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体能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33560651发布日期:2023-03-22 14:0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体能训练装置

1.本发明涉及体能训练装置,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的体能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体能是人体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的综合表现,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人体的机能特征密切相关。体能包括一般性体能和专项体能。一般体能是为专项体能服务,专项体能直接为提高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服务,包括有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柔韧性训练、协调性训练、敏捷性训练、耐力训练,其中提升耐力就要投入中等强度以上有氧训练,运动时间较长,如越野跑、长距离骑自行车、攀登山峰等训练,以提升有氧代谢能力来强化体能。目前在室内采用跑步机或爬梯机进行耐力训练,在运动的过程中总是采用一种运动方式会令人枯燥,但两种运动器械占地面积大,不便于同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体能训练装置。
4.本发明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5.一种多功能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所述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撑座和移动支撑座,所述两个第一支撑板均垂直固定在基板上端面并沿前后方向排列,所述固定支撑座和移动支撑座沿左右方向相对排列设置,所述基板上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固定支撑座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安装箱,其下端面固定安装在基板上端面,所述移动支撑座的上端面活动安装有第二安装箱,其下端面滑动设置在基板上端面并固定有滑动设置在导向滑槽内的导向滑块;
6.所述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相对设置,且其相对面均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内均转动安装有中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转柱,所述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并沿前后方向排列的传送带,所述两个传送带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其两端分别转动套设在两个转柱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之间设置有用于两个传送带变形的变形机构,所述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的外壁上均固定有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相邻转柱的转轴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两个转柱传动两个传送带沿移动支撑座到固定支撑座的方向传送,所述两个传送带之间沿其传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支撑机构。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变形机构包括有铰接安装板,所述铰接安装板位于两个传送带的内圈,其靠近两个转柱的两个侧壁上均铰接有长度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安装柱,所述铰接安装板与两个转柱之间的传送带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安装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的内壁上,所述两个安装柱的上端面均固定有l形支撑板,两个所述l形支撑板相对设置,并位于两个传送带之间,所述两个l形支撑板的开口处分别朝向
相邻转柱,两个l形支撑板的竖板相互平行,其横板均与基板相互平行且横板上端面分别能与若干个支撑机构接触,所述两个l形支撑板的竖板之间活动设置有与铰接安装板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两个传送带之间,其下端面与安装在铰接安装板上的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固定,其上端面能与两个l形支撑板的横板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
8.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前后内壁上均固定有中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杆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导向杆的正上方,所述两个第一导向杆分别位于相邻传送带的外圈上端面,所述两个第二导向杆分别位于相邻传送带的内圈下端面,所述第二安装箱的前后内壁上均固定有中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三导向杆、第四导向杆,两个所述第三导向杆分别位于两个第四导向杆的正上方,所述两个第三导向杆分别位于相邻传送带的内圈上端面,所述两个第四导向杆分别位于相邻传送带的外圈下端面;
