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杆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47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杆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能有选择地切断向针杆的传递主轴的驱动力的针杆停止机构的针杆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双针缝纫机上,在进行角部的缝制时,使角部内侧的针杆处于停止状态,只用角部外侧的针杆进行缝制而形成线迹。或者,在刺绣缝纫机上,当不形成线迹而移动刺绣框时会暂时地停止针杆的上下运动。
在特公昭60-43152号公报上所公开的这样用于暂时地停止针杆的上下运动的针杆驱动机构的实例为众人所周知。对这种以往的针杆驱动机构在图27及图28中进行说明。1是与缝纫机的驱动源(未图示)连动旋转的缝纫机主轴,2是固定在缝纫机主轴1上的偏心凸轮。针杆驱动机构90,由针杆驱动连杆机构(装置)90t及针杆停止连杆机构(装置)90s等构成。
首先,对该针杆驱动连杆机构90t进行说明。摆动臂3,通过偏心凸轮2与缝纫机主轴1连接,并随该缝纫机主轴1的运动而摆动。
支撑轴5被固定在未图示的缝纫机机架上。中间部可转动地被支撑在支撑轴5上的摆动体4,其下端被第一连接轴4a可灵活转动地连接在摆动臂3的自由端侧,上端被第二连接轴4b可灵活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连接臂6的一端。
在第一连接臂6的另一端上,用第三连接轴11可灵活转动地连接着第二连接臂7的一端及第二杆12的一端。用第四连接轴7a将该第二连接臂7的另一端可灵活转动地与第一杆8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杆8的另一端,被固定在能旋转地支撑在缝纫机机架上的针杆驱动轴9上。在上述针杆驱动轴9上,固定着与针杆连接的针杆驱动臂(未图示)。上述第一杆8,通过针杆驱动连杆机构90t与缝纫机主轴1连动并以针杆驱动轴9为中心摆动,以此通过上述针杆驱动臂使未图示的针杆上下运动。并且,使上述支撑轴5与第二连接轴4b之间的距离与上述第二连接轴4b和第三连接轴11之间的距离相等。
下面,对针杆停止机构90s进行说明。10是将中间部可旋转地支撑在固定于缝纫机机架上的第二支撑轴10a上的作用摆动体,其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二杆1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气缸20连接。
在如图27所示的状态下,由针杆驱动机构将缝纫机主轴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针杆驱动轴9的摆动运动,使针杆上下运动。
当针杆停止时,使气缸20动作,以此使作用摆动体10以第二支撑轴10a为中心向图28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第二杆12向图28右方移动、第三连接轴11与上述支撑轴5在同一轴线上移动。在该状态下,第一连接臂6只绕第三连接轴11摆动,因此由于不向第二连接臂7、第一杆8、针杆驱动轴9传递驱动运动,所以针杆处于停止状态。并且,此时,针杆位于上位置。
如上所述,该针杆驱动机构90,用针杆停止机构90s有选择地将上述第三连接轴11移动于上述停止位置及动作位置,用针杆驱动连杆机构90t进行向针杆的驱动传递·切断。
但是上述以往的针杆驱动机构,由于是使用气缸20作为驱动机构,所以需要压缩机等的气压机器。因此在不具有气压机器的设备则不能使用。
另外,在上述的机构中,为了将第三连接轴11保持在针杆动作位置或针杆停止位置,在缝纫机运行中必须持续地由气缸20对作用摆动体10施加力,所以不能在希望的时期用手动进行针杆停止位置与针杆动作位置之间的转换。另外,在用螺线管作为驱动机构时,必须使用自保持型螺线管,但自保持型螺线管体积大而且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以驱动机构本身而无须具有保持机构的、且便宜的驱动机构的针杆驱动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用手动且简单地进行针杆停止位置与针杆动作位置之间转换操作的针杆驱动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1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设有针杆驱动连杆机构190t和针杆停止机构190s,上述针杆驱动连杆机构,具有与主轴连动且能以一个固定轴线为中心摆动地被支撑的摆动体104、与摆动体连接的第一连接臂106、以及相对于第一连接臂在规定的连接点111连接并向针杆传递摆动的第二连接臂107;上述针杆停止机构,以将上述规定的连接点移动于与上述摆动体的摆动中心一致的针杆停止位置和从上述摆动中心离开的针杆动作位置的方式与上述规定的连接点连接,并且能切断对针杆传递主轴的驱动力,其特征在于上述针杆停止机构,具有移动机构和反转机构130、240,上述移动机构,由可摆动地支撑在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支撑轴110a上且通过其摆动而直接或间接地将上述连接点移动于上述针杆停止位置与针杆动作位置的作用摆动体110、210、310、410、510、610、710,和使上述作用摆动体向一个位置摆动的驱动机构120,和设于限制上述作用摆动体摆动量的摆动方向前后的限制部件121、122构成;上述反转机构,一端支撑在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转动轴127上且另一端连接在上述作用摆动体上;该反转机构具有压缩弹簧136,该压缩弹簧,在上述作用摆动体摆动时,在到达其摆动运动的中间点之前对摆动运动施加阻止方向的力Fn,在越过该中间点时,施加朝向摆动方向的力Fn。此时,作为驱动机构可以使用螺线管、脉冲马达等的电驱动机构,或用以往的气缸实施。
本发明2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发明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反转机构,随着上述作用摆动体从上述中间点的移动而增加对该作用摆动体施加的上述力Fn。
本发明3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发明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反转机构,具有一端支撑在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上述转动轴上的压缩弹簧136,和一端与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并且将另一端与上述作用摆动体连接的转动杆240,和能与该转动杆的动作方向的前后靠接地限制该转动杆的动作角度的、设在上述作用摆动体上的一对靠接部241a、241b。
本发明4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发明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机构上,设有与上述作用摆动体连接的螺线管(120)。
本发明5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发明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机构上,设有螺线管120、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中间轴551、可摆动地支撑于该中间轴上且一端与上述螺线管连接而另一端与上述作用摆动体510连接的中间臂550。
本发明6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发明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机构上,设有螺线管120、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中间轴651、可摆动地支撑于该中间轴上且一端与上述螺线管连接的中间臂650、具有与上述中间轴与支撑轴110a的距离大致相等长度且一端与上述中间臂连接并且另一端与上述中间轴与支撑轴的连接线几乎平行地连接在上述作用摆动体610上的传递臂653。
本发明7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发明5或6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轴551、651与转动轴127兼用。
