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线张设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48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肠线张设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一定的张力张设羽毛球或网球球拍的肠线用的装置。更详细地说,是涉及小型且容易携带的肠线张设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羽毛球或网球球拍,是在拍框上将肠线张设成格子状而形成球拍面。这种球拍的肠线,通常以一定的张力大致均匀地张设。形成这种球拍面的肠线,因激烈的打球或因寿命期限必然会断裂。又,在松弛等张紧程度不合适时也必须重新张设肠线。这样,在羽毛球或网球的球拍上,虽然频度有差异,但必须重新张设肠线。
以往,肠线的重新张设,打球人自己进行张设是比较困难的,通常必须委托体育用品专卖店之类的专门张设肠线人员来做。个人难以进行肠线张设,是因为肠线必须要以一定的张力张紧,因此,必须使用价格较贵的大型器具。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比较容易地重新张设肠线的小型、且容易携带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各种探讨,结果发现一种在具有沿着环状拍框形成的多个肠线孔的球拍上张设肠线用的装置,利用这种装置可解决上述课题,该装置的特征是,具有夹紧球拍的环状拍框之至少一个部位的夹紧机构;夹着穿过环状拍框的肠线孔而预先松弛地张设之肠线的一部分、对其施加拉伸张力用的拉伸头,前述夹紧机构安装在载置有球拍之拍框底座的一侧,所述拉伸头在所述环状拍框的外周部,可抵接和离开该环状拍框的外缘地配置着,在对肠线施加拉伸张力时,其与环状拍框外缘抵接,并通过所施加的张力来保持环状拍框的另一侧。
在这种装置上,使夹紧机构构成为可围绕环状拍框的大致中心旋转,并且将施加拉伸张力用的拉伸头配置成可沿着滑轨在环状拍框的半径方向上滑动,这样,拉伸头便作为夹紧拍框用的滑动式触压夹紧装置发挥作用,因此,除了可一面夹紧拍框一面经常以稳定的状态拉伸肠线外,还能够在重新张设拍框大小不同的各种球拍的作业时,不改造装置本身而直接使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之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4和图5是表示张力保持器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装置之分解状态的图,是以可收放在箱子等中的方式集中的一例之图。
图7和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之装置的使用状态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装置之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依次说明实施本发明的合适的肠线张设用装置之构成例。
首先,说明本实施例的肠线张设用装置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肠线张设用装置的一实施例之侧视图。图2是其局部放大图,图3是其立体图。
图1中,标记C是本装置的基台部即台座。标记H是夹持着肠线G、并对其施加箭头a方向的拉伸张力用的拉伸头,其沿着设在台座C上的滑轨R在箭头a方向上可滑动地被载置着。标记11、12是夹紧肠线的环状拍框F的一侧之上下夹紧构件,其被保持在悬臂9的一端上,该悬臂围绕植设于台座C上的轴72自由旋转地被支承着。轴72将拍框底座T的轴承构件3支承为可旋转,并嵌入到安装于悬臂侧的轴承构件3中。标记10,是吸附固定张力保持器用的磁性体制的圆盘,该张力保持器保持使用拉伸头H所张设的肠线之张力,其中心部分固定在轴承构件3上。张力保持器将在后面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轴承构件3、悬臂9、圆盘10及上下夹紧构件11、12被称作拍框底座。夹紧构件11、12用来夹紧成为拍框F和轴S之连结部分的颈部N。以下依照图2说明拉伸头H周围的构造。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主要表示拉伸头H周围的构造。