9.所述移动支撑座内设置有第一安装空腔,所述第一安装空腔内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固定在第二安装箱的下端面并沿上下方向伸缩,所述固定支撑座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端固定在移动支撑座的相对侧壁上并沿左右方向伸缩。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一踏板、第二踏板、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所述两个第一立板与第一支撑板相互平行并分别通过安装带垂直固定在相邻传送带的外圈外壁上,所述第一踏板活动位于两个第一立板之间,所述第二踏板位于第一踏板正下方并能与第一踏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踏板的下端面固定有两个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固定块,所述第二踏板靠近第一安装箱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长度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分别转动穿过相邻固定块并沿中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卡孔,所述两个第一立板的相对面上均转动嵌合安装有长度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转杆,所述两个第二转杆内沿其中轴线方向滑动套合有第一传动杆,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一端穿出第二转杆分别能与相邻第一卡孔滑动卡合,另一端穿出第二转杆转动安装有第一挡板;
11.所述第一转杆远离第二踏板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锁止孔,所述第一踏板内设置有第二安装空腔,所述第二安装空腔的底板上滑动设置有两个长度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锁止杆,所述两个第一锁止杆的下端滑动穿出第二安装空腔并分别能与相邻第一锁止孔滑动卡合,两个第一锁止杆的上端位于第二安装空腔内并分别固定有第二挡板,所述两个第一锁止杆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二安装空腔的底板上端面,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挡板下端面,所述两个第二挡板靠近第一立板的侧壁分别设置为第一导向斜面,所述两个第一立板的相对侧壁上均滑动设置有与第二转杆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杆,两个所述第一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并分别能滑动穿入第二安装空腔内与相邻第一导向斜面滑动配合,其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与第一立板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在第一连接板的侧壁上;
12.所述第二踏板远离第一转杆的侧壁上固定有能与第一滑槽滑动卡合的凸起,所述第二踏板远离第一转杆的一端上端面固定有两个第一l形限位板,所述第二安装空腔的底板上沿第一转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通槽,所述导向通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相对的滑块,所述两个滑块的下端延伸出第二安装空腔并分别固定有第二l形限位板,其上端位于第二安装空腔内并分别固定有与第一转杆相互平行的第二滑杆,所述两个第二l形限位板的
竖板上分别铰接有能与相邻第一l形限位板的横板限位配合的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的下端面与第二l形限位板的横板接触,上端面与第二l形限位板的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踏板与第一立板相互平行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固定有与第一转杆相互平行的第三转杆,两个所述第三转杆远离第一踏板的一端分别转动穿过相邻第一立板并沿中轴线方向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分别滑动穿过相邻第三转杆并位于凹槽内,所述两个第二滑杆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安装空腔内壁上;
13.所述两个第一立板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固定有两个锁止板,所述两个锁止板的相对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锁止孔,所述两个第三转杆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锁止板之间,所述两个第三转杆的凹槽内壁上均滑动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二锁止杆,两个所述第二锁止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一斜面块,其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滑动穿出凹槽并分别能与相邻第二锁止孔滑动卡合,所述两个第二锁止杆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一斜面块上,另一端固定在凹槽内壁上,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的相对侧壁上均固定有与第三转杆同一轴线的第三滑杆,两个所述第三滑杆远离第一连接板一端分别设置有能与相邻第二滑杆位于凹槽内的一端抵触,且外壁上设置为与相邻第一斜面块滑动配合的第三导向斜面;
