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66阅读:1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锯,以及更具体地涉及手锯。
背景技术
手锯通常包括支撑切削刀片的框架。框架也可形成手锯的手柄,使用者可抓握手柄以便使得锯相对于工件往复运动从而用刀片切割工件。一种类型的手锯已知为弓锯。弓锯通常包括U-型或弓形的框架,以及刀片耦联到框架,这样刀片横跨框架的弓形部分或框架端部。弓锯的刀片通常在张紧状态下耦联到框架。
上述手锯典型地包括螺栓,使用者转动螺栓以张紧刀片。然而,将螺栓调节至张紧状态需要耗费时间。而且,由于刀片的张紧量取决于刀片的长度和使用者转动或拧紧螺栓的程度,所以使用者可能将刀片张紧的过紧或过松。因此,使用上述手锯不可能连续且快速地张紧刀片,尤其是考虑到刀片的长度不同并且上述锯可能具有不同的使用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锯,该手锯不管刀片长度的轻微变化都能够为刀片提供相对一致量的张紧力。
在一种构造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括刀片的手锯,刀片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手锯还包括配置成支撑刀片的框架。框架包括配置成可去除地将刀片耦联到框架的第一刀片支撑部,以及框架限定手锯的手柄。手柄配置成由手锯的使用者抓握以便使得刀片沿着纵向轴线往复运动从而切割工件。操作杆枢转地耦联到框架,这样操作杆相对于框架在释放位置和张紧位置之间枢转。轴杆包括配置成可去除地将刀片耦联到框架的第二刀片支撑部。轴杆耦联到框架,这样轴杆可相对于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便增加第一刀片支撑部和第二刀片支撑部之间的距离,以及轴杆可相对于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以便减小第一刀片支撑部和第二刀片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偏置构件将轴杆朝向第二方向偏置。轴杆耦联到操作杆以及框架,这样当操作杆从释放位置朝向张紧位置移动以便张紧刀片时,轴杆可在第一方向上以及随着操作杆移动。轴杆耦联到操作杆以及框架,这样轴杆可相对于框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以及当操作杆处于释放位置时,轴杆可独立于操作杆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正好相反,以及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通常平行于刀片的纵向轴线。
所述偏置构件为第二偏置构件,所述手锯还包括使得轴杆朝向第一方向偏置的第一偏置构件。
所述框架包括限定空腔的基部,以及其中所述轴杆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空腔内以及该第二部分包括位于所述空腔外部的所述第二刀片支撑部。
所述框架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腿部,所述第一刀片支撑部邻近该第一腿部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腿部,该第二腿部限定所述手柄的至少一部分;横向构件,该横向构件从所述第一腿部延伸到所述第二腿部;从所述横向构件延伸的支撑构件;以及从所述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一端部延伸到所述支撑构件的基部,其中所述轴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框架的基部内。
所述操作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一个销,该销将所述操作杆耦联到邻近所述操作杆的第一端部的基部,这样所述操作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围绕销枢转。
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托架;其中,所述托架的第一端部将所述操作杆枢转耦联到所述操作杆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操作杆的第二端部之间;以及其中,所述托架枢转耦联到所述轴杆。
所述轴杆包括延伸通过轴杆的细长孔,该细长孔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手锯还包括延伸通过所述细长孔以便将所述操作杆耦联到所述轴杆的第一销;其中,当所述操作杆朝向张紧位置移动时,所述销啮合所述细长孔的第一端部以便使得所述轴杆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所述偏置构件包括若干盘簧;以及其中当所述操作杆处于张紧位置时,所述若干盘簧与所述销啮合以便使得所述轴杆在第二方向上偏置。
所述偏置构件是第二偏置构件;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第一偏置构件,当所述手柄处于释放位置时,该第二偏置构件与所述销啮合,以便使得所述轴杆在第一方向上偏置。
