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包括设置有洗衣粉腔室和洗衣液腔室的进水盒、以及置于洗衣液腔室内的洗衣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液盒包括洗衣液盒主体和洗衣液盖,洗衣液盒主体上设置有中通的虹吸管,贯穿洗衣液盒主体;洗衣液盖压装在虹吸管上,彼此互不接触,形成有流水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洗衣液盖包覆虹吸管,使内部形成流水通道,水和洗衣液在通道内传送,同时使洗衣液得到充分溶解,最后从虹吸管排出进入洗衣筒内,避免洗衣液盒内留有残余的洗衣液,且大大的提高了洗衣的结净度。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专利说明】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洗衣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筒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滚筒洗衣机使用的洗涤剂有洗衣粉和洗衣液两种,都需要通过用户投放到洗衣机的进水盒内,再通过洗衣机进水,充分溶解后流入洗衣筒内。洗衣粉为固体无流动性,洗衣粉在进水盒内可充分溶解后再流入洗衣筒内。而洗衣液具有流动性,用户直接投放洗衣液到进水盒内,洗衣液将直接流进洗衣筒内而未经充分溶解,影响洗衣效果。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065485Y于2008年5月28日公开了一种洗衣机进水盒,具体公开了包括安装在洗衣机进水口临近的进水盒,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盒制有第一路进水管和第二路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盒经粘合剂粘层密封粘接有喷淋盖,进水盒的口腔内安装有匀水器,并且位于进水盒和匀水器之间间隙设有洗涤剂盒。该结构涉及元件繁多,不利于操作,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巧妙的使得洗衣液与水充分溶解后通过虹吸流入洗衣筒内,避免洗衣液盒内留有残余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洗衣的结净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包括设置有洗衣粉腔室和洗衣液腔室的进水盒、以及置于洗衣液腔室内的洗衣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液盒包括洗衣液盒主体和洗衣液盖,洗衣液盒主体上设置有中通的虹吸管,贯穿洗衣液盒主体;洗衣液盖压装在虹吸管上,彼此互不接触,形成有流水通道。
[0005]为了便于洗衣液的充分溶解,所述洗衣液盒主体设置有用于集中放置洗衣液的凹陷,虹吸管至少竖直设置于凹陷最低处。所述虹吸管中通设置,且贯通凹陷最低处形成出水口。所述洗衣液盖包覆虹吸管,其开口边缘与凹陷底部存在间隙,形成入水口 Γ冼衣液盖内壁与虹吸管互不接触,形成m形的流水通道。可见,洗衣液盖内壁与虹吸管互相配合形成流水通道,水和洗衣液同时从进水口进入,沿C方向上升至虹吸管顶部;再进入虹吸管内,往下流动;最后从出水口排出,经洗衣液腔室内底面引导,到达洗衣筒内。根据水和洗衣液的粘稠性可知,进入流水通道内的水比洗衣液多,且通道细又长,传送过程中,洗衣液可充分溶解于水,达到预期效果。
[0006]洗衣液盒主体的装配方法如下,所述洗衣液盒主体边缘往外延伸若干卡脚,底面往下延伸若干支撑脚。所述洗衣液盒主体直接放置于进水盒的洗衣液腔室内,卡脚抵靠于腔口边缘,支撑脚抵靠洗衣液腔室内底面,洗衣液盒主体的出水口与洗衣液腔室内底面有间隙,方便水和洗衣液的混合物从出水口流出。
[0007]为方便用户明确洗衣液的多少,洗衣液盖一侧设置有倾斜的测量块,其表面标注容量数值。此外,洗衣液盖通过开口处的固定脚装配于洗衣液盒主体上。
[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洗衣液盖包覆虹吸管,使内部形成流水通道,水和洗衣液在通道内传送,同时使洗衣液得到充分溶解,最后从虹吸管排出进入洗衣筒内,避免洗衣液盒内留有残余的洗衣液,且大大的提高了洗衣的结净度。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进水盒与洗衣液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2]图4为洗衣液盒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洗衣液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6]参见图1,本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包括设置有洗衣粉腔室1.1和洗衣液腔室