本发明8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发明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机构,具有螺线管120、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中间轴751、可摆动地支撑于该中间轴上并与上述螺线管连接的中间臂750、一端与中间臂连接并且另一端与作用摆动体710连接且只在上述螺线管的往动时至少在上述压缩弹簧136与作用摆动体的连接点通过连接支撑轴110a和转动轴127的直线之前向作用摆动体传递驱动力的往动用传递臂753a、一端与中间臂连接并且另一端与作用摆动体连接且只在上述螺线管的回动时至少在上述压缩弹簧与作用摆动体的连接点通过连接支撑轴和转动轴的直线之前向作用摆动体传递驱动力的回动用传递臂753b。
本发明9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发明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螺线管120与作用摆动体310、410的连接部或上述螺线管与中间臂550、650、750的连接部上,设有沿螺线管动作方向的游隙,且将螺线管与作用摆动体或中间臂连接,用以在螺线管的往复运动时至少上述作用摆动体达到上述中间点之前、使螺线管的驱动力作用于作用摆动体或中间臂上。
根据本发明10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设有针杆驱动连杆机构190t和针杆停止机构190s,所述针杆驱动连杆机构,具有与主轴连动且能以一个固定轴线为中心摆动地被支撑的摆动体104、与摆动体连接的第一连接臂106、以及相对于第一连接臂在规定的连接点111连接、向针杆传递摆动的第二连接臂107;所述针杆停止机构,以将所述规定的连接点移动于与所述摆动体的摆动中心一致的针杆停止位置和从所述摆动中心离开的针杆动作位置的方式与所述规定的连接点连接,并且能切断对针杆传递主轴的驱动力,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撑在缝纫机机架上的支撑轴110a,和可摆动地支撑在该支撑轴上、且通过该摆动而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上述针杆驱动连杆装置的作用摆动体210,和使上述针杆停止机构的作用摆动体摆动的驱动机构120,和从上述支撑轴离开规定的距离并与该支撑轴大致平行地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转动轴127,和一端可摆动地支撑于上述转动轴上的压缩弹簧136,和一端与该压缩弹簧连接、而另一端可摆动地支撑于上述支撑轴上的转动杆240,和设于上述作用摆动体上的、能与该转动杆的动作方向的前后靠接地限制该转动杆的动作角度的一对靠接部241a、241b;当上述转动杆被上述驱动机构驱动时,至少在上述压缩弹簧与转动杆的连接点240a通过连接上述支撑轴与转动轴的直线之前、与动作方向相反侧的靠接部靠接。
本发明11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发明3或10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作用摆动体210与上述转动杆240靠接处,设有缓冲机构241A、240B、244a、244b。
本发明12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发明9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螺线管120与上述作用摆动体310、410的连接部或与螺线管的连接部上,设有缓冲机构345a、345b、345c。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实施例1的针杆停止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针杆停止机构主要部分图,(a)是位于针杆上下动作位置、(b)是位于针杆停止位置。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反转机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针杆停止机构位于针杆动作位置状态的单线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针杆停止机构位于中间位置状态的单线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针杆停止机构位于针杆停止位置状态的单线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实施例的针杆驱动连杆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施例规定的连接点位于针杆动作位置的状态图,且(a)为针杆位于下死点位置、(b)为针杆位于上死点位置时的状态图。
图9是本实施例规定的连接点位于针杆停止位置的示意图,且(a)是缝纫机主轴位于与图2(a)相同旋转位置、(b)是缝纫机主轴位于与图2(b)相同旋转位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实施例2的针杆停止机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的针杆停止机构位于针杆动作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针杆停止机构位于中间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2的针杆停止机构位于针杆停止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实施例3的针杆停止机构图,(a)是位于针杆动作位置、(b)是位于针杆停止位置的状态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3的针杆停止机构位于针杆动作位置的状态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3的针杆停止机构位于中间位置的状态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3的针杆停止机构位于针杆停止位置的状态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3的针杆停止机构的变形例,(a)是位于针杆上下动作位置、(b)是位于针杆停止位置的状态图。
图19是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实施例4的针杆停止机构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4的针杆停止机构主要部分的图。
图21是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实施例5的针杆停止机构的立体图。
图22是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实施例6的针杆停止机构的立体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实施例6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概略图,(a)是往动用传递臂动作中、(b)是回动用传递臂动作中的状态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实施例4的螺线管的驱动力传动效率的单线图。
图2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5的螺线管的驱动力传动效率的单线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实施例6的螺线管的驱动力传动效率的单线图。
图27是表示以往的针杆驱动机构的规定连接点位于针杆动作位置的状态图。
图28是表示以往的针杆驱动机构的规定连接点位于针杆停止位置的状态图。
