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罗纹针织机压针三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820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罗纹针织机压针三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罗纹针织机成圈部件中的主要零件压针三角。
目前,目前世界上的双面罗纹针织机的压针三角的调整方式是直上直落的整体调节方式,如


图1、图2所示,其原理是将压针三角A安装在滑块B上,滑块B安装三角座C的滑槽中,通过调节偏心套D使滑块B的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压针三角A的上下移动,再用螺钉E锁紧。在织部时,采纱的纱咀固定位置,通过直上直落的调节压针三角,这样调节的难度较大,调校密布时,出针大一点,就会形成漏纱,调校疏布时,出针小一点,就会形成打针,损坏织针;因此普通的二、三级的技术师傅是不能应付,导致编织出来的布的质量不及格,浪费原料和时间;并且容易损害织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罗纹针织件压针三角,它通过直上直落的整体调节方式改成倾斜的调节方式,增加了调节的长度,调节容易准确,减轻了对技术师傅的要求,提高了编织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由三角面板和压针滑块组成,其中三角面板正面中央处上设有螺孔,正面的右半部分设有起针槽,压针滑块嵌入到三角面板左半部设有滑槽,压针滑块的一侧与三角面板之间的空隙形成压针槽,压针槽的底部、压针滑块上开有针脚通道口。
上述所述的压针通道口的下方是一个圆弧面过渡。
上述三角面板的宽度T的尺寸范围是由34.6cm至44.6cm,压针滑块倾斜角度α的范围是48度至56度。
上述所述压针滑块的尾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小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压针三角采用倾斜的调节方式,使织布机在调节时容易准确,对技术师傅要求不高,织布质量较好,避免出现打针现象,损坏织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图1是传统的压针三角调节结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针三角的结构主视图;图4是本本实用新型的压针三角的结构俯视图;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三角座后的装配图;图7是图5的C-C剖视放大图;图8是与本实用新型相配合的一种三角座的结构图。
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三角面板(1)和压针滑块(2)组成,其中三角面板(1)正面中央处上设有螺孔(3),正面的右半部分设有起针槽(4),压针滑块(2)嵌入三角面板(1)左半部设有的滑槽(5)里面,压针滑块(2)的一侧与三角面板(1)之间的空隙形成压针槽(6),压针槽(6)的底部、压针滑块(2)上开有针脚通道口(7)。另外,在压针通道口(7)的下方是一个圆弧面(8)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三角面板(1)的宽度T的尺寸范围是由34.6cm至44.6cm,压针滑块的倾斜角度α的范围是48度至56度,织布的质量非常好,且调整容易。
另外可以在压针滑块(2)的尾部设有凹槽(9),凹槽(9)的底部设有小螺纹孔(10)。
如图6、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针三角通过螺孔(3)用螺钉固定在三角座(11)上,压针三角上的压针滑块(2)的底部嵌入到三角座(11)预设的导向槽(12)中,偏心套(13)嵌入到压针滑块(2)的尾部设有凹槽(9)里面,锁紧螺钉与凹槽(9)的底部设有小螺纹孔(10)相连接。调整偏心套(13),可以使压针滑块(2)沿滑槽(5)倾斜移动,从而使压针滑块(2)上开有针脚通道口(7)垂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控制织布时的疏密程度,提高了织布的质量。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固定在三角座上,因此起针部分是恒定的,这样一来对保证编织的质量有很大的好处。
权利要求1.双面罗纹针织机压针三角,其特征在于它由三角面板(1)和压针滑块(2)组成,其中三角面板(1)正面中央处上设有螺孔(3),正面的右半部分设有起针槽(4),压针滑块(2)嵌入三角面板(1)左半部设有的滑槽(5)里面,压针滑块(2)的一侧与三角面板(1)之间的空隙形成压针槽(6),压针槽(6)的底部、压针滑块(2)上开有针脚通道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罗纹针织机压针三角,其特征在于压针通道口(7)的下方是一个圆弧面(8)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罗纹针织机压针三角,其特征在于三角面板(1)的宽度T的尺寸范围是由34.6cm至44.6cm,压针滑块(2)倾斜角度α的范围是48度至56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罗纹针织机压针三角,其特征在于压针滑块(2)的尾部设有凹槽(9),凹槽(9)的底部设有小螺纹孔(10)。
专利摘要双面罗纹针织机压针三角,它由三角面板(1)和压针滑块(2)组成,其中三角面板(1)正面中央处上设有螺孔(3),正面的右半部分设有起针槽(4),压针滑块(2)嵌入三角面板(1)左半部设有的滑槽(5)里面,压针滑块(2)的一侧与三角面板(1)之间的空隙形成压针槽(6),压针槽(6)的底部、压针滑块(2)上开有针脚通道口(7),它调节容易准确,提高了编织的质量,避免了打针的现象。
文档编号D04B15/32GK2433272SQ0022861
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4日
发明者李树彬 申请人:李永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