14.所述两个第一立板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固定有第一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第一立板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第一连接板的侧壁上,所述两个第一伸缩杆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一立板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的侧壁上,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立板的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二斜面块,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开口位置处的两个相对内壁上均固定有长度沿前后方向设置并分别能与相邻第二斜面块滑动配合的第一顶杆,所述第二安装箱的开口位置处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五气缸,所述两个第五气缸的伸缩端分别滑动穿过第二安装箱的两侧壁并固定有长度沿前后方向设置并分别能与相邻第二斜面块滑动配合的第二顶杆;
15.所述两个第二转杆的外壁上均固定有凸轮,所述两个第二转杆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环形弹簧,所述环形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二转杆外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立板侧壁上,两个第一立板相互远离的侧壁上通过安装件滑动安装有长度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五滑杆,所述第五滑杆一端固定有第三l形限位板,另一端与凸轮外壁滑动接触,所述第五滑杆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一端固定在安装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三l形限位板上,所述第三l形限位板的横板与第一立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三l形限位板的竖板上铰接有能与相邻第一连接板限位配合的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与第一立板相互平行,其一侧壁与第三l形限位板的横板接触,另一侧壁与第三l形限位板的竖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两个第一支撑板的相对面上设置有扶手。
17.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在于:
18.1、本发明中通过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的传动以及在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三导向杆、第四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下运动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跑步的坡度,实用性高。
19.2、本发明中,在若干个支撑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运动员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选择跑步或爬梯,在跑步时若干个支撑机构中的第一踏板组成循环的跑道,在爬梯时若干个支撑机构中的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配合组成循环的爬梯,功能多样、实用性高、占地面积小、联
动性好、机械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三导向杆、第四导向杆与传送带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转柱、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传送带变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传送带变形的剖视图。
26.图7为本发明第一安装箱、第二安装箱、支撑机构的俯视图。
27.图8为本发明图7中b的放大图。
28.图9为本发明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变形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本发明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变形的剖视图。
30.图11为本发明第一踏板、第二踏板、第一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2为本发明第一踏板、第二踏板的剖视图。
32.图13为本发明图12中a的放大图。
33.图14为本发明第二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5为本发明第三转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5.图16为本发明第一卡孔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7为本发明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
38.1-第一支撑板;2-固定支撑座;3-移动支撑座;4-导向滑槽;5-第一安装箱;6-第二安装箱;7-转柱;8-传送带;9-第一电机;10-铰接安装板;11-安装柱;12-l形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4-第一气缸;15-第一滑槽;16-第一导向杆;17-第二导向杆;18-第三导向杆;19-第四导向杆;20-第二气缸;21-第三气缸;22-第一踏板;23-第二踏板;24-第一立板;25-固定块;26-第一转杆;27-第一卡孔;28-第二转杆;29-第一传动杆;30-第一锁止孔;31-第一锁止杆;32-第一弹簧;33-第一滑杆;34-第一连接板;35-凸起;36-第一l形限位板;37-滑块;38-第二l形限位板;39-第二滑杆;40-第一铰接板;41-第三转杆;42-第二弹簧;43-锁止板;44-第二锁止孔;45-第二锁止杆;46-第一斜面块;47-第三弹簧;48-第三滑杆;49-第一伸缩杆;50-第四弹簧;51-第二斜面块;52-第一顶杆;53-第二顶杆;54-第五滑杆;55-凸轮;56-环形弹簧;57-第五弹簧;58-第二铰接板;59-扶手;60-第五气缸;61-第三l形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40.另外,本发明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
