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新材料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18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紫外线新材料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尤其是一种抗紫外线新材料针织面料,所述针织面料为珠地布,所述珠地布喂纱为混纺纱,所述混纺纱包括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棉纶,所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棉纶混纺成型,所述混纺纱还包括甘草纤维,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能力,且通过加入抗紫外线吸收剂并冷却形成抗紫外线玻璃纤维,使得织物经过多次洗涤依然保持抗紫外线能力,另外通过加入棉纶和甘草纤维改善了织物手感;珠地布本身表面呈六角孔形的疏孔状,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干爽并且更耐洗。
【专利说明】
一种抗紫外线新材料针织面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尤其是一种抗紫外线新材料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0002]公知的,针织面料防紫外线一般采用两种方式:I)采用多种植物纤维进行混纺和交织;2)加入防紫外线助剂。前者的不足在于,需要准备的材料众多且价格不菲,另外混纺和交织流程也相当繁琐。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针织面料,申请号:201310483710.X,申请日:2013-10_16,包括:第一天然抗紫外线纱线、第二天然抗紫外线纱线和第三天然抗紫外线纱线,所述第一天然抗紫外线纱线包括棉纤维、竹炭纤维和亚麻纤维,所述第二天然抗紫外线纱线包括大豆蛋白纤维、咖啡碳纤维和天丝纤维,所述第三天然抗紫外线纱线包括罗布麻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和棉纤维。而后者则因为防紫外线助剂并不耐洗涤,一般经过3次水洗后就失效。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简便且耐水洗的抗紫外线针织面料。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种抗紫外线新材料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为珠地布,所述珠地布包括四针道形成的花型,所述花型由若干个重复单位首尾相连而成,每个重复单位包括六个横列,沿着所述珠地布的布面方向依次为第一横列、第二横列、第三横列、第四横列、第五横列、第六横列,第一横列的组织结构依次为:浮线、集圈结构、浮线、集圈结构;第二横列的组织结构依次为:浮线、浮线、集圈结构、浮线;第三横列的组织结构依次为:集圈结构、浮线、浮线、浮线;第四横列的组织结构依次为:浮线、集圈结构、集圈结构、浮线;第五横列的组织结构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集圈结构;第六横列的组织结构依次为:集圈结构、浮线、浮线、浮线;
[0006]所述珠地布喂纱为混纺纱,所述混纺纱包括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棉纶,所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棉纶混纺成型;
[0007]所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的制作方法为:
[0008](I)将废玻璃打成碎片,放置于水容器中进行清洗、晒干,得到干净的玻璃碎片,放入坩祸中,点火加热,
[0009](2)待上述坩祸中的玻璃碎片融化,玻璃液从漏板中流出后,加入抗紫外线吸收剂,冷却形成抗紫外线玻璃纤维,
[0010](3)将上述抗紫外线玻璃纤维表面涂覆湿润剂,得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纤维,
[0011](4)将上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纤维经分束器分拉,再由集束器集束,得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纤维原纱。
[0012]公知的,玻璃纤维手感较刺手,故通过涂覆湿润剂和与高档的棉纶混纺或者捻线提尚其成品的手感。
[0013]进一步地,所述混纺纱还包括甘草纤维,其作用是利用甘草纤维中的天然成分甘草甜素酸二钾,起到抗菌消炎防过敏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成品的穿着舒适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棉纶和甘草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35%、60%、5%。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能力,且通过加入抗紫外线吸收剂并冷却形成抗紫外线玻璃纤维,使得织物经过多次洗涤依然保持抗紫外线能力,另外通过加入棉纶和甘草纤维改善了织物手感;珠地布本身表面呈六角孔形的疏孔状,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干爽并且更耐洗。
【附图说明】
一种抗紫外线新材料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结构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混纺纱截面示意图。
[0018]图中:-第一横列;2-第二横列;3-第三横列;4-第四横列;5-五横列;6-第六横列;7-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8-棉纶;9-甘草纤维;A-第一针道;B-第二针道;C-第三针道;D-第四针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图中图中“一”表示浮线表示集圈结构,一种抗紫外线新材料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为珠地布,所述珠地布包括四针道(分别为第一针道A、第二针道B、第三针道C和第四针道D)形成的花型,所述花型由若干个重复单位首尾相连而成,每个重复单位包括六个横列,沿着所述珠地布的布面方向依次为第一横列1、第二横列
2、第三横列3、第四横列4、第五横列5、第六横列6,第一横列I的组织结构依次为:浮线、集圈结构、浮线、集圈结构(依次对应第一针道A、第二针道B、第三针道C和第四针道D);第二横列2的组织结构依次为:浮线、浮线、集圈结构、浮线;第三横列3的组织结构依次为:集圈结构、浮线、浮线、浮线;第四横列4的组织结构依次为:浮线、集圈结构、集圈结构、浮线;第五横列5的组织结构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集圈结构;第六横列6的组织结构依次为:集圈结构、浮线、浮线、浮线。
[0021]如图2所示,所述珠地布喂纱为混纺纱,所述混纺纱包括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7、棉纶8,所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7、棉纶8混纺成型;
[0022]所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7的制作方法为:
[0023](I)将废玻璃打成碎片,放置于水容器中进行清洗、晒干,得到干净的玻璃碎片,放入坩祸中,点火加热,
[0024](2)待上述坩祸中的玻璃碎片融化,玻璃液从漏板中流出后,加入抗紫外线吸收剂,冷却形成抗紫外线玻璃纤维,
[0025](3)将上述抗紫外线玻璃纤维表面涂覆湿润剂,得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纤维,
[0026](4)将上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纤维经分束器分拉,再由集束器集束,得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纤维原纱。
[0027]公知的,玻璃纤维手感较刺手,故通过涂覆湿润剂和与高档的棉纶混纺或者捻线提尚其成品的手感。
[0028]所述混纺纱还包括甘草纤维9,其作用是利用甘草纤维9中的天然成分甘草甜素酸二钾,起到抗菌消炎防过敏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成品的穿着舒适度。
[0029]所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7、棉纶8和甘草纤维9的质量百分比为35%、60%、
[0030]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抗紫外线新材料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为珠地布,所述珠地布包括四针道形成的花型,所述花型由若干个重复单位首尾相连而成,每个重复单位包括六个横列,沿着所述珠地布的布面方向依次为第一横列、第二横列、第三横列、第四横列、第五横列、第六横列,第一横列的组织结构依次为:浮线、集圈结构、浮线、集圈结构;第二横列的组织结构依次为:浮线、浮线、集圈结构、浮线;第三横列的组织结构依次为:集圈结构、浮线、浮线、浮线;第四横列的组织结构依次为:浮线、集圈结构、集圈结构、浮线;第五横列的组织结构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集圈结构;第六横列的组织结构依次为:集圈结构、浮线、浮线、浮线; 所述珠地布喂纱为混纺纱,所述混纺纱包括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棉纶,所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棉纶混纺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新材料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还包括甘草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紫外线新材料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中碱玻璃原纱、棉纶和甘草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35%、60%、5%。
【文档编号】D04B1/14GK205711202SQ201620131890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4日
【发明人】李杰英
【申请人】广州舒肤特纺织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