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纱放管机械卡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876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取纱放管机械卡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尤其涉及粗纱机,特别涉及粗纱机的落纱装置,具体地是一种取纱放管机械卡爪。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粗纱机落纱装置采用的方法,是在车外装置与锭管数目相等的机械手,用一对一的方法水平伸入车内,夹住筒管,再水平退出,进行落纱、放空筒管,该方法无须下龙筋移动.但百余个机械手需水平移动较长距离.机构比较复杂,定位精度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纱放管机械卡爪,所述的这种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粗纱机抓取满管、放置空管的机构复杂、定位要求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取纱放管机械卡爪由一个连杆和一个机械卡爪构成,其中,所述的连杆的前端呈弧形弯曲,所述的机械卡爪的前端呈弧形弯曲,所述的连杆前端的弯曲方向和所述的机械卡爪前端的弯曲方向相对,所述的连杆的后端设置有气动元件、或者电磁驱动元件、或者液压驱动元件、或者偏心凸轮驱动元件,所述的连杆的前端和机械卡爪的前端的弧形弯曲内侧设置有一个轴套,所述的轴套呈圆柱管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杆前端和机械卡爪前端的弧形弯曲的内侧构成圆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粗纱机自动集体落纱平台中设置有一个平台板,平台板中设置有复数个圆孔,任意一个圆孔内均各自设置有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装置,平台板的水平驱动构将落纱平台放置在粗纱机的下龙筋上,并位于粗纱机筒管的下面,在纺纱的时候,落纱平台由垂直移动机构驱动随下龙筋一起上下运动,落纱平台上的圆孔数量与粗纱机粗纱锭数相同,每个圆孔对应一个筒管,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装置中的连杆后端的气动元件、或者电磁驱动元件、或者液压驱动元件、或者偏心凸轮驱动元件受控制系统控制动作,根据程序推动连杆,控制机械卡爪开合,抓住或释放筒管。其工作过程是纺纱到预定长度,关车,粗纱机龙筋下降到规定位置,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装置动作,抓住每个满管纱,落纱平台被一个定位块阻挡,而粗纱机龙筋继续下降,与落纱平台分离,落纱平台由水平驱动机构水平移出龙筋的上方,粗纱机的外置式落纱装置对落纱平台上的满管纱进行交换,换成空筒管,落纱平台被水平驱动机构水平推入,复位在龙筋上,龙筋上升,筒管的上缘被插入锭杆,落纱平台中的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装置放开空筒管,置于筒管齿轮上,准备重新开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的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装置利用连杆后端的气动元件、或者电磁驱动元件、或者液压驱动元件、或者偏心凸轮驱动元件控制机械卡爪开合,以抓住或放开筒管,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装置本身只需完成开合运动,水平的移动和复位由落纱平台完成,避免了长距离地移动,无需高精度的定位要求,其抓、放筒管的动作简单而可靠,适用于棉纺粗纱机集体落纱装置的自动化。


图1本实用新型的取纱放管机械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取纱放管机械卡爪夹紧筒管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取纱放管机械卡爪由一个连杆2和一个机械卡爪3构成,其中,所述的连杆2的前端呈弧形弯曲,所述的机械卡爪3的前端呈弧形弯曲,所述的连杆2前端的弯曲方向和所述的机械卡爪3前端的弯曲方向相对,所述的连杆2的后端设置有气动元件、或者电磁驱动元件、或者液压驱动元件、或者偏心凸轮驱动元件(图中未画出),所述的连杆2的前端和机械卡爪3的前端的弧形弯曲内侧设置有一个轴套5,所述的轴套5呈圆柱管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杆2前端和机械卡爪3前端的弧形弯曲的内侧构成圆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粗纱机自动集体落纱平台中设置有一个平台板,平台板中设置有复数个圆孔,任意一个圆孔内均各自设置有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装置,平台板的水平驱动构将落纱平台放置在粗纱机的下龙筋上,并位于粗纱机筒管的下面,在纺纱的时候,落纱平台由垂直移动机构驱动随下龙筋一起上下运动,落纱平台上的圆孔数量与粗纱机粗纱锭数相同,每个圆孔对应一个筒管1,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装置中的连杆2后端的气动元件、或者电磁驱动元件、或者液压驱动元件、或者偏心凸轮驱动元件受控制系统控制动作,根据程序推动连杆2,控制机械卡爪3开合,抓住或释放筒管1。其工作过程是纺纱到预定长度,关车,粗纱机龙筋下降到规定位置,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装置动作,抓住每个满管纱,落纱平台被一个定位块阻挡,而粗纱机龙筋继续下降,与落纱平台分离,落纱平台由水平驱动机构水平移出龙筋的上方,粗纱机的外置式落纱装置对落纱平台上的满管纱进行交换,换成空筒管,落纱平台被水平驱动机构水平推入,复位在龙筋上,龙筋上升,筒管1的上缘被插入锭杆,落纱平台中的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装置放开空筒管,置于筒管齿轮4上,准备重新开车。
权利要求1.一种取纱放管机械卡爪,由一个连杆和一个机械卡爪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的前端呈弧形弯曲,所述的机械卡爪的前端呈弧形弯曲,所述的连杆前端的弯曲方向和所述的机械卡爪前端的弯曲方向相对,所述的连杆的后端设置有气动元件、或者电磁驱动元件、或者液压驱动元件、或者偏心凸轮驱动元件,所述的连杆的前端和机械卡爪的前端的弧形弯曲内侧设置有一个轴套,所述的轴套呈圆柱管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纱放管机械卡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前端和机械卡爪前端的弧形弯曲的内侧构成圆周。
专利摘要一种取纱放管机械卡爪,由一个连杆和一个机械卡爪构成,连杆的前端呈弧形弯曲,机械卡爪的前端呈弧形弯曲,连杆前端的弯曲方向和机械卡爪前端的弯曲方向相对,连杆的后端设置有驱动元件,连杆的前端和机械卡爪的前端的弧形弯曲内侧设置有一个轴套,轴套呈圆柱管状。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装置设置在粗纱机自动集体落纱平台中的圆孔内,对应一个筒管,取纱放管机械卡爪装置中的连杆后端的驱动元件受控制系统控制动作,根据程序推动连杆,控制机械卡爪开合,抓住或释放筒管。本身只需完成开合运动,水平的移动和复位由落纱平台完成,避免了长距离地移动,无需高精度的定位要求,其抓、放筒管的动作简单而可靠,适用于棉纺粗纱机集体落纱装置的自动化。
文档编号D01H9/10GK2830436SQ20052004572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8日
发明者谢维菁, 庞明, 陈婴, 过明言, 陈斌 申请人: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