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23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包括罩体以及下盘,罩体中具有下端开口的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衣架;下盘与容置腔的下端开口正对布置;罩体与下盘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下盘相对于罩体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晾衣结构还包括检测外部空气湿度并使驱动结构运作的湿度传感器。当外部空气的湿度大于湿度传感器设定的标准值时,驱动结构运作,驱动下盘朝上移动,将衣物收纳在罩体的容置腔中,下盘覆盖在容置腔的下端开口;当空气的湿度小于湿度传感器设定的标准值时,下盘则朝下移动,挂设在衣架上的衣物则从容置腔中露出,处于晾晒状态,这样,该晾衣结构则可实现自动收衣的效果,避免下雨天的时候,晾晒的衣物等会被淋湿。
【专利说明】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利用晾衣架、晾衣杆等晾衣结构进行晾衣,晾衣结构一般设置在阳台等通风以及阳光可以照射到位置,这样,通过风吹以及日晒,可以使得晾晒的衣物干燥。
[0003]现有技术中,晾衣结构一般为固定式,或者是可上下升降,便于晾衣操作的升降式晾衣结构,由于晾衣结构设置在通风及日晒的阳台中,这样,当遇到下雨等天气时,晾衣结构不能自动收衣,且用户未能及时收取衣物,则容易淋湿衣物,未能达到清洗及干燥的效果O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晾衣结构不能自动收衣,当遇到下雨天气时,用户未能及时收取衣物,导致衣物被淋湿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包括罩体以及下盘,所述罩体中具有下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用于挂设衣物的衣架;所述下盘置于所述罩体的下方,且与所述容置腔的下端开口正对布置;所述罩体与所述下盘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下盘相对于罩体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所述晾衣结构还包括检测外部空气湿度并驱动所述驱动结构运作的湿度传感器。
[0006]进一步地,所述衣架为闭环状布置的闭环条架。
[0007]进一步地,所述闭环条架上设有多个挂钩,多个所述挂钩沿所述闭环条架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布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动力元件、传动结构以及多个由所述传动结构驱动上下移动的拉绳;所述动力元件设于所述罩体上,且与所述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传动结构连接于所述动力元件;多个所述拉绳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传动结构,下端连接于所述下盘,且呈垂直布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元件为电机,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动轮,所述转动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轮的中轴线呈垂直布置;所述拉绳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转动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上设有多个过渡轮,多个所述过渡轮的中轴线呈水平放置,所述拉绳的下端绕过所述过渡轮的外周,呈垂直状连接于所述下盘。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轮的外周环绕设置有用于缠绕所述拉绳的缠绕环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轮中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转动轮的中轴线重合,其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所述拉绳的上端穿过所述转动轮的缠绕环槽,连接于所述连接轴。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轮的缠绕环槽中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沿所述转动轮的径向布置,贯穿至所述连接轴处,所述拉绳的上端穿过所述穿孔,连接于所述连接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上端设有收纳槽,所述驱动结构置于所述收纳槽中。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当外部空气的湿度大于湿度传感器设定的标准值时,驱动结构运作,驱动下盘朝上移动,从而将挂设在衣架上的衣物收纳在罩体的容置腔中,并且,下盘覆盖在容置腔的下端开口 ;当空气的湿度小于湿度传感器设定的标准值时,下盘则朝下移动,从而挂设在衣架上的衣物则从容置腔中露出,处于晾晒状态,这样,该晾衣结构则可实现自动收衣的效果,避免下雨天的时候,晾晒的衣物等会被淋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晾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晾衣结构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2]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23]本实施例提供的晾衣结构I可以运用在家庭等中,其设置在阳台等通风及日晒的位置。
