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书钉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964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订书钉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放订书钉的电动订书机的订书钉夹。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图23所示的、对层叠在订书钉夹(未图示)内的订书钉ST存在与否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
上述检测机构由设置在层叠的订书钉ST的下方的作动器1和微动开关2构成,一旦订书钉ST用完,则作动器1以轴3为中心朝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微动开关2对该作动器1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进行检测,从而能检测出订书钉ST的有无。
但是,这种订书钉检测机构中,因为作动器1和微动开关2设置在层叠的订书钉ST的下方,因而有碍电动订书机的小型化。另外,在打出器单元和夹紧单元(上下分离的电动订书机中,因用纸从打出器单元与夹紧单元之间通过,故存在难以在订书钉夹的下方设置检测机构等问题。
另外,在图24所示的订书钉夹5中,设有将订书钉ST送往搬运通道6的滚柱7。搬运通道6的前端部(图24中的左端部)的上方,可上下移动地配置有打出器DP和成形板FP,通过成形板FP的下降,订书钉形成U字形,随着打出器DP的下降,形成该U字形的订书钉就朝一叠纸T打出。
订书钉夹5的收放部5A内,收放有图25所示的层叠有订书钉ST的盒体8。层叠的订书钉ST受到带子TP的约束,该带子TP在收放进订书钉夹5的收放部5A内时拆除。
该订书钉夹5中,层叠在最下层的订书钉ST由滚柱7送往搬运通道6,但一旦订书钉ST相对于前后方向其中央部朝下凸出地弯曲的话,则订书钉ST的前端与后端成为往上提起的状态,其前端被搬运通道6的进口上缘卡住,存在无法将订书钉ST送往搬运通道6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适用于上下分离型的电动订书机、又能实现电动订书机小型化的订书钉夹。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订书钉弯曲也能将其可靠地送往搬运通道的订书钉夹。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订书钉夹,包括对层叠在具有开口的底部的订书钉的有无进行检测的订书钉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订书钉检测机构,包括通过脚部载放在层叠的订书钉的最上面、且当所述底部没有载放订书钉时所述脚部进入所述底部的开口、形成沉入状态的被检测构件;对所述被检测构件是否沉入所述开口进行检测、以检测订书钉有无的检测装置。
为了达到另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其特征在于,具有打出订书钉的打出部;以及将所述订书钉朝打出部送出的搬运通道,还具有相对于所述订书钉的送出方向、将订书钉的后部侧抬起且使该订书钉倾斜的倾斜装置。
作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底部没有载放订书钉时,被检测构件的脚部进入该底部的开口,被检测构件形成沉入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出该被检测构件已沉入,从而可测知没有订书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倾斜装置使订书钉的后部侧被抬起而倾斜,通过该倾斜使订书钉的前端侧的位置下降。
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本发明既能适用于上下分离型的电动订书机,又能实现电动订书机小型化。
另外,即使订书钉弯曲也能将其可靠地送往搬运通道。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设有本发明的订书钉检测机构的打出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打出器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订书钉夹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载放台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订书钉夹本体的底壁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剩下1枚订书钉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