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健腹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08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健腹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多功能健腹轮,属于体育健身器械领域。现有技术的健腹轮功能比较单一。本实用新型包括转轮、环形防滑带、A手柄组件或B手柄组件,环形防滑带设置在转轮的外圆周面上,转轮具有轮毂、中心轴孔和两个以上的轮辐,中心轴孔位于轮毂中间,轮辐一端和轮毂连接,另一端和轮辋连接,在一个轮辐上设置有A轴孔,在另一个轮辐上设置有B轴孔;A手柄组件与A轴孔、B轴孔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或者是B手柄组件与中心轴孔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其功能较多,人们用这种多功能健腹轮进行锻炼时,不但能拉动腹部起到健腹作用,而且能使手腕、肩周得到运动和锻炼,起到预防和治疗肩周炎及颈椎病的作用。
【专利说明】多功能健腹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健身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健腹轮。
【背景技术】
[0002]专利号为201220428787.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 “一种健腹轮”,该健腹轮包括一个轮毂,所述轮毂的两侧设有手柄,所述轮毂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孔,所述轮毂的外圆周面上设有防滑凸纹,所述手柄上套有防滑层。该健腹轮的主要作用是健腹,其功能比
较单一。
[0003]专利号为201220154935.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 “一种健腹轮”,该健腹轮包括两个滑轮和转轴,所述两个滑轮套装在所述转轴的中部并可环绕所述转轴反复旋转,所述滑轮通过其中部的固定盘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固定盘与滑轮之间均匀安装有一圈支撑条,所述转轴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滑轮的轮缘外表面设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为一圈防滑凸起或者防滑纹。所述把手为泡棉把手,所述泡棉把手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为不锈钢管制作的转轴。该健腹轮的主要作用是健腹,其功能比较单
O
[0004]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很多人对体育锻炼也越来越重视。人们觉得现有技术的健腹轮功能比较单一,值得改进,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其功能较多、 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性强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问世。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健腹轮功能比较单一的缺陷,满足人们的愿望和多功能健腹轮的市场需求,提供一种多功能健腹轮,这种多功能健腹轮的功能较多,人们用这种多功能健腹轮进行锻炼时,不但能拉动腹部起到健腹作用,而且能使手腕、肩周得到运动和锻炼,起到预防和治疗肩周炎及颈椎病的作用;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性强。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健腹轮,包括转轮和环形防滑带,环形防滑带设置在转轮的外圆周面上,转轮具有轮毂、中心轴孔和两个以上的轮辐,中心轴孔位于轮毂中间,所述轮辐一端和轮毂连接,另一端和轮辋连接,这种多功能健腹轮还包括A手柄组件或B手柄组件,在一个轮辐上设置有A轴孔,在另一个轮辐上设置有B轴孔;A手柄组件与A轴孔、B轴孔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或者是B手柄组件与中心轴孔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
[000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置有A轴孔的轮辐和设置有B轴孔的轮辐是对称的。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A手柄组件包括A轴套、A转轴、A端盖、B端盖、B转轴和B轴套,A转轴和所述A轴孔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A端盖一端和A转轴一端连接,A端盖另一端位于所述A轴孔一端,位于所述A轴孔另一端的A轴套套装在外露于所述A轴孔另一端的A转轴上;B转轴和所述B轴孔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B端盖一端和B转轴一端连接,B端盖另一端位于所述B轴孔一端,位于所述B轴孔另一端的B轴套套装在外露于所述B轴孔另一端的B转轴上。
[000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A转轴和B转轴分别为不锈钢管制作的转轴。
[001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A轴套和B轴套分别为塑胶制作的轴套;在所述A轴套和B轴套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防滑纹。
[0011]作为另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A轴套和B轴套分别为泡棉制作的轴套。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B手柄组件包括A轴套、B轴套和C转轴,C转轴和所述中心轴孔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位于所述中心轴孔一端的A轴套套装在外露于所述中心轴孔一端的C转轴上,位于所述中心轴孔另一端的B轴套套装在外露于所述中心轴孔另一端的C转轴上。