1.2的进水盒1、以及置于洗衣液腔室1.2内的洗衣液盒2 ;洗衣液盒2又包括洗衣液盒主体2.1和洗衣液盖2.2,洗衣液盒主体2.1上设置有中通的虹吸管2.1.1,贯穿洗衣液盒主体2.1 ;洗衣液盖2.2压装在虹吸管2.1.1上,彼此互不接触,形成有流水通道。
[0017]具体地讲,参见图2-3,为了便于洗衣液的充分溶解,洗衣液盒主体2.1设置有用于集中放置洗衣液的凹陷,虹吸管2.1.1竖直设置于凹陷最低处。虹吸管2.1.1为中通设置,且贯通凹陷最低处形成出水口 a。洗衣液盖2.2包覆虹吸管2.1.1,其开口边缘与凹陷底部存在间隙,形成入水口 b ;洗衣液盖2.2内壁与虹吸管2.1.1互不接触,内部形成m形的流水通道。可见,洗衣液盖2.2内壁与虹吸管2.1.1互相配合形成流水通道,水和洗衣液同时从进水口 b进入,沿c方向上升至虹吸管2.1.1顶部;再进入虹吸管2.1.1内,往下流动;最后从出水口 a排出,经洗衣液腔室1.2内底面的引导作用,最终到达洗衣筒内。根据水和洗衣液的粘稠性可知,进入流水通道内的水比洗衣液多,且通道细又长,传送过程中,洗衣液可充分溶解于水,避免洗衣液盒2内留有残余的洗衣液,且大大的提高了洗衣的结净度。
[0018]参见图4,洗衣液盒主体2.1的装配方法如下,洗衣液盒主体2.1边缘往外延伸若干卡脚2.1.2,底面避开出水口 a往下竖直延伸四条支撑脚2.1.3。洗衣液盒主体2.1直接放置于进水盒I的洗衣液腔室1.2内,卡脚2.1.2抵靠于腔口边缘,支撑脚2.1.3抵靠洗衣液腔室1.2内底面,洗衣液盒主体2.1的出水口 a与洗衣液腔室内底面有间隙,方便水和洗衣液的混合物从出水口 a流出。
[0019]为方便用户明确洗衣液的多少,洗衣液盖2.2 一侧设置有倾斜的测量块2.21,其表面标注容量数值,让用户直观的得到容量信息。此外,洗衣液盖2.2通过开口处的固定脚
2.2.2装配于洗衣液盒主体2.1上。
[0020]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简单的变型或改造,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包括设置有洗衣粉腔室(1.1)和洗衣液腔室(1.2)的进水盒(I)、以及置于洗衣液腔室内的洗衣液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液盒(2)包括洗衣液盒主体(2.1)和洗衣液盖(2.2),洗衣液盒主体(2.1)上设置有中通的虹吸管(2.1.1),贯穿洗衣液盒主体(2.1);洗衣液盖(2.2)压装在虹吸管(2.1.1)上,彼此互不接触,形成有流水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液盒主体(2.1)设置有用于集中放置洗衣液的凹陷,虹吸管(2.1.1)至少竖直设置于凹陷最低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其特征在于:虹吸管(2.1.1)中通设置,且贯通凹陷最低处形成出水口(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液盖(2.2)包覆虹吸管(2.1.1),其开口边缘与凹陷底部存在间隙,形成入水口(b);洗衣液盖(2.2)内壁与虹吸管(2.1.1)互不接触,形成m形的流水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液盒主体(2.1)边缘往外延伸若干卡脚(2.1.2),底面往下延伸若干支撑脚(2.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液盒主体(2.1)直接放置于进水盒⑴的洗衣液腔室内,卡脚(2.1.2)抵靠于腔口边缘,支撑脚(2.1.3)抵靠洗衣液腔室(1.2)内底面,洗衣液盒主体(2.1)的凹陷处与洗衣液腔室(1.2)内底面有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液盖(2.2)一侧设置有倾斜的测量块(2.2.1),其表面标注容量数值。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衣机的洗衣液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液盖(2.2)通过开口处的固定脚(2.2.2)装配于洗衣液盒主体(2.1)上。
【文档编号】D06F39-02GK204298644SQ201420687412
【发明者】钟建明 [申请人]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