层叠的订书钉用完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2的订书钉夹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订书钉夹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层叠的订书钉和收放盒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支承基座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订书钉夹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2的订书钉夹外观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装入钉盒内的订书钉夹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1的支承基座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推压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7(A)是表示滑板的立体图,(B)表示滑板的剖视图,(C)是表示送爪的俯视图。
图18(A)是表示下板的立体图,(B)表示将上板载放在下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上板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将滑板载放在支承基座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将滑板、上下板载放在支承基座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订书钉在弯曲的状态下被送进搬运通道内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传统的检测机构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传统的订书钉夹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将层叠的订书钉收放在收放盒内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订书钉夹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图1及图2中,10是上下分离型电动订书机的打出器单元。该打出器单元10包括将订书钉ST层叠收放的订书钉夹11;拆装自如地安装有该订书钉夹11的钉盒12;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该钉盒12的前壁14上的打出器15;以及对层叠的订书钉ST的有无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60等。16是绕轴17转动的连杆构件,该连杆构件16在打出器15下降时,能使未图示的送爪(将订书钉ST往前方输送的爪)克服弹簧(未图示)的弹力朝后方进行移动。
订书钉夹11如图3所示,包括订书钉夹本体20;拆装自如地安装在该订书钉夹本体20上的外壳21;以及安装在该外壳21内可上下移动的载放台(被检测构件)30等。
订书钉ST层叠收放在外壳21内,载放台30载放在该层叠收放的层叠订书钉STA上。载放台30受到未图示的弹簧朝下方的施力。
在载放台30的下面31的前后设有2组脚部32、32、33、33,该脚部32、32、33、33与层叠订书钉STA的最上层的订书钉ST的上面抵接,将层叠订书钉STA朝下方进行按压。载放台30的前面34与层叠订书钉STA的一个侧面(前面)STa是同一面。
在载放台30的两侧,如图4所示设有朝上方凸出的凸出部35、35,在该凸出部35、35的上部的外侧面形成卡止部36、36,该卡止部36、36插入形成于外壳21的内侧面的导槽22(参照图6)内。导槽22朝上下方向延伸,载放台30可沿着该导槽22上下移动。
订书钉夹本体20包括承接层叠收放在外壳21内的订书钉ST且具有开口23A的底壁(底部)23;设置在该底壁23的前部23B的上方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壁24;以及将外壳21固定于订书钉夹本体20上的卡止壁25等。底壁23的前部23B与导壁24构成将订书钉ST朝前方搬运的搬运通道26。另外,在底壁23的下面,设置具有将订书钉ST朝前方输送的送爪(未图示)的输送机构(未图示)。该送爪的前端部从底壁23的开口23A向上方凸出,进入最下层的订书钉ST的钉与钉之间。
另外,在导壁24的后部形成立起的立壁27,在该立壁27上形成开口27A。