[00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这种多功能健腹轮在所述环形防滑带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防滑纹。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与现有技术的健腹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较多,人们用这种多功能健腹轮进行锻炼时,不但能拉动腹部起到健腹作用,而且能使手腕、肩周得到运动和锻炼,起到预防和治疗肩周炎及颈椎病的作用。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性强,可以随机地进行拆卸和组装,适宜人们在家庭或外出旅行时使用,更换部件或检修也较为方便。当需要对腹部进行锻炼时,就可以将B手柄组件和中心轴孔装配在一起,而不必将A手柄组件和A轴孔、B轴孔装配在一起,用双手握住B手柄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地面上往复滚动,达到锻炼腹部的目的;当需要对手腕、肩周进行锻炼时,就可以将A手柄组件和A轴孔、B轴孔装配在一起,而不必将B手柄组件和中心轴孔装配在一起,用双手握住A手柄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空中转动,达到锻炼手腕、肩周的目的。3、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腹部锻炼强度大,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去除肚脯和健腹的目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健身者可以自行选择前推或后拉动作来驱动转轮滚动,也可选择使用上肢或下肢的驱动方式,从而提供不同拉伸角度和不同肌肉部位的锻炼方式;并对手腕、肩周锻炼强度大,通过用双手在空中转动本实用新型`,使手腕、肩周得到运动和锻炼,达到预防和治疗肩周炎及颈椎病的目的。4、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环形防滑带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防滑纹,环形防滑带采用高级防滑软胶制造,可增加与地面的摩擦系数;所述A轴套和B轴套分别为塑胶制作的轴套,在所述A轴套和B轴套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防滑纹;或者所述A轴套和B轴套分别为泡棉制作的轴套,当所述A轴套和B轴套分别与手掌贴合时,能达到防汗和防滑的目的。5、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所以,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部件分解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转轮的主视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0020]I——A轴套;2——A转轴;3——A端盖;[0021]4——转轮;5——环形防滑带;6——B端盖;
[0022]7——B转轴;8——B轴套;9——轮毂;
[0023]10——中心轴孔;11——轮辐;12——A轴孔;
[0024]13——B 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0026]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包括转轮4和环形防滑带5,环形防滑带5设置在转轮4的外圆周面上,转轮4具有轮毂9、中心轴孔10和两个以上的轮辐11,中心轴孔10位于轮毂9中间,所述轮辐11 一端和轮毂9连接,另一端和轮辋连接,这种多功能健腹轮还包括A手柄组件,在一个轮辐11上设置有A轴孔12,在另一个轮辐11上设置有B轴孔13 ;A手柄组件与A轴孔12、B轴孔13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置有A轴孔12的轮辐11和设置有B轴孔13的轮辐11是对称的,以便人们在锻炼时双手能保持平衡。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A手柄组件包括A轴套1、A转轴2、A端盖3、B端盖6、B转轴7和B轴套8,A转轴2和所述A轴孔12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A端盖3 —端和A转轴2 —端连接,A端盖3另一端位于所述A轴孔12 —端,位于所述A轴孔12另一端的A轴套I套装在外露于所述A轴孔12另一端的A转轴2上;A端盖3 —方面是对本实施例起装饰作用,另一方面是对A转轴2起限位、防脱作用;A轴套I 一方面起防汗和防滑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A转轴2起限位、防脱作用。B转轴7和所述B轴孔13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B端盖6 —端和B转轴7 —端连接,B端盖6另一端位于所述B轴孔13 —端,位于所述B轴孔13另一端的B轴套8套装在外露于所述B轴孔13另 一端的B转轴7上。B端盖6 —方面是对本实施例起装饰作用,另一方面是对B转轴7起限位、防脱作用;B轴套8 一方面起防汗和防滑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B转轴7起限位、防脱作用。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A转轴2和B转轴7分别为不锈钢管制作的转轴,以便增加本实施例的结构强度。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A轴套I和B轴套8分别为塑胶制作的轴套;在所述A轴套I和B轴套8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防滑纹。当所述A轴套和B轴套分别与手掌贴合时,以便达到防汗和防滑的目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这种多功能健腹轮在所述环形防滑带5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防滑纹;所述环形防滑带5采用高级防滑软胶制造,以便增加与地面的摩擦系数。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人们锻炼手腕和肩周,人们通过用双手在空中转动本实施例,使手腕、肩周得到运动和锻炼,达到预防和治疗肩周炎及颈椎病的目的。