所述操作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手锯还包括第二销,该第二销将所述操作杆耦联到邻近所述操作杆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基部,这样所述操作杆能够围绕所述第二销相对于所述框架枢转。
所述手锯还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托架;其中,所述托架的第一端部将所述操作杆枢转耦联到所述操作杆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操作杆的所述第二端部之间;以及其中,所述托架的第二端部经由所述第一销枢转耦联到所述轴杆。
所述偏置构件包括若干盘簧。
在另一种构造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括刀片的手锯,刀片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手锯还包括配置成支撑刀片的框架。框架包括配置成可去除地将刀片耦联到框架的第一刀片支撑部,以及框架限定手锯的手柄。手柄配置成由手锯的使用者抓握以便使得刀片沿着纵向轴线往复运动从而切割工件。操作杆枢转地耦联到框架,这样操作杆相对于框架在释放位置和张紧位置之间枢转。轴杆包括配置成可去除地将刀片耦联到框架的第二刀片支撑部。轴杆耦联到框架,这样轴杆可相对于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便增加第一刀片支撑部和第二刀片支撑部之间的距离,以及轴杆可相对于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以便减小第一刀片支撑部和第二刀片支撑部之间的距离。轴杆耦联到操作杆以及框架,这样当操作杆从释放位置朝向张紧位置移动以便张紧刀片时,轴杆可在第一方向上以及随着操作杆移动。轴杆耦联到操作杆以及框架,这样轴杆可相对于框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以及当操作杆处于释放位置时,轴杆可独立于操作杆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正好相反,以及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通常平行于刀片的纵向轴线。
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使得所述轴杆朝向第一方向偏置的第一偏置构件;以及使得所述轴杆朝向第二方向偏置的第二偏置构件。
所述第一偏置构件包括卷簧;以及所述第二偏置构件包括卷簧。
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可在啮合位置和脱离啮合位置之间移动的夹持构件;其中,所述夹持构件响应于所述操作杆朝向张紧位置的移动而移动到啮合位置;其中,所述夹持构件响应于所述操作杆朝向释放位置的移动而移动到脱离啮合位置;其中,在啮合位置,所述夹持构件在啮合点与所述轴杆啮合以便将所述轴杆和所述夹持构件互连,这样当所述操作杆朝向张紧位置移动以便张紧所述刀片时,所述轴杆在第一方向上以及随着所述夹持构件移动;以及其中,在脱离啮合位置,所述夹持构件与轴杆脱离啮合,这样轴杆能够相对于框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
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张紧调节构件,当操作杆处于释放位置以及夹持构件处于脱离啮合位置时,所述张紧调节构件与夹持构件啮合以便使得夹持构件相对于轴杆定位,所述张紧调节构件能够相对于框架移动以便调节啮合点。
所述张紧调节构件包括具有孔的螺纹轴套;以及所述轴杆延伸通过该螺纹轴套的孔。
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位于夹持构件和轴杆之间以便使得轴杆朝向第一方向偏置的第一偏置构件。
所述夹持构件包括孔;其中,所述轴杆延伸通过该孔;以及其中,所述夹持构件相对于轴杆枢转,以便使得夹持构件在啮合位置和脱离啮合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托架,该托架可枢转地耦联操作杆和夹持构件以便响应于操作杆在释放位置和张紧位置之间的移动使得夹持构件枢转,所述托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托架的第一端部枢转耦联到操作杆;以及其中,所述托架的第二端部枢转耦联到夹持构件。
所述操作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一个销,该销将操作杆耦联到邻近操作杆的第一端部的基部,这样操作杆能够相对于基部围绕销枢转。
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托架;其中,所述托架的所述第一端部将操作杆枢转耦联到操作杆的第一端部和操作杆的第二端部之间;以及其中,所述托架的第二端部枢转耦联到所述夹持构件。
所述框架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腿部,所述第一刀片支撑部邻近第一腿部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腿部,所述第二腿部限定手柄的至少一部分;横向构件,该横向构件从所述第一腿部的第二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二端部;从所述横向构件延伸的支撑构件;以及从所述第二腿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延伸到所述支撑构件,其中所述轴杆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框架的基部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手锯,该手锯不管刀片长度的轻微变化都能够为刀片提供相对一致量的张紧力。