钉盒12如图2所示,包括上部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连杆构件16的轴17上的作动器40;以及当该作动器40转动规定角度以上时可检知其转动的微动开关50。该微动开关50安装在设置于前壁14内侧的保持构件52上。由作动器40与微动开关50构成对订书钉ST的有无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70,该检测装置70配置在层叠订书钉STA的侧方。不过,图1中省略了作动器40和微动开关50。
作动器40形成C字形,其前端具有抵接部41。在作动器40的中间部设有朝前方(在图2中为右方)凸出的突起45,在该突起45上装有弹簧46。该弹簧46的一端卡止在前壁14上,该弹簧46的另一端卡止在作动器40上,作动器40受到弹簧46的弹力朝围绕轴17的顺时针方向(图2中)施力。
抵接部41进入订书钉夹本体20的立壁27的开口27A内,该抵接部41的抵接面42与层叠的订书钉ST的一侧面STa抵接。抵接面42形成平坦状且朝上下方向延伸。另外,在作动器40的上部形成朝前方(在图2中为右方)凸出的突起43。
微动开关50的检测部51与突起43的上面抵接,微动开关50闭合。一旦作动器40在弹簧46的顺时针方向的施力下,朝顺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则检测部51朝下方凸出,微动开关50断开。
订书钉检测机构60由载放台30、作动器40和微动开关50构成。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订书钉检测机构6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订书钉ST在外壳21内层叠了规定枚数以上时,作动器40的抵接部41的抵接面42与层叠的订书钉ST的一侧面STa抵接。当层叠的订书钉ST的枚数减少,则其高度降低,作动器40的抵接部41的抵接面42的上部就会与载放台30的前面34抵接。
当层叠的订书钉ST只剩数枚时,作动器40的抵接部41的抵接面42仅与载放台30的前面34抵接。然后,当订书钉ST只剩1枚时,如图6所示,通过载放台30的脚部32、32、33、33搁置在该订书钉ST的上面,载放台30的前面34与作动器40的抵接部41的抵接面42的下部抵接。
当该订书钉ST变为0枚时即、层叠的订书钉ST用完了,则如图7所示,载放台30的脚部32、32、33、33进入订书钉夹本体20的底壁23的开口23A内。该载放台30的上面位置只能下降下方的脚部32、32、33、33那样的高度即、移动至向下低一级的位置,因此,作动器40的抵接部41的抵接面42从载放台30的前面34脱开,作动器40朝顺时针方向转动。
通过作动器40朝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微动开关50断开。通过该微动开关50的断开,可测知订书钉ST已没有了。
由此,一旦订书钉ST没有了,载放台30的脚部32、32、33、33进入订书钉夹本体20的底壁23的开口23A内,故载放台30的上面位置只能下降下方的脚部32、32、33、33那样的高度。因此,作动器40的抵接部41的抵接面42可靠地从载放台30的前面34脱开。即,可靠地解除作动器40与载放台30的抵接,能可靠地检知有无订书钉ST。
但是,对订书钉ST的有无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70配置在层叠订书钉STA的侧方,故打出器单元10不会在上下方向增大体积,而且,将作为检测装置70的作动器40及微动开关50收放在前壁14的内侧,故可实现打出器10的小型化即、电动订书机的小型化。
另外,因为没有将检测装置70和载放台30设置在层叠的订书钉ST的下方,故也可适用于将打出器单元10和夹紧单元上下分离的上下分离型电动订书机。另外,通过不在订书钉夹本体20的下方设置检测装置70等,不必使检测用作动器的前端部从底壁23朝上方凸出,因而能简单地将订书钉夹11插入钉盒12。
上述实施例中,作动器40和微动开关50各设置了1个,但如设置多个,使抵接部41的高度位置各不相同,可检测出订书钉ST的剩余量。另外,也可将检测装置70的微动开关50替换成光断续器。
上述实施例中,检测装置70配置在了层叠订书钉STA的侧方,但也可配置在上方位置。
实施例2图8表示实施例2的电动订书机用的订书钉夹。图8所示的订书钉夹120包括订书钉夹本体外壳110;设置在该本体外壳110内的按压装置180;以及设置在本体外壳110的下部的输送装置200。124B是成形板,C1是夹紧器。
在本体外壳110内安放有收放盒126,该收放盒126内收放有将订书钉ST层叠后的层叠订书钉STA。收放盒126具有图10所示的一对侧壁126A和后壁126B,一对的侧壁126A的下端缘部由底壁126C连接。在侧壁126A形成箭头形状的开口部127,表示订书钉ST的输送方向,从而能够判断层叠订书钉STA装填时收放盒126的姿势是否正确。
在本体外壳110的左侧面的下部一体形成有朝左方(前方)延伸的搬运盖部129,在该搬运盖部129的前端侧设有将订书钉打出的打出部210。本体外壳110的下部开口,在该开口配置有后述的下板167。
面板131如图9所示,通过销132可转动地轴支承在搬运盖部129的侧壁129A上。另外,在搬运盖部129的侧壁129A的内侧形成未图示卡合突起。
如图13所示,在本体外壳110的前壁部128A的前面,三角形的卡止部133与前壁部128A一体形成。与卡止部133相对的前壁部128A上形成上下方向延伸的开口部134,卡止部133的下端部是开口部134的内部,进入开口部134的下端部附近(参照图8)。