[0024]晾衣结构I包括罩体11、下盘13以及湿度传感器,该罩体11中设有下端开口的容置腔112,其在该容置腔112中设有用于挂设衣物的衣架14,这样,当衣物或者挂设衣物的撑衣架挂在衣架14上后,由于容置腔112的下端开口,衣物则垂直而下;下盘13设置在罩体11的正下方,其位于罩体11下端开口的正下方;罩体11与下盘1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下盘13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12,这样,在驱动结构12的驱动下,下盘13朝下移动,此时,下盘13与罩体11的下端之间的距离拉大,从而挂在衣架14上的衣物可以舒展开,进行晾晒;当下盘13的驱动结构12的驱动下,朝上移动后,下盘13会覆盖在罩体11下端开口,且在下盘13朝上移动的过程中,晾晒在罩体11与下盘13之间的衣物会被收拢在罩体11的容置腔112内。
[0025]湿度传感器暴露布置,其电性连接于驱动结构12,当外部的湿度超过其设定的标准值时,如遇到下雨天气,空气中的湿度则较大,此时,该湿度传感器则会控制驱动结构12驱动下盘13朝上移动,直至将衣物收拢在罩体11的容置腔112内,且下盘13覆盖在罩体11的下端开口处;当然,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空气中的湿度低于其设定的标准值时,此时,驱动结构12则控制下盘13朝下移动,直至衣物从容置腔112中出来,并晾晒在罩体11与下盘13之间。
[0026]这样,运用上述的晾衣结构1,当天气晴朗,空气湿度保持在适度传感器设定的标准值下时,此时,下盘13处于罩体11下端开口的正下方,衣物可以挂晒在衣架14上,处于晾晒状态;当遇到下雨天时,空气中的湿度大于湿度传感器设定的标准值时,驱动结构12则驱动下盘13朝上移动,直至将挂晒的衣物收拢在罩体11的容置腔112内,且罩体11的下端开口被下盘13覆盖,避免衣物被淋湿,其可以实现自动收衣的效果。
[0027]本实施例中,罩体11呈圆盘状,其下端的开口也呈圆口状,下盘13呈圆盘状,其直径略小于罩体11下端开口的直径,这样,当下盘13置于罩体11的下端开口中,其可以尽量大范围的覆盖罩体11的下端开口。
[0028]当然,作为其它实施例,罩体11的形状还可以是长方体等等,对应地,下盘13的形状与罩体11下端开口的形状相匹配。罩体11以及下盘13的形状,具体可视实际需要而定,并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形状设置。
[0029]衣架14为设置在罩体11容置腔112内的闭环条架,这样,由于衣架14为闭环状布置,可以使得其均匀承受挂设在其上衣物的重量,避免出现晾衣结构I倾斜的现象。
[0030]在闭环条架上还可以设置多个挂钩,该多个挂钩沿着闭环条架的延伸方向均匀相间隔布置,这样,衣物等则可以直接挂设在挂钩上,便于衣物的挂设,且设置衣物的挂设均匀分布,避免出现重量不平衡的现象。
[0031]本实施例中,闭环条架的形状与罩体11的形状匹配,其呈圆形闭环状,当然,其也可以是方形闭环状等,具体可视实际需要而定。另外,闭环条架连接在容置腔112的底部上,且处于悬空状布置,当然,其也可以连接在罩体11容置腔112的内侧壁上,具体连接方式可视闭环条架的设置需要而定。
[0032]驱动结构12包括动力元件、传动结构以及多个拉绳121,动力元件设置在罩体11上,传动结构连接在动力元件上,由动力元件驱动,且动力元件电性连接于湿度传感器,由湿度传感器控制;多个拉绳121上端连接在传动结构,下端连接在下盘13上,且处于垂直状布置,该多个拉绳121有传动结构驱动上下移动,从而使得下盘13上下移动。
[0033]具体地,上述的动力元件为电机123,传动结构包括转动轮122,转动轮122连接在电机123的转动轴上,随着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多个拉绳121的上端连接在转动轮122上,其下端连接在下盘13上,这样,随着电机123的正向转动,拉绳121则被缠绕在转动轮122外周,从而下盘13则随着拉绳121朝上移动;当电机123反向转动时,拉绳121则从转动轮122的外周松开出来,从而下盘13则随着拉绳121朝下移动。
[0034]在罩体11上还设有多个过渡轮,该多个过渡轮的转动轴线呈水平布置,拉绳121的上端连接在转动轮122上,其下端绕过转动轮122的外周,且呈垂直状布置,这样,利用拉绳121的下端连接在下盘13上,随着拉绳121被缠绕在转动轮122的外周,或者从转动轮122的外周松开出来,才可以使得下盘13朝上移动或朝下移动。
[0035]当然,过渡轮的数量与拉绳121的数量是对应的,且多个拉绳121呈均匀状环绕罩体11圆周布置,从而多个拉绳121的下端也成均匀环绕状连接在下盘13上,其可以均匀承受下盘13的重量,且保证下盘13的朝上移动或朝下移动时,可以实现平移,不会出现倾斜现象。
[0036]本实施例中,拉绳121及过渡轮的数量为三个,当然,其也可以是其它的数量。
