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帘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94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竹帘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竹帘的竹帘编织机。
背景技术
竹帘是生产竹胶板的主要原材料,在山区一直采用手工编织,编织速度慢,劳动强度大而且编织质量不易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速度快、质量稳定、劳动强度小、操作简单的竹帘编织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竹帘编织机它包括机架、传动、送篾、织线四部分,其机架部分是一长方形整体架子;其传动部分均是安在机架下方一端,由电动机带动皮带轮传递至减速箱,减速箱带动离合器,在离合器的输出主轴装有主齿轮[1],在输出轴的另一端装有一组角齿,在从角齿的轴杆上装有滑杆,滑杆上装有拨杆叉,拨杆叉可在轴杆的左、右定位块之间来回滑动;在右定位块的后面同轴顺次装有齿轮B、齿轮C、和齿轮D,齿轮B可与之同一水平面不同轴的齿轮E相啮合,与齿轮E同轴的齿轮F可与齿轮D相啮合,齿轮B、齿轮C还能和位于离合器输出主轴上的主齿轮相啮合;在左定位块的后面同轴装有齿轮G、齿轮G可与之同一水平面不同轴的齿轮H相啮合,齿轮H后同轴装有齿轮I,齿轮I与安装在其下方的齿轮J相互啮合,齿轮J后装有齿轮K、齿轮K与齿轮L相啮合;其送篾部分是由安装在机架上部的竹片推进盘以及装在机架后部的一组上、下滚筒和连杆A组成,连杆A的一端与齿轮D的轴杆相连,另一端与竹片推进盘相连;其织线部分由安装在机架顶部的线盒、推杆和连杆B、摆杆组成,连杆B一端与齿轮L的轴杆相连,另一端与推杆相连,连杆C一端与连杆A相连,另一端与线盒相连。
本实用新型能自动控制且操作简单、编织速度快、使用效果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推杆将线盒向上推的工作原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盒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该编织机的机架是一长方形整体架子。其传动部分均是安在机架下方一端,由电动机带动皮带轮1传递至减速箱2,减速箱2带动离合器3,在离合器3的输出主轴装有主齿轮4,在输出轴的另一端装有一组角齿,该组角齿分为主动角齿5和从动角齿6,主角齿5与从角齿6呈90℃啮合。在从动角齿6的轴杆上装有滑杆7,滑杆7上装有拨杆叉8,拨杆叉8可在轴杆9的左、右定位块10、11之间来回滑动;在右定位块11的后面同轴顺次装有齿轮B12、齿轮C13、和齿轮D14,齿轮B12可与之同一水平面不同轴的齿轮E15相啮合,与齿轮E15同轴的齿轮F16可与齿轮D14相啮合,齿轮B12、齿轮C13还能和位于离合器3输出主轴上的主齿轮4相啮合;在左定位块10的后面同轴装有齿轮G17、齿轮G17可与之同一水平面不同轴的齿轮H18相啮合,齿轮H18后同轴装有齿轮I19,齿轮I19与安装在其下方的齿轮J20相互啮合,齿轮J20后装有齿轮K21、齿轮K21与齿轮L22相啮合。其送篾部分是由安装在机架1上部的竹片推进盘23以及装在机架后部的一组上、下滚筒24、25和连杆A26组成,连杆A26的一端与齿轮D14的轴杆相连,另一端与竹片推进盘23相连,在上滚筒的右端装有飞轮。其织线部分由安装在机架顶部的线盒27、推杆28和连杆B29、摆杆30组成,连杆B29一端与齿轮L22的轴杆相连,另一端与推杆28相连,连杆C31一端与连杆A26相连,另一端与线盒27相连。机架上装有7组线盒,每组线盒27分为上、下两个,上层线盒无顶无底,下层线盒无顶有底,在每个下层线盒的底部都对应有一根推杆28,在上层线盒内装有线圈32,在上层线盒的底端装有能支撑线圈的弹片33。
