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杉木条粘接集成的人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56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杉木条粘接集成的人造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根据林业部门对林产品的分类,市场上的板材分为实木板和人造板两大类,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机制杉木条粘接集成的人造板,短杉木条纵向两端互相用梳齿口 (也称指接口)粘接, 尤其是这些杉木条粘接齿口在人造板面上的布局设计成随机排列的呈非直线形状以及杉木 条的侧面采用半圆形榫粘接的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机制杉木条集成人造板一般都是用机械加工成统一规格的短杉木条,再将 短杉木条纵向两端加工出梳齿口,依靠这些梳齿口互相粘接成标准规格的长杉木条,然后在 长杉木条的两个侧面分别加工出互相匹配的矩形或梯形凹凸榫(也称企口,过去也有不加工
出企口的,称为平口,涂胶后互相粘接,但由于强度原因已被市场淘汰;还有单企口和双企口 的,双企口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市场上并不多见,而单企口的由于强度较好、加工容易,其市 场化程度较高,)将它们涂胶后互相粘接,然后通过大吨位热压机热压成板。热压后板的厚度 即人造板的厚度,即使较厚的板其木条两侧的凹凸榫也分别只加工出互相匹配的一条,当然 其矩形或梯形凹凸榫的几何尺寸略有增大。但是,这种机制杉木条集成的人造板在生产和使 用上存在着容易被忽视的缺陷,首先是在生产方面,目前一般杉木条两个侧面加工出的凹凸 榫都是矩形或梯形,因此它对刀具精度的要求很高,尤其是矩形或梯形的外观角共有四个,刀 具精度难以控制,磨损后再修复较困难,容易产生小圆角,加工出来凹凸榫的标准就不一致, 必然影响到杉木条互相匹配后的成板质量;同时,正是由于矩形或梯形的刀具精度度难以控 制,也就给需要制成双榫或多榫相配合的杉木条集成人造板带来了难以逾越的困难,因而较 厚的杉木条其两侧的凹凸榫也只能加工出一条,成板后的抗弯强度远不及采用双榫或多榫互 相匹配制成的人造板。其次,在使用方面,由于目前人造板生产厂家一般对短杉木条的机械
加工都采用单一的标准规格,就是说要求每根用梳齿口互相粘接的短杉木条的长度、宽度、 厚度的尺寸都一致,虽然这样能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却存在着两大弊端, 一是由于每根短杉 木条都要截取成标准的宽度,势必对直径本来就不大的杉木原材造成很大浪费,二是由于每 根短杉木条都截取了标准的长度,依靠梳齿口互相粘接成标准规格的长杉木条,将它们集 成热压成板后所形成的梳齿口就会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尽管它们已隔条错开,但人造板沿着 这一直线方向上的抗弯强度就会降低,尤其是在锯成小块状板材使用时,如果锯缝恰逢梳齿 口所形成的直线上,则往往极易造成梳齿剥落,给木板制成品带来质量问题和隐患。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木质集成板的加工集成方法》申请号为20051013661及《一 种集成板》申请号为200620103602,它们的技术要点都是将杉木制成长度相同的短木条,两 侧面分别加工出互相匹配的矩形或梯形凹凸榫(有称滑槽),就避免不了上述人造板在生产 和使用上存在的两种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人造板在生产和使用上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制杉木条粘接集 成的人造板,构成板的短杉木条纵向两端也用梳齿互相粘接,但短杉木条采用非单一的标准 规格,使其梳齿口在人造板面上的布局随机排列,即设计成呈非直线排列的形状同时,杉木 板条的侧面则根据人造板的厚度分别采用l至3条半圆形榫头粘接的构造。这样既节约了大 量的原材料,同时也保证了人造板的内在质量,并可制造出各种厚度的板材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杉木原材自然干燥后按最佳利用率纵向锯出各系列 标准厚度和宽度的长条板料架空堆放,当其含水率达到12 %以下时再按最佳利用率横向截取 8-40cm范围内任意长度的短杉木条,即其长度可不尽相同,然后用梳齿机对杉木条纵向两端 开出梳齿口,再单面涂胶互相粘接形成长度略超出2.44M的长杉木条,本方案中的长杉木条 其宽度也不尽相同,然后在三面压刨机上用专门刀具对长杉木条两个侧面分别制出互相匹配