图29是表示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0是表示实施例2别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实施例3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2是表示实施例3别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中101—主轴,110、210、310、410、510、610、710—作用摆动体,110a—支撑轴,111—规定的连接点,115—针杆,120—螺线管(驱动机构),121、122—限制部件,127—转动轴,130—弹簧机构(反转机构),136—压缩弹簧,190—针杆驱动机构,190t—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s、290s、390s、490s、590s、690s、790s—针杆停止机构,240—转动杆,240a—连接点,241a、241b—靠接部,550、650、750—中间臂,551、651、751—中间轴,653—传递臂,753a—往动用传递臂,753b—回动用传递臂。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
首先,参照图1~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该实施例的针杆驱动机构190,由图1~6所示的针杆停止机构190s及图7~9所示的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t构成。并且,该针杆驱动机构190,是适用于双针缝纫机的机构,对应于各机针,将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t及针杆停止机构190s都设为2组,图1表示的是2组针杆停止机构190s,但图2~9只表示1组针杆停止机构190s或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t。
首先参照图7及图8(a)说明本实施例的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t的结构。该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t,具有分别可旋转地被支撑于未图示的缝纫机机架上的缝纫机主轴101及针杆驱动轴109、被固定于缝纫机机架上的支撑轴105。
偏心凸轮102被固定在缝纫机主轴101上。一端以轴安装于该偏心凸轮102上的摆动臂103,随着缝纫机主轴101的运动而摆动。摆动体104,将其中间部可摆动地支撑在支撑轴105上。摆动体104,用其一端的第一连接轴104a与摆动臂103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用其另一端的第二连接轴104b与第一连接臂106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该第一连接臂106,具有从支撑轴105到第二连接轴104b的距离相等的长度。
在第一连接臂106的另一端的第三连接轴(规定的连接点)111上可转动地连接着第二连接臂107的一端。在第二连接臂107另一端的第四连接轴107a上可转动地设置了第一杆108的一端。在第一杆108的另一端上固定着针杆驱动轴109。在该针杆驱动轴109上,固定着针杆驱动臂114的一端,在针杆驱动臂114的另一端上连接着针杆115。在针杆115的下端固定着未图示的机针,针杆驱动臂114随着针杆驱动轴109的旋转而摆动,并以此使针杆115及机针上下运动。
在第二连接臂107上,第五连接轴113被设在第三连接轴111及第四连接轴107a的中间,在该第五连接轴113上可转动地连接着第二杆112的一端。第二杆11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后述的针杆停止机构190s的作用摆动体110的第六连接轴110b连接。
下面参照图8、9,说明上述结构的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t的动作。以作用摆动体110的作用如图8所示,在将第三连接轴111移动到与支撑轴105的轴线脱离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将缝纫机主轴10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针杆驱动轴109的摆动运动使针杆上下运动。(a)是针杆位于下死点位置时的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t的状态,当缝纫机主轴101从该状态旋转时,被固定在缝纫机主轴101上的偏心凸轮102转动,且摆动臂103摆动。这样,摆动体104以支撑轴105为中心进行摆动运动,且第一连接臂106、第二连接臂107、第一杆108摆动,其结果是,针杆驱动轴109摆动且针杆上下运动。(b)是针杆移动到上死点位置时的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t的状态。
为了从针杆动作位置转换到针杆停止位置,由驱动机构使作用摆动体110绕第二支撑轴110a转动,并使其下端如图9所示、向图的逆时针方向移动,使第二杆112及第二连接臂107摆动,使第三连接轴111移动到与上述支撑轴105的轴线一致的位置。在该状态下,第一连接臂106只绕第三连接轴111进行往复运动,由于不向第二连接臂107、第一杆108、针杆驱动轴109传递驱动运动,所以针杆处于原封不动的停止状态。
图9(a)及(b)是缝纫机主轴101分别位于与图8(a)及(b)相同旋转位置时的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t的状态图,从这些图中可知,缝纫机主轴101、偏心凸轮102、摆动臂103、摆动体104、第一连接臂106通过摆动其位置产生变化,另外第二连接臂107、第一杆108及针杆驱动轴109的位置不变。因此,针杆停止。另外,在该针杆停止时针杆位于上死点位置。
以下参照图1~3说明实施例1的针杆停止机构190s的结构。该针杆停止机构190s,至少具有有作为移动机构的、分别固定于未图示的缝纫机机架上的第二支撑轴(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撑轴。)110a及被支撑于该第二支撑轴110a上的作用摆动体110、作为反转机构的弹簧导轴(相当于本发明的转动轴。)127的弹簧机构130。此时,该弹簧导轴127被配置在从第二支撑轴110a离开规定距离并且与该第二支撑轴110a大致平行。
在第二支撑轴110a上,可转动地支撑着三叉状的作用摆动体110的大致中央部。该作用摆动体110具有3个端部,第一端部(下端)的第六连接轴110b可转动地被连接在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t的第二杆112(图7~9)的另一端,在第二端部(左端)上形成有凹部,并在该凹部上靠接着第七连接轴110c。该第七连接轴110c被可转动地与复动式的螺线管120连接,在第三端部(右端)的第八连接轴110d上,可转动地连接着弹簧机构130的一端。该弹簧机构130构成了本发明的反转机构。第一档块121及第二档块122被固定在未图示的缝纫机机架上。该第一档块121及第二档块122构成了本发明的限制部件,是用于限制作用摆动体110摆动量的部件并被设在该作用摆动体110的摆动方向的前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用摆动体110用其摆动通过第五连接轴113间接地作用于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t的第三连接轴111,但也可以是直接地作用于第三连接轴111的结构。另外,第二支撑轴110a、作用摆动体110、第一档块121及第二档块122,构成了用于将针杆驱动装置的规定的连接点111移动于针杆停止位置与针杆动作位置的移动机构。
弹簧机构130,由两端的弹簧导杆131、132、被固定于一侧弹簧导杆131上的棒状体133及弹簧座部134、被固定于另一侧弹簧导杆132上的筒状体135、被配置于两弹簧导杆131、132之间的压缩弹簧136构成。棒状体133,比筒状体135短,并以将压缩弹簧136配置于弹簧导杆132与弹簧座部134之间的状态插入在筒状体135内部。
该弹簧机构130,分别将一端的弹簧导杆131可转动地连接在第八连接轴110d上,将另一端的弹簧导杆132可转动地连接在弹簧导轴127上,其摆动面(及反转移动方向)与作用摆动体110的摆动面平行。
螺线管120,使作用摆动体110绕第二支撑轴110a转动,并使针杆驱动连杆装置190t的第三连接轴111(图8)移动于支撑轴105的轴线上的针杆停止位置及离开该轴线的针杆动作位置。
如图4所示,当螺线管120处于伸长位置时,作用摆动体110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且第八连接轴110d位于连接第二支撑轴110a及弹簧导轴127的直线L的下方。因此,因作用摆动体110的第八连接轴110d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压力F的、且垂直于连接第二支撑轴110a与第八连接轴110d的直线方向的分力Fn,故作用摆动体110受到顺时针方向的力。此时,作用摆动体110与第一档块121靠接并因压缩弹簧136的力保持其位置。
该位置是针杆动作位置。在该状态下,将通向螺线管120的电源关闭。并且,上述分力Fn的朝向是作用摆动体110向针杆动作位置摆动时的摆动方向,图中为顺时针方向。
