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纬器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15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储纬器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水织机上使用的储纬器风机。
储纬器风机用在喷水织机的储纬器部分,该风机用于吹动储纬器高速旋转,为织机提供纬线。为满足储纬器的使用要求,储纬器风机必须风压大、风量大、振动值小。现有储纬器风机主要包括外壳、转轴和叶轮,叶轮由前叶板、后叶板和叶片组成。前叶板、后叶板和叶片一般都采用钢板制造,叶片焊接在前叶板和后叶板上。由于叶片位于前叶板和后叶板之间,焊接工艺复杂。焊接过程中前叶板、后叶板和叶片易发生变形,为了避免产生较大的变形,所用钢板一般较厚,使叶轮较为笨重,成本高。焊接过程产生的焊渣不易清理,平衡难度大。由于存在上述问题,现有储纬器风机的加工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另外,焊接叶轮的风道表面粗糙,对空气的阻力大,易引起紊流,再加上叶片为直线状,使储纬器风机的风压小、风量小,难以满足储纬器的使用要求,影响喷水织机织出的布料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的储纬器风机,它能够提高风压和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储纬器风机,包括外壳、转轴1和安装在转轴1上的叶轮2;叶轮2具有前叶板3、后叶板4和叶片5;叶片5位于前叶板3和后叶板4之间,并且均匀分布;它的特殊之处是前叶板3和后叶板4上与叶片5对应的位置上都具有一排榫孔6,每一只叶片5上都具有与榫孔6对应的榫7;榫7穿过榫孔6,其伸出端被铆接变形后挤紧并勾住榫孔6的边缘。
外壳一般为分体结构,可以包括壳体、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与壳体的前后两端连接。叶轮2通过键安装在转轴1上,它位于外壳内。叶轮2可以有一只,也可以有多只。
本实用新型的榫7穿过榫孔6的一端具有被铆接产生的“V”形槽8;榫7在叶片5上均匀分布,榫孔6在前叶板3和后叶板4上均匀分布。
榫7铆接成“V”形槽,便于铆接操作,而且叶片5与前叶板3和后叶板4连接牢固。榫7和榫孔6均匀分布,有利于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榫7上的“V”形槽8共有2条,它们分别靠近侧边9和侧边10。
2条“V”形槽8分别靠近侧边9和侧边10,能够使侧边9和侧边10变形,从而挤紧并勾住榫孔6的边缘,使叶片5与前叶板3和后叶板4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叶片5呈弧形。
弧形的叶片5能够提高风压和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转轴1上安装有4只叶轮2,每相邻的两只叶轮2之间具有一个导风叶11,导风叶11固定在外壳内。
导风叶11用于将前一级叶轮2输出的风引导进入下一级叶轮2,它固定在外壳内不动。采用两个以上的叶轮2,可以提高风压。
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叶11包括前叶板34、后叶板35和叶片36;叶片36呈弧形,它位于前叶板34和后叶板35之间,并且均匀分布;前叶板34和后叶板35上与叶片36对应的位置上都具有一排榫孔,每一只叶片36上都具有与榫孔对应的榫;榫穿过榫孔,其伸出端被铆接变形后挤紧并勾住榫孔的边缘;前叶板34的中部具有轴孔37,后叶板35的中部具有出风口38;后叶板35的直径大于前叶板34的直径,其大出的边缘39夹在外壳上。
导风叶11的前叶板34、后叶板35和叶片36之间的连接方式,与叶轮2的前叶板3、后叶板4和叶片5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叶片36与叶片5的形状和大小基本相同,前叶板34与后叶板4的大小和形状基本相同;后叶板35的直径大于前叶板3的直径,其它部分两者基本相同。后叶板35的边缘39夹在分体的外壳之间。出风口38对准下一级叶轮2的进风口28,轴孔37使转轴1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后叶板4的中心安装有轴套12,轴套12具有轴孔13,轴孔13上具有键槽14。
后叶板4较薄,无法直接与转轴1连接。轴套12被固定在后叶4上以后,将轴套12上的轴孔13套在转轴1上,并通过键和键槽14与转轴1连接。转轴1通过轴套12驱动叶轮2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轴套12的一端具有与轴套12成一体的凸缘15,轴套12通过凸缘15固定在后叶板4上。
