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给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61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给进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才几给进机构,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 种可控制向前推进双二桥布并+予以车缝的直筒式缝纫才几给进才几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纺织工业技术的成熟及材料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多 种材质特性与传统布料相异的布料,另外,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使 得外表穿着合宜逐渐受到重视,造成人们崇尚流行与时尚,因此, 配合服装设计师多样复杂的设计,缝纫方法也因此必须进步。
早期单一移动齿的缝纫机,其移动齿的功能,是仅提供将布料 带入车缝位置而予以车缝,若要改变车缝线的间距(俗称粗细针), 由于缝纫机的动力源(马达)转速不变,故织针下针的次数不改变 的话,则只须改变移动齿的行程距离,即可将移动齿所带进布的量 增加或减少而达成粗细针的目的。但,面对当今发明的新布料(如 具有高弹性的布料)以及服饰的不同设计(如车缝后自然形成有皱 折的),上述单一移动齿的缝纫4几显然不足以应付。因此,目前大 多采用具有前、后两个移动齿的缝纫冲几来应对,其中,后移动齿的 功能相当于上述的单一移动齿的功能,若可改变其移动^f亍程,则可 控制车缝布的粗细针,而前移动齿的功能则需才艮据后移动齿的移动 行程来调整,使后端较慢进入车缝位置的布料,因前移动齿的带入 布量与后移动齿的带入布量相同或4交多或较少(俗称差动比),而
产生有车缝面平整或压布或铍折的不同状况,如此方可适应现今高 弹性的布料以及多样复杂的服装设计。
但众观目前市面上的直筒式缝纫机,无一具有可分别控制调整
前、后两个移动齿的移动4于程距离(即并且细针与差动比)的缝纫才几;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已知直筒式缝纫机l,的主要给进机构10,, 是利用一传动主轴20,来传IIN走4i动力源,并于该传动主轴20上 _没有一第一偏心轴21及一第二偏心轴22,而第一偏心轴21与第一 升降杆211轴接,第二偏心轴22与第二升降杆221轴接,其中, 该第二升降;f干221下方的第二J求座222枢接一第二5求连杆223,该 第二球连杆223直接与一前移动齿连动杆60固接,因此,当该传 动主轴20持续旋转运动时,该第二升降軒221即会上下运动,而 令该前移动齿连动杆60可上下运动,另因后移动齿连动杆70靠4妻 于前移动齿连动杆60上,故可与该前移动齿连动杆60同步上下运 动;另外,该第一升降4干211下方的第一J求座212片区4矣一第一J求连 杆213,该第一J求连4干213固i殳于一轴转驱动件40,上,而该轴转驱 动件40,是轴设于一驱动件固定轴41上,故当带动轮30,接收连续 动力转动时,该传动主轴20则持续族:转运动,该第一升降4干211 即会上下运动,而令轴转驱动件40,摆动;另由于该轴转驱动件40, 轴4妾一双轴4争导4干42,而该双轴转导4干42又与一摇动件50,轴4矣, 故可使该摇动件50,在摇动件固定轴51上来回摇动,而由于该摇动 4牛50,上具有一前移动齿4吝4干52与一后移动齿4吝4干53,,而该后移 动齿摇杆53,上具有一限位导槽54,,该限位导槽54,内具有一可于 该限位导槽54,上滑动位移的限位滑块932,,该限位滑块932,是与 一限位轴931,轴4妾,而该限位轴931,另固4妻于一后移动齿推4立杆 71上,该后移动齿4,4立4干71则与一后移动齿连动4干70轴4妄,古文当 摇动件50,来回摇动时,则可带动该后移动齿连动杆70来回水平位 移;另该前移动齿摇杆52是与一前移动齿推拉杆61'轴接,该前移 动齿4,拉杆61,又与一前移动齿连动杆60轴接,故当摇动件50,来