为了从该针杆动作位置转换到针杆停止位置,使螺线管120动作且回动,则作用摆动体110因螺线管120的作用而克服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分力Fn并向逆时针方向(向针杆停止位置摆动时的摆动方向)转动。图5表示的是第八连接轴110d上升且位于直线L上的瞬间状态。因弹簧机构130与作用摆动体110的关系,图5所示的位置是作用摆动体110的摆动运动的中间点,且因作用摆动体110与弹簧机构130的关系而相当于死点。在该瞬间,由于作用摆动体110的第八连接轴110d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压力F的摆动方向的分力Fn为零,所以消除了螺线管120所受的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对抗力。
随后,在下一个瞬间,作用摆动体110再向逆时针方向移动,且第八连接轴110d向直线L的上方移动。因此,作用摆动体110的第八连接轴110d朝在通过死点的前后所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压力F的、且垂直于连接第二支撑轴110a及第八连接轴110d的直线方向的分力Fn方向进行反转。即,作用摆动体110受到逆时针方向的力(作用摆动体110的摆动方向的力)。该力Fn,随着作用摆动体110从上述死点向远离的方向移动而增大。其结果是,即使螺线管120的驱动力小,但因压缩弹簧136的分力Fn,作用摆动体110也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结局是作用摆动体110一直转到与第二档块122靠接、达到如图6所示的状态,并由压缩弹簧136的力而保持其位置。该位置是针杆停止位置。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当从针杆动作位置向针杆停止位置转换时,第八连接轴110d直到位于直线L上的位置(以弹簧机构130与作用摆动体110的关系而达到死点)为止,作用摆动体110都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妨碍摆动运动方向的力Fn,所以必须将通往螺线管120的电源接通,给予作用摆动体110摆动力。但是,在通过上述死点以后,由于受到向摆动方向的力Fn,所以可以将通往螺线管120的电源关闭。另外,即使转换结束以后,由于因压缩弹簧136的作用,作用摆动体110被保持在图6的针杆停止位置,所以也可以将通往螺线管120的电源保持原样地关闭。
随后,当为了从该针杆停止位置转换到针杆动作位置而使螺线管120动作时,作用摆动体110因螺线管120的作用而克服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分力Fn并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到达图5的状态。在图5所示的瞬间,上述分力为零,螺线管120消除了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对抗力。随后,在下一个瞬间,作用摆动体110再向顺时针方向移动,第八连接轴110d移动到直线L的下方。因此,作用摆动体110的第八连接轴110d朝从压缩弹簧136受到的压力Fn的方向反转,作用摆动体110受到顺时针方向的力(作用摆动体110的摆动方向的力)。该力Fn,随着作用摆动体110从上述死点向远离的方向移动而增大。其结果是,即使螺线管120的驱动力小,因压缩弹簧136的分力Fn,作用摆动体110也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结局是作用摆动体110一直转到与第一档块121靠接、到达如图4所示的状态,并因压缩弹簧136的力而保持其位置。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当从针杆停止位置向针杆动作位置转换时,以弹簧机构130与作用摆动体110的关系到达死点为止,作用摆动体110都从压缩弹簧136受到妨碍摆动运动方向的力Fn,所以必须将通往螺线管120的电源接通,给予作用摆动体110摆动力。但是,I在通过上述死点以后,由于受到向摆动方向的力Fn,所以可以将通往螺线管120的电源关闭。另外,即使在转换结束以后,由于因压缩弹簧136的作用,作用摆动体110被保持在图4的针杆动作位置,所以可以将通往螺线管120的电源保持原关闭状态。
以下参照图10~13说明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实施例2的结构。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针杆驱动机构190的不同之处,只是针杆停止机构190s的摆动体的结构、及在该摆动体与弹簧机构之间设有新的转动杆240,其他的结构均相同。因此,与实施例1同样的零件或要件使用同一参照编号,并省略其说明。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弹簧机构130与转动杆240构成本发明的反转机构。
上述转动杆240,在其一端的第九连接轴240a上可转动地连接着弹簧机构130的一端,另一端被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支撑轴110a上。因此,转动杆240与作用摆动体绕同轴(第二支撑轴110a)转动。弹簧机构13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弹簧导轴127连接。
作用摆动体210与实施例1的作用摆动体110一样具有3个端部,第一端部(下端)的第六连接轴210b可转动地连接在针杆驱动连杆装置的第二杆112(图7~9)的另一端上,在第二端部(左端)上形成了凹部,在该凹部上靠接着第七连接轴210c、以及该第七连接轴210c可转动地与复动式的螺线管120连接都与实施例1相同。
在作用摆动体210的第三端部(右端)上形成有槽部241。该槽部241,具有与由螺线管120动作的该作用摆动体210的摆动方向相对向的一对靠接部241a、241b。
当螺线管120处于伸长位置时,如图11所示,第九连接轴240a位于连接第二支撑轴110a及弹簧导轴127的直线L的下方。因此,因转动杆240的第九连接轴240a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压力F的、且垂直于连接第二支撑轴110a与第九连接轴240a的直线方向的分力Fn,故转动杆240受到顺时针方向的力而与作用摆动体210的下方的靠接部241b靠接,给予作用摆动体210沿图11顺时针方向的摆动力。此时,作用摆动体210与第一档块121靠接并由压缩弹簧136的压力保持其位置。从而,将通向螺线管120的电源关闭。该位置是针杆动作位置。另外,上述的分力Fn的朝向是作用摆动体210向针杆动作位置摆动时的摆动方向,在图中是顺时针方向。
当从该针杆动作位置使螺线管120动作时,作用摆动体210及转动杆240由螺线管120的驱动力而克服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分力Fn并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图12表示作用摆动体210及转动杆240达到其摆动运动的中间点的状态和第九连接轴240a上升且位于连接第二支撑轴110a与弹簧导轴127的直线L上的瞬间状态。在该瞬间,转动杆240的第九连接轴240a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压力F的、在作用摆动体210的摆动方向的分力Fn为零,消除了转动杆240及作用摆动体210所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的与螺线管120对抗的力。在本实施例中直到第九连接轴240a通过直线L为止,转动杆240持续与该转动杆240的动作方向相反侧的靠接部(在向针杆停止位置动作时靠接部241b)靠接。
随后,在下一个瞬间第九连接轴240a向连接第二支撑轴110a与弹簧导轴127的直线L上方移动,产生转动杆240的第九连接轴240a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压力F的、摆动方向分力Fn,转动杆240受到逆时针方向(摆动方向)的力。其结果是,即使转动杆240不借助来自螺线管120的驱动力,也通过来自缩弹簧136的力Fn的作用而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且与作用摆动体210的靠接部241a靠接,对作用摆动体210施加逆时针方向的力。因此,越过上述中间点之后可以切断通往螺线管120的电源。直到作用摆动体210由来自缩弹簧136的力而转动到与第二档块122靠接,处于图13所示的状态,并由缩弹簧136的力而保持其位置。该位置是针杆停止位置。
