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毛针织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64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静电毛针织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静电服装。
如不将产生的静电电荷及时的泄漏到地面上,静电电荷会越聚越多,形成高压。当电位差达到300伏特以上,就会产生放电现象,放出电火花,如果周围可燃物品的最小着火能很小,就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静电妨碍生产,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在化纤生产中,化学纤维与金属机械摩擦,合成纤维因带电而相互排斥,使丝松散,整径困难,造成乱丝;在胶片生产中因产生静电火花而使胶片感光,造成产品报废;在电子、医药、食品生产中,静电吸尘,放电将影响电子元件、药品和食品的产品质量。
静电伤害人体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人们大量穿着化纤面料的服装,因机器转动造成大量静电电荷集聚,当人体接近这些带电体时,往往造成电击事故。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电子、石油、化工、精密仪器、医药、食品、海运、油运、航天、航空、煤炭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防静电服装的需求也日趋增长,其应用前景广阔。
防静电服装一般采用在衣料反面设置导电纱线,该导电纱线的线距是一重要参数,现有技术的导电纱线的线距不够合理,其导电性能不稳定,防静电效果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静电毛针织服,包括衣、裤,为以罗纹组织、四平组织、四平空专组织中的至少两种结合构成的针织构造,在该服装的内表面,于针织构造中交织有多支横向的相互平行的等距分布的导电纤维,相邻两支导电纤维之间的竖向间隔距离为5-12mm。所述导电纤维为金属化腈纶含铜导电纤维。所述相邻两支导电纤维之间的竖向间隔距离为8mm。所述相邻两支导电纤维之间的竖向间隔距离为10mm。所述相邻两支导电纤维之间的竖向间隔距离为12mm。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本产品采用在衣、裤反面设置线距在3-12mm的横向导电纤维组合。使用金属化腈纶含铜导电纤维,形成电晕放电,达到消除织物所带的静电,并在达到防静电效果的前题下,保持织物原有的风格,本产品在中国石化系统及石油天燃气总公司系统多家单位试用,证明防静电性能好,达到了劳动保护要求,防静电性能不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能。
实施时,所述导电纤维为金属化腈纶含铜导电纤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支导电纤维2之间的竖向间隔距离为8mm。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支导电纤维2之间的竖向间隔距离为10mm。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支导电纤维2之间的竖向间隔距离为12mm。
权利要求1.一种防静电毛针织服,包括衣、裤,为以罗纹组织、四平组织、四平空专组织中的至少两种结合构成的针织构造,其特征在于在该服装的内表面,于针织构造中交织有多支横向的相互平行的等距分布的导电纤维,相邻两支导电纤维之间的竖向间隔距离为5-12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毛针织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纤维为金属化腈纶含铜导电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毛针织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支导电纤维之间的竖向间隔距离为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毛针织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支导电纤维之间的竖向间隔距离为1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毛针织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支导电纤维之间的竖向间隔距离为12mm。
专利摘要一种防静电毛针织服,包括衣、裤,为以罗纹组织、四平组织、四平空专组织中的至少两种结合构成的针织构造,在该服装的内表面,于针织构造中交织有多支横向的相互平行的等距分布的导电纤维,相邻两支导电纤维之间的竖向间隔距离为5-12mm。本实用新型采用最优线距的导电纱线组合,形成电晕放电,消除织物所带静电,防静电性能不受环境,湿度影响,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能。
文档编号D04B1/14GK2584623SQ0228973
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2日
发明者沈茂宏, 吴正祥 申请人:宝应县恒安针纺织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