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竹器双氧水漂白增白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806阅读:18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麦秆、竹器双氧水漂白增白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双氧水漂白麦杆、竹器时所使用的一种增白剂。
目前用双氧水漂白麦杆、竹器时,一般都未加其它助剂,这使得双氧水利用率低、消耗高、漂白效果不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常压,0-100℃条件下,用双氧水漂白麦杆、竹器时所使用的增白剂,采用该增白剂可以提高双氧水的利用率,降低消耗,提高漂白效果,增加白度。
本发明的增白剂由钠的磷酸盐正磷酸盐、酸式磷酸盐、酸式聚酸盐、酸式偏磷酸盐、酸式焦磷酸盐中的一种或数种,和可溶性镁盐氯化镁、溴化镁、碘化镁、硫酸镁、硝酸镁中的一种或数种,和/或稳定剂乙二胺二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二丙酸、羧基乙二胺二乙酸、二乙撑二胺、二乙酸、二乙撑三胺五酸或它们的碱金属盐中的一种或数种,和/或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数种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增白剂的使用量为双氧水(27.5%wt)用量的0.5-5%,其中上述物质在增白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钠的磷酸盐10-80%,较好20-60%;可溶性镁盐10-80%,较好20-60%;稳定剂0-20%,较好0-10%;碱金属的氢氧化物0-80%,较好0-50%。
以下用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在525kg,95-100℃的水中投入1.5kg增白剂(其中磷酸钠0.5kg,硫酸镁0.5kg,氢氧化钠0.5kg),搅匀后,投入100kg27.5%(wt)的双氧水,再搅匀。然后将未漂白的麦杆60kg浸泡18小时后捞出,漂洗,凉十。与未加增白剂的样对比,白度有明显增加。实施例2在400kg,95-100℃的水中投入2.3kg增白剂(其中磷酸二氢钠0.6kg,硫酸镁0.7kg,氢氧化钾0.9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kg),搅匀后投入100kg27.%(wt)的双氧水,搅匀。然后将未漂白的竹块50kg投入溶液中,加热煮沸0.75小时后捞出,漂洗,凉干。与未加增白剂的样对比,白度有明显增加。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双氧水漂白麦杆、竹器时所使用的增白剂。其特征在于麦杆、竹器用双氧水漂白时,加入一种出钠的磷酸盐,可溶性镁盐,和/或稳定剂,和/或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所组成的混合物,于常压,0-100℃下进行漂白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白剂,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钠的磷酸盐是钠的正磷酸盐、酸式磷酸盐、酸式聚酸盐、酸式偏磷酸盐、酸式焦磷酸盐中的一种或数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酸盐,在增白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80%,最佳范围为20-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白剂,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可溶性镁盐是氯化镁、溴化镁、碘化镁、硫酸镁、硝酸镁中的一种或数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溶性镁盐,在增白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80%,最佳范围为20-6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白剂,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稳定剂是乙二胺二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二丙酸、羧基乙二胺三乙酸、二乙撑三胺、三乙酸、二乙撑三胺五酸或它们的碱金属盐中的一种或数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稳定剂,在增白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60%,最佳范围为0-4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白剂,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是氧氧化钠氧氧化钾中的一种或数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在增白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70%,最佳范围为20-6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用双氧水漂白麦秆、竹器时所使用的一种增白剂。使用该增白剂可使漂白物的白度比只用双氧水漂白时有明显提高。其使用量为双氧水(27.5%wt)用量的0.5-5%。
文档编号B27K5/00GK1115712SQ9411184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19日
发明者任大华 申请人:任大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