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5508发布日期:2023-06-10 02:0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模板,具体涉及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1、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

2、建筑用胶合板,其一组单板通常按相邻层木纹方向互相垂直组坯胶合而成,通常其表板和内层板对称地配置在中心层或板芯的两侧,用涂胶后的单板按木纹方向纵横交错配成的板坯,在加热或不加热的条件下压制而成,目前,胶合板在进行热压处理后,其层板处仍会存在胶水,此时则需要整形装置对其层板处的胶水进行整形处理,在对胶合板进行整形处理时,其易因胶水的流出而造成整形辊之间的间距难以与板材的厚度进行相匹配,此时则需停机调整整形辊的间距,由于对其间距进行调整处理时操作较为复杂,费时费力,易影响其加热整形后的质量。

3、因此,需要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整形辊对胶合板的表面进行整形处理时,整形辊与胶合板之间的间距调节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包括整形台,所述整形台的顶面一侧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整形台的顶面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整形台的顶面安装有与所述滑动柱外表面相固定的电动推杆,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滑动柱的顶面均固定有定位框,两个所述定位框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滑动柱的外表面之间滑动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整形台顶面中心转动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整形台的下方安装有与所述传动齿轮同轴固定的驱动电机,所述安装框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牙,所述安装框的两端均固定有调节框,两个所述调节框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呈上下分布的转轴,每个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均紧固套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摆动齿块,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所述摆动齿块的相对面转动连接有整形辊,所述调节框的一侧设置有与四个所述摆动齿块相配合的限位机构。

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四个呈对称分布的定位板,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定位板均与所述定位框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的端面与所述定位框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扭转弹簧,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所述定位框的相对面之间固定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挤压弹簧。

4、进一步的,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定位板的相对面呈八字形设置,所述挤压板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相互靠近的所述定位板的表面相接触。

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四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齿条杆,所述限位齿条杆滑动设置于所述调节框的内壁,所述限位齿条杆与相互靠近的所述摆动齿块之间啮合连接,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所述限位齿条杆的一侧壁共同固定有拉杆,所述调节框的底部外表面螺纹贯穿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端部与位于底部的所述限位齿条杆的外表面相接触。

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齿条杆的外表面与所述调节框的内壁呈贴合设置,所述拉杆的中心处设置有拉槽。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框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呈上下分布的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均与所述限位齿条杆表面固定的限位柱。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9、(1)通过定位机构对胶合板进行中心挤压定位,并且通过拉动拉杆,即可使得位于同一端的摆动齿块进行同步反向摆动处理,使得摆动齿块上的整形辊同步朝中心运动,减小两个整形辊的间距,通过驱动电机的正反转驱动,实现两个整形辊对胶合板进行双面整形处理,大大提高对胶合板的整形加工效率。

10、(2)两个整形辊在间距进行调整时,只需两端的拉杆进行同步拉动即可,继而通过限位螺栓对其进行限位锁紧,间距调节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包括整形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台(1)的顶面一侧固定有支撑柱(2),所述整形台(1)的顶面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柱(3),所述整形台(1)的顶面安装有与所述滑动柱(3)外表面相固定的电动推杆(4),所述支撑柱(2)与所述滑动柱(3)的顶面均固定有定位框(5),两个所述定位框(5)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6),所述支撑柱(2)与所述滑动柱(3)的外表面之间滑动连接有安装框(7),所述安装框(7)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整形台(1)顶面中心转动连接的传动齿轮(8),所述整形台(1)的下方安装有与所述传动齿轮(8)同轴固定的驱动电机(9),所述安装框(7)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8)相啮合的齿牙,所述安装框(7)的两端均固定有调节框(10),两个所述调节框(10)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呈上下分布的转轴(11),每个所述转轴(11)的外表面均紧固套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摆动齿块(12),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所述摆动齿块(12)的相对面转动连接有整形辊(13),所述调节框(10)的一侧设置有与四个所述摆动齿块(12)相配合的限位机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四个呈对称分布的定位板(61),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定位板(61)均与所述定位框(5)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61)的端面与所述定位框(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扭转弹簧(62),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定位板(61)之间设置有挤压板(63),所述挤压板(63)与所述定位框(5)的相对面之间固定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挤压弹簧(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定位板(61)的相对面呈八字形设置,所述挤压板(63)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相互靠近的所述定位板(61)的表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4)包括四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齿条杆(141),所述限位齿条杆(141)滑动设置于所述调节框(10)的内壁,所述限位齿条杆(141)与相互靠近的所述摆动齿块(12)之间啮合连接,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所述限位齿条杆(141)的一侧壁共同固定有拉杆(142),所述调节框(10)的底部外表面螺纹贯穿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螺栓(143),所述限位螺栓(143)的端部与位于底部的所述限位齿条杆(141)的外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齿条杆(141)的外表面与所述调节框(10)的内壁呈贴合设置,所述拉杆(142)的中心处设置有拉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10)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呈上下分布的限位槽(15),每个所述限位槽(15)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均与所述限位齿条杆(141)表面固定的限位柱(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属于建筑模板技术领域,针对了通过整形辊对胶合板的表面进行整形处理时,整形辊与胶合板之间的间距调节不便的问题,包括整形台,整形台的顶面一侧固定有支撑柱,整形台的顶面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整形台的顶面安装有与滑动柱外表面相固定的电动推杆,支撑柱与滑动柱的顶面均固定有定位框;本技术通过定位机构对胶合板进行中心挤压定位,并且通过拉动拉杆,即可使得位于同一端的摆动齿块进行同步反向摆动处理,使得摆动齿块上的整形辊同步朝中心运动,减小两个整形辊的间距,通过驱动电机的正反转驱动,实现两个整形辊对胶合板进行双面整形处理,大大提高对胶合板的整形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赖茂增,赖文林,钟丽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茂增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