然后,当为了从该针杆停止位置转换到针杆动作位置、使螺线管120动作时,作用摆动体210通过螺线管120的驱动力而克服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分力Fn并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经过图12的状态到达图11的状态。直到第九连接轴240a通过直线L,转动杆240都持续地与该转动杆240的动作方向的相反侧的靠接部241a靠接。
在达到图12状态的下一个瞬间,第九连接轴240a向连接第二支撑轴110a与弹簧导轴127的直线L下方移动,产生转动杆240的第九连接轴240a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压力F的摆动方向分力Fn,转动杆240受到顺时针方向(摆动方向)的力。其结果是,即使转动杆240不借助来自螺线管120的驱动力,也因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力Fn的作用而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且与作用摆动体210的靠接部241b靠接,对作用摆动体210施加向顺时针方向的力。因此,在越过上述中间点之后可以切断通往螺线管120的电源。作用摆动体210由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力转动到与第二档块121靠接为止,到达于图11所示的状态,并由压缩弹簧136的力而保持其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除了能获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以外,还能获得如下效果。除了作用摆动体210的转动以外,转动杆240相对于作用摆动体210以第二支撑轴110a为中心转动于两个靠接部241a、241b之间,因此,处于针杆动作位置及针杆停止位置的弹簧机构130的转动角度θ2(图11(b)、图13(b))比实施例1时的转动角度θ1(图4及图6)大。因此,加大了作用摆动体110或转动杆240的第九连接轴240a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压力F的、在作用摆动体210的摆动方向上的分力Fn。因此,能获得加大保持于针杆动作位置及针杆停止位置的力Fn的效果。随着加宽作用摆动体210的槽部241上下方向的宽度而扩大一对靠接部241a、241b之间的距离,能进一步加大图11及图13状态下的力的分力Fn。
此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在螺线管120的动作时、当第九连接轴240a通过上述直线L的瞬间因压缩弹簧136的力而将转动杆240向越过直线L一侧转动的结构,所以在转动时转动杆240与作用摆动体210的靠接部241a、241b相互撞击,有产生因反复地撞击的噪音、或材料的疲劳、损坏的危险。在此,考虑到例如该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图29的结构。
关于图29,244a、244b是为了形成与转动杆240的靠接面而分别埋设在靠接部241a、241b表面的作为缓冲机构的橡胶等的弹性体,并且,240A、240B分别位于与转动杆240上的上述靠接部241a、241b靠接的位置。另外,关于进行与实施例2相同作用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
在该构成中,为了将作用摆动体210移动到针杆移动位置或针杆停止位置而使螺线管120动作,且当第九连接轴240a从一方向另一方越过上述直线L时的转动杆240转动时,由设于靠接部241a、241b及靠接位置240A、240B的中间的弹性体244a、244b、使两者缓冲靠接。因此,可以降低两者靠接时的噪音或部件的疲劳、损坏。
另外,作为为了获得同样效果的实施例2的其他变形例,也可以采用图30所示的结构。此时,在转动杆240的靠接位置240A、240B上设有作为缓冲机构的弹性体244A、244B。根据该结构可以获得与图29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图29、30所示的实施例中,作为弹性体244a、244b、244A、244B的固定方法,也可以固定或埋设在靠接部241a、241b至靠接位置240A、240B的表面上。另外,以上说明的是将弹性体244a、244b、244A、244B只设在靠接部241a、241b或靠接位置240A、240B的一侧的实例,但只要设在两者之间即可,例如,不是只设在一侧而也可以设在两侧。
以下,参照图14~17说明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的实施例3的结构。该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针杆驱动机构的不同之处,只在于针杆停止机构390s的摆动体与螺线管的连接部的结构,其他的结构相同。因此,与实施例1同样的部件或要件使用同一参照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该实施例的作用摆动体310,其大致中央部被能转动地支撑、且具有3个端部,第一端部(下端)的第六连接轴310b被可转动地连接在针杆驱动连杆装置的第二杆112(图7~9)的另一端上,在第三端部(右端)的第八连接轴310d上可转动地连接着弹簧机构130的一端,都与实施例1的作用摆动体110相同,但在螺线管120的动作方向(上下方向)宽阔地形成其第二端部(左端)的凹部341。并且,作为螺线管120与作用摆动体310的连接点的第七连接轴310c被支撑在螺线管120上,并且与在凹部341上下方向相对向的一对靠接部341a、341b的任何一方靠接,以此将作用摆动体310与螺线管120连接。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其特征是,在螺线管120与作用摆动体310的连接部设有向螺线管120的动作方向的游隙。
如图15所示,当螺线管120处于伸长位置时,第八连接轴310d位于连接第二支撑轴110a与弹簧导轴127的直线L的下方,作用摆动体310,通过由第八连接轴310d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压力F的摆动方向分力Fn,而受到顺时针方向的力。此时,作用摆动体310与第一档块121靠接并因压缩弹簧136的力而保持其位置。另外,第七连接轴310c与凹部341下方的靠接部341a靠接。该位置是针杆动作位置。
当从该针杆动作位置使螺线管120动作时,作用摆动体310因螺线管120的作用而克服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分力Fn、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图16表示的是第八连接轴310d上升并位于直线L上的瞬间。在该瞬间,作用摆动体310的第八连接轴310d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压力F的摆动方向分力Fn为零,消除了螺线管120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的对抗力。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八连接轴310d直到通过直线L为止,第七连接轴310c都与螺线管120的动作方向的靠接部341b靠接,使螺线管120的驱动力作用于作用摆动体310。
然后,在下一个瞬间,第八连接轴310d向直线L的上方移动,作用摆动体310,因第八连接轴310d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压力F的摆动方向分力Fn,而受到逆时针方向(摆动方向)的力。其结果是,由压缩弹簧136的分力Fn(即使没有来自螺线管120的驱动力),作用摆动体310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其结局是,作用摆动体310转动到与第二档块122靠接为止,处于图17所示的状态,并用压缩弹簧136的力保持其位置。该位置是针杆停止位置。
在图14中,S1表示本实施例的螺线管120的行程,S2是当没有在螺线管120的动作方向设置游隙时需要同等的作用摆动体310摆动量时所必须的行程。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减小螺线管120的行程,但因压缩弹簧136的分力Fn,作用摆动体310也能转动到针杆停止位置或针杆动作位置。
图18是实施例3的作用摆动体310与螺线管120的连接部的变形例,该作用摆动体410,在其第二端部(左端)固定着第七连接轴410c。用销子442将连接部件443可转动地连接在螺线管120上。在连接部件443上,沿螺线管120的动作方向设有一对靠接部441a、441b。该连接部件443的一对靠接部441a、441b的任何一方与作用摆动体410的第七连接轴410c靠接,以此将作用摆动体410与螺线管120连接。该变形例的动作及效果与图14~17所示的实例一样。