回4爯动时,则可同时带动该前移动齿连动^干60来回水平位移;特 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靠近后移动齿摇杆53,一侧的该摇动件固定轴 51上,轴i殳一力矩式轴4反杆93,,该力矩式轴4反杆93,的一端,轴 接着一推拉制动杆94,的一端,而该推拉制动杆94,的另一端,则与 该后移动齿推拉杆71中^殳轴接,由于该力矩式轴4反杆93,的另一端 i殳有一连动轴4反杆92,,该连动轴4反4干92,穿过一标度盘91,而与一 移动齿调整4反杆90,固接,故当4反动该移动齿调整4反杆90,时,该力 矩式轴#反4干93,即同时会净皮带动,此时一端与该力矩式轴4反^干93, 轴4妄的4,4i制动^f 94,即^皮影响而拖动该后移动齿4lMi^干71,而此 时与限位轴931,轴接的限位滑块932,,由于限位轴931,固接于该后 移动齿4,4i^干71 —端,古文在该限^f立导槽54,内即会滑动4立移,另由 于摇动件50,是以摇动的方式来带动该后移动齿推4立杆71的运动, 故与该后移动齿推^立杆71固接的限位轴931,,其在该限位导槽54, 内的位置,即会影响该后移动齿推4立杆71的运动大小,最终影响 i殳在该后移动齿连动杆70末端的后移动齿72位移行程距离;另夕卜, 由于在该轴转驱动件40,上也i殳有一限位导槽43,而该双轴转导杆 42是轴4妻于该限位导槽43上,故当名爻改变前移动齿62的位移4亍程 距离时,可将该双轴转导杆42与该限位导槽43轴接的给进调整螺 栓421放+>,移至其它位置再锁紧,由于该双轴转导杆42的运动 大小,是由该轴转驱动件40,的摆动产生,故该双轴转导杆42与该 限位导槽43轴接的给进调整螺栓421位置,会影响该摇动件50, 的摇动大小,最终会影响该前移动齿62及该后移动齿72的^f立移4亍 程距离。
由上述已知的直筒式》逢纫才几可看出,虽其具有可调整前、后移 动齿位移行程距离的手段,但当使用者只需要调整前移动齿62的 位移行程距离时,不4旦调整时非常麻烦,而且在改变了前移动齿62 的位移行程距离后,连带着也改变了原本已设定好不需调整的后移 动齿72的位移4亍程距离,因此不具可分别调整该前、后移动齿62、72的功能,相乂于也无法达到4吏用者随意分别调整车乡逢沣且细4十及差动 比的目的;也就是说,如果需要使用特殊的弹性布料,以及需要特 别车缝密度的设计,或需要将布料在车缝后产生皱折的美观效果 时,皆需具有能随意分别调整车缝粗细针及差动比功能的缝纫机才 可达成,这是该直筒式缝纫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力良现有纟支术中存在的缺陷,4是供一种 缝纫机给进机构,其是将前移动齿位移行程距离的控制机构,与后 移动齿位移行程距离的控制机构分开设置,让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 需求或喜好,4艮方使j也随时可将前移动齿或后移动齿的位移行程距 离改变而产生车缝粗细针及差动比的功能,使布料的车缝面具有平 整面或压布面或皱折面的不同变化,以符合现今高弹性布料的车缝 需求及多样复杂的服装设计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给进机构,是可分别调整前、 后移动齿布料给进量的控制机构,该给进机构包括有
一传动主轴,是用以传输旋转动力源,其上i殳有一第一偏心轴;
一第一升降杆,上端与该第一偏心轴轴《^妻,下端i殳有一第一珎^
座;
一轴转驱动件,轴设于一驱动件固定轴上,另在该轴转驱动件 上,固i殳有一与该第一J求座枢4妻的第一J求连杆;
一双轴转导杆, 一端与该轴转驱动件轴接;
一摇动件,轴设于一摇动件固定轴上,其上设有一前移动齿摇 杆及一后移动齿摇杆,其中,该前移动齿摇杆与该后移动齿摇杆各 具有一限4立导槽,而该后移动齿4罢4干上端与该只又轴转导4干另一端轴
*接;在该摇动件固定轴上的该摇动件两侧,分别i殳有一力矩式轴4反 杆;
一前移动齿推拉杆, 一端固设有一限位轴,该限位轴轴设一可 于该限位导槽内滑动位移的限位滑块,另该前移动齿推拉杆中段是 与一推拉制动杆一端轴接,而该推拉制动杆另一端,则与该力矩式 轴扳杆一端轴接;
一后移动齿推拉杆, 一端固设有另一限位轴,该限位轴轴设另 一可于该限位导槽内滑动位移的限位滑块,另该后移动齿推拉杆中 段是与另一推拉制动杆一端轴接,而该推拉制动杆另一端,则与另 该力头£式4由4反4干一端轴4姿;