[0037]在转动轮122的外周,设置有环绕转动轮122外周布置的缠绕环槽1221,拉绳1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缠绕环槽1221中,从而,当转动轮122正向转动时,拉绳121则会被卷在该缠绕环槽1221中,便于拉绳121的收纳。
[0038]在转动轮122中穿设有连接轴,该连接轴与转动轮122的中轴线重合,且其连接在电机123的转动轴上,拉绳121的上端穿过缠绕环槽1221,连接在连接轴上,这样,随着转动轮122的转动,拉绳121则会被缠绕在缠绕环槽1221中,或者,从缠绕环槽1221中松开出来。
[0039]在缠绕环槽122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穿孔1222,该多个穿孔1222沿转动轮122的径向方向延伸,贯穿至转动轮122的中轴线处,从而,拉绳121的上端穿过该穿孔1222,则可以连接在连接轴上。
[0040]当然,作为其它实施例,拉绳121的上端也可以直接连接在缠绕环槽1221中,或者,通过其它连接结构与转动轮122连接,只要其可以被缠绕在缠绕环槽1221中则可。
[0041]在罩体11的上端,设置有收纳槽111,上述的驱动结构12则设置在该收纳槽111中,保护动力元件以及驱动结构12不会受外界影响。
[0042]另外,上述的收纳槽111的上端开口,并且其开口上覆盖有盖板,该盖板封闭收纳槽111的上端开口,这样,便于对动力元件以及驱动结构12的维修及更换等。
[0043]或者,作为其它实施例,驱动结构12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如包括多个伸缩轴,该多个伸缩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下盘13以及罩体11上,且呈垂直状布置,这样,通过伸缩轴的上下伸缩,也可以实现下盘13的上下移动。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以及下盘,所述罩体中具有下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用于挂设衣物的衣架;所述下盘置于所述罩体的下方,且与所述容置腔的下端开口正对布置;所述罩体与所述下盘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下盘相对于罩体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所述晾衣结构还包括检测外部空气湿度并驱动所述驱动结构运作的湿度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架为闭环状布置的闭环条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条架上设有多个挂钩,多个所述挂钩沿所述闭环条架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布置。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动力元件、传动结构以及多个由所述传动结构驱动上下移动的拉绳;所述动力元件设于所述罩体上,且与所述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传动结构连接于所述动力元件;多个所述拉绳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传动结构,下端连接于所述下盘,且呈垂直布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元件为电机,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动轮,所述转动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轮的中轴线呈垂直布置;所述拉绳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转动轮。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设有多个过渡轮,多个所述过渡轮的中轴线呈水平放置,所述拉绳的下端绕过所述过渡轮的外周,呈垂直状连接于所述下盘。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的外周环绕设置有用于缠绕所述拉绳的缠绕环槽。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中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转动轮的中轴线重合,其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所述拉绳的上端穿过所述转动轮的缠绕环槽,连接于所述连接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的缠绕环槽中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沿所述转动轮的径向布置,贯穿至所述连接轴处,所述拉绳的上端穿过所述穿孔,连接于所述连接轴。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收衣的晾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上端设有收纳槽,所述驱动结构置于所述收纳槽中。
【文档编号】D06F57-00GK204282070SQ201420646594
【发明者】陈汉良 [申请人]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