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7475发布日期:2023-05-17 16:3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属于产后康复,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1、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产后盆底肌肉及其筋膜由于扩张而失去弹力,而且常有部分肌纤维断裂,若肌纤维断裂则会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产后女性只要能够坚持康复锻炼,盆底肌肉可以恢复至接近孕前状态。

2、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申请号:202111310730.8;公开号:cn113908500a】。这种设备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台面上通过紧固件架设有垫台,垫台的内部通过丝杆传动的方式连接有可水平移动的推动块,垫台的台面两侧斜向插入活动柱,活动柱的下端设计为与所述推动块的顶部相适配的楔面,活动柱的上端设置有收束块,位于所述垫台的上方两边的收束块呈对应设置,本设备解决了盆底肌肉收缩训练装置的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本训练设备的提出,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模拟盆底训练的运动轨迹,有效地约束盆底,并为妇女盆底训练时提供支撑,有利于产后女性的盆底肌肉恢复,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3、该专利中公开的活动柱和收束块虽然可以有效地约束盆底肌,但是,该设备通过电机驱动,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难以独立完成对盆底肌的训练,使用者若不能与设备达到同步运动,在脱力时,无法确认设备的位置,落下时股部无收束块进行支撑,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该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盆底肌康复训练时设备与人体保持同步,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凸型槽,支撑台一侧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设置在凸型槽内,双向螺纹杆另一端固定有旋钮,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滑块与凸型槽滑动连接,滑块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开设有若干卡槽,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绑带。

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转动旋钮,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带动两个滑块移动,滑块带动支撑架移动,从而调整两个滑块之间的间距,产后女性躺在调整好的支撑台上,将绑带与腿部进行固定,当女性向上提起盆底时,绑带带动支撑机构向上移动,当训练脱力时,支撑机构可与支撑架上的卡槽进行卡接,为训练脱力的女性提供支撑,从而实现盆底肌康复训练时设备与人体保持同步,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5、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移动板,移动板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壁与支撑架滑动连接,移动板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机构,移动板内设置有卡接机构。

6、采用以上结构,支撑架可在移动板的内壁滑动,确保在调整宽度的时候不会对移动板产生影响,支撑板可提供支撑作用。

7、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板,移动板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固定有转轴一,转轴一与卡板转动连接,卡板与卡槽卡接,移动板与卡板之间固定有若干弹簧,移动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二,转轴二上固定有若干压板,转轴二两端均固定有拉杆,拉杆与移动板外壁滑动连接。

8、采用以上结构,移动板在支撑架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弹簧的推力作用,移动板向上移动时,卡板沿着支撑架表面滑动,移动板向下移动时,卡板与卡槽进行卡接,需要向下移动时,向上转动拉杆,拉杆带动转轴二转动,转轴二带动压板向下压,给移动板一个向上的力即可对卡板进行压缩,顺利下滑,可在任意位置提供支撑,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9、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板,支撑板一端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壁与两个滑板滑动连接,滑板与绑带固定连接。

10、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滑板,滑板可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可使使用者在练习时随意调整位置,防止绑带固定时对使用者带来不适感,降低训练效果。

11、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软垫。

12、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软垫,可防止支撑板过凉过硬,使用时对女性身体造成损害。

13、所述支撑台上固定有脚垫。

14、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脚垫,在训练过程中,提供一个倾斜的面,便于使用者发力,防止发力不正确导致训练效果降低。

15、所述支撑台上固定有头枕。

16、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头枕,防止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颈部没有支撑,对颈部造成损伤。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8、1、首先转动旋钮,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带动两个滑块移动,滑块带动支撑架移动,从而调整两个滑块之间的间距,产后女性躺在调整好的支撑台上,将绑带与腿部进行固定,当女性向上提起盆底时,绑带带动支撑机构向上移动,当训练脱力时,支撑机构可与支撑架上的卡槽进行卡接,为训练脱力的女性提供支撑,从而实现盆底肌康复训练时设备与人体保持同步,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19、2、支撑架可在移动板的内壁滑动,确保在调整宽度的时候不会对移动板产生影响,支撑板可提供支撑作用。

20、3、移动板在支撑架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弹簧的推力作用,移动板向上移动时,卡板沿着支撑架表面滑动,移动板向下移动时,卡板与卡槽进行卡接,需要向下移动时,向上转动拉杆,拉杆带动转轴二转动,转轴二带动压板向下压,给移动板一个向上的力即可对卡板进行压缩,顺利下滑,可在任意位置提供支撑,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21、4、通过设置的滑板,滑板可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可使使用者在练习时随意调整位置,防止绑带固定时对使用者带来不适感,降低训练效果。

22、5、通过设置的软垫,可防止支撑板过凉过硬,使用时对女性身体造成损害。

23、6、通过设置的脚垫,在训练过程中,提供一个倾斜的面,便于使用者发力,防止发力不正确导致训练效果降低。

24、7、通过设置的头枕,防止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颈部没有支撑,对颈部造成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上开设有凸型槽,支撑台(1)一侧固定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8),双向螺纹杆(8)设置在凸型槽内,双向螺纹杆(8)另一端固定有旋钮(9),双向螺纹杆(8)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11),滑块(11)与凸型槽滑动连接,滑块(11)上固定有支撑架(4),支撑架(4)上开设有若干卡槽(12),两个支撑架(4)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绑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移动板(5),移动板(5)上开设有通槽(15),通槽(15)内壁与支撑架(4)滑动连接,移动板(5)上固定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上设置有固定机构,移动板(5)内设置有卡接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板(14),移动板(5)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固定有转轴一(18),转轴一(18)与卡板(14)转动连接,卡板(14)与卡槽(12)卡接,移动板(5)与卡板(14)之间固定有若干弹簧(19),移动板(5)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二(20),转轴二(20)上固定有若干压板(21),转轴二(20)两端均固定有拉杆(13),拉杆(13)与移动板(5)外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板(17),支撑板(6)一端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内壁与两个滑板(17)滑动连接,滑板(17)与绑带(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上设置有软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上固定有脚垫(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上固定有头枕(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属于产后康复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设备无法与使用者达到同步运动的问题。本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凸型槽,支撑台一侧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设置在凸型槽内,双向螺纹杆另一端固定有旋钮,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滑块与凸型槽滑动连接,滑块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开设有若干卡槽,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绑带。本技术具有实现盆底肌康复训练时设备与人体保持同步,防止训练脱力受伤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婷,刘芙蓉,王晓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燕婷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