的半圆形凹凸榫,半圆榫的剖面造型是在矩形榫前端增加出一个半圆形的结构,这就不仅增 大了粘接面积和抗弯强度,而且由于半圆形结构的刀具角度减少了两个,给加工或修磨带来 很大方便,再将相同厚度不同宽度的长杉木条单面涂胶拼粘成板,并使其梳齿接齿口在人造 板面的布局应呈非直线随机排列的形状,尤其是不能平行于人造板的横側边,最后置入热压 机高温加压制成本实用新型人造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杉木条粘接齿口在人造板面上的布局设计成呈非直线的 随机排列形状,纵横交错,分散了间隙布局和内应力,而且杉木板条的侧面采用半圆形榫粘 接的构造,增大了粘接面积,增强了抗弯强度,提高了人造板的内在质量,同时使加工或修 磨刀具比较方便,延长了使用寿命。实验检测数据表明本实用新型杉木条粘接集成的人造 板,其各项性能指标超过了采用公知结构以相同材料粘接集成的人造板,另外,由于短杉木 条没有采用单一的规格标准,充分利用了的自然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杉木条粘接集成的人造板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I处局部构造放大剖面图。
图4是杉木板条的侧面采用三条半圆头榫粘接的局部构造剖面图。
附图中l.短杉木条,2.梳齿接齿口 , 3.半圆头凸榫,4.半圆头凹榫,5.尿醛树脂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l、图2中,实施例首先将将杉木原材经过自然干燥,然后选择最佳利用率纵向 锯出1.0-2.8cm各标准厚度(系列标准为1.0、 1.2、 1.5、 1.8、 2.0、 2.5、 2.8cra)和标准宽
度(系列标准为3. 0-8. 0cra)的长条板料,架空堆放,测定其含水率达12 %以下时再按最佳利 用率在8-40cm范围内横向截取成任意长度的短杉木条(l),即其长度不尽相同,然后在刀具 宽度可调控的梳齿机上对每根短杉木条(1)的纵向两端开出梳齿接齿口(2),对其中一端梳齿 接齿口表面涂上尿醛树脂胶(5),再互相粘接成长度略超出2.44M长杉木条,然后在三面压刨 机上用专门刀具对长杉木条一个侧面制出半圆头凸榫(3),同时对另一个侧面制出半圆头凹 榫(4),每对半圆头凹凸榫都能互相紧密配合,半圆榫的剖面形状是在矩形榫前端加出一个 半圆形的结构,可以增大粘接面积和抗弯强度,再将相同厚度和宽度的长杉木条单面涂上尿 醛树脂胶(5)互相拼合成板,值得注意的是;互相拼合成板的长杉木条宽度可以不同,宽窄交 错,而且其梳齿接齿口 (2)在人造板面的布局应随机排列、必须呈非直线状,尤其是不能平行 于人造板的横側边,最后置入蒸汽三向热压机髙温加压制成本实用新型人造板。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条半圆头凹凸榫互相紧密配合的局部构造,在厚度为1.0、 1. 2和1. 5cm的杉木条粘接集成的人造板中使用。在厚度为1. 8和2. Ocm的杉木条粘接集成 的人造板实施例中则使用双条半圆头凹凸榫的结构,附图省略未画出。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厚度为2. 5和2. 8cm时、杉木板条的侧面采用三条半圆头凹凸 榫粘接的局部构造。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人造板成品的平面尺寸都是1. 22X2. 44 m2。
权利要求1.一种杉木条粘接集成的人造板,由两端开有梳齿接齿口(2)的短杉木条(1)粘接而成,其特征是短杉木条(1)的长度在8-40cm范围内不尽相同,依靠涂上尿醛树脂胶(5)的梳齿接齿口(2)互相拼接成略超出2.44M的长杉木条,长杉木条的一个侧面制出半圆头凸榫(3),同时另一个侧面制出半圆头凹榫(4),每对半圆头凹凸榫都能互相紧密配合,半圆榫的剖面是在矩形榫前端加出一个半圆形的结构,互相拼接粘合成板的长杉木条宽度可以不同,宽窄交错,而且其梳齿接齿口(2)在人造板面的布局应随机排列、必须呈非直线状,尤其是不平行于人造板的横侧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杉木条粘接集成的人造板,其特征是厚度系列标准为l.O、1. 2和1. 5cm时互相拼粘成板的长杉木条两个侧面分别制出能紧密配合的单条半圆头凹凸 榫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杉木条粘接集成的人造板,其特征是厚度系列标准为1.8和2. Ocm时互相拼粘成板的长杉木条两个侧面分别制出能紧密配合的双条半圆头凹凸榫结 构。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杉木条粘接集成的人造板,其特征是厚度系列标准为2.5和 2. 8cm时互相拼粘成板的长杉木条两个侧面分别制出能紧密配合的三条半圆头凹凸榫结 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杉木条粘接集成的人造板,构成板的短杉木条采用非单一的标准规格,以节约原料、降低成本,短杉木条纵向两端开有梳齿接齿口,依靠梳齿互相粘接成长杉木板条,并使其梳齿口在人造板面上的布局随机排列,呈现非直线排列的形状;同时,根据人造板不同厚度的要求,长杉木板条的两个侧面则分别制出1至3条半圆形凸榫头和凹榫头,每条半圆榫的剖面形状是在矩形榫前端加出一个半圆形的结构,依靠半圆形凹凸榫头的紧密配合,不同宽度的长杉木条单面涂胶后互相拼接热压成板,保证了人造板的内在质量,并可制造出不同厚度的板材以满足市场需求。
文档编号B27F1/16GK201198162SQ20082010486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2日
发明者王铁萍 申请人:王铁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