图2中,标记14是拉伸头H的主体。标记13是可滑动地安装拉伸头H用的滑动构件,其插穿在滑轨R中。滑动构件13还是用于将支承主体14支承为可旋转的构件,主体14嵌入其上部所穿设的孔17中。标记15是向肠线施加张力用的拉伸器,并在主体14中,可围绕旋转轴16旋转自如地被支承着。标记20是夹持肠线的肠线夹持板,设在拉伸器15的外周上。标记21是接受肠线用的突起部分,设在肠线夹持板20的下侧部分上。标记18是施加拉伸张力用的手动旋转杆,通过轴24安装在拉伸器15上。在拉伸肠线时,自A向B方向的旋转转矩由手动旋转杆施加在拉伸器15上。在此,轴24构成为,除在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螺纹外,其前端一直到达旋转轴16。因此,通过扭转手动旋转杆18,轴24的前端便与旋转轴16抵接,可在所希望的旋转角度上使拉伸器15暂停。标记71为肠线孔,在球拍的环状拍框F的外周有规则地形成有多个。以下依照图3说明夹持肠线的结构及张力的测定。
图3是图1及图2所示装置的立体图。图中省略了球拍的拍框F。
标记23为肠线的紧固机构,用于固定插入2片夹持板20之间的肠线使其不动,通过凸轮的动作而使设在2片肠线夹持板之间的间隙变窄。
标记19是用来将拉伸器15预先拉回至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其一端卡合在主体14上,另一端卡合在拉伸器15上。
标记22是表示施加在肠线上的张力值的刻度。
在此,对测定附加在肠线上的张力的手段作说明。图3中,①首先,将肠线夹入2片肠线夹持板20的间隙内,用紧固机构23自两侧将其紧固固定。这时,事先去除拍框F和肠线夹持板20的区间内的肠线的松弛。②在该状态下拉伸肠线。③这时,由于实际拉伸的肠线之长度与施加在肠线的上张力相当,因此,由此测定肠线的张力。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事先将拉伸长度换算成拉伸张力(磅)的张力刻度22刻在了拉伸头H上,故在实际拉伸肠线时,读出该刻度的指示值便测定出张力。
又,在使用装置1时,由于同时使用保持拉伸的肠线之张力的张力保持器,因此对其进行说明。图4及图5所示为张力保持器构成之一例。
图4(a)为张力保持器2之侧视图,图4(b)为张力保持器2的正视图。
在图4(a)及图(b)中,标记2为张力保持器,由中间板80及排列配置在其两侧的2片夹持板81,及紧固机构83构成。这3片板除了在上端部附近接合外,在下端部还具有凹凸部86。中间板80的底部具备有在端部安装有磁铁的脚部85。依照图5(a)及图5(b)说明紧固机构之构成。
图5(a)是图4(b)的放大图,是捏手84位于图4(a)的X点时的图,图5(b)是捏手84位于图4(a)的Y点时的张力保持器2的正视图。在图5(a)及图5(b)中省略捏手84。
图5(a)及图5(b)中,紧固机构83由贯通轴89和安装在贯通轴上的2个凸轮87构成。凸轮87形成为短圆筒形,以偏心状态与贯通轴89卡合。凸轮87的外周面上具有捏手84。贯通轴89贯通中间板80及2片夹持板81。凸轮87的接触面88相对于贯通轴89倾斜,又,接触面88与夹持板81接触。又,中间板80由树脂制成,夹持板81由弹簧钢制成的金属板构成,贯通轴89及凸轮87由黄铜制成。
图5(a)及图5(b)中,使捏手84自图4(a)的X向Y方向旋转时,偏心地安装在贯通轴89上的凸轮87也同时旋转,凸轮87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减小夹持板81和中间板80之间的间隙82的直线运动。夹在间隙82中的肠线G便这样被紧固固定。
以上所构成的本实施例的装置1为组装式,可如图6所示紧凑地收纳。
图6中,标记4是肠线插通肠线孔时使用的肠线穿通具,标记5是形成于其前端上的环。环5是用直径约0.2mm的钢琴线制成的,其形状不走样,另外,可任意变形地形成。将肠线插通肠线孔时,①将肠线穿通具4的环5预先穿通肠线孔,②把要通过拍框外周部和内周部中的肠线插入该环5内,然后,③只要从肠线孔板出肠线穿通具4,便可不损坏肠线孔地架设肠线。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肠线张设装置的使用方法。
第一例以下所示的一例是表示分别张设球拍的纵向和横向肠线的使用方法。这时,使用2根肠线,首先架设纵向肠线,在将其拉伸而完成纵向的肠线行之后,也同样地完成横向肠线的架设。以下,根据图7及图8进行说明。
图7所示为该例的肠线张设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图,表示从球拍的纵向肠线开始依次张设的情形。该图中省略了滑轨R,以点划线表示滑轨R通过的中心线,以虚线表示圆盘10及上下夹紧构件11、12。
首先,在张设肠线的作业之前,预先将纵向肠线适当地架设在球拉的拍框上。
图7中,标记30为预先松弛地张设的球拍纵向肠线。架设肠线时,预先在肠线的一端打结70后再穿过肠线孔。然后,使纵向的肠线30从第1行31、第2行32、第3行33、第4行34……依次通过肠线孔进行架设。
在相邻的肠线孔之间,虽形成有环形部L,但所形成的环形部L先维持着松弛状态。