凸缘15用于向后叶板4上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后叶板4上具有6个在同一圆的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光孔16,该圆的圆心与后叶板4的圆心重合;凸缘15上具有6个与光孔16对应的螺孔17,6个螺孔17在同一个圆的圆周上均匀分布,该圆的圆心在轴孔13的轴线上;6只螺钉18分别穿过6个光孔16后,在6个螺孔17上螺紧,螺钉18的尾部19穿出螺孔17被铆紧变形后挤紧并勾住螺孔17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由于叶轮2的前叶板3和后叶板4上具有榫孔6,叶片5上具有榫7,前叶板3、后叶板4和叶片5可以铆接在一起。叶轮2采用铆接工艺制造,前叶板3、后叶板4和叶片5均可采用较薄、较轻的铝板制造,便于加工。铆接的叶轮2变形较轻,各部分比较均匀和对称,容易校正平衡。与现有的储纬器风机相比,本实用新型制造工艺简单,成本降低。本实用新型由于叶轮2可以采用铝板铆接制造,其风道表面平滑,对空气的阻力小,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风压和风量。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弧形叶片5,而且采用4只叶轮2,使风压和风量有显著提高,完全能够满足储纬器的使用要求,提高喷水织机所织布料的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中叶轮2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视图。
图4为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前叶板3的主视图。
图6为图3中后叶板4的主视图。
图7为图3中叶片5的主视图。
图8为图3中叶片5的展开图。
图9为图3中轴套12和凸缘15的主视图。
图10为
图1中导风叶11的主视图。
图11为
图1中导风叶11的左视图。
上述各图之间绘图的比例不是完全相同。

图1至
图1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配套使用的储纬器风机,它包括外壳、转轴1、4只叶轮2和3只导风叶11。外壳由壳体20、壳体40、后端盖21和前端盖22组成,螺栓紧固装置23将壳体20、壳体40、后端盖21和前端盖22连接在一起。电动机24通过螺栓紧固装置25固定在后端盖21的外侧,电动机24的轴伸位于外壳内的部分作为转轴1。前端盖22上具有进风口26,后端盖21上具有出风口27。叶轮2包括前叶板3、后叶板4、叶片5和轴套12。前叶板3、后叶板4和叶片5均采用0.9mm的铝板制造。叶片5呈弧形,它的两侧各具有对称分布的4个榫7。前叶板3和后叶板4都为圆形,且直径相等,它们上面都有与叶片5的榫7对应的榫孔6。叶片5两侧的榫7分别穿过前叶板3和后叶板4上的榫孔6,榫7伸出榫孔6的一端用专用工具铆成两条“V”形槽。两条“V”形槽分别靠近两条侧边9和侧边10,使侧边9和侧边10产生变形,挤紧并勾住榫孔6的边缘。叶片5在前叶板3和后叶板4之间均匀分布。前叶板3中部具有进风口28,后叶板4的中部具有轴孔29。轴套12的一端具有与轴套12成一体的凸缘15,轴套12具有轴孔13,轴孔13上具有键槽14。后叶板4上具有6个光孔16,它们在同一个圆的圆周上均匀分布,该圆的圆心与后叶板4的圆心重合。凸缘15上具有6个与光孔16对应的螺孔17,6个螺孔17在同一个圆的圆周上均匀分布,该圆的圆心在轴孔13的轴线上。6个螺钉18分别穿过6个光孔16在6个螺孔17上螺紧,从而将凸缘15连同轴套12固定在后叶板4上。螺钉18的尾部19穿出螺孔17被铆紧变形,挤紧并勾住螺孔17的边缘。4只叶轮2通过键槽14、键30安装在转轴1上,相邻的两只叶轮2之间通过套在转轴1上的套筒31隔开。转轴1的轴端具有外螺纹32,螺母33螺在外螺纹32上将4只叶轮2在转轴1上压紧。每相邻的两只叶轮2之间都具有一只导风叶11。导风叶11由前叶板34、后叶板35和叶片36组成。叶片36呈弧形,它们位于前叶板34和后叶板35之间,并且均匀分布。前叶板34、后叶板35和叶片36都采用0.9mm的铝板制造。叶片36与前叶板34和后叶板35之间也通过榫和榫孔连接,最后铆接成一体,其连接方式与叶轮2的前叶板3、后叶板4和叶片5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前叶板34的大小和形状与后叶板4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中部具有轴孔37。后叶板35的直径大于前叶板3的直径,大出的部分为边缘39,其它部分与前叶板3相同。后叶板35的中部具有出风口38,出风口38对准下一级叶轮2的进风口28。3只导风叶11的后叶板35的边缘39分别夹在前端盖22与壳体20之间、壳体20与壳体40之间、壳体40与后端盖21之间。
