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针织横机无脱圈退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525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摇针织横机无脱圈退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横机编织控制三角部分。
目前,在手摇针织横机编织毛衫成形衣片的过程中,衣片的宽窄幅度在不断地变化,由宽幅变为窄幅时,需用收针或拷针进行减针,这时,普通的手摇针织横机,其不参与编织的织针向下退出工作位置,向下退出工作位置的织针,其线圈必须从针钩上脱落,从而增加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摇针织横机无脱圈退针装置,在编织衣片减针时,线圈从针钩里退圈后挂在针杆上,不脱圈。
三角部分是手摇针织横机的主要编织机构,主要由左压针三角、眉毛三角、右压针三角、挺针三角等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对手摇针织横机的三角部分重新设计,眉毛三角、左压针三角和右压针三角的上端内侧均有一缺口,该缺口的大小能让开向上退出工作位置顶到压针镶条的织针针脚。眉毛三角、左压针三角和右压针三角的缺口可在制造机件时用铣削或线切割方法加工而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摇针织横机无脱圈退针装置,编织衣片减针时,线圈从针钩里退圈后挂在针杆上,不脱圈,再编织时只要将织针向下推入工作位置即可,衣片上不会出现收针花和锯齿边,极大地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普通手摇针织横机三角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摇针织横机无脱圈退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示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1为左压针三角,2为眉毛三角,3为右压针三角,4为压针镶条,5为挺针三角,6为工作状态的织针(针脚),7为退出工作位置的织针(针脚),8为针床。
手摇针织横机的三角部分包括左压针三角1、眉毛三角2、右压针三角3、挺针三角5等。普通的手摇针织横机,如
图1所示,当机头工作左右运行时,各三角组成的槽道象凸轮一样推动装在针床8里的织针6上下运动,进行编织;而不参与编织的织针7向下退出工作位置,线圈从针钩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摇针织横机无脱圈退针装置,左压针三角1、眉毛三角2、右压针三角3的上端内侧均有一缺口,该缺口的大小能让开向上退出工作位置的织针7,如图2、图3所示,向上退出工作位置的织针7正好被压针镶条4顶住而停在缺口中。压针镶条无须开槽,既可保持镶条的结构强度,又可省去加工费用和装配时镶条槽与针床槽重合的麻烦。在实际操作中,当衣片由宽幅变为窄幅需要减针时,由于左右压针三角及眉毛三角的上端已有缺口形成空位,可向上将退出工作位置的织针针脚推入该缺口,这些织针不会受到左右运行的三角驱动,线圈从针钩里退圈后挂在针杆上而不用脱圈;当需要正常编织时,只要将织针向下推入工作位置即可运行。
权利要求1.手摇针织横机无脱圈退针装置,其三角部分主要包括左压针三角(1)、眉毛三角(2)、右压针三角(3)、挺针三角(5)等,其特征在于左压针三角(1)、眉毛三角(2)、右压针三角(3)的上端内侧分别有一缺口,该缺口的大小能让开向上退出工作位置的织针针脚(7)。
专利摘要手摇针织横机无脱圈退针装置,技术方案是:将左压针三角1、眉毛三角2、右压针三角3上端的内侧削去一定厚度形成缺口,该缺口的大小应能让开向上退出工作位置的织针针脚。编织衣片减针时,可向上将退出工作位置的织针针脚推入该缺口,线圈无须从针钩上脱圈,极大地简化了操作过程。
文档编号D04B15/00GK2443015SQ00235659
公开日2001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3日
发明者郑华 申请人:福建红旗机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