通过考虑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构造的从手锯第一侧所取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手锯第二侧的透视图;
图3是去除外部主体和重叠模制件的图1所示手锯的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手锯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其中去除外部主体和重叠模制件以及示出手锯的张紧操作杆处于释放位置;
图5是类似于图4的视图,但是示出张紧操作杆处于张紧位置;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中构造的手锯的分解视图;
图7是图6所示弓锯的局部横断面放大视图,示出张紧操作杆处于释放位置;
图8是类似于图7的视图,但是示出张紧操作杆处于张紧位置。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之前,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将其应用限制到在下述说明书中提出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构造细节以及组件配置。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其它实施例以及可以各种方式实践或执行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手锯14,其为所示构造的弓锯。虽然所示的手锯14为弓锯,在其它构造下,手锯可为任意合适形式的锯。参照图3,手锯14包括常规U-型框架18,该框架18具有第一腿部22、第二腿部24以及从第一腿部22延伸到第二腿部24的横向构件28。第一腿部22包括第一端部30和第二端部32。第二腿部24包括第一端部34和第二端部36。横向构件28从第一腿部22的第二端部32延伸到第二腿部24的第二端部36。框架18还包括从横向构件28延伸的支撑构件38,在所示构造下其还为手柄防护件。框架18的基部40从第二腿部24的第一端部34延伸到支撑构件38。参照图1,手柄46由第二腿部24形成以便在使用手锯14时给手锯14的使用者提供抓握的一个地方。框架18可由金属材料形成,诸如铸钢、A380压铸铝、钛等。在另外的构造中,可使用其它合适类型的材料。
虽然图1-5的弓锯14包括常规U-型的框架18,但是在其它构造下,可使用其它类型和形状的框架。例如,在其它构造下,横向构件28可为弯曲的,这样框架为低轮廓的弓锯框架,其具有的框架前部处的高度低于框架后部处的高度。
参照图1和图3,所示手锯14包括环绕框架18的外壳50(图1)。所示外壳50包括热塑性的弹性体(TPE)重叠模制件52以及注模外部主体壳体54 (在一种构造中其由尼龙6形成)。如在图1中最佳不出的那样,第二或辅助手柄56由重叠模制件52和第一腿部22形成。第二手柄56给使用者提供用于抓握手锯14的附加或可选的地方。
手锯14的刀片58 (图1)通过第一刀片支撑部62和第二刀片支撑部64耦联到框架18。第一刀片支撑部62邻近第一腿部22的第一端部30。刀片58包括第一端部66、第二端部68以及在第一端部66和第二端部68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70。刀片58还包括邻近第一端部66的第一孔72以及邻近第二端部68的第二孔74。在所示构造中,刀片支撑部62,64两者都为销。刀片58的孔72、74分别容纳销62、64以便将手锯刀片58可去除地耦联到框架18。
手锯14还包括张紧机构76,其可操作成改变销62、64之间的距离78以便将张紧力施加到刀片58。张紧机构76将相对一致量的张紧力施加到在孔72、74之间具有不同长度或距离80的刀片58。参照图3和4图4,张紧机构76部分地容纳于在框架18的基部40中形成的空腔84内。张紧机构76包括延伸通过形成于基部40中的孔90的轴杆88,以使轴杆88至少部分地位于框架18的基部40内。轴杆88耦联到框架18,这样轴杆88相对于框架18在第一方向(图4的箭头94的方向)上滑动通过孔90以便增加销62、64之间的距离78 (图1),以及相对于框架18在第二方向(箭头96的方向)上滑动通过孔90以便减小销62、64之间的距离78。如图4中所示的那样,第一方向(箭头94)与第二方向(箭头96)正好相反,以及第一和第二方向两者通常平行于刀片58的纵向轴线70。
参照图3,轴杆88包括横向延伸通过轴杆88的细长孔100,以及孔100具有第一端部104和第二端部106。用于将刀片58耦联到框架18的销64耦联到轴杆88以便随着轴杆88移动。此外,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轴杆88包括孔107。孔107可容纳销(类似于耦联到第一腿部22的销108),以及容纳在孔107中的销可用于与销108 —起将刀片58以成一定角度的方式稱联到框架18。
