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2193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踢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踢腿装置,包含一基架、二摆臂及二踏板。其中,该基架是平稳地架设于地面上;该二摆臂分别设置于该基架的两侧,各该摆臂是为曲柄,具有一上端与一下端,各该摆臂上端枢接于该基架上,下端分别枢接一该二踏板。由此,使用者座椅或床边双脚分踩踏板,即可以前后踢动的方式进行腿部关节的“微运动”以舒缓疲劳。
【专利说明】踢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与运动器具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踢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长时间处于紧张且忙碌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使人忘了应适度休息,往往是在默默且不间断工作之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然在日复一日的累积下,将使得身躯倍感疲劳且精神不济,前述情形常见于需要长时间安坐于椅子上的上班族,或是需应付考试的学生。为此,在目前积极推广良好健康生活的情形下,一种“微运动”便应运而生,所谓“微运动”即是诉求在不妨碍工作或阅读的前提下,以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动作,或是配合身边的一些小器材来舒缓疲劳。前者如站立以进行伸展操,惟此方式容易因肢体伸展动作而干扰他人,且运动效果短暂有限;后者则如使用跳绳或呼拉圈等运动器材,惟所述运动器材的使用受到空间限制而难以持续被利用。纵然如此,许多上班族或是读书者,仍积极寻求“微运动”,以求活动筋骨并降低疲劳,只是现有使用小器材的“微运动”方式,在我们运动过程中,容易造成分心而不利于工作或读书效率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踢腿装置,具有帮助用户活动腿部关节,并舒缓疲劳的效。
[0004]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踢腿装置包括一基架、二摆臂及二踏板。其中,该二摆臂是彼此间隔地设置于该基架的两侧,各该摆臂具有两端,其中一端枢接于该基架上;该二踏板分别枢接于一该摆臂的另一端。
[0005]其中,该基架包括一支撑架与一基座,该支撑架平稳架设于地表,该基座连接于该支撑架顶部,且该基座具有至少一轴孔,该二摆臂的一端插入该基座的该轴孔中。
[0006]其中,该基座的轴孔为两个,该摆臂的数量为四个,且以两个一组并以一端分别插入对应轴孔的方式设置于该基架两侧,各组摆臂的另一端共同枢接一该踏板。
[0007]其中,每一组的该二摆臂枢接于该基座一端的距离,是小于该二摆臂枢接于该踏板一端的距离。
[0008]其中,该基架包括一椅架与一伸缩杆,该椅架底部设有一固定管,该伸缩杆是可移动地插入该固定管中,且该伸缩杆一端设有至少一轴孔,该二摆臂的一端插入该伸缩杆的该轴孔中。
[0009]其中,该伸缩杆的轴孔为两个,该摆臂的数量为四个,且以两个一组并以一端分别插入对应轴孔的方式设置于该伸缩杆两侧,各组摆臂的另一端共同枢接一该踏板。
[0010]其中,每一组的该二摆臂枢接于该伸缩杆一端的距离,是小于该二摆臂枢接于该踏板一端的距离。
[0011]其中,包括有一锁固装置,用以将该伸缩杆不可移动地固定于固定管上。
[0012]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使用者可在不影响工作或读书之余,进行腿部关节的“微运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踢腿装置立体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基座、摆臂及踏板分解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踢腿装置立体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踢腿装置立体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踢腿装置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图1与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踢腿装置100,包含有一基架10、二摆臂16与二踏板18。
[0020]本实施例的基架10包括一支撑架12与一基座14。该支撑架12是由二个支撑杆122及二个平行的横杆124所组成,其中一该支撑杆122是固定于另一该支撑杆122的身部,使该二支撑杆122互成人字状,所述支撑杆122的底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杆124的身部中段处。各该横杆124的两端分别设有止滑套126,藉以让该支撑架12平稳地架设于地表。
[0021]该基座14包含有一套筒142与二轴座144设于该套筒142的两端,该套筒142的筒身连接于该支撑架12的一该支撑杆122顶部。该二轴座144分别具有一枢接孔144a位于同一轴在线,该二轴座144的枢接孔144a构成该基座14的一轴孔。
[0022]各该摆臂16是为曲柄,一该摆臂16的一端插入该基座14的一该轴座144的枢接孔144a中,以使该二摆臂16是彼此间隔地枢接于该基架10的两侧,且彼此是可独立地前后枢摆。该二踏板18分别枢接于一该摆臂16的另一端。
[0023]将上述的踢腿装置100摆置于床边或椅子前的地上时,使用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双脚分踩踏板18,并以前后踢动的方式进行动作幅度不大,且可达成活动腿部关节的“微运动”的目的,进一步地舒缓疲劳。除了可供使用者的左右脚以交错方式前后踢动而进行“微运动”外,当然,使用者亦可选择左右脚以同时前踢、后拉的方式而为运动。
