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匹头的收边方法

文档序号:174252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匹头的收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个在一个具有至少两个对置针床的横机上收边一针织品匹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公知了不同的收边方法,它们为了收边一个线圈必需两个移圈过程。由此它们是相对时间紧张的。特别地在制造筒状-圆形-成品针织物时这些时间紧张的方法则是不希望的。这些针织品完全地在横机上构成。对于其制造所需的总的机器运行时间则由用于构成针织横列的滑杆运动的时间和用于其中只将线圈移圈的滑杆运动的时间组合构成。为了可以经济地生产这整个的针织品匹头,则必须将用于没有成圈的滑杆运动的时间尽可能最小化。
同时在收边时必需的是,制造一个牢固的针织品收尾,其有足够的弹性和是视觉上招人喜爱的。然而特别对于筒状-圆形-成品针织物按照现有技术的套口方法(Kettelverfahren)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不能完全满足。

发明内容
由此作为本发明基础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方法,借助它一个针织品匹头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并高的质量地被收边。
这个任务借助一个在一个具有至少两个相对置的针床的横机上收边一针织品匹头的方法解决,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a)将至少一个开始-缝合线圈从该第一针床移圈到这个第二、此外没有承载该针织物的线圈的针床上;b)将该第二针床移位,直至这至少一个缝合线圈和在该第一针床上那至少一个相邻缝合线圈相对置;c)将这至少一个相邻要被收边的线圈移圈到该第二针床的带有至少一个缝合线圈的那个针或那些针上;d)编织(Abstricken)这两个在那个或那些针钩上悬挂的线圈并因此构成至少一个新的缝合线圈;
e)重复该步骤b)至d)。
本发明方法为了收边一线圈只需要一个移圈过程而不同于现有技术方法中的两个移圈过程并因此其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公知方法。
此外在本发明方法中该缝合线圈不被移圈。而是那些下一个缝合线圈被悬挂到这些具有该缝合线圈的针上。接着编织在这个或这些缝合针上的那两个缝合线圈并构成一个新的缝合线圈。因为该缝合线圈本身不被移圈,所以它们也没有受到-象它们在每个移圈过程中所产生的那样-过度拉伸。由此它们弹性地安置在线圈纵行上。另外该缝合线圈还可以形成一个限定的尺寸,所以可以实现一个视觉上漂亮的收尾。当向该缝合线圈移圈一个与针织物连接的线圈时,这个被移圈的线圈就是一个其上还作用着一个牵拉力的线圈,因此该移圈过程可以相对可靠地进行。
如果在收边过程期间达到了该针床-针床载有带至少一个缝合线圈的针-的最大移位行程,则该至少一个缝合线圈就可以被移圈到该相对置针床的一个自由针上并且这个载有缝合针的针床被带到它的和当前的移位方向相对置的最外端移动位置上,然后该收边过程继续运行。
在多层的针织物情况下,在收边之前所有线圈可以被移圈到该第一针床上,以便用该第二针床可以执行这必需的移位运动。在筒状针织物情况下,该第二针床的线圈在收边过程之前可以被移圈到该第一针床的空针上。以此方式筒状-圆形-成品针织物就可以方便地在领口或者也在上边的口袋结尾,在翻边和类似部分处的收边了。


下面借助附图对一个现有技术的收边方法和一个本发明收边方法分别就一个筒状-圆形-成品针织物的实施例作详细地阐述。具体地表明图1.1+图1.2表明一个按照现有技术用于收边一个筒状-圆形-成品针织物的收边过程的移动线圈图,图2.1-图2.8表明一个本发明的用于收边一个筒状-圆形-成品针织物的方法的移动线圈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1和图1.2以一筒状针织物为例表明了按照现有技术的形成一牢固的针织品收尾的收边技术,针织品收尾例如在领口或套口处是必需的。该第二针床,即此处后针床H,可以执行横移运动。该前针床V则在本描述的例子中是不可横移的。理所当然该针床V,H的角色也是可以交换的。此外,原理上也可能的是,将两个针床可错开地配置。