参照图1和图3,张紧机构76还包括操作杆110、第一偏置构件112以及第二偏置构件114。操作杆110包括第一端部118和第二端部120。第二销124将操作杆110枢转连接到邻近操作杆110第一端部118的基部40,这样操作杆110围绕第二销124相对于框架18枢转。具有分别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托架128和130在第一端部枢转地耦联到操作杆110的第一端部118和第二端部120之间。销134延伸通过轴杆88的细长孔100以便将托架128、130的第二端部枢转耦联到轴杆88以及将操作杆110和轴杆88互连。孔100和销134具有一定的尺寸,这样销134相对于轴杆88沿着孔100的长度移动或在图4的箭头94和96的方向上移动。
参照图3和图4,在所示构造中为卷簧的第一偏置构件112接触基部40 (邻近支撑部38)以及销134,以便在箭头94的方向上偏置销134。第二偏置构件114在所示构造中为一堆贝氏弹簧垫圈(Belleville washers)或盘簧。盘簧114接触f禹联到基部40的邻近第二腿部24的端部34的垫圈138。盘簧接触垫圈138和销134以便在箭头96的方向上偏置销134。
在操作过程中,为了将刀片58装载或附连到弓锯14,使用者将操作杆110放置到释放位置(图4)中以便释放手锯刀片58的张紧力。通过使得操作杆110围绕销124向下或在箭头142的方向上枢转,使用者将操作杆110放置到释放位置中。接着,使用者将弓锯14的销62、64分别插入通过手锯刀片58的孔72、74。当操作杆110处于释放位置时,轴杆88相对于框架18在箭头94、96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导致改变刀片58的孔72、74之间的距离80。在所示的构造中,轴杆88的细长孔100允许轴杆88独立于操作杆110在箭头94、96的方向上移动,直到轴杆88的端部104、106的其中一个接触销134。
随着刀片58耦联到销62、64以及操作杆110处于释放位置,卷簧112在箭头94的方向上偏置销134以便将操作杆110保持在图4所示的位置中以及防止轴杆88从空腔84滑出太远。因此,当装载刀片58以及操作杆110处于释放位置时,较小量的张紧力施加到刀片58上。接着,使用者将操作杆110移动到张紧位置(图5)以便将张紧力施加到手锯刀片58。通过使得操作杆110围绕销124向上或在箭头146的方向上枢转,使用者将操作杆110放置于张紧位置中。
参照图4和图5,随着使用者朝向张紧位置转动操作杆110,通过基部40保持对准的轴杆88在箭头94的方向上进一步移动进入空腔84。当张紧机构76的销134接触轴杆孔100的端部104 (图3)时,轴杆88在箭头94的方向上移动。随着使用者继续转动操作杆110以及移动轴杆88,刀片58绷紧以便将张紧力施加到刀片58。同时,框架18响应于刀片58的张紧开始弯曲或折叠。框架18的弯曲通常由图1中示出的箭头150表示。使用者继续使得操作杆110围绕销124转动,直到操作杆110达到完全张紧位置,其在图1和图5中示出。
随着使得操作杆110朝向张紧位置转动以及轴杆88移动到空腔84,销134推到成堆盘簧114上或压扁成堆盘簧114,上述可调节施加到刀片58的张紧力的量以及施加到框架18上的弯曲或压力的量。由于其内在性质,盘簧114需要特定量的力以及特定的行进距离以便使得盘簧114变平。如果刀片58恰好具有相对短的长度80 (图1),与如果刀片58具有相对长距离80的情况相比,盘簧114压扁的程度更大。当盘簧114压扁的程度更大(例如,具有相对短的刀片)时,框架18折叠的长度较小,上述使得框架18上的压力减小,同时保持刀片58中的充分张紧状态。相反,如果刀片58具有相对长的长度80,与刀片58具有相对短长度80的情况相比,盘簧114压扁的程度相对小且框架18的折叠程度相对大。这样,不管刀片58长度80中的轻微变化,将相对一致量的张紧力施加到刀片58以及将相对一致量的压力施加到框架18。
通常,由于刀片的张紧使得锯框架弯曲或折叠的量取决于刀片的长度。但是,弓锯14包括刀片张紧机构76,其不管刀片58长度80中的轻微变化提供刀片58的相对一致量的张紧力以及框架18的相对一致量的压力。
参照图1,随着将刀片58耦联到框架18以及将张紧力施加到刀片58,使用者可抓握手锯14的手柄46以便使得手锯14沿着刀片58的纵向轴线70往复运动从而切割工件。当刀片58变钝或磨损时,如上所述通过将操作杆110移动到释放位置以及将新的刀片58附连到框架18,使用者可更换刀片58。同时,不管新刀片58的长度80中的轻微变化,张紧机构76将施加相对一致量的张紧力施加到新刀片58。
参照图2,弓锯14还包括适于备用的锯刀片58的储存位置。弓锯14包括第一袋状部154和第二袋状部156。袋状部154、156与框架18的注模壳体54 —体模制。每个袋状部154、156容纳刀片58的端部以便将备用刀片58耦联到弓锯14。
参照图1,手锯14还包括耦联到框架18的横向构件28的回形夹160。回形夹160可用于将手锯14耦联到使用者的工作带、梯子、工具箱等。
图6-8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构造的手锯200,其为所示构造的弓锯。弓锯200包括框架202,其类似于上述的关于图1-5的弓锯14的框架18,此后将仅仅论述框架18和框架202之间的差异。
参照图6,框架202包括形成手锯200手柄的腿部204。框架202还包括支撑部件或手柄防护件206以及连接腿部204的端部和手柄防护件206的基部208。基部208包括一起限定空腔214的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12。在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12之间存在缝隙或空间216。基部208将手锯200的张紧机构218耦联到框架202。[0062]参照图6,张紧机构218包括轴杆222、夹持构件224以及操作杆226,操作杆226配置成相对于轴杆222在啮合位置和脱离啮合位置之间移动夹持构件224,如下面将进行更详细描述的那样。
