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358阅读:10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油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油锯。
背景技术



图1所示,用于伐木的汽油锯包括本体10,该本体10上设有气缸20和化油器30。当然,该汽油锯还包括锯片、发动机等部件。其中,该气缸20设有进气口 21、该化油器30设有出气口 31,且该进气口 21和出气口 31之间通过紧密接触的方式连通。这样,外界空气进入化油器30中之后进行油气分离后,化油器30排出的气体进入气缸20中辅助汽油进行燃烧。这样的汽油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其易于出现功率输出较小以及动力不平稳,尤其是开机起动不稳定的缺陷。同时,这样的汽油锯安装时需要进行气缸和化油器的准确定位,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油锯,它具有输出功率较大,且运转较为平稳,安装较为简单的特点。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油锯,包括本体,该本体上设有气缸和化油器,该气缸设有进气口,该化油器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均设有负压嘴,且该2个负压嘴通过软管连通。所述2个负压嘴分别位于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侧壁上。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输出功率较大,且运转较为平稳,安装较为简单。本发明的汽油锯针对气缸和化油器的连接方式以及结构进行改进。即:该气缸和化油器之间增加了负压嘴,且该2个负压嘴之间连通,从而保证了气缸和化油器之间空气传输的顺畅,进而使发动机工作平稳,且增大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同时,负压嘴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无需进行气缸和化油器之间的定位,从而安装较为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原有技术的汽油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汽油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汽油锯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2和图3所示:汽油锯,包括本体10,该本体10上设有气缸20和化油器30。其中,该气缸20设有进气口 21,该化油器30设有出气口 31。同时,该进气口 21和出气口 31上均设有负压嘴40,且该2个负压嘴40通过软管50连通。显然,此时的该进气口 21和出气口 31的原开口处封闭。这样,进入该化油器30中的空气经油气分离后,依次经过化油器30上的负压嘴40、软管50、气缸20上的负压嘴40而进入气缸20,不仅使化油器30对气缸20的空气输送较为顺畅,且使该汽油锯的安装较为简单。优化的,该2个负压嘴40分别位于该进气口 21和出气口 31的侧壁上。当然,此时的进气口 21和出气口 31均呈凸出状。这样,进一步降低了该汽油锯的安装难度。汽油锯目前已广泛使用,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汽油锯,包括本体(10),该本体(10)上设有气缸(20)和化油器(30),该气缸(20)设有进气口( 21),该化油器(30 )设有出气口( 3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 21)和出气口(31)上均设有负压嘴(40),且该2个负压嘴(40)通过软管(5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锯,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负压嘴(40)分别位于该进气口(21)和出气口(31)的侧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油锯,包括本体,该本体上设有气缸和化油器,该气缸设有进气口,该化油器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均设有负压嘴,且该2个负压嘴通过软管连通。优化的,所述2个负压嘴分别位于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输出功率较大,且运转较为平稳,安装较为简单。
文档编号B27B19/00GK203004008SQ2012207364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金丽江 申请人:金丽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