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造板热压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58914发布日期:2023-04-26 16:1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人造板热压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人造板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人造板热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人造板生产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热压成型,由于热压成型后的人造板温度较高,不利于人工操作。因此,在人造板人成型后通常需要将其冷却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对于人造板的冷却。

2、现有技术中存在公开号为:cn216422910u的一种人造板板材冷却散热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蓄液箱,所述冷却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制冷棒,所述冷却箱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冷却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引流风机,所述冷却箱内腔的底部贯穿设置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输送带。又如公开号为:cn215046906u的一种人造板生产用冷却除尘传送架,包括输送辊道,所述的输送辊道中部架设有冷却风箱,所述的冷却风箱的中部两端设有让位孔,所述的输送辊道贯穿让位孔,所述输送辊道上方的冷却风箱内部设有水帘,……。

3、上述技术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公开号为cn216422910u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只能够对人造板上部进行冷却,无法对人造板下部进行冷却,导致人造板上下冷却效率不一致,造成板坯发生不规则变形,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公开号为:cn215046906u的技术方案存在:人造板经过输送辊道输送、冷却,人造板与输送辊道之间的接触部位阻碍了空气的流通,导致冷却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人造板热压冷却装置,能够实现对人造板上下位置的同步冷却,输送辊增加的凸起能够把人造板垫起,使得人造板与输送辊之间存在间隙,进而保证空气的流通,提升冷却效率。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一种用于人造板热压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和进气机构,所述冷却箱左右两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冷却箱内腔位置等间距安装有若干输送辊,所述输送辊外壁位置等角度固定设置有凸起,所述冷却箱内壁且位于输送辊上部位置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球形出风口。实现对人造板上下两侧同步冷却,提升冷却效率,在冷却的过程中,凸起能够把人造板垫起,增加空气的流通。

6、优选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风机、水箱和出风管,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位于水箱内腔一端设置在水箱内的液面之下,所述出风管的进风端设置在水箱内的液面之上,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分别与球形出风口和冷却箱内腔左侧下部连通。

7、优选的,所述冷却箱顶部位置开设有出风孔。

8、优选的,所述冷却箱右侧下部位置安装有排风扇。

9、(三)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造板热压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上部位置的球形冷却口配合进气机构,实现对人造板的双面冷却,提升了冷却效率。

12、(2)、凸起能够把人造板垫起,使得输送辊与人造板之间存在间隙,进而提升了空气的流通,提升了冷却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人造板热压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和进气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左右两侧设置有开口(3),所述冷却箱(1)内腔位置等间距安装有若干输送辊(4),所述输送辊(4)外壁位置等角度固定设置有凸起(5),所述冷却箱(1)内壁且位于输送辊(4)上部位置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球形出风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造板热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2)包括风机(201)、水箱(202)和出风管(203),所述风机(201)的出风端安装有导管(7),所述导管(7)位于水箱(202)内腔一端设置在水箱(202)内的液面之下,所述出风管(203)的进风端设置在水箱(202)内的液面之上,所述出风管(203)的出风端分别与球形出风口(6)和冷却箱(1)内腔左侧下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造板热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顶部位置开设有出风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造板热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右侧下部位置安装有排风扇(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人造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人造板热压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和进气机构,冷却箱左右两侧设置有开口,冷却箱内腔位置等间距安装有若干输送辊,输送辊外壁位置等角度固定设置有凸起,冷却箱内壁且位于输送辊上部位置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球形出风口。实现对人造板上下两侧同步冷却,提升冷却效率,在冷却的过程中,凸起能够把人造板垫起,增加空气的流通。

技术研发人员:张后礼,杨文龙,蒋胜杰,李强,张传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雨鑫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