轴杆222包括延伸通过轴杆222的细长孔230。细长孔230包括第一端部232以及与第一端部232相对的第二端部234。如图7所示,销236延伸通过基部208的第一部分210以及细长孔230以便将轴杆222耦联到框架202以及限制轴杆222相对于框架202的移动。类似于上述的手锯14的轴杆88 (图1-5),轴杆222配置成相对于框架202在第一方向(图7的箭头94的方向)上以及在第二方向(箭头96的方向)上滑动。如图7所示,第一方向(箭头94)和第二方向(箭头96)正好相反,且第一和第二方向两者通常平行于刀片58的纵向轴线70。此外,类似于轴杆88 (图1-5),在所示构造中为销的刀片支撑部240耦联到轴杆222。虽然未示出,手锯200包括类似于图1-5的手锯14的销62的另外刀片支撑部。轴杆222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位于空腔214内以及该第二部分包括位于所述空腔214外部的所述第二刀片支撑部240。
参照图6,操作杆226包括第一端部244和第二端部246。销248将操作杆226枢转耦联到邻近操作杆226第一端部244的基部208,这样操作杆226围绕销248相对于框架202枢转。托架252和254经由托架252和254的第一枢转端部256枢转耦联到操作杆226的第一端部244和操作杆226的第二端部246之间。托架252和254的第二端部260经由销264枢转耦联到夹持构件224。托架252、254使得夹持构件224和操作杆226互连,这样操作杆226围绕销248的枢转运动使得夹持构件224相对于轴杆222枢转,以便使得夹持构件224在啮合位置和脱离啮合位置之间移动。
参照图6和图7,夹持构件224包括轴杆222延伸通过其的孔270。凸出部272围绕孔270的内部周向延伸。孔270的尺寸稍微大于轴杆222的尺寸,这样当夹持构件224处于脱离啮合位置时(其在图7中示出)(也就是,操作杆226处于释放位置时),轴杆222可相对于夹持构件224在箭头94和96的方向上移动。操作杆226朝向张紧位置的移动引起夹持构件224移动到啮合位置。操作杆226朝向释放位置的移动引起夹持构件224移动到脱离啮合位置。如在下面将进行更详细描述的那样,当夹持构件224围绕轴杆222的纵向轴线274稍微转动到啮合位置时(其在图8中示出)(也就是,操作杆226处于张紧位置),轴杆222被迫固定到孔270内,这样夹持构件224耦联到轴杆222以便随着轴杆222移动。
张紧机构218进一步包括第一偏置构件280和第二偏置构件282,在所示构造中两者均为卷簧。偏置构件280、282两者都接触套筒286以便在相反的方向上偏置轴杆222。轴杆222延伸通过套筒286以及套筒286耦联到轴杆222,以便经由轴杆222的脊部288和夹持部件290在箭头94和96的方向上随着轴杆222移动。轴杆222的一部分和套筒286容纳在圆筒294内。圆筒294利用紧固件295在空腔214内耦联到框架202,这样圆筒294通常相对于框架202固定。圆筒294具有一定的尺寸,这样套筒286容纳在圆筒294内,以及套筒286还可相对于圆筒294在箭头94和96的方向上滑动。第二偏置构件282接触圆筒294以及套筒286,以便相对于框架202在箭头96的方向上偏置轴杆222。第一偏置构件280接触垫圈296 (其与夹持构件224接触)以便相对于框架202在箭头94的方向上偏置轴杆222。
张紧机构218还包括张紧调节构件300,当操作杆226处于释放位置以及夹持构件224处于脱离啮合位置时,张紧调节构件300与夹持构件224啮合以便使得夹持构件224相对于轴杆222定位,所述张紧调节构件300能够相对于框架202移动以便调节啮合点。在所示构造中,张紧调节构件300是带螺纹的轴套300。轴套300包括孔304、螺纹308、以及滚花旋钮310。轴杆222延伸通过轴套300的孔304以及轴杆222可相对于轴套300在箭头94、96的方向上移动通过孔304。空腔214还包括螺纹314,其与轴套300的螺纹308啮合以便将轴套300耦联到框架202。由使用者通过转动轴套300 (也就是,通过抓住和转动滚花旋钮310),螺纹308和314允许改变轴套300相对于框架202的位置,其目的将在下面进行更详细的论述。
在操作过程中,为了将刀片(图1)装载或附连到图6-8的弓锯200,使用者将操作杆226放置到释放位置,引起夹持构件224移动到脱离啮合位置(图7),其中在脱离啮合位置,夹持构件224与轴杆脱离哨合,这样轴杆222能够相对于框架在第一方向94和第二方向96上移动。通过使得操作杆226围绕销248向下或在箭头142的方向上枢转,使用者将操作杆226放置到释放位置中。接着,使用者将销240插入通过刀片58的孔74。使用者还利用孔72将刀片58附连到销(类似于图1的销62)。当刀片58初始耦联到弓锯200时,使得轴杆222相对于框架202和夹持构件224移动。移动距离取决于所附连刀片的长度或刀片58的孔72、74之间的距离80 (图1)。接着,通过使得操作杆226围绕销248向上或在箭头146的方向上枢转直到操作杆226到到图8所示的完全张紧位置,从而使用者将操作杆226枢转到张紧位置中。
随着使用者开始使得操作杆226从释放位置朝向张紧位置转动,操作杆226的转动稍微使得夹持构件224转动。夹持构件224围绕轴杆222的轴线274从脱离啮合位置(图7)稍微转动到啮合位置(图8)。在啮合位置中,夹持构件224的凸出部272在啮合点320啮合轴杆222以便迫使轴杆222固定在孔270内。轴杆222的螺纹外表面324增强凸出部272和轴杆222之间的啮合。随着夹持构件224处于啮合位置,操作杆226的继续向上转动使得夹持构件224和轴杆222 —起在箭头94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将附加的张紧力施加到刀片58。参照图8,操作杆226从释放位置转动到张紧位置以便使得轴杆222移动距离328,该距离在轴套300和夹持构件224之间测量。使得轴杆222相对于框架202在箭头94的方向上移动距离328将随距离328变化的张紧力施加到刀片58。
