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61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造机械,特别是用于织造竹席和竹帘的织造机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竹席、竹帘和由竹片编织的室内装饰物,其编织所用的编织机械的工作方式大多是通过经线的交变动作将每根纬丝材料编织起来,然后在编织成的半成品的底面粘胶压制复合上纱布,如果是竹席还需在四周缝纫上包边带。这种编织机的不足之处在于所编织物具有经线外露于表面,人体与之接触时有不舒适感甚至有明显的压痛感,如果是室内装饰物,其编织经线外露不利于整体视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编织机械它以包括竹丝、竹片条的丝或片条作为纬丝编织出的织品不具有外露的经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有机体、电机、进丝轮和进丝平台,其特殊之处是在机体后壁安装有若干气缸其上设有顶杆,顶杆前端联有推丝板,机体内设有粘胶带盘和压轮,压轮上方设有可调节压紧力的压合件,机体前面设有织物收卷机构。
所述的织物收卷机构包括电机及其所联的减速器以及减速器前方所设的二个可同步向外旋转的滚筒所述的可调节压紧力的压合件可以是压板或滚筒、滚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粘胶带盘安装于一横轴上,粘胶带盘横向设有若干个,可放置及输出粘胶带。所述的压轮位于粘胶带输出方向。粘胶带用于粘合送入的纬丝底面,与纬丝直角相交,将诸纬丝串联起来。压轮上方的压合件用于纬丝与粘胶带的压合粘联。
所述的气缸其顶杆前端与所述的推丝板相联,顶杆前顶时可经推丝板将送入的纬丝前推。
纬丝经粘胶带于底面粘合串联后的半成品织物,再于底面粘胶复合上纱布,就制成一种无经线外露于表面的织品。制成竹席时,再在四周缝上包边带即可。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气缸可推动所设的推丝板,设有粘胶带盘可放置和输出粘胶带用于粘合纬丝底面将纬丝串联起来,设有收卷机构可将编织的织物收卷,故本实用新型将纬线材料编织成织品时无需使用交织的经线,所制织品表面不存在外露的经线,使织品与人体特别是皮肤接触时感觉舒适,消除了习用织品因表面存在外露经线产生的不适感。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线织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无线织机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表示1气缸,2机体,3顶杆,4推丝板,5纬丝,6手柄,7压板,8轴,9粘胶带盘,10进丝平台,11粘胶带,12轴,13压轮,14电机,15减速器,16链轮,17轴承座,18电机,19进丝轮,20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线织机,机体2后壁安装有若干气缸1其上设有顶杆3,顶杆前端联有推丝板4,推丝板下面设有进丝平台10,机体一侧对应于进丝平台设有电机18及其所联进丝轮19,机体2内横向设有轴8其上设有若干间隔的粘胶带盘9可放置和输出粘胶带11,在粘胶带11输出方向设有相应的若干压轮13,压轮13上方设有可调节压紧力的压板7,压板上方联有手柄6可调节压紧力,机体2前面设有织物收卷机构,此收卷机构包括电机14及其所联的减速器15以及减速器15前方所设的二个可同步向外旋转的滚筒20,滚筒20经轴安装于轴承座17,轴上设有链轮16由链条相连,其中一滚筒20上的轴经链轮、链条与减速器14传动相联。
本机工作时,进丝轮19将纬丝5送入进丝平台10,气缸1动作使推丝板4前移将送入的纬丝前推,至压轮13与压板7的间隙,自粘胶带盘8输出的粘胶带11位于纬丝下面经压轮13和压板7压合贴合于纬丝下面将纬丝串联,串联的纬丝向前输出,在二滚筒20上面成卷。气缸1顶杆一伸一缩周而复始,制成无交织经线的编织品。本实用新型中纬丝可以是竹丝、竹片条或木质的、塑料的丝、片条等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无线织机,具有机体(2)、电机、进丝轮(19)和进丝平台(10),其特征是在机体(2)后壁安装有若干气缸(1)其上设有顶杆(3),顶杆前端联有推丝板(4),机体(2)内设有粘胶带盘(9)和压轮(13),压轮(13)上方设有可调节压紧力的压合件,机体(2)前面设有织物收卷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织物收卷机构包括电机(14)及其所联的减速器(15)以及减速器(15)前方所设的二个可同步向外旋转的滚筒(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可调节压紧力的压合件为压板(7)或滚筒、滚轮。
专利摘要使制成的织品无外露经线的一种无线织机,机体(2)后壁安装有气缸(1)其上设有顶杆(3),顶杆前端联有推丝板(4),推丝板下面设有进丝平台(10),机体一侧设有电机及其所联进丝轮,机体内设有若干间隔的粘胶带盘(9),在粘胶带(11)输出方向设有相应的若干压轮(13),压轮上方设有可调节压紧力的压板(7),压板上方联有手柄(6),机体前面设有织物收卷机构,此收卷机构包括电机(14)及其所联的减速器(15)以及减速器前方所设的二个可同步向外旋转的滚筒。本实用新型适合于编织无交织经线的编织品。
文档编号D04C3/00GK2531705SQ0221587
公开日2003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22日
发明者陈玉强 申请人:陈玉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