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4686发布日期:2023-12-14 02:5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实木门加工,具体为一种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


背景技术:

1、实木门板是指制作橱柜、衣柜等柜体的门板材料是取自森林的天然原木或者实木集成材(也称实木指接材或实木齿接材),经过烘干、下料、刨光、开榫、打眼、高速铣形、组装、打磨、上油漆等工序科学加工而成,实木门所选用的多是名贵木材,如樱桃木、胡桃木、柚木等,经加工后的成品门具有不变形、耐腐蚀、无裂纹及隔热保温等特点,同时,实木门因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而有效地起到了隔音的作用,环保可靠无污染,质轻而硬,坚固耐用也是实木门板的特点。

2、实木门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实木门的两面进行加工,因此需要对实木门进行翻转,翻转需要使用到翻转装置,现有的v字型翻转结构,通过v字型结构的转动,使实木门会由v字的一侧直接倒向另一侧,再此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实木门的损伤,翻转过程不够安全,因此需要一种翻转过程稳定,不易造成实木门损伤的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一承载板以及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以及所述第二承载板相对的一侧均连接有驱动组件,且两组驱动组件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两组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上表面对应对称设置两组第二夹持组件,且第二夹持组件与移动组件配合,可以实现实木门在所述第一承载板以及所述第二承载板之间的转换。

3、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夹板以及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承载板上表面的一侧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

4、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二电动推杆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一侧安装所述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侧安装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贯通所述第一限位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杆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贯通所述第一限位杆。

5、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三电动推杆以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表面的两侧对称安装两组所述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夹持方向相同。

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正时轮、正时带、第二正时轮以及电机,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一侧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且其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正时轮,所述第一正时轮的通过所述正时带与所述第二正时轮连接,所述第二正时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承载板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连接方式与此相同。

7、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板以及所述第二承载板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体为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承载板以及所述第二承载板远离所述驱动组件一端的两侧均焊接所述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可抵住所述支架,用以保持所述第一承载板以及所述第二承载板的水平。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利用驱动组件同时驱动第一承载板以及第二承载板转动,使第一承载板以及第二承载板立起,然后利用移动组件带动第二夹持组件向第一夹持组件移动,然后通过第二夹持组件将第一夹持组件夹持的实木门夹持住,然后拉向第二承载板,使实木门由第一承载板转移到第二承载板,然后再复位第二承载板,即可实现对实木门的翻转,使翻转过程更加稳定,不会造成实木门的损伤,相较于现有技术翻转实木门时,实木门直接倒向另一组承载板的方式,更加安全,不易造成实木门的损伤。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动推杆的伸出,推动第一连接杆移动,第一连接杆带动两组第一电动推杆移动,第一连接杆移动时,第二连接杆也会在第一限位杆上移动,对第一连接杆进行支撑,提高第一连接杆移动时的稳定性,然后通过第一电动推杆的伸出,推动第一夹板伸出,对实木门进行夹持,然后第二电动推杆复位,即可将实木门拉向第二承载板,提高实木门翻转过程的稳定性。

11、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电动推杆伸出,推动第二夹板伸出,对实木门进行夹持,将实木门固定在第一承载板上,通过启动电机,带动第二正时轮转动,在正时带的传动下,带动第一正时轮转动,第一正时轮驱动与第一承载板连接的转轴转动,带动第一承载板转动,可以实现对实木门的初步翻转,第二承载板的转动原理与此相同,配合可移动的第二夹持组件,完成实木门的完整翻转,利用第二限位杆抵住支架,可以使第一承载板以及第二承载板在放平时,均可以通过第二限位杆进行支撑,从而使二者保持水平,方便对实木门进行加工。



技术特征:

1.一种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一承载板(2)以及第二承载板(3),所述第一承载板(2)以及所述第二承载板(3)相对的一侧均连接有驱动组件,且两组驱动组件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承载板(2)的上表面对称设置两组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二承载板(3)的上表面对应对称设置两组第二夹持组件,且第二夹持组件与移动组件配合,可以实现实木门在所述第一承载板(2)以及所述第二承载板(3)之间的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推杆(4)、第一夹板(5)以及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二承载板(3)上表面的一侧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第一夹板(5),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6)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7)、第二电动推杆(8)以及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承载板(3)的一侧安装所述第一限位杆(7),所述第一限位杆(7)的一侧安装所述第二电动推杆(8),所述第二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贯通所述第一限位杆(7)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6)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杆(7)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所述第二连接杆(9),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另一端均贯通所述第一限位杆(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三电动推杆(10)以及第二夹板(11),所述第一承载板(2)上表面的两侧对称安装两组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0),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0)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第二夹板(11),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夹持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正时轮(12)、正时带(13)、第二正时轮(14)以及电机(15),所述第一承载板(2)的一侧与所述支架(1)转动连接,且其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正时轮(12),所述第一正时轮(12)通过所述正时带(13)与所述第二正时轮(14)连接,所述第二正时轮(14)与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15)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一侧,所述第二承载板(3)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连接方式与此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2)以及所述第二承载板(3)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体为第二限位杆(16),所述第一承载板(2)以及所述第二承载板(3)远离所述驱动组件一端的两侧均焊接所述第二限位杆(16),所述第二限位杆(16)的另一端可抵住所述支架(1),用以保持所述第一承载板(2)以及所述第二承载板(3)的水平。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实木门加工用翻板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一承载板以及第二承载板,其中第一承载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两组第一夹持组件,第二承载板的上表面对应对称设置两组第二夹持组件,且第二夹持组件与移动组件配合,可以实现实木门在第一承载板以及第二承载板之间的转换,本技术利用驱动组件使第一承载板以及第二承载板立起,然后利用移动组件带动第二夹持组件向第一夹持组件移动,然后通过第二夹持组件将第一夹持组件夹持的实木门夹持住,然后拉向第二承载板,使实木门由第一承载板转移到第二承载板,然后再复位第二承载板,即可实现对实木门的翻转,使翻转过程更加稳定,不会造成实木门的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骆柏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千川门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