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感光的织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054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感光的织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感光的织品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对应外界环境的光线、温度变化,而对应呈现特殊的色泽或发出亮光的可感光的织品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人注重审美,对于织品的要求已不在局限于实用目的,更希望织品如家饰布,衣料,织带类,箱包布等,能具有更多元的色泽,甚至起到发光,感光的效果,来满足现代人对于生活色彩的丰富要求。
按目前常用的感光织品,多于一般织品上特定位置直接黏贴或拓印上所需的文字或几何图案,来达到使织品在特定环境下,局部发光或改变色泽。
例如家饰布,衣料,织带类,箱包布等布质的生活用品,其本身在织造过程所使用的均是不会反光或感光的一般织料纤维所交织而成。若要使该家饰布,衣料,织带类,箱包布等达到发光或改变色泽的效果,制造者必须在织造后,另行在家饰布,衣料,织带类,箱包布上选定局部适当位置黏贴或拓印上可发光或改变色泽材料所构成的文字或几何图案。
当使用者在使用该家饰布,衣料,织带类,箱包布等布质生活用品时,若周遭的光线产生变化,或遇到温度的改变时,该家饰布,衣料,织带类,箱包布上可发光或改变色泽材料所构成的文字或几何图案便会对应呈现特殊的色泽或发出亮光,来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
然如上述构造,仍未致完善,其缺点在1.常用的感光织品由于必须另行在织品表面上黏贴或拓印可发光或改变色泽材料,方可达到使织品在特定环境下,局部发光或改变色泽的效果,因此在制造上,需2道手续,手续较为复杂。
2.常用的感光织品所黏贴或拓印可发光或改变色泽材料不仅容易脱落破损,并且不耐洗涤,经长期使用在织品表面多呈现斑驳的残痕,而丧失应有的发光或改变色泽效果,影响织品美观。
本案实用新型申请人有鉴于上述常用的感光织品在实际使用时的缺点,且积累个人从事相关产业开发实务上多年的经验,精心研究,终于研发出一种可感光的织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感光的织品结构,可不需黏贴或拓印,而使织品表面预定位置具有可对应外界环境的光线、温度变化,而对应呈现特殊的色泽或发出亮光的文字或几何图案。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由有可对应发光的发光纤维与织料纤维所交织的织品,并在该织品预定位置具有发光纤维排列成文字或几何图案。
如上述构造,该织品上的文字或几何图案可因外界环境的光线、温度等变化,而对应呈现特殊的色泽或发出亮光,以提供使用者视觉上变化。
借由上述实施的呈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织品仅需一次工法,便可达到使织品在所使用的不同环境下,局部发光或改变色泽的效果,因此在制造上,仅需一道手续,手续较为简单。
2.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织品所采用的感光纤维一体成型织造成,不但耐洗涤,且经长期使用在织品表面仍不会破损,可长保发光或改变色泽效果,赋予使用者特殊视觉效果。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最较佳实施方式兹为便于贵审查委员能更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申请人举出较佳的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有可对应发光的发光纤维与织料纤维所交织的织品1,其中该织品1可为一家饰布织品1,并在该家饰布织品1表面预定位置在织造过程中形成具有发光纤维排列成花样的几何图案2,且上述所采用的发光纤维可为夜光纤维,使织品1上由发光纤维所排列的花样几何图案2可在无光状态发光。
如上述构造,如图1所示,本家饰布织品1上发光纤维所形成的花样几何图案2可吸收环境的自然光线(阳光),或室内的人造光线(紫外光灯),当室内外的自然或人造光线消失,在黑暗中,家饰布织品1上的发光纤维则会对应释放出亮光,造成夜光的特殊效果,以提供使用者视觉上变化。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上述构造中所采用的发光纤维可为感光纤维,使织品1上由发光纤维所排列的花样几何图案2可对应外界光线强度的变化而改变不同色泽。
如上述构造,如图1所示,本家饰布织品1上发光纤维所形成的花样几何图案2可感受自然光线(阳光)或室内的人造光线(紫外光灯)的照射强度变化,而对应改变不同色泽,造成织品1局部变色的特殊效果,以提供使用者视觉上变化。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上述构造中该所采用的发光纤维可为防伪纤维,使织品1上由发光纤维所排列的花样几何图案2可感受特定光线照射而改变不同色泽。
如上述构造,如图1所示,本家饰布的织品1上发光纤维所形成的花样几何图案2可感受特殊可见光线(红光、紫光)或不可见光线(紫外光、红外光)的照射,而对应改变不同色泽,造成织品1上的几何图案2呈现的特殊色泽,以提供使用者确认织品1来源,达到辨识的效果。
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上述构造中该所采用的发光纤维可为感温纤维,使织品1上由发光纤维所排列的花样几何图案2可感受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呈现不同色泽。
如上述构造,如图1所示,本家饰布的织品1上发光纤维所形成的花样几何图案2可感受特殊环境温度或使用者本身的体温,而来对应改变不同色泽,造成织品1上的几何图案2呈现变色的效果,以提供使用者视觉上的新奇变化。