使用时,电动机24驱动转轴1和叶轮2转动。空气从前端盖22的进风口26进入第一级叶轮2,经第一级叶轮2加压后从径向流出。然后经第一级导风叶11的经向进入导风叶11,经导风叶11的出风口38进入第二级叶轮2加压。依次经过第二级导风叶11、第三级叶轮2、第三级导风叶11,最后经第四级叶轮2加压后,从后端盖21的出风口27输出。
权利要求1.储纬器风机,包括外壳、转轴(1)和安装在转轴(1)上的叶轮(2);叶轮(2)具有前叶板(3)、后叶板(4)和叶片(5);叶片(5)位于前叶板(3)和后叶板(4)之间,并且均匀分布;其特征是前叶板(3)和后叶板(4)上与叶片(5)对应的位置上都具有一排榫孔(6),每一只叶片(5)上都具有与榫孔(6)对应的榫(7);榫(7)穿过榫孔(6),其伸出端被铆接变形后挤紧并勾住榫孔(6)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纬器风机,其特征是榫(7)穿过榫孔(6)的一端具有被铆接产生的“V”形槽(8);榫(7)在叶片(5)上均匀分布,榫孔(6)在前叶板(3)和后叶板(4)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纬器风机,其特征是榫(7)上的“V”形槽(8)共有2条,它们分别靠近侧边(9)和侧边(1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储纬器风机,其特征是叶片(5)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纬器风机,其特征是转轴(1)上安装有4只叶轮(2),每相邻的两只叶轮(2)之间具有一个导风叶(11),导风叶(11)固定在外壳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纬器风机,其特征是导风叶(11)包括前叶板(34)、后叶板(35)和叶片(36);叶片(36)呈弧形,它位于前叶板(34)和后叶板(35)之间,并且均匀分布;前叶板(34)和后叶板(35)上与叶片(36)对应的位置上都具有一排榫孔,每一只叶片(36)上都具有与榫孔对应的榫;榫穿过榫孔,其伸出端被铆接变形后挤紧并勾住榫孔的边缘;前叶板(34)的中部具有轴孔(37),后叶板(35)的中部具有出风口(38);后叶板(35)的直径大于前叶板(34)的直径,其大出的边缘(39)夹在外壳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纬器风机,其特征是后叶板(4)的中心安装有轴套(12),轴套(12)具有轴孔(13),轴孔(13)上具有键槽(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纬器风机,其特征是轴套(12)的一端具有与轴套(12)成一体的凸缘(15),轴套(12)通过凸缘(15)固定在后叶板(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纬器风机,其特征是后叶板(4)上具有6个在同一圆的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光孔(16),该圆的圆心与后叶板(4)的圆心重合;凸缘(15)上具有6个与光孔(16)对应的螺孔(17),6个螺孔(17)在同一个圆的圆周上均匀分布,该圆的圆心在轴孔(13)的轴线上;6只螺钉(18)分别穿过6个光孔(16)后,在6个螺孔(17)上螺紧,螺钉(18)的尾部(19)穿出螺孔(17)被铆紧变形后挤紧并勾住螺孔(17)的边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储纬器风机,为克服现有储纬器风机制造工艺复杂、风压小、风量小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转轴1和安装在转轴1上的叶轮2。叶轮2具有前叶板3、后叶板4和叶片5。叶片5位于前叶板3和后叶板4之间,并且均匀分布。前叶板3和后叶板4上与叶片5对应的位置上都具有一排榫孔6,每一只叶片5上都具有与榫孔6对应的榫7。榫7穿过榫孔6,其伸出端被铆紧后勾住榫孔6的边缘。它制造工艺简单,风压大、风量大。
文档编号D03D47/34GK2433266SQ0024733
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2日
发明者郝代竹, 马天宝, 宫岩松, 崔学礼, 臧升阳 申请人:青岛第三电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