一前移动齿连动杆,该前移动齿连动杆末端^:有一前移动齿, 中革史则与该前移动齿推拉杆另 一 端轴4妄;
一后移动齿连动杆,该后移动齿连动杆末端i更有一后移动齿, 中#殳则与该后移动齿推拉杆另 一 端轴4秦;
该力矩式轴扳杆分别转动,即可分别调整该前、后移动齿往复 平移的给进行程。
优选地,上述摇动件上i文有一前移动齿摇杆连4妄端,该前移动 齿摇杆连4妄端固4妄该前移动齿摇杆。
优选地,上述力矩式轴4反杆的一端连有一连动轴扳杆,该连动 轴扳杆穿过标度盘与 一移动齿调整扳杆固接,扳动该移动齿调整扳 杆,可同时带动该力矩式轴扳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缝纫机给进机构,用以控制 直筒式缝纫机向前推进双拼布料予以车缝的位移行程距离,该给进 才几构末端具有一前移动齿及一后移动齿,该缝纫才几上i殳有两个可连 4妾该纟合进才几构且可分别控制该前移动齿与该后移动齿4立移4于#呈3巨 离的移动齿调整4反杆,其中,该两移动齿调整4反杆分别i殳于缝纫机 两侧。
由于在本发明中将前移动齿位移行程距离的控制机构,与后移 动齿位移行程距离的控制机构分开设置,从而让使用者可根据自己 的需求或喜好,4艮方使_地随时可将前移动齿或后移动齿的位移行程 距离改变而产生车缝粗细针及差动比的功能,使布料的车缝面具有 平整面或压布面或皱折面的不同变化,以符合现今高弹性布料的车 缝需求及多样复杂的服装设计效杲。


图1是已知缝纫机给进机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已知缝纫机给进机构的外观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实施领域的缝纫机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缝纫枳J会进才几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缝纫机给进机构的外观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1 ~图6-4是本发明后移动齿的给进才几构平面运动示意图。
图7-1 ~图7-4是本发明前移动齿的给进机构平面运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结合

如下
请同时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实施领域 的缝纫4几俯^见示意图,以及本发明缝纫才几给进4几构的外3见立体及分 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所实施的领域,是一种由缝纫机座2 前端以悬吊方式来固4妾缝纫才几1,该缝纫才几座2固i殳于工作台3上, 供使用者4可向前给进双拼布料予以车缝的直筒式缝纫机1给进机 构10,该纟会进才几构10包括有 一传动主轴20,其上"&有一带动4仑 30,用以传iNN走4争动力源,其上i殳有一第一偏心轴21及一第二偏 心轴22; —第一升降才干211,上端与该第一偏心轴21轴4妄,下端 i殳有一第一J求座212; —第二升降4干221,上端与该第二偏心轴22 轴接,下端设有一第二球座222,该第二球座222与一第二球连杆 223枢4妄; 一轴转驱动件40,轴设于一驱动件固定轴41上,该驱 动件固定轴41固设于该缝纫机1上,另于该轴转驱动件40上,固 i殳有一与该第一3求座212 ^^妻的第一J求连4干213; —双轴4争导斥干42, 一端与该轴转驱动件40轴接; 一摇动件50,轴设于一摇动件固定 轴51上,该摇动件固定轴51是以一固接套511固定于该缝纫机l 上,而该摇动件50上设有一前移动齿摇杆100及一前移动齿摇杆 连接端55,而该前移动齿摇杆连4妾端55与一后移动齿摇杆53固"t妾, 其中,该前移动齿4吝4干100与该后移动齿摇4干53各具有一限4立导 槽101、 54,而该后移动齿摇杆53上端与该双轴转导杆42另一端 轴接;另于该摇动件固定轴51上的该摇动件50两侧,分别设有一 力矩式轴^^杆93、 93,,而两该力矩式轴4反杆93、 93,一端分别设有 一连动轴4反杆92、 