该竹帘编织机工作时,电动机带动皮带轮1传递至减速箱2,减速箱2带动离合器3、主齿轮4以及主、从角齿做功。从动角齿6的轴杆上的滑杆7带动拨杆叉8向右运动,装在右定位块11的后面的齿轮B12与之同一水平面不同轴的齿轮E15相啮合,同时装在齿轮E15后的齿轮F16与齿轮D14相啮合、齿轮B12、齿轮C13还和位于离合器3输出主轴上的主齿轮4相啮合传动。齿轮D14的轴杆将动力传给连杆A26,连杆A26带动竹片推进盘23做功,将放在工作台上的竹片推到上、下滚筒之间的缝隙处,通过装在上滚筒右边的飞轮和连杆运动把竹片推进盘23推出。这时主、从角齿运行换向并带动拨杆叉向左滑动。这时装在左定位块10的后面的齿轮G17,与之同一水平面不同轴的齿轮H18相啮合,齿轮H18后同轴装有的齿轮I19与安装在其下方的齿轮J20相互啮合,齿轮J20后装有的齿轮K21与齿轮L22相啮合传动。齿轮L22的轴杆带动连杆B29,连杆B29带动推杆28和连杆C31做功,将上层线盒内的线圈从右边推到左边并下落到下层线盒内并从左边推到右边,同时推杆28将线圈从下层线盒推向上层线盒。此时完成了竹片的织线工作。
权利要求1.竹帘编织机,它包括机架、传动、送篾、织线四部分,其特征在于A、机架部分是一长方形整体架子;B、传动部分均是安在机架下方一端,由电动机带动皮带轮[1]传送至减速箱[2],减速箱[2]带动离合器[3],在离合器[3]的输出主轴上装有主齿轮[4],在输出轴的另一端装有一组角齿,分为主动角齿[5]和从动角齿[6],在从动角齿[6]的轴杆上装有滑杆[7],滑杆[7]上装有拨杆叉[8],拨杆叉[8]可在右轴杆[9]的左、右定位块[10]、[11]之间来回滑动;在右定位块[11]的后面同轴依次装有齿轮B[12]、齿轮C[13]、齿轮D[14],齿轮B[12]可与之同一水平面不同轴的齿轮E[15]相啮合,与齿轮E[15]同轴的齿轮F[16]可与齿轮D[14]相啮合,齿轮B[12]、齿轮C[13]还能和位于离合器[3]输出主轴上的主齿轮[4]相啮合;在左定位块[10]的后面同轴装有齿轮G[17]、齿轮G[17]可与之同一水平面不同轴的齿轮H[18]相啮合,齿轮H[18]后同轴装有齿轮I[19],齿轮I[19]与安装在其下方的齿轮J[20]相互啮合,齿轮J[20]后装有齿轮K[21]、齿轮K[21]与齿轮L[22]相啮合;C、送篾部分是由安装在机架上部的竹片推进盘[23]以及装在机架后部的一组上、下滚筒[24]、[25]和连杆A[26]组成,连杆A[26]的一端与齿轮D[14]的轴杆相连,另一端与竹片推进盘[23]相连;D、织线部分由安装在机架顶部的线盒[27]、推杆[28]和连杆B[29]、摆杆[30]组成,连杆B[29]一端与齿轮L[22]的轴杆相连,与另一端推杆[28]相连,连杆C[31]一端与连杆A[26]相连,另一端与线盒[27]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主动角齿[5]与从动角齿[6]呈90°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上滚筒[24]的右端装有飞轮[3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机架顶部的线盒[27]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线盒[271]无顶无底,下层线盒[272]无顶有底,线盒子内装有线圈[32];在上层线盒的底端装有能支撑线圈的弹片[3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下层线盒的底部都对应有一根推杆[28],推杆[28]的数量与下层线盒的数量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帘编织机。它包括机架、传动、送篾、织线四部分。机架部分是一长方形整体架子,传动部分均是安在机架下方一端,由电动机带动皮带轮传送至减速箱,减速箱带动离合器,在离合器的输出主轴装有主齿轮,在输出轴的另一端装有一组角齿,通过一系列齿轮的传动将动力输送给送篾部分和织线部分。送篾部分是由安装在机架上部的竹片推进盘以及装在机架后部的一组上、下滚筒和连杆A组成。织线部分由安装在机架顶部的线盒、推杆和连杆B、摆杆组成。通过齿轮和连杆的连接和传动将竹片织成竹帘。它具有能自动控制、操作简单、编织速度快、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D03D41/00GK2878008SQ200520051500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0日
发明者孙诗书 申请人:孙诗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