实施例5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如图2所示,上述构造中,本织品1可为衣料织品1(T恤),且在该衣料织品1表面预定位置在织造过程中形成具有发光纤维排列成文字图案2,且该发光纤维可为上述夜光纤维、感光纤维、防伪纤维、感温纤维中任一种。
上述构造,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衣料织品1可出穿著在使用者身上,当处于所使用的不同环境之中,以萤光或反射光等不需人工电力的光线照射,该文字图案2可对应呈现特殊的色泽或发出亮光,来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
实施例6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如图3所示,上述构造中,本织品1可为织带类织品1(鞋带),且在该织带类织品1表面特定位置在织造过程中形成具有发光纤维排列成几何图案2,且该发光纤维可为上述夜光纤维、感光纤维、防伪纤维、感温纤维中任一种。
上述构造,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织带类织品1可应用在运动鞋,饰品,衣着上,当处于所使用的不同环境之中,以萤光或反射光等不需人工电力的光线照射,该几何图案2可对应呈现特殊的色泽或发出亮光,来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
实施例7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上述构造中,本织品1可为箱包布织品1(女用提包布),且在该箱包布织品1表面预定位置在织造过程中形成具有发光纤维排列成几何图案2,且该发光纤维可为上述夜光纤维、感光纤维、防伪纤维、感温纤维中任一种。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综由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结构详细揭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确实能达到不需黏贴或拓印,而使织品1表面预定位置具有对应外界光线、温度变化,对应呈现特殊色泽或亮光的图案2的目的,且未见在业界相关产品当中,应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要件,申请人依专利法的规定,向贵局提起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并恳请早日赐准本实用新型申请案,实感德惠。
权利要求1.一种可感光的织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是由有可对应发光的发光纤维与织料纤维所交织的织品,并在该织品预定位置具有发光纤维排列成文字或几何图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感光的织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纤维可为夜光纤维,使织品上由发光纤维所排列的文字或几何图案可在无光状态发光。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感光的织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纤维可为感光纤维,使织品上由发光纤维所排列的文字或几何图案可感受外界光源的强度变化而改变不同色泽。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感光的织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纤维可为防伪纤维,使织品上由发光纤维所排列的文字或几何图案可感受特定光线照射而改变不同色泽。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感光的织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纤维可为感温纤维,使织品上由发光纤维所排列的文字或几何图案可感受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呈现不同色泽。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感光的织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织品可为家饰布。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感光的织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织品可为衣料。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感光的织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织品可为织带类。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感光的织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织品可为箱包布。
专利摘要一种可感光的织品结构,是由有可对应发光的发光纤维与织料纤维所交织的织品,并在该织品表面预定位置具有发光纤维排列成文字或几何图案;如上述构造,该织品上的文字或几何图案可因外界环境的光线、温度等变化,而对应呈现特殊的色泽或发出亮光,以提供使用者视觉上变化。
文档编号D03D15/00GK2806513SQ200520114740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3日
发明者云敏雄 申请人:洽成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