92,,两该连动轴4反杆92、 92,各穿过一标度盘 91、 91,而分别与一移动齿调整扳杆90、 90,固接,值得注意的是, 该两移动齿调整4反杆90、 90,分i殳于缝纫4几1 4几壳外的左右两侧(如 图3所示的位置); 一前移动齿推拉杆61,—端固设有一限位轴931, 该限位轴931轴i殳一可于该限^f立导槽101内滑动4立移的限4立滑块 932,另该前移动齿推4i杆61中4殳是与 一推^立制动杆94 一端轴接, 而该推^立制动杆94另一端,则与该力矩式轴4反杆93另一端轴4妻; 一后移动齿推4i杆71, 一端固i殳有另一限位轴931,,该限位轴931, 轴i殳另一可于该限位导槽54内滑动位移的限位滑块932,,另该后 移动齿推拉杆71中段是与另 一推拉制动杆94,一端轴接,而该推拉 制动杆94,另一端,则与另该力矩式轴扳杆93,另一端轴接; 一前移 动齿连动^干60,该前移动齿连动杆60末端i殳有一前移动齿62,前 端则固接该第二球连杆223,而中段则与该前移动齿推拉杆61另一 端轴接,并设有一限位导槽63; —后移动齿连动杆70,该后移动 齿连动4干70末端i殳有一后移动齿72,前端则与该前移动齿连动才干 60前端靠4妄并可滑动,而中l爻则与该后移动齿4,4立^干71另一端轴 接,并设有一限位导槽73; —限位轴80,该限位轴80固定于该缝 纫才几l上,且与一限4立滑块81轴4娄,该限4立滑块81是i殳于该前移 动齿连动杆60的限位导槽63及该后移动齿连动杆70的限位导槽 73内;分别4反动该移动齿调整4反片干90、 90,而分别连动该连动轴4反 杆92、 92,转动,即可分别令该力矩式轴4反杆93、 93,转动,达到分 别调整该前、后移动齿62、 72往复平移的给进行程距离。
请同时参阅图5、图6-1~图6-4所示,其为本发明后移动齿的 给进机构平面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传动主轴20,传输旋转动 力源后,因该传动主轴20上i殳有一第一偏心轴21及一第二偏心轴 22,而第一偏心轴21与第一升降杆211轴4妻,第二偏心轴22与第 二升降杆221轴接,其中,该第二升降杆221下方的第二球座222 枢4妄一第二J求连杆223,该第二^求连杆223直4妄与一前移动齿连动 杆60固接,因此,当该传动主轴20持续旋转运动时,该第二升降 杆221即会上下运动,而令该前移动齿连动杆60可上下运动,另 因后移动齿连动4干70靠4妄于前移动齿连动4干60上,古文可与该前移 动齿连动杆60同步上下运动;另外,该第一升降杆211下方的第 一球座212枢接一第一球连杆213,该第一球连杆213固设于一轴
转驱动件40上,而该轴转驱动件40是轴i殳于一驱动件固定轴41 上,故当该传动主轴20持续旋转运动时,该第一升降杆211即会 上下运动,而令轴转驱动件40摆动;另由于该轴转驱动件40轴4矣 一双轴转导杆42,而该双轴转导杆42又与一摇动件50轴接,故可 4吏该摇动件50在摇动件固定轴51上来回摇动,而由于该摇动件50 上具有一后移动齿摇一干53,而该后移动齿摇4f 53上具有一限位导 槽54,该限位导槽54内具有一可于该限位导槽54上滑动位移的限 位滑块932,,该限位滑块932,是与一限位轴931,轴接,而该限位轴 931,另固4妻于一后移动齿推^立杆71上,该后移动齿推拉杆71则与 一后移动齿连动杆70轴4妄,故当摇动件50来回摇动时,则可带动 该后移动齿连动才干70来回水平^f立移;特别^直纟寻注意的是,在靠近 后移动齿4岳4干53 —侧的该^接动件固定轴51上,轴i殳一力矩式轴4反 杆93,,该力矩式轴4反杆93,的一端,轴接着一推拉制动軒94,的一 端,而该推拉制动杆94,的另一端,则与该后移动齿推拉杆71中段 轴4妾,由于该力矩式轴4反杆93,的另一端i殳有一连动轴4反杆92,,该 连动轴4反杆92,则穿过一标度盘91,而与 一移动齿调整扳杆90,固接, 故当扳动该移动齿调整扳杆90,时,该力矩式轴扳杆93,即同时会被 带动,此时一端与该力矩式轴扳杆93,轴接的推拉制动杆94,即被影 响而拖动该后移动齿推4立杆71,而此时与限位轴931,轴4妻的限位滑 块932,,由于限位轴931,固接于该后移动齿推拉杆71—端,故在 该限位导槽54内即会滑动位移,另由于摇动件50是以摇动的方式 来带动该后移动齿推4立杆71的运动,故与该后移动齿推4i杆71固 4娄的限4立轴93r,其在该限4立导槽54内的^f立置,即会影响该后移 动齿推4i杆71的运动大小,最终影响i殳在该后移动齿连动杆70末 端的后移动齿72 ^f立移4亍禾呈3巨离。
