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木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2558发布日期:2023-11-22 20:3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杂木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木料粉碎,具体为一种杂木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1、杂木是阔叶木材商品的名称,按材质可分为硬杂木和软杂木,硬杂木是指密度、硬度较高的木材,常用在木质家具的支撑框架,软杂木材质较轻,相对结构强度比较大,抗弯性比较强,可用着木质家具中装饰部件,木质家具厂生产家具会产生大量的杂木废料,这些杂木废料可以进行废物利用收集起来制成生物质颗粒,杂木废料制成生物质颗粒需要经过筛选、粉碎、烘干、冷却、制粒的过程,其中为了方便后续的烘干工序和制粒工序,对杂木进行粉碎时,应保证粉碎后的颗粒粒度不能过大,因此在粉碎时需要进行筛分,将不合格的颗粒筛选出来重新进行粉碎,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杂木粉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杂木粉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杂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主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木料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下方设置有用于引导粉碎的木屑落入过滤机构的滤网上的引导板,所述滤网为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圆锥状,所述滤网底部与用于引导物料进入出料管的引导管33连通,所述粉碎机主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3、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转盘、滤网、引导管、出料管、齿轮和电机,所述转盘为圆环状并与粉碎机主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滤网安装在转盘的内侧,所述引导管一端与滤网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出料管转动连接,所述出料管固定安装在粉碎机主体内、一端与引导管连通、另一端穿过粉碎机主体内壁与外部连通。

4、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侧上设置有一圈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电机安装在粉碎机主体的外侧壁上,所述齿轮通过传动轴与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齿轮穿过粉碎机主体侧壁与转盘的齿条啮合。

5、优选的,所述齿轮与粉碎机主体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滤网上端开口直径大于转盘的内环半径。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粉碎机构粉碎后的杂木废料在引导板的引导下落入滤网中,同时电机通过齿轮驱动转盘旋转,滤网跟随转盘旋转,并使落入滤网中的杂木废料沿着滤网内壁螺旋向下旋转,在这一过程中粒度小的颗粒穿过滤网的筛孔从出料口离开进入下一工序,粒度较大的颗粒最终滑入引导管,从出料管离开被收集,等待进行二次粉碎。



技术特征:

1.一种杂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主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木料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2),所述粉碎机构(2)下方设置有用于引导粉碎的木屑落入过滤机构(3)的滤网(32)上的引导板(12),所述滤网(32)为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圆锥状,所述滤网(32)底部与用于引导物料进入出料管(34)的引导管(33)连通,所述粉碎机主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转盘(31)、滤网(32)、引导管(33)、出料管(34)、齿轮(35)和电机(36),所述转盘(31)为圆环状并与粉碎机主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滤网(32)安装在转盘(31)的内侧,所述引导管(33)一端与滤网(32)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出料管(34)转动连接,所述出料管(34)固定安装在粉碎机主体(1)内、一端与引导管(33)连通、另一端穿过粉碎机主体(1)内壁与外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杂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1)的外侧上设置有一圈与齿轮(35)啮合的齿条,所述电机(36)安装在粉碎机主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齿轮(35)通过传动轴与电机(36)输出端连接,所述齿轮(35)穿过粉碎机主体(1)侧壁与转盘(31)的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杂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35)与粉碎机主体(1)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滤网(32)上端开口直径大于转盘(31)的内环半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杂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机主体,粉碎机主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木料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粉碎机构下方设置有用于引导粉碎的木屑落入过滤机构的滤网上的引导板,滤网为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圆锥状,滤网底部与用于引导物料进入出料管的引导管33连通,粉碎机主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通过粉碎机构粉碎后的杂木废料在引导板的引导下落入滤网中,同时电机通过齿轮驱动转盘旋转,滤网跟随转盘旋转,并使落入滤网中的杂木废料沿着滤网内壁螺旋向下旋转,在这一过程中粒度小的颗粒穿过滤网的筛孔从出料口离开进入下一工序,粒度较大的颗粒最终滑入引导管,从出料管离开被收集,等待进行二次粉碎。

技术研发人员:郭满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赣州山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