在图1.1的R0横列中,表明了该筒状-圆形-成品针织物的最后的针织横列。织物在前边的和后针床V,H上构成。其中与每个带有一个线圈的针与另一针床的一个空针对置。在横列R1中开始将位于该后针床H上的针织物背侧进行收边。为此用后针床H的最外端针95构成一个线圈,该线圈就是这个开始-缝合线圈。然后在横列R2中,这个线圈被移圈到前针床V的针95上。接着,在横列R3中,该后针床H被向右地移动两个针位并且该缝合线圈就为此被悬挂到该针织物的已经存在于针93上的线圈上。然后在横列R4中,用此时最外端针93编织这两个线圈并因此构成一个新的缝合线圈。通过重复在横列R2-R4中的过程就可以收边这整个的针织品背侧了。
在图1.2中表明了用于针织物前侧的收边的方法过程,该针织物前则位于该前针床V上。该横列R0也表明了在开始该收边过程之前的筒状针织物。该横列对应于在图1.1中的横列R0。在横列R1中,用该前针床V的最外端针96构成一个线圈,该线圈是开始-缝合线圈。接着该后针床H在横列R2中被移动到它的基础位置上并且该缝合线圈被移圈到该后针床H的相对置的针96上。在横列R3中,将后针床H向左横移两个针位以及将该缝合线圈从后针床H移圈到针94上直至那里的前面针织物部分的线圈上。然后用该最外端针94编织这两个在针94上的线圈并因此构成一个新的缝合线圈。通过重复在横列R2-R4中所示的步骤就可以收边这整个的针织物前侧了。
图1.1和图1.2表明了,该缝合线圈被分别两次地移圈,然后通过编织可以构成一个新的缝合线圈。特别地在第一次移圈时该缝合线圈被过度伸长并因此丧失了它的弹性。在第二次移圈时该缝合线圈是被一个此外没有线圈的针转交。由此在这要被转交的缝合线圈上没有作用着足够的牵拉力,以便可靠地允许这个已经过度拉伸的线圈的移圈过程了。
此外现有技术的这个方法需要每个缝合过程(Kettelvorgang)3次针运动并且因此也是非常时间紧迫的。由于缝合线圈的过度拉伸,则使该收边过程是部分地不可靠了并还导致一个相对无弹性的和视觉上不太令人满意的针织品收尾。
图2.1-图2.8表明了一个按照本发明的可避免这些缺点的方法。它也如图1.1和图1.2一样地表明了在一个收边筒状针织物的例子中的收边过程。该后针床H就是那个可以执行横移运动的针床。正如在图1.1和图1.2中所示例子那样,该套口缝(Kettelnaht)是此处的一个线圈宽度。但是套口缝也可以通过多个针地延伸。一个这样较宽的结构形式在按照图1.1和图1.2的现有技术方法中也是可能的。从线圈纵行到线圈纵行的连接只借助一个缝合线圈实现。但是这个连接也可以用多个线圈实现。
图2.1-图2.8表明了用于针织物的背侧及前侧的完整的收边过程。用于背侧的收边过程是在右侧上开始的而用于前侧的那个收边过程则是在左侧上开始的。理所当然,该背侧的收边也可以在左侧开始而用于前侧的那个收边则在右侧开始。
在横列R0中表明了按照最后正常的针织横列之后的筒状针织物。该前针床V和后针床H的每两个针都被一个线圈所占有。每个由一线圈所占有的针则与一个空载针相对置地安置。在横列R1中该针织物背侧的所有线圈被从后针床H移圈到前针床V的这些相对置的针上。因此产生了在横列R01中所示的线圈结构。这些偶数针载有该针织物前侧的线圈并且该非偶数针载有该针织物背侧的线圈。
横列R2表明了用于该后面针织物侧的收边过程的开始。该后针床H被向右边移位,直至到达该移位行程的末端位置。接着该针织物背侧的这个最外端的线圈从该前针床V的针95移圈到在后针床H上的相对置的针上。这个针在该后针床H的整个的移位区域(例如10.16厘米的针刺间距)上保持为用于针织物背侧的缝合针KN。在横列R3中该后针床H被向左地移位两个针。因此该后针床H的缝合针KN与前针床V的针93相对置,针93当时载有该针织物背侧的最外端线圈。这个线圈就被移圈到该后针床H的针KN上。然后在横列R4中编织这两个在针KN上悬挂的线圈。此后这个新构成的线圈作为缝合线圈水平地处在该垂直延伸的线圈纵行上。通过这个缝合线圈的尺寸可以控制该针织品收尾的弹性。
在横列R5中该后针床H向左移动两个针,因此该缝合针KN又与该前边针床V的当时载有该针织物背侧的最外端线圈的针相对置。然后这个线圈被移圈到该后针床H的针KN上,此后在横列R6中借助该针KN再构成一个缝合线圈,该缝合线圈将这两个处在针钩中的线圈亦即前面的缝合线圈和这边缘线圈相互地连接并因此在水平方向上建立了一个从一线圈纵行到下一个线圈纵行的连接。