完成纵向肠线架设之后,用拍框底座T的上下夹紧构件11、12夹持固定球拍的颈部N。
其后如图7所示,将拉伸头H紧贴在拍框F的规定位置,即紧贴在最初要拉伸的肠线(第2行32)的附近,再将环形部L的肠线穿过2片肠线夹持板20的间隙,从两侧紧固固定。这时,先尽可能排除掉肠线夹持板20和拍框F的区间的松弛。然后,握住手动旋转杆18对肠线进行拉伸。从刻度22的指示值读取施加在肠线上的张力。拉伸到所希望的张力,例如20磅后,使拉伸器15暂停,以停留在该位置。暂停,是通过扭转手动旋转杆18,来将手动旋转杆的轴24的前端抵住旋转轴16而进行的。这样,拉伸器15克服复位弹簧19的收缩力而成为暂时停止状态。
暂停后,将张力保持器2插入到拉伸后(第2行)的肠线32和与其相邻的第1行肠线31之间。在将张力保持器2插入到相邻的两肠线(第1行31和第2行32)之间的状态下,由于该保持器整体因磁力作用而被圆盘10吸附、固定,因此,这部分肠线保持了由前述拉伸器15所施加的张力。
若用张力保持器2使张力暂时保持,然后从肠线夹持板20除去肠线,并且,也解除拉伸器15的暂停状态,接着以同样步骤依次张设相邻的纵向肠线。即,将架设在第3行和第4行的肠线用手输送归拢而使第4行34和第5行35之间的环形部L之松弛部分变大后,使拉伸头H移动至纵向第4行的肠线34的肠线孔附近,以和拉伸第2行肠线32时同样的顺序也拉伸第4行54的肠线。
又,使用多个张力保持器2,依次夹紧拉伸后的肠线,便可顺利地进行作业。
完成张设球拍的纵向肠线30之后,再适当架设球拍的横向肠线50。
图8所示为完成纵向张设后,依次开始张设横向肠线的情形。图8中省略了纵向肠线30。
图8中,标记50为横向肠线,是以预先从拍框的颈部N侧开始依次进行架设,并以缝上事先张设完毕的纵向肠线30缝好的方式架设。横向肠线也可按和纵向同样的要领进行张设。
如图8所示,在开始张设横向肠线时,首先使球拍旋转,将拉伸头H紧贴在拍框外周部的规定位置(肠线的第二行52附近)。然后,进行张设作业。这样张设肠线直至最后作业完毕。
第二例上述的例子是预先适当架设纵向或横向肠线的使用方法。下面所示的另一例,是依次进行①在球拍上架设肠线,②拉伸该肠线,③保持着拉伸的张力、在下一行上架设肠线,并且反复进行上述①②项作业,由此而张设肠线的方法。图9所示为该例的装置之使用状况。
如图9所示,在该例中肠线从拍框纵向正中央开始张设。这种情况下,预先在肠线的一端打结70,然后穿入肠线孔。开始拉肠线,是在架设完一个来回的肠线之后,从第2行的肠线开始进行。即,将拉伸头H紧贴在首先要拉伸的第2行肠线通过的肠线孔附近后,再用肠线夹持板固定肠线,然后,拉伸第2行肠线。其后的作业和第一例大致相同,使拉伸器15暂停,在第1行和第2行的肠线之间插入张力保持器,以保持拉伸的张力。在该状态下,将肠线架设在第3行和第4行,再用拉伸器15拉伸第4行的肠线,从而张设第3行和第4行的肠线。以下,以同样步骤进行第6行、第8行……依次进行肠线张设作业。直至拍框端部为止完成作业,再张设纵向的剩余的部分,然后进行横向作业。
以上虽说明了本实施例的装置1的构成及其使用方法,但是根据上述构成,由于牢固地夹紧拍框F的颈部N周围,故仅以这一个部位便可充分而稳定地固定拍框。由于不需象现有例那样夹紧拍框F的外周,因此,不需对装置进行任何改造便可直接对拍框大小及轴直径不同的各种球拍进行固定。
由于拉伸头H除了具有滑动机构外,还具有旋转机构,因此,无论拍框F的旋转角度大小,拉伸头H对肠线施加张力时可始终与拍框F的外周面紧贴。如图7~图9所示,在使拉伸头H与拍框外周部紧贴的状态下拉伸肠线时,由于其反作用而使拉伸头H向拍框侧拉伸而两者相互贴得更紧。因此,可始终以稳定的状态拉伸肠线。这时,拉伸头H同时还具有夹紧拍框用的滑动式触压夹紧装置的功能。由于是滑动式的触压夹紧装置,因此,对拍框大小不同的各种球拍的重新张设作业来说,不必改造装置主体便可直接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用上下夹紧构件11、12夹紧拍框F的颈部N的周围,虽然仅靠这一个部位固定拍框F,但夹紧机构的结构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在2个以上的部位保持拍框F的外周而对拍框F进行固定。若采用这种构成,还可防止以高张力拉伸肠线时拍框变形。该构成可例举出例如从轴承构件3呈辐射状、实质上是使数个臂部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将支柱立设于它们的端部上,而保持拍框外周。在上述支柱的与拍框外周对应的部分,设置可适当调节的紧固机构以便能保持各种拍框,这种构成也可以。
又,除了用夹紧机构和拉伸头保持拍框外,还可用周知的拍框变形防止机构,防止在以高张力拉伸肠线时拍框变形,该变形防止机构在与对肠线施加拉伸张力的方向实质上垂直的面内,从周围紧固保持拍框而防止拍框变形。