此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当螺线管120动作时第八连接轴310d在通过上述直线L的瞬间、由压缩弹簧136的压力将作用摆动体310转动到超过该直线一侧,所以在转动时被支撑在螺线管120上的第七连接轴310c与作用摆动体310的靠接部341a、341b相互撞击,有产生因反复地撞击的噪音、或材料的疲劳、损坏的危险。
在此,作为实施例3的变形例,考虑到使用图31、32所示的结构。图31、32所示的解决方法与表示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图29、30所示的方法一样,首先关于图31,345a、345b是分别设在靠接表面341a、341b的作为缓冲机构的橡胶等的弹性体。因此,为了将作用摆动体310移动到针杆移动位置或针杆停止位置而使螺线管120动作,且当第八连接轴310d从一方向另一方越过上述直线L时的作用摆动体310摆动时,因设于靠接部341a、341b及连接点310c中间的弹性体345a、345b而使两者缓冲靠接。因此,可以降低两者靠接时的噪音或部件的疲劳、损坏。
另外,在图32所示的结构中将,将作为缓冲机构的弹性体345c设置在第七连接轴310c的周围。根据该结构可以获得与图31的结构同样的效果。并且,弹性体345c的配置是在第七连接轴310c的周围,但也可以不设在其整体外圆周而只设在面对靠接部341a、341b的位置。下面,参照图19及20说明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的实施例4的结构。该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针杆驱动机构的不同之处,只在于针杆停止机构590s的摆动体不与螺线管直接连接,而通过中间臂550间接地连接、为了可转动地支撑该中间臂550而将中间轴551固定在未图示的缝纫机机架上,另外该中间轴551被兼作实施例1的弹簧导轴127的功能使用,其他的结构相同。因此,与实施例1同样的部件或要件使用同一参照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中间臂550,其左端可转动地与设在螺线管120杆上的连接点552连接,其右端可转动地与作用摆动体510的第七连接轴510c连接。在中间轴551与作用摆动体510的第八连接轴510d之间配置了弹簧机构130。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通过中间臂550将作用摆动体510与螺线管120间接地连接,所以能适当地选择中间臂550的杠杆比,以适当地改变螺线管120的行程及驱动力。
另外,通过中间臂550的作用可以增加螺线管120与针杆停止机构590s的各个结构配置的自由度。
另外,实施例3的作用摆动体310、410与螺线管120的连接结构也可以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中间臂550与螺线管120的连接部。
以下参照图21说明本发明的针杆驱动装置的实施例5的结构。该实施例5除了在中间臂与摆动体之间设有连接连杆653以外其于实施例4相同。
中间臂650,其左端的连接点652可转动地与螺线管120连接,其右端的连接点650a可转动地与连接连杆653的左端连接。连接连杆653的右端可转动地与作用摆动体610的第七连接轴610c连接。在中间轴651与作用摆动体610的第八连接轴610d之间配置了弹簧机构130。连接连杆653,具有与中间轴651和第二支撑轴110a之间距离大致相等的长度,且与连接中间轴651与第二支撑轴110a的直线大致平行。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通过中间臂650及连接连杆653间接地连接作用摆动体610和螺线管120,所以,与实施例4一样,可以适当地改变螺线管120的行程及螺线管120所必要的吸引力并能增加螺线管120与针杆停止机构690s的各个构成的配置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连杆653的长度设为与中间轴651和第二支撑轴110a之间距离相等,且与连接中间轴651与第二支撑轴110a的直线平行,以此如后所述,与实施例4相比,从螺线管120的传递力的效率显著。
以下参照图22及23说明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的实施例6的结构。该实施例6除了变更了在中间臂与摆动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外其于实施例5相同。
在图22中,中间臂750,其一端的连接点752可转动地与螺线管120连接,其另一端的连接销750a、750b可转动地分别与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及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的左端连接。连接连杆753a、753b的右端分别可转动地与作用摆动体710的一端的连接销710c1、710c2连接。往动连接连杆753a向作用摆动体710传递驱动力,直到只在螺线管120往动时且至少弹簧机构130通过死点为止,即,直到弹簧机构130的一端与作为作用摆动体710的连接点的第八连接轴710d、通过连接第二支撑轴110a和弹簧机构130的另一端的连接点的中间轴751的直线为止。另一方面,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向作用摆动体710传递驱动力,直到只在螺线管120回动时且至少弹簧机构130通过死点为止。
图23是用于说明实施例6主要部分结构的简图。各连接连杆753a、753b,在一方的端部(以图示为例是作用摆动体710侧的端部)上形成长孔754a、754b,并在该长孔754a、754b中分别穿过连接销710c1、710c2。
图23(a)表示螺线管120在往动时的初期状态,此时,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的长孔754a的端部(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的移动方向的相反侧端部)与连接销710c1靠接。另外,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的长孔754b不与连接销710c2靠接。
因此,螺线管120的驱动力,通过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向作用摆动体710传递,而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起不到传递驱动力的作用。另外,此时,向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的中间轴751的摆动方向N,为相对于连接销750a的摆动圆的切线方向。
随后,当用螺线管120持续地使中间臂750摆动时,弹簧机构130的压缩弹簧136阻止作用摆动体710及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摆动的力渐渐减弱,到达死点时为零。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的结构是在到达该死点时,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的长孔754a的端部与连接销710c1靠接。
一旦通过死点,则作用摆动体710由弹簧机构130的压缩弹簧136的作用而摆动到与未图示的档块靠接为止。与档块靠接时的各个连接连杆753a、753b的位置,与图23(b)所示的螺线管120回动时初期的位置相同。在通过该死点以后到与档块靠接为止的摆动运动的驱动力,由弹簧机构130的压缩弹簧136施加。
图23(b)表示的是螺线管120回动时的初期状态,此时,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的长孔754b的端部(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的移动方向的相反侧端部)与连接销710c2靠接,但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的长孔754a不与连接销710c1靠接。因此,螺线管120的驱动力通过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传递给作用摆动体710,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起不到传递驱动力的作用。此时,相对于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的中间轴751的摆动方向R,是相对于连接销750b的摆动圆的切线方向。