如果手锯刀片58具有稍微不同的长度80 (图1),其是在孔72和74之间测量的,不管刀片58的长度80中的轻微变化,张紧机构218将大致相同量的张紧力施加到刀片58以及将大致相同量的压力施加到框架202。因此对于相对短的刀片58而言,当初始装载刀片58 (也就是,操作杆226处于释放位置以及夹持构件处于脱离啮合位置)时,轴杆222在箭头96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导致相对短的刀片58,以及轴杆222独立于操作杆226移动(也就是,操作杆226通常不围绕销248转动以及不移动夹持构件224的位置)。这样,轴杆222相对于框架202和夹持构件224抵靠卷簧280的偏置以便导致相对短的刀片58。卷簧280将相对较小量的张紧力施加到刀片58以便将刀片59保持在销240上。接着,当操作杆226转动到张紧位置时,操作杆226将夹持构件224转动到啮合位置以迫使轴杆222固定到孔270内,如上所述。结果,不管是否使用相对长或短的刀片,轴杆222移动相同的距离(图8)。相反,对于相对长的刀片58而言,当初始装载刀片58时,轴杆222相对于框架202和夹持构件224在箭头94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导致相对长的刀片58。接着,当操作杆226转动到张紧位置时,操作杆226将转动夹持构件224以便啮合轴杆222,如上所述。同样,结果仍是轴杆222移动相同的距离328。这样,不管刀片58的长度中的轻微变化,由于距离328通常保持恒定,相对一致量的张紧力将施加到相对短或相对长的刀片58。
使用者可转动轴套300以便通过张紧机构218调节施加到刀片58的张紧力的量。参照图7,当操作杆226处于释放位置时,偏置构件282抵靠轴套300偏置夹持构件224。如上所述,当使用者转动操作杆226时,夹持构件224在啮合点320啮合轴杆222。这样,如果使用者转动轴套300以便使得轴套300在箭头94的方向上移动,啮合点320也将在箭头94的方向上移动,这样距离328将减小,其将减小施加到刀片58上的张紧力的量。相反,如果使用者转动轴套300以便使得轴套300在箭头96的方向上移动,啮合点320也将在箭头96的方向上移动,这样距离328将增加,其将增加施加到刀片58上的张紧力的量。但是,如上所述,一旦使用者设定所需的张紧力的量,不管刀片58的长度中的轻微变化,由于当使用者装载刀片时,轴杆222独立于夹持构件224和操作杆226移动,相对一致量的张紧力将施加到刀片。
虽然已经参照某些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在如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独立方面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存在改变或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手锯,其特征在于,该手锯包括刀片,该刀片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框架,该框架配置成支撑刀片,所述框架包括配置成可去除地将所述刀片耦联到所述框架的第一刀片支撑部,并且所述框架限定所述手锯的手柄,所述手柄配置成由所述手锯的使用者抓握以便使得所述刀片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往复运动从而切割工件;操作杆,该操纵杆枢转地耦联到所述框架,这样所述操作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在释放位置和张紧位置之间枢转;轴杆,该轴杆包括配置成可去除地将所述刀片耦联到所述框架的第二刀片支撑部,所述轴杆耦联到所述框架,这样所述轴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便增加所述第一刀片支撑部和所述第二刀片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轴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以便减小所述第一刀片支撑部和所述第二刀片支撑部之间的距离;以及偏置构件,该偏置构件将所述轴杆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偏置;其中,所述轴杆耦联到所述操作杆以及所述框架,这样当所述操作杆从释放位置朝向张紧位置移动以便张紧所述刀片时,所述轴杆能够在第一方向上以及随着所述操作杆移动;以及其中,所述轴杆耦联到所述操作杆以及所述框架,这样所述轴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以及当所述操作杆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轴杆能够独立于所述操作杆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正好相反,以及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通常平行于刀片的纵向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构件为第二偏置构件,所述手锯还包括使得轴杆朝向第一方向偏置的第一偏置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限定空腔的基部,以及其中所述轴杆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空腔内以及该第二部分包括位于所述空腔外部的所述第二刀片支撑部。