i青同时参阅图5、图7-1~图7-4所示,是本发明前移动齿的给 进机构平面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传动主轴20,传输旋转动力 源后,因该传动主轴20上i殳有一第 一偏心轴21及一 第二偏心轴22,
而第一偏心轴21与第一升降杆211轴接,第二偏心轴22与第二升 降杆221轴接,其中,该第二升降杆221下方的第二球座222枢接 一第二J求连^干223,该第二J求连杆223直4妻与一前移动齿连动杆60 固才妾,因此,当该传动主轴20持续祷:專争运动时,该第二升降才干221 即会上下运动,而令该前移动齿连动杆60可上下运动;另外,该 第一升降杆211下方的第一5求座212枢4妾一第一5求连杆213,该第 一王求连4干213固i殳于一轴转驱动件40上,而该轴转驱动件40是轴 设于一驱动件固定轴41上,故当该传动主轴20持续旋转运动时, 该第一升降杆211即会上下运动,而令轴转驱动件40摆动;另由 于该轴转驱动件40轴4妄一双轴转导杆42,而该双轴转导杆42又与 一4吝动件50轴4妄,i文可4吏该摇动件50在4盡动4牛固定轴51上来回 摇动,而由于该摇动件50上具有一前移动齿摇杆连4妻端55,该前 移动齿摇杆连4妻端55是与一前移动齿摇杆100固4妄,而该前移动 齿摇杆100上具有一限位导槽101,该限位导槽101内具有一可于 该限位导槽101上滑动位移的限位滑块932,该限位滑块932是与 一限^f立轴931轴接,而该限^f立轴931另固4妄于一前移动齿^M立4干61 上,该前移动齿推拉杆61则与一前移动齿连动杆60轴接,故当摇 动4牛50来回4窑动时,则可带动该前移动齿连动4干60来回水平^f立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靠近前移动齿摇杆100 —侧的该摇动件固定 轴51上,轴i殳一力矩式轴4反4干93,该力矩式轴4反片干93的一端,轴 接着一推拉制动杆94的 一端,而该推拉制动杆94的另 一端,则与 该前移动齿4,4立4干61中,殳轴4妄,由于该力矩式轴4反#干93的另一端 i殳有一连动轴4反4干92,该连动轴4反4干92则穿过一标度盘91而与一 移动齿调整扳杆90固接,故当扳动该移动齿调整扳杆90时,该力 矩式轴扳杆93即同时会被带动,此时一端与该力矩式轴扳杆93轴 *接的4#4立制动4干94即^皮影响而4屯动该前移动齿4lM立^f 61,而此时 与限^f立轴931轴4妻的限4立滑块932,由于限^f立轴931固4妄于该前移
动齿推4i軒61—端,故在该限位导槽101内即会滑动位移,另由 于4吝动件50是以摇动的方式来带动该前移动齿4,4立^干61的运动,
故与该前移动齿推拉杆61固接的限位轴931,其在该限位导槽101 内的位置,即会影响该前移动齿推拉杆61的运动大小,最终影响 i殳在该前移动齿连动杆60末端的前移动齿62位移4亍禾呈3巨离。
以上所述^f又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 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 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给进机构,是可分别调整前、后移动齿(62、72)布料给进量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进机构(10)包括有一传动主轴(20),用以传输旋转动力源,其上设有一第一偏心轴(21);一第一升降杆(211),上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轴(21)轴接,下端设有一第一球座(212);一轴转驱动件(40),轴设于一驱动件固定轴(41)上,另于所述轴转驱动件(40)上,固设有一与所述第一球座(212)枢接的第一球连杆(213);一双轴转导杆(42),一端与所述轴转驱动件(40)轴接;一摇动件(50),轴设于一摇动件固定轴(51)上,其上设有一前移动齿摇杆(100)及一后移动齿摇杆(