然后,当由螺线管120持续地摆动中间臂750时,弹簧机构130的压缩弹簧136阻止作用摆动体710及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摆动的力渐渐减弱,到死点时为零。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的结构是在达到该死点时,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的长孔754b的端部与连接销710c2靠接。
一旦通过死点,则作用摆动体710由弹簧机构130的压缩弹簧136的作用而摆动到与未图示的档块靠接为止。由弹簧机构130的压缩弹簧136施加通过该死点以后到与档块靠接为止的摆动运动的驱动力。
根据本实施例,除了实施例5的效果之外,还能以较少的行程转换针杆停止机构790s。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分别设置了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和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可以在往动或回动的初期,通过连接销750a、750b从中间臂750将施加于连接连杆753a、753b摆动方向的力正确地保持其摆动圆的切线方向,所以如后所述,与实施例4、5相比,从螺线管120的传递力的效率显著。
以上是各个连接连杆753a、753b在其一方的端部形成长孔754a、754b的实例,但只要是能起到同样功能的靠接部,也可以用不局限于长孔的任何形状。
图24~26是为了比较实施例4、5及6的针杆停止机构590s、690s、790s的螺线管120驱动力的传递效率而表示中间轴551、651、751与第二支撑轴110a的轴心距D、作用摆动体510、610、710的摆动半径r及摆动角α、螺线管120的行程S相同时的单线图。并且,在实施例4中,根据中间臂550的杠杆比产生的驱动力的传递效率不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杠杆比的比较。
另外,在实施例5的情况下的连接点650a与中间轴651之间的直线、与连接连杆653形成的角度β,是从螺线管120的动作开始的时刻到动作结束的时刻的平均值。而且,只表示了实施例6时的关于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的单线图,其往动时的初期状态的单线图。此时连接销750a与中间轴751之间的直线,与往动用连接连杆753a形成的角度γ正好为90度。因此,由于无论往动时还是回动时,在动作的初期状态下受到来自压缩弹簧136的与动作方向对向的力最大,所以在初期状态下的螺线管120的驱动力的传递效率至关重要。
在图24~26所示的各个针杆停止机构590s、690s、790s的结构中,设上述中心距D为50mm、摆动半径r为30mm、摆动角α为30度、行程S为16mm,在图24的情况下,为了对作用摆动体510的第六连接点510b施加P的力,其螺线管120的驱动力Ps必须为1.21P。同样在图25的情况下,螺线管120的驱动力Ps必须为1.08P,但在图26的情况下,螺线管120的驱动力Ps只须1.00P,其结局是,图26时的螺线管120的驱动力的传递效率为最显著。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关于实施例6的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的单线图,但此时,连接销750b与中间轴751之间的直线、与回动用连接连杆753b形成的角度正好为90度,且在与上述同等条件时,与图26的结果相同。
以上参照附图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而可以有各种变更。
例如,所示的实例是将作用摆动体110、210、310、410或中间臂550、650、750与螺线管120连接,但也可以是用手动操作作用摆动体110的结构。
另外,以上只说明了将本发明的针杆驱动机构的针杆停止机构应用于使用由图7~9所示的针杆驱动连杆装置的针杆驱动机构的实例,但只要是具有这种针杆驱动连杆装置的针杆驱动机构,本发明的针杆停止机构都能适用。例如,也能适用于图27、28所示的针杆驱动机构。
其他的,例如,关于图31、32所示的实施例3的变形例的结构,也只说明了在作用摆动体310的靠接部341a、341b与螺线管120的连接点310c(第七连接轴)的中间设有弹性体的实例,但例如,也适用于以实施例4为首的通过中间臂连接摆动体与螺线管的实例,只要是在使用该中间臂的连接中具有沿连接点的移动方向的游隙的结构的连接,则用上述方法的连接均有效。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由于设置有直到到达摆动运动的中间点为止、对将针杆驱动连杆装置的规定的连接点移动于针杆停止位置与针杆动作位置的作用摆动体、施加阻止摆动运动方向的力且当越过该中间点时施加向摆动方向的力的反转机构,所以能具有在针杆停止位置或针杆动作位置的自我保持功能。因此,无须气压机器的设备,而且不用大型且昂贵的自我保持型螺线管,能使用小型且便宜的螺线管。或者,也可以用手动式的方式。并且,由于只要用驱动机构或手动对作用摆动体施加摆动力并直到越过上述中间点,就可以在其后用反转机构移动到针杆停止位置或针杆上下运动位置,所以可以使用行程小的螺线管,或简化手动时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2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上述反转机构,由于随着上述作用摆动体从上述中间点的移动而增加向该摆动体施加的摆动方向的力,所以能使自我保持功能更可靠。
根据本发明3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上述反转机构,具有一端被支撑在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转动轴上的压缩弹簧,和一端与该压缩弹簧连接、而另一端可摆动地支撑于上述支撑轴上的转动杆,和能与该转动杆的动作方向的前后靠接地限制该转动杆的动作角度的、设在上述作用摆动体上的一对靠接部,所以能加大转动杆的转动角度,使其比作用摆动体的转动角度大,因此,能获得提高自我保持功能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4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在上述移动机构上,设有与上述作用摆动体连接的螺线管,所以可提供无须气压机器设备的针杆驱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5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由于通过中间臂将螺线管和作用摆动体连接,所以增加了螺线管与针杆停止机构的各构成的设置自由度。另外,能以适当地选择中间臂的杠杆比而适当地变更对螺线管要求的驱动力及行程。
根据本发明6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由于通过中间臂及传递臂将螺线管和作用摆动体连接,所以增加了螺线管与针杆停止机构的各构成的设置自由度。另外,使传递臂具有与上述中间轴和支撑轴的距离大致相等的长度,且将一端与上述中间臂连接并将另一端与上述中间轴与支撑轴的连接线几乎平行地连接在上述作用摆动体上,所以能提高来自螺线管的驱动力的传递效率。
根据本发明7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由于兼用上述中间轴与转动轴,所以能提供既减少零件数量又具有高功能的针杆驱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8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由于通过中间臂及传递臂连接螺线管和作用摆动体,所以增加了螺线管和针杆停止机构各构成的设置自由度。另外,将传递臂设定为螺线管的往动用及回动用两个臂,且往动用传递臂至少只在往动时向作用摆动体传递驱动力直到上述压缩弹簧与作用摆动体的连接点通过连接支撑轴和转动轴的直线为止,而回动用传递臂,至少只在回动时向作用摆动体传递驱动力直到上述压缩弹簧与作用摆动体的连接点通过连接支撑轴和转动轴的直线为止,所以提高了来自螺线管的驱动力的传递效率。
根据本发明9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由于在上述螺线管与作用摆动体的连接部或上述螺线管与中间臂的连接部上设有沿螺线管动作方向的游隙,所以即使螺线管的行程小,也可以将作用摆动体移动于针杆动作位置及针杆停止位置。