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腿部,所述第一刀片支撑部邻近该第一腿部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腿部,该第二腿部限定所述手柄的至少一部分;横向构件,该横向构件从所述第一腿部延伸到所述第二腿部;从所述横向构件延伸的支撑构件;以及从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一端部延伸到所述支撑构件的基部,其中所述轴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框架的基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一个销,该销将所述操作杆耦联到邻近所述操作杆的第一端部的基部,这样所述操作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围绕销枢转。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托架;其中,所述托架的第一端部将所述操作杆枢转耦联到所述操作杆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操作杆的第二端部之间;以及其中,所述托架枢转耦联到所述轴杆。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包括延伸通过轴杆的细长孔,该细长孔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手锯还包括延伸通过所述细长孔以便将所述操作杆耦联到所述轴杆的第一销;其中,当所述操作杆朝向张紧位置移动时,所述销啮合所述细长孔的第一端部以便使得所述轴杆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构件包括若干盘簧;以及其中当所述操作杆处于张紧位置时,所述若干盘簧与所述销啮合以便使得所述轴杆在第二方向上偏置。
10.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构件是第二偏置构件;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第一偏置构件,当所述手柄处于释放位置时,该第二偏置构件与所述销啮合,以便使得所述轴杆在第一方向上偏置。
11.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手锯还包括第二销,该第二销将所述操作杆耦联到邻近所述操作杆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基部,这样所述操作杆能够围绕所述第二销相对于所述框架枢转。
12.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锯还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托架;其中,所述托架的第一端部将所述操作杆枢转耦联到所述操作杆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操作杆的所述第二端部之间;以及其中,所述托架的第二端部经由所述第一销枢转耦联到所述轴杆。
1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构件包括若干盘簧。
14.一种手锯,其特征在于,该手锯包括刀片,该刀片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框架,该框架配置成支撑刀片,所述框架包括配置成可去除地将所述刀片耦联到所述框架的第一刀片支撑部,并且所述框架限定所述手锯的手柄,所述手柄配置成由所述手锯的使用者抓握以便使得所述刀片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往复运动从而切割工件;操作杆,该操纵杆枢转地耦联到所述框架,这样所述操作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在释放位置和张紧位置之间枢转;轴杆,该轴杆包括配置成可去除地将所述刀片耦联到所述框架的第二刀片支撑部,所述轴杆耦联到所述框架,这样所述轴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便增加所述第一刀片支撑部和所述第二刀片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轴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以便减小所述第一刀片支撑部和所述第二刀片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轴杆耦联到所述操作杆以及所述框架,这样当所述操作杆从释放位置朝向张紧位置移动以便张紧所述刀片时,所述轴杆能够在第一方向上以及随着所述操作杆移动;以及其中,所述轴杆耦联到所述操作杆以及所述框架,这样所述轴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以及当所述操作杆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轴杆能够独立于所述操作杆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正好相反,以及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通常平行于刀片的纵向轴线。