另外,如图13所示,在前壁部128A形成有用于对本体外壳110内有无订书钉ST进行检测的开口部138。
设置在图14所示的钉盒139内的作动器40的抵接部41进入该开口部138内。
在本体外壳110的后部,凸设有用于将图9所示的订书钉夹120从钉盒139取出的杆143。在本体外壳110的左右侧壁部,形成后述的支承基座130的卡止突起144插入的凹部145。另外,在其侧壁部标有将订书钉夹120朝钉盒139插入方向的箭头146。
如图8所示,输送装置200包括安装在本体外壳110下部的支承基座130;可前后移动地载放在该支承基座130上的滑板147;载放在支承基座130上的下板167(参照图18);以及载放在该下板167上的上板168等。
如图15所示,在支承基座130上,形成有对滑板147的前端部侧进行支承的加强筋148A;对滑板147的左右两侧缘部进行支承且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加强筋148B;以及对滑板147的后部进行支承的加强筋148C。另外,在支承基座130上形成有在加强筋148A的前侧限制滑板147的前方移动的限制肋151A;在加强筋148B的后端限制滑板147的后方移动的限制肋151B。
在限制肋151B上凸设有一对作为倾斜装置的主要构件的突起部150,该倾斜装置是将层叠订书钉STA从其后部抬起使其倾斜。
另外,在支承基座130的一对侧壁部158的前侧,如图11所示形成有开口部274。另外,在支承基座130的后部的两侧形成卡止突起144。
该实施例2中,通过一对突起部150和上述按压装置180构成倾斜装置,但也可仅用突起部150使层叠订书钉STA的前端部下降。
另外,一对突起部150形成于支承基座130,但该一对突起部150也可通过将后述的下板167的后端部冲压成形而凸出形成。在下板167上形成突起部来取代突起部150的场合,也可不是将该突起部设置成一对,而是一字形设置的结构,在下板167的宽度方向延伸状形成。
在支承基座130的前方部位配设有图16所示的推压器152。
推压器152具有缓慢弯曲的锥部153,在该锥部153的两侧形成朝后方延伸的卡止部154,在卡止部154的后端部的内侧形成钩部155。一旦推压器152安装在支承基座130上,则锥部153与上述面板131面对,弯曲成U字形的订书钉被锥部153和面板131夹着。该夹着的订书钉由打出器15朝下方打出。
凸设在锥部153的下部两侧的一对突起153A插入设置在支承基座130的前端的导槽156内。一对卡止部154插入支承基座130的突起157与侧壁158之间,推压器152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支承基座130上。
另外,推压器152的钩部155与突起157卡合,使推压器152朝前方的移动受到限制。设置在锥部153后面的轴部159上装有弹簧260,该弹簧260的后端支承在限制肋151A上,弹簧260对推压器152朝前方施力。
如图17(A)、(B)所示,滑板147的两侧具有一对卡合爪161。卡合爪161被从横向贯通钉盒139的轴162推压,通过轴162推压卡合爪161,滑板147朝后方滑动。在滑板147的中央部形成开口部163,送爪164的前端部从下面进入开口部163并向上凸出。
另外,在滑板147的开口部163的两侧形成从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开口166,在各开口166的侧缘部分别形成对送爪164进行保持的钩部165。
如图17(C)所示,送爪164包括卡在订书钉ST的钉子与钉子之间的爪部164A;支承于钩部165的凹部165A的突起部164B;以及保持弹簧160(参照图8)的保持部164C。送爪164A受弹簧160的推压力,送爪164的保持部164C在滑板147的钩部165的凹部165A内朝顺时针方向转动,送爪164A也朝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该顺时针的转动,送爪164的爪部164A从滑板147的开口部163向上方凸出。
弹簧160配置在支承基座130的一对加强筋148C(参照图15)之间。弹簧160的后端部卡止在支承基座130的限制肋151B上。
图18(A)表示具有形成搬运通道171下侧的引导部167A的下板167。该下板167具有开口170,同时具有承接层叠订书钉STA的承接面174。该承接面174比引导部167低一级。另外,在下板167形成台阶部172,该台阶部172用于将由承接面174所承接的订书钉ST导向引导部167A。
一旦载放在下板167的承接面174上的订书钉ST用完,则载放台(按压构件)30的脚部32、32、33、33进入下板167的开口170和滑板147的开口166内。
图19表示形成搬运通道171上侧的上板168。上板168载放在下板167的引导部167A的上面,由该下板167与上板168形成搬运通道171。搬运盖部129覆盖上板168的上面(参照图8)。
但是,如图8所示,滑板147配置在下板167的下面,可前后方向移动。另外,倾斜装置的突起部150从下板167的引导部167A向上方凸出。
另外,滑板147的送爪164配置在下板167的开口部170上,送爪164与滑板147一起可前后方向移动。