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1.如图1-图17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所述两个第一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撑座2和移动支撑座3,所述两个第一支撑板1均垂直固定在基板上端面并沿前后方向排列,所述固定支撑座2和移动支撑座3沿左右方向相对排列设置,所述基板上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导向滑槽4,所述固定支撑座2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安装箱5,其下端面固定安装在基板上端面,所述移动支撑座3的上端面活动安装有第二安装箱6,其下端面滑动设置在基板上端面并固定有滑动设置在导向滑槽4内的导向滑块;
42.所述第一安装箱5和第二安装箱6相对设置,且其相对面均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安装箱5和第二安装箱6内均转动安装有中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转柱7,所述第一安装箱5和第二安装箱6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并沿前后方向排列的传送带8,所述两个传送带8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其两端分别转动套设在两个转柱7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安装箱5和第二安装箱6之间设置有用于两个传送带8变形的变形机构,所述第一安装箱5和第二安装箱6的外壁上均固定有第一电机9,两个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分别与相邻转柱7的转轴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两个转柱7传动两个传送带8沿移动支撑座3到固定支撑座2的方向传送,所述两个传送带8之间沿其传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支撑机构;
43.位于第一安装箱5和第二安装箱6开口之间的若干个支撑机构在两个传送带8的外圈上端面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组成循环运动道,循环运动道在两个传送带8沿移动支撑座3向固定支撑座2传送的作用下循环,当两个转柱7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时,循环运动道无坡度即为无坡度的跑步道,当位于第二安装箱6内的转柱7高于第一安装箱5内的转柱7时,循环运动道有坡度即为有坡度的跑步道或切换为爬梯道。
4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变形机构包括有铰接安装板10,所述铰接安装板10位于两个传送带8的内圈,其靠近两个转柱7的两个侧壁上均铰接有长度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安装柱11,所述铰接安装板9与两个转柱7之间的传送带8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安装柱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箱5和第二安装箱6的内壁上,所述两个安装柱11的上端面均固定有l形支撑板12,两个所述l形支撑板12相对设置,并位于两个传送带8之间,所述两个l形支撑板12的开口处分别朝向相邻转柱7,两个l形支撑板12的竖板相互平行,其横板均与基板相互平行且横板上端面分别能与若干个支撑机构接触,所述两个l形支撑板12的竖板之间活动设置有与铰接安装板10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二支撑板13位于两个传送带8之间,其下端面与安装在铰接安装板10上的第一气缸14的伸缩端固定,其上端面能与两个l形支撑板12的横板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沿传送带8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15;
45.两个l形支撑板12分别位于第一安装箱5和第二安装箱6内其开口处分别朝向相邻转柱7,两个l形支撑板12的横板始终保持与基板的上端面相互平行的状态;
46.所述第一安装箱5的前后内壁上均固定有中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杆16、第二导向杆17,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杆16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导向杆17的正上方,所述两个第一导向杆16分别位于相邻传送带8的外圈上端面,所述两个第二导向杆17分别位于相邻传送带8的内圈下端面,所述第二安装箱6的前后内壁上均固定有中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的
第三导向杆18、第四导向杆19,两个所述第三导向杆18分别位于两个第四导向杆19的正上方,所述两个第三导向杆18分别位于相邻传送带8的内圈上端面,所述两个第四导向杆19分别位于相邻传送带8的外圈下端面;
47.所述移动支撑座3内设置有第一安装空腔,所述第一安装空腔内固定有第二气缸20,所述第二气缸20的伸缩端固定在第二安装箱6的下端面并沿上下方向伸缩,所述固定支撑座2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三气缸21,所述第三气缸21的伸缩端固定在移动支撑座3的相对侧壁上并沿左右方向伸缩;
48.当两个转柱7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时,铰接安装板10为水平状态并与基板上端面相互平行,第一气缸14的伸缩端伸出使得第二支撑板13与l形支撑板12的横板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用于支撑无坡度的循环运动道;