[0024]以下再提另其它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同样可以达到让使用者活动关节的“微运动”的目的。
[0025]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踢腿装置200,其具有大致相同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基座20包含有二平行设置的套筒202,该二套筒202的简身由一连结杆204连结。每个套筒202的两端各设有一轴座206,一该套筒202的筒身连接于该支撑架12的一该支撑杆122顶部。每一对轴座206的枢接孔206a构成一轴孔。
[0026]此外,本实施例的摆臂22数量为四个,且以每两个一组位分别于该基座20两侧。各摆臂22的一端分别插入对应的轴座206的枢接孔206a,以枢接于该基座20上,各组摆臂22的另一端共同枢接一踏板24。每一组的该二摆臂22枢接于该基座20 —端的距离,是小于该二摆臂22枢接于该踏板24 —端的距离。再说明的是,各摆臂22的底端是枢接于踏板24的前端及后端部位,对于经常摆动至前方或后方的踏板24而言,因受到两个连接点的牵制而不生恣意摆晃,可确保使用者脚板姿势以避免扭伤。
[0027]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踢腿装置300,其具有大致相同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基架26包括一椅架28与一伸缩杆30,该椅架28底部设有一固定管32,该伸缩杆30是可移动地插入该固定管32中,该伸缩杆30的一端设置有一套筒34与二轴座36,该套筒34与轴座36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容不赘述。该踢腿装置300还包括有一锁固装置38连接于该固定管32上,该锁固装置38供用户旋紧或旋松,以将该伸缩杆30固定于固定管32上,使该伸缩杆30无法相对该固定管32移动。
[0028]使用者坐在该椅架上背部可舒适抵靠,更在不影响工作之余,提供使用者双脚进行“微运动”的目的。通过可调整的伸缩杆30,该踢腿装置300更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用户操作而具有实用价值。
[0029]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踢腿装置400,其具有相同于前述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基架26,不同的是,该伸缩杆30的一端是设置有二套筒40,每一套筒40的两端分别设置一轴座42,供四个摆臂44枢设,各组摆臂44的另一端共同枢接一个踏板46。该套筒40、轴座42、摆臂44及踏板46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于此容不赘述。使用者同样地可坐在该椅架28上踢动双脚活动筋骨。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凡是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踢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架; 二摆臂,彼此间隔地设置于该基架的两侧,各该摆臂具有两端,其中一端枢接于该基架上;以及 二踏板,分别枢接于一该摆臂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架包括一支撑架与一基座,该支撑架平稳架设于地表,该基座连接于该支撑架顶部,且该基座具有至少一轴孔,该二摆臂的一端插入该基座的该轴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踢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座的轴孔为两个,该摆臂的数量为四个,且以两个一组并以一端分别插入对应轴孔的方式设置于该基架两侧,各组摆臂的另一端共同枢接一该踏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踢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组的该二摆臂枢接于该基座一端的距离,小于该二摆臂枢接于该踏板一端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架包括一椅架与一伸缩杆,该椅架底部设有一固定管,该伸缩杆是可移动地插入该固定管中,且该伸缩杆一端设有至少一轴孔,该二摆臂的一端插入该伸缩杆的该轴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踢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伸缩杆的轴孔为两个,该摆臂的数量为四个,且以两个一组并以一端分别插入对应轴孔的方式设置于该伸缩杆两侧,各组摆臂的另一端共同枢接一该踏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踢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组的该二摆臂枢接于该伸缩杆一端的距离,小于该二摆臂枢接于该踏板一端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踢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锁固装置,该锁固装置将该伸缩杆不可移动地固定于固定管上。
【文档编号】A63B22/04GK203483784SQ201320499352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陈炳煌, 林国桢 申请人:祐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