[0027]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包括转轮4和环形防滑带5,环形防滑带5设置在转轮4的外圆周面上,转轮4具有轮毂9、中心轴孔10和两个以上的轮辐11,中心轴孔10位于轮毂9中间,所述轮辐11 一端和轮毂9连接,另一端和轮辋连接,这种多功能健腹轮还包括B手柄组件,在一个轮辐11上设置有A轴孔12,在另一个轮辐11上设置有B轴孔13 ;B手柄组件与中心轴孔10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B手柄组件包括A轴套1、B轴套8和C转轴,C转轴和所述中心轴孔10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位于所述中心轴孔10 —端的A轴套I套装在外露于所述中心轴孔10 —端的C转轴上,位于所述中心轴孔10另一端的B轴套8套装在外露于所述中心轴孔10另一端的C转轴上。A轴套I和B轴套8 一方面起防汗和防滑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C转轴起限位、防脱作用。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C转轴为不锈钢管制作的转轴,以便增加本实施例的结构强度。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A轴套I和B轴套8分别为泡棉制作的轴套,当所述A轴套和B轴套分别与手掌贴合时,以便达到防汗和防滑的目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这种多功能健腹轮在所述环形防滑带5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防滑纹,所述环形防滑带5采用高级防滑软胶制造,以便增加与地面的摩擦系数。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人们锻炼腹部,人们用双手握住B手柄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地面上往复滚动,达到锻炼腹部的目的。使用本实施例,健身者可以自行选择前推或后拉动作来驱动转轮滚动,也可选择使用上肢或下肢的驱动方式,从而提供不同拉伸角度和不同肌肉部位的锻炼方式。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多功能健腹轮,包括转轮(4)和环形防滑带(5),环形防滑带(5)设置在转轮(4)的外圆周面上,转轮(4)具有轮毂(9)、中心轴孔(10)和两个以上的轮辐(11),中心轴孔(10)位于轮毂(9)中间,所述轮辐(11)一端和轮毂(9)连接,另一端和轮辋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手柄组件或B手柄组件,在一个轮辐(11)上设置有A轴孔(12),在另一个轮辐(11)上设置有B轴孔(13);所述设置有A轴孔(12)的轮辐(11)和设置有B轴孔(13)的轮辐(11)是对称的;A手柄组件与A轴孔(12)、B轴孔(13)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或者是B手柄组件与中心轴孔(10)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所述A手柄组件包括A轴套(I)、A转轴(2)3端盖(3)、8端盖(6)、8转轴(7)和8轴套(8)^转轴(2)和所述4轴孔(12)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A端盖(3)—端和A转轴(2) —端连接,A端盖(3)另一端位于所述A轴孔(12)—端,位于所述A轴孔(12)另一端的A轴套(I)套装在外露于所述A轴孔(12)另一端的A转轴(2)上;B转轴(7)和所述B轴孔(13)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B端盖(6)一端和B转轴(7) —端连接,B端盖(6)另一端位于所述B轴孔(13) —端,位于所述B轴孔(13 )另一端的B轴套(8 )套装在外露于所述B轴孔(13 )另一端的B转轴(7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A转轴(2)和B转轴(7)分别为不锈钢管制作的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A轴套(I)和B轴套(8)分别为塑胶制作的轴套;在所述A轴套(I)和B轴套(8)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A轴套(I)和B轴套(8)分别为泡棉制作的轴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B手柄组件包括A轴套(I)、B轴套(8)和C转轴,C转轴和所述中心轴孔(10)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位于所述中心轴孔(10)—端的A轴套(I)套装在外露于所述中心轴孔(10)—端的C转轴上,位于所述中心轴孔(10)另一端的B轴套(8)套装在外露于所述中心轴孔(10)另一端的C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腹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防滑带(5)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防滑纹。
【文档编号】A63B22/20GK203436765SQ20132028247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2日
【发明者】杨盾 申请人:东莞市康星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