49.当需要将无坡度的循环运动道切换为有坡度的循环运动道时,第二气缸20的伸缩端伸出推动第二安装箱6竖直上移,同时第三气缸21的伸缩端配合使得两个传送带8始终保持紧张状态,在第二安装箱6上移的过程中,两个传送带8在第一导向杆16、第二导向杆17、第三导向杆18、第四导向杆19的导向作用下形成z字状态,传送带8位于第一安装箱5和第二安装箱6内的部分始终保持与基板平行的状态,位于第一安装箱5和第二安装箱6开口之间的部分为倾斜状态,与基板之间形成的夹角即为循环运动道的坡度。
5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一踏板22、第二踏板23、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24,所述两个第一立板24与第一支撑板1相互平行并分别通过安装带垂直固定在相邻传送带8的外圈外壁上,所述第一踏板22活动位于两个第一立板24之间,所述第二踏板23位于第一踏板22正下方并能与第一踏板2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踏板22的下端面固定有两个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固定块25,所述第二踏板23靠近第一安装箱5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长度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转杆26,所述第一转杆26的两端分别转动穿过相邻固定块25并沿中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卡孔27,所述两个第一立板24的相对面上均转动嵌合安装有长度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转杆28,所述两个第二转杆28内沿其中轴线方向滑动套合有第一传动杆29,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29一端穿出第二转杆28分别能与相邻第一卡孔27滑动卡合,另一端穿出第二转杆28转动安装有第一挡板;
51.所述第一转杆26远离第二踏板23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锁止孔30,所述第一踏板22内设置有第二安装空腔,所述第二安装空腔的底板上滑动设置有两个长度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锁止杆31,所述两个第一锁止杆31的下端滑动穿出第二安装空腔并分别能与相邻第一锁止孔30滑动卡合,两个第一锁止杆31的上端位于第二安装空腔内并分别固定有第二挡板,所述两个第一锁止杆31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第一弹簧32,所述第一弹簧32一端固定在第二安装空腔的底板上端面,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挡板下端面,所述两个第二挡板靠近第一立板24的侧壁分别设置为第一导向斜面,所述两个第一立板24的相对侧壁上均滑动设置有与第二转杆28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杆33,两个所述第一滑杆3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并分别能滑动穿入第二安装空腔内与相邻第一导向斜面滑动配合,其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与第一立板24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板34,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4的侧壁上;
52.所述第二踏板23远离第一转杆26的侧壁上固定有能与第一滑槽15滑动卡合的凸起35,所述第二踏板23远离第一转杆26的一端上端面固定有两个第一l形限位板36,所述第
二安装空腔的底板上沿第一转杆26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通槽,所述导向通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相对的滑块37,所述两个滑块37的下端延伸出第二安装空腔并分别固定有第二l形限位板38,其上端位于第二安装空腔内并分别固定有与第一转杆26相互平行的第二滑杆39,所述两个第二l形限位板38的竖板上分别铰接有能与相邻第一l形限位板36的横板限位配合的第一铰接板40,所述第一铰接板40的下端面与第二l形限位板38的横板接触,上端面与第二l形限位板38的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踏板22与第一立板24相互平行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固定有与第一转杆26相互平行的第三转杆41,两个所述第三转杆41远离第一踏板22的一端分别转动穿过相邻第一立板24并沿中轴线方向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杆39远离滑块37的一端分别滑动穿过相邻第三转杆41并位于凹槽内,所述两个第二滑杆39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第二弹簧42,所述第二弹簧42一端固定在滑块37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安装空腔内壁上;
53.所述两个第一立板24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固定有两个锁止板43,所述两个锁止板43的相对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锁止孔44,所述两个第三转杆41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锁止板43之间,所述两个第三转杆41的凹槽内壁上均滑动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二锁止杆45,两个所述第二锁止杆4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一斜面块46,其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滑动穿出凹槽并分别能与相邻第二锁止孔44滑动卡合,所述两个第二锁止杆45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第三弹簧47,所述第三弹簧47一端固定在第一斜面块46上,另一端固定在凹槽内壁上,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34的相对侧壁上均固定有与第三转杆41同一轴线的第三滑杆48,两个所述第三滑杆48远离第一连接板34一端分别设置有能与相邻第二滑杆39位于凹槽内的一端抵触,且外壁上设置为与相邻第一斜面块46滑动配合的第三导向斜面;