16.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使得所述轴杆朝向第一方向偏置的第一偏置构件;以及使得所述轴杆朝向第二方向偏置的第二偏置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置构件包括卷簧;以及所述第二偏置构件包括卷簧。
18.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可在啮合位置和脱离啮合位置之间移动的夹持构件;其中,所述夹持构件响应于所述操作杆朝向张紧位置的移动而移动到啮合位置;其中,所述夹持构件响应于所述操作杆朝向释放位置的移动而移动到脱离啮合位置;其中,在啮合位置,所述夹持构件在啮合点与所述轴杆啮合以便将所述轴杆和所述夹持构件互连,这样当所述操作杆朝向张紧位置移动以便张紧所述刀片时,所述轴杆在第一方向上以及随着所述夹持构件移动;以及其中,在脱离啮合位置,所述夹持构件与轴杆脱离啮合,这样轴杆能够相对于框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张紧调节构件,当操作杆处于释放位置以及夹持构件处于脱离啮合位置时,所述张紧调节构件与夹持构件啮合以便使得夹持构件相对于轴杆定位,所述张紧调节构件能够相对于框架移动以便调节啮合点。
20.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调节构件包括具有孔的螺纹轴套;以及所述轴杆延伸通过该螺纹轴套的孔。
21.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位于夹持构件和轴杆之间以便使得轴杆朝向第一方向偏置的第一偏置构件。
22.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构件包括孔;其中,所述轴杆延伸通过该孔;以及其中,所述夹持构件相对于轴杆枢转,以便使得夹持构件在啮合位置和脱离啮合位置之间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托架,该托架可枢转地耦联操作杆和夹持构件以便响应于操作杆在释放位置和张紧位置之间的移动使得夹持构件枢转,所述托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托架的第一端部枢转耦联到操作杆;以及其中,所述托架的第二端部枢转耦联到夹持构件。
24.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一个销,该销将操作杆耦联到邻近操作杆的第一端部的基部,这样操作杆能够相对于基部围绕销枢转。
25.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锯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托架;其中,所述托架的所述第一端部将操作杆枢转耦联到操作杆的第一端部和操作杆的第二端部之间;以及其中,所述托架的第二端部枢转耦联到所述夹持构件。
26.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腿部,所述第一刀片支撑部邻近第一腿部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腿部,所述第二腿部限定手柄的至少一部分;横向构件,该横向构件从所述第一腿部的第二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二端部;从所述横向构件延伸的支撑构件;以及从所述第二腿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延伸到所述支撑构件,其中所述轴杆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框架的基部内。
专利摘要
一种手锯,该手锯包括框架、操作杆和轴杆,轴杆可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便增加第一刀片支撑部和第二刀片支撑部之间的距离,以及轴杆可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以便减小第一刀片支撑部和第二刀片支撑部之间的距离。轴杆耦联到操作杆以及框架,这样当操作杆从释放位置朝向张紧位置移动以便张紧刀片时,轴杆可在第一方向上以及随着操作杆移动。轴杆耦联到操作杆以及框架,这样轴杆可相对于框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以及当操作杆处于释放位置时,轴杆可独立于操作杆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
文档编号B27B21/06GKCN202895361SQ20109000080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5日
发明者J·S·斯科特, M·S·斯蒂尔, T·C·索尔森 申请人: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