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洗衣机内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305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筒洗衣机内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尤其是滚筒洗衣机中的内筒。
现有的滚筒洗衣机,其内筒由筒体、前法兰和后法兰组成,前法兰通过环形栓与筒体固定,后法兰与筒体焊接在一起,或者前后法兰均与筒体滚焊在一起。这种内筒通常采用皮带轮和皮带与电机传动连接,该结构传动系统复杂,传动比精度低,而且成本高,为克服这一弊端,由此提出采用齿轮传动的方案,而现有的内筒不能满足齿轮传动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合齿轮传动的滚筒洗衣机内筒。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筒体、前法兰和后法兰,后法兰上设置齿圈,前法兰和后法兰与筒体为可拆卸连接。
筒体的两端设置插接端子,前后法兰的周边分别设置与插接端子对应的装配孔,插接端子插入装配孔内;插接端子为与筒体连体的卡爪;装配孔为长条形,在每个装配孔的一侧设置一个辅助插接孔,该辅助插接孔与装配孔由一弹性条隔开;辅助插接孔为长条形,其长度大于装配孔长度;每个法兰上设置4~16个装配孔,在筒体上设置对应数量的插接端子。
每端装配孔和插接端子的数量以10个为佳。
采用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后法兰上设置齿圈,因此可以实现齿轮传动,这样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传动比精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前法兰的立体图之一;图2为前法兰的立体图之二;图3为后法兰的立体图之一;
图4为后法兰的立体图之二;图5为筒体的展开图;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图8为图7的C-C剖视图。
参见附图,它包括筒体1、前法兰2和后法兰3,后法兰3上设置齿圈31,筒体1的两端设置与筒体连体的卡爪11,卡爪有10个,前后法兰的周边分别设置与卡爪11对应的装配孔4,装配孔为长条形,在每个装配孔的一侧设置一个长条形辅助插接孔5,辅助插接孔5的长度大于装配孔4的长度,这样辅助插接孔5与装配孔4之间为一弹性条。筒体1与法兰2、3的连接是通过卡爪11插入装配孔4实现的,由于装配孔4与辅助插接孔5之间为弹性窄条连接,当卡爪11向装配孔内插接时,弹性窄条发生变形向辅助插接孔方向弯曲,从而使得卡爪进入装配孔,之后弹性窄条又复位,保证卡爪的定位。
权利要求1.一种滚筒洗衣机内筒,它包括筒体、前法兰和后法兰,其特征在于后法兰上设置齿圈,前法兰和后法兰与筒体为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内筒,其特征在于筒体的两端设置插接端子,前后法兰的周边分别设置与插接端子对应的装配孔,插接端子插入装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内筒,其特征在于插接端子为与筒体连体的卡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内筒,其特征在于装配孔为长条形,在每个装配孔的一侧设置一个辅助插接孔,该辅助插接孔与装配孔由一弹性条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内筒,其特征在于辅助插接孔为长条形,其长度大于装配孔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内筒,其特征在于每个法兰上设置4~16个装配孔,在筒体上设置对应数量的插接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内筒,其特征在于每端装配孔和插接端子的数量以10个为佳。
专利摘要滚筒洗衣机的内筒,它包括筒体、前法兰和后法兰,后法兰上设置齿圈,前法兰和后法兰与筒体为可拆卸连接;这种内筒可以实现齿轮传动,传动比精确。
文档编号D06F37/00GK2485323SQ0121604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3日
发明者吕佩师, 李文伟, 施桂均, 吴雪松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海尔梅洛尼(青岛)洗衣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