54.所述两个第一立板24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固定有第一伸缩杆49,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49远离第一立板2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第一连接板34的侧壁上,所述两个第一伸缩杆49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第四弹簧50,所述第四弹簧50一端固定在第一立板24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4的侧壁上,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34远离第一立板24的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二斜面块51,所述第一安装箱5的开口位置处的两个相对内壁上均固定有长度沿前后方向设置并分别能与相邻第二斜面块51滑动配合的第一顶杆52,所述第二安装箱6的开口位置处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五气缸60,所述两个第五气缸60的伸缩端分别滑动穿过第二安装箱6的两侧壁并固定有长度沿前后方向设置并分别能与相邻第二斜面块51滑动配合的第二顶杆53;
55.所述两个第二转杆28的外壁上均固定有凸轮55,所述两个第二转杆28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环形弹簧56,所述环形弹簧56一端固定在第二转杆28外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立板24侧壁上,两个第一立板24相互远离的侧壁上通过安装件滑动安装有长度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五滑杆54,所述第五滑杆54一端固定有第三l形限位板61,另一端与凸轮55外壁滑动接触,所述第五滑杆54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第五弹簧57,所述第五弹簧57一端固定在安装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三l形限位板55上,所述第三l形限位板61的横板与第一立板24相互平行,所述第三l形限位板61的竖板上铰接有能与相邻第一连接板34限位配合的第二铰接板58,所述第二铰接板58与第一立板24相互平行,其一侧壁与第三l形限位板61的横板接触,另一侧壁与第三l形限位板61的竖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
5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支撑板1的相对面上设置有扶手59。
57.当进行跑步运动时,循环运动道内的第二踏板23与第一踏板22相互平行并位于第一踏板22正下方为初始状态,第二踏板23上的第一l形限位板36与第二l形限位板38上的第一铰接板40限位卡合,第一连接板34与第一立板24之间的第四弹簧50处于半压缩状态,第三l形限位板61上的第二铰接板58与第一连接板34限位卡合,第五弹簧57为自然状态,第三转杆41内的第二锁止杆45与第二锁止孔44卡合,从而第一踏板22稳定的位于两个第一立板24之间始终保持与传送带8的外壁相互平行,同时第一传动杆29与第一转杆26上的第一卡孔27不卡合,环形弹簧56处于压缩状态,凸轮55的凸起部分不与第五滑杆54一端接触,第一滑杆33伸入第一安装腔与第一挡板抵触,从而第一弹簧32为拉伸状态,第一锁止杆31的下端不与第一锁止孔30卡合,在运动的过程中第五气缸60的伸缩端缩回第二顶杆53不影响第二踏板23与第一踏板22的状态,同时第一顶杆52也不影响第二踏板23与第一踏板22的状态;
58.当进行爬梯运动时,在循环运动道切换为有坡度后,第一气缸14的伸缩端缩回使得第二支撑板13与第二踏板23、第一踏板22相隔一定距离,然后启动第五气缸60,其伸缩端伸出推动第二顶杆53使得第二顶杆53远离第五气缸60的一端能与经过的第二斜面块51滑动接触,在第二斜面块51与第二顶杆53滑动接触过程中推动第一连接板34继续压缩第四弹簧50,从而第三滑杆48推动第二滑杆39带动滑块37滑动,使得第二l形限位板38上的第一铰接板40与第一l形限位板36分离,第一传动杆29与第一转杆26上的第一卡孔27卡合,从而第一转杆26不受阻力并在环形弹簧56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踏板23翻转90度,使得第二踏板23与第一踏板22相互垂直,同时在凸轮55的凸起部分与第五滑杆54一端触动接触,从而推动第五滑杆54拉伸第五弹簧57,在第二斜面块51与第二顶杆53刚好分离时,第三l形限位板61上的第二铰接板58与第一连接板34刚好分离,从而第一连接板34不受阻力并在第四弹簧50复位的状态下带动第三滑杆48滑出第三转杆41,从而第二锁止杆45与第二锁止孔44不卡合,第一踏板22能沿第三转杆41的中轴线转动,滑块37复位,同时第一滑杆33滑出第一安装腔,第一锁止杆31与第一锁止孔30卡合,使得第二踏板23与第一踏板22的垂直状态更稳固,第一传动杆29与第一转杆26上的第一卡孔27不卡合,同时第二踏板23上的凸起35滑动位于第一滑槽15内,第一踏板22始终与基板相互平行,从而位于循环运动道内的若干个第二踏板23与第一踏板22相互形成爬梯道,当相互垂直第二踏板23与第一踏板22进入第一安装箱5后,经过第一顶杆52,第一顶杆52的一端与第二斜面块51滑动接触,从而推动第一连接板34压缩第四弹簧50,使得第一滑杆33伸入第一安装腔与第一挡板抵触,使得第一锁止杆31的下端与第一锁止孔30分离,同时在行程中第二踏板23在第一安装箱5内的l形支撑板12的作用下翻转重新与第一踏板22相互平行,使得第二踏板23上的第一l形限位板36与第二l形限位板38上的第一铰接板40限位卡合,第二踏板23与第一踏板22复位至初始状态。
59.以上仅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6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