在这个横列之后该收边循环结束。就构成了两个缝合线圈。该三角装置(Strickschloss)和导纱器就可以又如在横列R3中相同的方向上运动。重复该收边循环,直至该针织物背侧被收边完了或者该后针床H到达了其移位行程的左边的末端位置。
在横列R7中描述了,当达到该针床移位行程的这个左边的末端位置时,要采取什么措施。然后,该缝合针KN的线圈被移圈到该前针床V的它的相对置的自由针上。接着,该后针床H向右边移动,直至到达该移位行程的末端位置上。此后该缝合线圈又被转交到该后针床H的那个相对置的针上。这个针则又以KN标称。它保持为缝合针,直至该整个的针织物背侧被收边完或该后针床H到达了它的最外左边的移动位置上。
在横列R8中该后针床H向右边移动,直至到达该移位行程的末端位置。该缝合线圈被转交到该后针床H的该缝合线圈相对置的针上。这个针又成为缝合针KN,直至该针织物背侧被收边完了或者该后针床H执行了向左的整个移位行程的运动。
然后在横列R9中开始一个另外的收边循环,其延续到横列R12。该后针床H的针KN相对该前针床V而言位于不同于在横列R3-R6中的位置上。但是该横列R3和R9,R4和R10,R5和R11,R6和R12的过程是相同的。如果留下一个单独针而它的线圈还应被收边的话,则该收边循环就被放弃,如在横列R13和R14中所示的。
在横列R13中,该后针床H被向左地移动两个针。此时该缝合针KN与该针织物背侧的那最后的针相对置。这个线圈被移圈到该针KN上。然后在横列R14中用该缝合针KN构成一个线圈,该线圈将这前面的缝合线圈与该针织物背侧的最后的线圈相连接。因此该针织物背侧被完全地收边了。
然后开始该针织物前侧的收边。为此在横列R15中该后针床H被向右地移位一个针。该缝合线圈被移圈到该前边针床V的这个载有该针织物前侧的最外左边线圈的针上。在横列R16中该后针床H被向右移位,直至到达它移位行程的末端位置。除了这个在左侧上的最外端线圈外该针织物前侧的线圈被移圈到该后针床H的那些相对置的针上。这些线圈悬挂在那里的偶数针上。在该后针床H的那些空置的非偶数针上穿入一个抽线(Trennfaden),该抽线将那被转交到该缝合针上的线圈固定在它的线圈纵行的位置上,如在横列R17中所示的。在横列R18中该导纱器被向右边移动,以便可以将该纱线从该右边侧穿入该前边针床V的针上。接着在横列R19中借助该前针床V的缝合针KN构成一个线圈,该线圈将该针织物背侧的最后的缝合线圈与该针织物前侧的最外端线圈相连接。
然后,在横列R20中开始这真正的收边循环。该后针床被向左地移位两个针。因此该针KN处于和该后边针床H的这个当时载有该针织物前侧的那个最外端线圈的针4相对置。这个线圈就被移圈到该前针床V的针KN上。在横列R21中用该针KN构成这缝合线圈,缝合线圈将两个处在针钩中的线圈,亦即该前面的缝合线圈和这边缘线圈相互连接并因此建立一个水平的连接,连接从一个线圈纵行伸至下一个线圈纵行。
此后在横列R22中该后针床H被重新向左地移动两个针。该前针床V的缝合针KN又处在和该后边针床H的那个当时载有该针织物前侧的最外左边线圈的针相对置。这个线圈就为此被悬挂到该针KN上。接着在横列R23中借助针KN,如在横列R21中所述,构成一个缝合线圈。在这个横列之后该收边循环被结束。构成两个缝合线圈。该三角装置和导纱器又以如在横列R20中的相同方向被运动。所示的收边循环被重复,直至要么该针织物前侧被收边完了要么该后针床H已到达了该移位行程的其左边的末端位置。
该横列R24和R25则解释,当到达该针床移位行程的这个左边的末端位置时的这种运行措施。然后该针KN的线圈被移圈到该后针床H的针KN的相对置针上,如在横列R24中所示的那样。接着在横列R25中该后针床H被向右移动,直至它到达它的右边末端位置。此后该缝合线圈又被转交到该前针床V的那个相对置针上,该针成为该缝合针KN。
在横列R26中开始一个另外的收边循环,该循环延续至横列R29。该缝合针KN处在相对后针床H为不同于在横列R20至R23中的其他位置上,但是此外在横列R26至R29中所示的程序却相同于那些在横列R20至R23中的程序。该收边循环被重复,直至该针织物前侧被收边完了或该后针床到达了该移位行程的它的左边末端位置。如果留下一个单独的‘有待收边的线圈的’针的话,那么该收边循环被放弃,这个在横列R30和R31中表示。