根据本发明10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由于设有一端与压缩弹簧连接而另一端可摆动地被支撑于上述支撑轴上的转动杆,和设于上述作用摆动体上且能与该转动杆的动作方向的前后靠接地限制该转动杆的动作角度的一对靠接部,当上述转动杆驱动上述驱动机构时,与动作方向相反侧的靠接部靠接直到至少上述压缩弹簧与转动杆的连接点通过连接上述支撑轴与转动轴的直线为止,所以可以加大转动杆的转动角度,使其大于作用摆动体的转动角度,因此,能获得加大压缩弹簧将作用摆动体保持于针杆动作位置及针杆停止位置的保持力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1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在当上述作用摆动体转动时由压缩弹簧的作用从某一瞬间以大的转动力转动的转动杆的靠接位置与作用摆动体的靠接部的中间设置弹性体(缓冲机构),所以,可以降低噪音的产生,并且能降低因反复靠接的部件的损坏并提高机构的寿命。
根据本发明12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在当上述作用摆动体转动时由压缩弹簧的作用从某一瞬间以大的转动力转动的作用摆动体或中间臂的靠接部与螺线管的连接点的中间设有弹性体(缓冲机构),所以,可以降低噪音的产生,并且能降低因反复靠接的部件的损坏并提高机构的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针杆驱动机构,设有针杆驱动连杆机构和针杆停止机构,所述针杆驱动连杆机构,具有与主轴连动且能以一个固定轴线为中心摆动地被支撑的摆动体(104)、与摆动体连接的第一连接臂(106)、以及相对于第一连接臂在规定的连接点连接、向针杆传递摆动的第二连接臂(107);所述针杆停止机构,以将所述规定的连接点移动于与所述摆动体的摆动中心一致的针杆停止位置和从所述摆动中心离开的针杆动作位置的方式与所述规定的连接点连接,并且能切断对针杆传递主轴的驱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停止机构,具有移动机构和反转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由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支撑轴,和可摆动地被支撑在该支撑轴上且通过其摆动而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所述连接点、使其移动于所述针杆停止位置与针杆动作位置的作用摆动体,和使所述作用摆动体向一个位置摆动的驱动机构,和设于限制所述作用摆动体摆动量的摆动方向前后的限制部件构成,所述反转机构,一端支撑在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转动轴上且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作用摆动体上;该反转机构具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在所述作用摆动体摆动时,在到达其摆动运动的中间点之前对摆动运动施加阻止方向的力,在越过该中间点时,施加朝向摆动方向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机构,随着所述作用摆动体从所述中间点的移动而增加对该作用摆动体施加的所述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机构,具有一端支撑在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所述转动轴上的压缩弹簧,和一端与该压缩弹簧连接、而另一端可摆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轴上的转动杆,和能与该转动杆的动作方向的前后靠接地限制该转动杆的动作角度的、设在所述作用摆动体上的一对靠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是与所述作用摆动体连接的螺线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机构上,设有螺线管、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中间轴、可摆动地支撑于该中间轴上且一端与螺线管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作用摆动体连接的中间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机构上,设有螺线管、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中间轴、可摆动地支撑于该中间轴上且一端与所述螺线管连接的中间臂、具有与所述中间轴和支撑轴的距离大致相等的长度且一端与所述中间臂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中间轴和支撑轴的连接线几乎平行地连接在所述作用摆动体上的传递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与转动轴兼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具有螺线管、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中间轴、可摆动地支撑于该中间轴上并与所述螺线管连接的中间臂、一端与中间臂连接并且另一端与作用摆动体连接、且只在所述螺线管的往动时至少在所述压缩弹簧与作用摆动体的连接点通过连接支撑轴和转动轴的直线之前、向作用摆动体传递驱动力的往动用传递臂、一端与中间臂连接并且另一端与作用摆动体连接、且只在所述螺线管的回动时至少在所述压缩弹簧与作用摆动体的连接点通过连接支撑轴和转动轴的直线之前、向作用摆动体传递驱动力的回动用传递臂。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线管与作用摆动体的连接部或所述螺线管与中间臂的连接部上,设有沿螺线管动作方向的游隙,且将螺线管与作用摆动体或中间臂连接,用以在螺线管的往复运动时至少在所述作用摆动体到达所述中间点之前、使螺线管的驱动力作用于作用摆动体或中间臂上。
10.一种针杆驱动机构,设有具有规定的连接点的针杆驱动连杆装置,和将所述规定的连接点移动于所述针杆停止位置与所述针杆动作位置且能有选择地对针杆传递·切断主轴的驱动力的针杆停止机构,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撑在缝纫机机架上的支撑轴,和可摆动地支撑在该支撑轴上、且通过该摆动而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所述针杆驱动连杆装置的作用摆动体,和使所述针杆停止机构的作用摆动体摆动的驱动机构,和从所述支撑轴离开规定的距离并与该支撑轴大致平行地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转动轴,和一端可摆动地支撑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压缩弹簧,和一端与该压缩弹簧连接、而另一端可摆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撑轴上的转动杆,和设于所述作用摆动体上的、能与该转动杆的动作方向的前后靠接地限制该转动杆的动作角度的一对靠接部;当所述转动杆被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时,至少在所述压缩弹簧与转动杆的连接点通过连接所述支撑轴与转动轴的直线之前、与动作方向相反侧的靠接部靠接。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10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作用摆动体与所述转动杆的靠接处,设有缓冲机构。
12.在所述螺线管与作用摆动体的连接部或所述螺线管与中间臂的连接部上,设有缓冲机构。
全文摘要
一种针杆驱动机构,将规定的连接点(111)移动于针杆停止位置及针杆上下运动位置且有选择地传递·切断对针杆的主轴的驱动力,其具有移动机构和反转机构(130、240),移动机构由可摆动地被支撑于支撑轴(110a)上且由其摆动直接或间接地将连接点移动的作用摆动体(110等)、设于限制作用摆动体摆动量的摆动方向前后的限制部件(121、122)构成,反转机构,一端支撑在转动轴(127)上且另一端连接在作用摆动体上。反转机构在作用摆动体摆动时,在其到达摆动运动的中间点之前,对摆动运动施加阻止方向的力,当越过该中间点时,施加朝向摆动方向的力。这种针杆驱动机构,使用无须气压机器设备且便宜的驱动机构。
文档编号D05B55/00GK1607286SQ200310101318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4日
发明者后藤圣司, 公文哲 申请人:重机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