53),其中,所述前移动齿摇杆(100)与所述后移动齿摇杆(53)各具有一限位导槽(101、54),而所述后移动齿摇杆(53)上端是与所述双轴转导杆(42)另一端轴接;另于所述摇动件固定轴(51)上的所述摇动件(50)两侧,分别设有一力矩式轴扳杆(93、93’);一前移动齿推拉杆(61),一端固设有一限位轴(931),所述限位轴(931)轴设一可于所述限位导槽(101)内滑动位移的限位滑块(932),另所述前移动齿推拉杆(61)中段与一推拉制动杆(94)一端轴接,而所述推拉制动杆(94)另一端,则与所述力矩式轴扳杆(93)一端轴接;一后移动齿推拉杆(71),一端固设有另一限位轴(931’),所述限位轴(931’)轴设另一可于所述限位导槽(54)内滑动位移的限位滑块(932’),另所述后移动齿推拉杆(71)中段与另一推拉制动杆(94’)一端轴接,而所述推拉制动杆(94’)另一端,则与另所述力矩式轴扳杆(93’)一端轴接;一前移动齿连动杆(60),所述前移动齿连动杆(60)末端设有一前移动齿(62),中段则与所述前移动齿推拉杆(61)另一端轴接;一后移动齿连动杆(70),所述后移动齿连动杆(70)末端设有一后移动齿(72),中段则与所述后移动齿推拉杆(71)另一端轴接;所述力矩式轴扳杆(93、93’)分别转动,即可分别调整所述前、后移动齿(62、72)往复平移的给进行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给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 动件(50)上i更有一前移动齿摇杆连4妄端(55),所述前移动 齿摇杆连4矣端(55)固4妄所述前移动齿摇杆(10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给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 矩式轴^if (93)的一端连有一连动轴^^杆(92),所述连动 轴扳杆(92 )穿过标度盘(91 )与一移动齿调整扳杆(90 )固 4姿,4反动所述移动齿调整4反杆(90), 可同时带动所述力矩式 轴扳杆(93 )。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给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 矩式轴4反杆(93,)的一端连有一连动轴4反杆(92,),所述连 动轴扳杆(92,)穿过标度盘(91,)与一移动齿调整扳杆(90,) 固孑妾,4反动所述移动齿调整4反杆(90,),可同时带动所述力矩 式轴扳杆(93,)。
5. —种缝纫才几给进才几构,用以控制直筒式》產纫才几向前推进双4并布料予以车缝的位移行程距离,所述给进机构(10 )末端具有一 前移动齿(62 )及一后移动齿(72 ),所述纟逢纫^L ( 1 )上i殳有 两个可连4妾所述给进才几构(10)且可分别控制所述前移动齿 (62 )与所述后移动齿(72 )位移4亍程距离的移动齿调整4反杆 (90、 9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移动齿调整扳杆(90、 90,) 分别设于缝纫机(1 )两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给进机构,其是一种可供向前给进双拼布料予以车缝的直筒式缝纫机的前、后移动齿控制机构,本发明主要是将前移动齿位移行程距离的控制机构,与后移动齿位移行程距离的控制机构分开设置,让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或喜好,很方便地且随时可将前移动齿或后移动齿的位移行程距离改变而产生差别比例,令布料的车缝面具有平整面或压布面或皱折面的不同变化,以符合现今高弹性布料的车缝需求及多样复杂的服装设计效果。
文档编号D05B27/00GK101096800SQ20061009264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6日
发明者廖金旺, 林春祥 申请人: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