在横列R30中该后针床H被向左地移动两个针,因此该缝合针KN和该针织物前侧的那个最后针相对置。这个线圈被移圈到该前针床V的那针KN上。然后在横列R31中用该缝合针KN构成一个线圈,该线圈将这前面的缝合线圈与该针织物前侧的最后的线圈相连接。因此该针织物前侧被完全地收边了。但是这个最后的线圈具有一个用于抽线的连接。为此最后的线圈在横列R32中被移圈到该后针床H的它的相对置的针上。接着在横列R33中该后针床H被向右移位,直至到达了该移位行程的末端位置。此时用这些形成该针织物前侧的针构成一个具有抽线的线圈横列。接着在横列R34中该后针床H被带到它的基础位置上。该抽线线圈被移圈到该前针床V的它相对置针上。因此不仅该前侧而且后侧都被完全地收边了。
这在图2.1-图2.8中描述的收边方法的特征在于对于针织物背侧和针织物前侧分别只需要两个针运动,以便收边该针织物的一线圈。因此该缝合过程相对现有技术被明显缩短了。因为这真正的缝合线圈不被移圈了,故它没有因移圈受到过度伸长,而是弹性地处在该线圈纵列上。此外该缝合线圈可以形成一个被限定的尺寸,所以该收边缝可以视觉上被最佳地构型。
因为并非该缝合线圈而是该针织物的一个线圈被移圈,则在这个线圈上作用一个被限定的牵拉力,因此该移圈过程相对可靠地运行了。
该收边过程正如这个载有缝合针的针床可以被移位那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旦到达该移位行程的末端,则该缝合线圈被移圈到它的相对置针上并且该针床被带到那个与该迄今的移位方向相反的最外端位置上。此后该缝合线圈被移圈到该可移位针床的它相对置针上。然后该收边过程又可以连续地继续运行了。
本方法以一个筒状针织品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用这个方法可以收边所有的针织物,只要其中该针织物的所有线圈可以被安置在一个针床上。
权利要求
1.用于在一个具有至少两个相对置的针床(V,H)的横机上收边一针织品匹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将至少一个开始-缝合线圈移圈到本来没有承载该针织物的线圈的第二针床(H,V)上;b)将该第二针床(H)移位,直至所述至少一个缝合线圈和在该第一针床(V)上至少下一个相邻的要被收边的线圈相对置;c)将这至少一个相邻的要被收边的线圈移圈到该第二针床(H)的所述至少一个缝合线圈的这个针(KN)上或这些针上;d)编织这两个在那个或那些针钩上悬挂的线圈并因此构成至少一个新的缝合线圈;e)重复该步骤b)至d)。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现该针床(H)的载有带至少一个缝合线圈的针(KN)的最大移位行程以后,所述至少一个缝合线圈被移圈到该相对置的针床(V)的一个自由针上并且该载有这针(KN)的针床(H)被带到所述针床的与当前移位方向相对置的最外端移动位置上,然后该收边过程继续运行。
3.按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多层的针织物于收边之前所有线圈被移圈到相同的针床(V,H)上。
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多层的针织物首先这一个针织物层例如该针织物前面部分被收边以及此后该第二针织物层例如这针织物背面部分被收边。
5.按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筒状针织物该第二针床(H)的线圈在收边过程以前被移圈到该第一针床(V)的空针上。
全文摘要
一个用于在具有至少两个相对置的针床(V,H)的横机上收边一针织品匹头的方法,其中该缝合线圈被移圈到第二、此外没有承载该针织物的线圈的针床上,该第二针床被移位,直至该缝合线圈和在第一针床上下一个要被收边的线圈相对置,接着该下一个要被收边的线圈被移圈到那个带有缝合线圈的针上,然后编织这两个线圈并因此构成一个新的缝合线圈。
文档编号D04B1/00GK1676709SQ200510071698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3日
发明者H·施密德特, T·诺嫩马赫尔, F·科卢拉 申请人:H.斯托尔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