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98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由原竹切割成的多个竹段作为边框的家具。
背景技术
竹子再生能力强,具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等综合功能,竹材是国际公认的并积极推广使用的环保材料。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历史非常悠久,能够充分体现竹子特有的纹理结构和自然气息,显现出竹子天然、古朴、雅韵的艺术效果。现有技术的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其拼接的形式大多是将一竹段的端部削尖,插入另一竹段的管状体上开凿的孔中,然后在孔的侧面打入横销固定连接。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竹子的结构形态为管状体,采用一竹段的端部插入另一竹段的管状体上开凿的孔中,然后在孔的侧面打入横销的固定连接结构,其接触表面太少,固定的力量不够,所以很容易由于发生晃动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是能够增加接触表面,加大固定的力量,杜绝由于发生晃动造成损坏的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本实用新型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的技术方案,它由原竹切割成的多个竹段拼接而成,所述竹段的拼接处为端部时,其端部内腔设有木塞;所述竹段的拼接处为中部时,其中部的内腔设有连接螺栓。所述竹段与木塞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所述木塞与木塞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所述木塞与木塞之间设有骑马钉。所述竹段的拼接处为端部时,其端部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所述竹段的拼接处为中部时,其中部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本实用新型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拼接处设有木塞或者连接螺栓,能够增加接触表面,加大固定的力量,杜绝由于发生晃动造成损坏。

图I是本实用新型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右视图;图3是图I中I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I中II处的放大图;图5是图2中III处的放大图;图6是图2中IV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它由原竹切割成的多个竹段I拼接而成,所述竹段I的拼接处为端部时,其端部内腔设有木塞2 ;所述竹段I的拼接处为中部时,其中部的内腔设有连接螺栓4连接着木塞2。所述竹段I与木塞2的接触 表面具有粘结剂。所述木塞2与木塞2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所述木塞2与木塞2之间设有骑马钉3。所述竹段I的拼接处为端部时,其端部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所述竹段I的拼接处为中部时,其中部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当然,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地制作以竹段为边框的所有家具。例如床、柜、桌、竟、椅、茶几、书案、屏风等等。
权利要求1.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它由原竹切割成的多个竹段(I)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段(I)的拼接处为端部时,其端部内腔设有木塞(2);所述竹段(I)的拼接处为中部时,其中部的内腔设有连接螺栓(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段(I)与木塞(2)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塞(2)与木塞(2)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塞(2)与木塞⑵之间设有骑马钉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塞(2)与木塞(2)之间设有骑马钉(3)。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段(I)的拼接处为端部时,其端部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段(I)的拼接处为中部时,其中部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以竹段为边框的家具,它由原竹切割成的多个竹段拼接而成,所述竹段的拼接处为端部时,其端部内腔设有木塞;所述竹段的拼接处为中部时,其中部的内腔设有连接螺栓,所述竹段与木塞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所述木塞与木塞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所述木塞与木塞之间设有骑马钉,所述竹段的拼接处为端部时;其端部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所述竹段的拼接处为中部时;其中部的接触表面具有粘结剂。有益效果在于在拼接处设有木塞或者连接螺栓,能够增加接触表面,加大固定的力量,杜绝由于发生晃动造成损坏。
文档编号B27M3/18GK202668711SQ20122032957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所之敏, 董敦义, 徐岩 申请人:安吉洁家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