搬运盖部129的侧壁129A的内侧的卡合突起(未图示)与支承基座130的侧壁部158的开口部274卡合,支承基座130的卡止突起144通过与本体外壳110的凹部145卡合,将支承基座130安装在本体外壳110上。
按压装置180由载放台30、对该载放台30朝下方施力的线圈弹簧(施力构件)137构成。
载放台30的脚部32位于支承基座130的突起部150位置的前方,层叠订书钉STA的后部通过支承基座130的突起部150向上提起,使层叠订书钉STA的前端侧朝下,从而层叠订书钉STA倾斜。
即,订书钉ST如图22所示形成倾斜。通过该倾斜,即使该订书钉ST的中央部相对于前后方向朝下凸出状弯曲,也可防止订书钉ST的前端部STa与搬运通道171进口的上缘部171a卡住,能可靠地将订书钉ST送往搬运通道171。
但是,通过送爪164将订书钉ST进行输送时,一旦层叠的订书钉ST仅剩1枚时,该订书钉ST的前端部侧容易被该送爪164向上抬起,但通过使载放台30的脚部33位于送爪164的上方,可防止其抬起。因此,可将其送爪164的爪部164A可靠地卡在订书钉ST的钉子与钉子之间,即使是1枚订书钉ST,也可通过送爪164将该订书钉ST可靠地送往搬运通道171。
在该实施例2的订书钉夹120中,倾斜装置由设置在支承基座130上的一对突起部150、将层叠订书钉STA从上面向支承基座130侧按压的线圈弹簧137及载放台30构成,故即使比如将订书钉夹120上下相反地装填在钉盒139内,也能可靠地将订书钉ST送往搬运通道171。
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同地设有作动器40和微动开关50,但如仅是以可靠地将订书钉ST送往搬运通道171为目的的场合,则不需要作动器40和微动开关50,也没有必要使载放台30的脚部32、32、33、33进入下板167的开口170和滑板147的开口166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订书钉夹,包括对层叠在具有开口的底部的订书钉的有无进行检测用的被检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测构件具有载放在层叠的订书钉的最上面的脚部,当订书钉未载放在所述底部上时,所述脚部进入所述底部的开口内,所述被检测构件朝低一级的位置移动。
2.一种订书钉夹,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装置,能检测出所述被检测构件是否移动到了低一级的位置,以此检测出有无订书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订书钉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测构件具有与层叠的订书钉的侧面为同一面的一个侧面,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端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另一端设有与层叠的订书钉的侧面进行抵接的抵接部的作动器;以及对该作动器的转动进行检测的微动开关,当层叠的订书钉的枚数减少到规定枚数以下时,所述抵接部与被检测构件的一个侧面抵接,当订书钉未载放在所述底部上时,所述抵接部从被检测构件的一个侧面解脱,所述作动器进行转动。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1项所述的订书钉夹,其特征在于,具有打出订书钉的打出部;以及用于将所述订书钉送往该打出部的搬运通道,还具有相对于所述订书钉的送出方向、将订书钉的后部侧抬起以使该订书钉倾斜的倾斜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订书钉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装置由设置在所述底部的突起部、以及由该突起部将订书钉的前侧朝下方进行按压的按压装置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订书钉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由所述被检测构件和对该被检测构件朝下方进行施力的施力构件构成。
全文摘要
一种订书钉夹,具有订书钉检测机构(60),用于对层叠在具有开口(23A)的底壁(23)上的订书钉(ST)的有无进行检测,该订书钉检测机构(60),包括载放在层叠的订书钉(ST)的最上面、且底壁(23)上没有载放订书钉(ST)时脚部(32、32、33、33)进入开口(23A)内的载放台(30);配置在层叠的订书钉(ST)的下方以外、当载放台(30)的脚部(32、32、33、33)进入开口(23A)时进行转动的作动器(40);以及对该作动器(40)的转动进行检测的微动开关(50)。
文档编号B27F7/38GK1538896SQ02815528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9日
发明者孕石贵一 申请人:美克司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