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装置时,虽然同时使用张力保持器2,但由于脚部85因磁力作用而被吸附在圆板10上,故张力保持器可在保持肠线的情况下,以稳定的状态载置的拍框底座T上。在张力保持器2的下部,与肠线的格子间隔相对应地形成有凹凸部86,故在夹持肠线时,在与其垂直方向上所张设的肠线不会成为干扰。
又,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构成。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使拍框底座T及固定在其上的拍框F本身旋转,但,即使相反使拉伸头H可转绕拍框F旋转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又,测定施加在肠线上的张力的机构也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也可以构成为,当施加在肠线上的张力达到所希望的张力时,向使用者送出适当的信号,例如,当施加在肠线上的张力达到所希望的张力时,挂钩脱落而向使用者送出适当信号,或当达到所希望的张力时亮灯。
工业实用性这样,若使用本发明的肠线张设用装置,任何人均可简单地、基本均匀地张设肠线。又,如图6所示,由于各部件为组装式而可紧凑地收纳、容易携带,故可简单地将其带到远行地或比赛会场等,从而可提供打球人安心且专心练习的环境。由于拉伸头也具有夹紧拍框用的作为滑动式触压夹紧装置的功能,故可边夹紧拍框边始终以稳定的状态拉伸肠线。另外,即使在无法利用大型肠线重新张设机械的环境下,本发明也可进行肠线的重新张设作业,因此,特别是在紧急状况下,本发明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肠线张设用装置,是在具有沿着环状拍框形成的多个肠线孔的球拍上张设肠线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夹紧球拍的环状拍框的至少一处的夹紧机构;夹持着穿过环状拍框的肠线孔而预先松弛地张设的肠线的一部分、并对其施加拉伸张力用的拉伸头,所述夹紧机构安装在载置有球拍的拍框底座的一侧,所述拉伸头,在所述环状拍框之外周部可抵接、离开该环状拍框的外缘地配置着,在对肠线施加拉伸张力时,其与环状拍框的外缘抵接并利用所施加的张力来保持环状拍框的另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线张设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夹紧机构围绕前述环状拍框的大致中心可旋转地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线张设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加拉伸张力用的拉伸头沿着滑轨在环状拍框的半径方向上可滑动地配置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线张设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向前述拉伸头施加张力用的手动旋转杆,和夹持肠线的肠线夹持板,在用前述夹持板夹持肠线的同时,利用该杆的旋转转矩使该夹持板向拉伸肠线的方向产生位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线张设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于前述环状拍框下侧、且与前述拍框的开口面大致平行地配置的、大小和前述拍框的开口面大致一样大的前述拍框底座的圆盘上,装拆自如地配备有张力保持器,其保持利用前述拉伸头所张设的肠线的张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单、且有效地重新张设球拍的肠线用的装置。张设肠线的装置(1)包括夹紧拍框(F)的至少一处用的机构(11、12);夹往通过肠线孔(71)而预先松弛地所张设的肠线(G)的一部分、并对其施加拉伸张力用的拉伸头(H)。夹紧机构(11、12),安装在载置有球拍的拍框底座(T)的一侧。拉伸头(H),在拍框(F)的外周部可抵接和离开该拍框(F)之外缘的配置着,对肠线(G)施加拉伸张力时,其与环状拍框(F)的外缘抵接而利用所施加的张力保持环状拍框(F)的另一侧。在上述构成中,夹紧机构(11、12)可围绕拍框(F)的大致中心旋转。而且,拉伸头(H)沿着滑轨(R)在拍框半径方向上可滑动地配置着。
文档编号A63B51/00GK1638840SQ0380461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25日
发明者中根章史, 上田一雄 申请人:中根章史, 井内晴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