不至于弹开,连接杆2的一端铆接在刷头体1上,另一端伸出用来装夹于夹头上以传递扭矩给刷头体,连接杆的截面呈正六边形,连接杆上设置有一环形槽21,用来匹配现在一种新型的快换式专用夹头,当刷头连接杆装于夹头上时,夹头上的一弹性卡子可落入该环形槽中,从而使刷头固定,不至于从夹头上脱落,因此这种连接杆既能装夹在普通夹头上又能装夹在快换式专用夹头上,连接杆2尾部的圆台、倒角以及设在根部的过渡圆形槽主要用来增强连接杆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按使用要求取消实施例一中的连接杆2尾部圆台、倒角以及设在根部的过渡圆形槽,如图3、图4所示;甚至连接杆2上的环形槽21也可取消,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仅仅改变连接杆2的结构形状,无论刷头体是何形式,均可应用;如应用于图7所示的碗形电动刷刷头及图8所示的笔形电动刷刷头。
权利要求1.一种快装式电动刷刷头,包括刷头体和与之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六角柱形,其横截面是正六边形。
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装式电动刷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上设置有一环形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电动刷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在尾部有圆台、倒角以及在根部有过渡圆形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装式电动刷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在尾部有圆台、倒角以及在根部有过渡圆形槽。
专利摘要一种快装式电动刷刷头,包括刷头体1和与之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呈六角柱形,其横截面是正六边形,按实际需要还可在连接杆上设置有一环形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装拆于电动工具的夹头上时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装拆一次只需要几秒钟,效率提高了数倍至十倍,并彻底避免了因夹具磨损带来的弊端,使用时所需的扭矩也完全不受摩擦力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了连接杆打滑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A46B13/02GK2405473SQ9924037
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6日
发明者林德元 申请人:宁波保华工业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