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桶风干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809阅读:20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桶风干风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部件,更具体地说是洗衣机桶风干风道。
技术背景
智能全自动洗衣机通常都设计有桶风干风道。在洗衣结束后,洗衣机内桶桶壁上会残留 有7jC,桶内湿度也相当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燥,则在内桶中会滋生霉菌,同时也使洗衣 机内桶中的零部件容易锈蚀,因而縮短洗衣机的使用寿命,洗衣机桶风干风道正是基于此而 形成,目前,洗衣机桶风干风道都是直接设置在洗衣机盖板上,这种形式影响了洗衣机的整 体外观,也增加了洗衣机盖板的工艺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洗衣机桶风干风道,既 不影响洗衣机的整体外观,也能简化相关部件的生产工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面架采用拼装结构,所述拼装结构是在位于盖板外侧的面架 上,设置拼装耳,在面架与拼装耳的贴合面上,以相对设置的凹道形成风道,风道入口位于 拼装耳的外侧部,风道出口朝向内桶。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面架与拼装耳之间的拼装结构是在位于盖板外侧的面架上呈"L"形设置凹槽,拼 装耳其以同样的"L"形结构对扣在凹槽上。
在所述"L"形凹槽的出风口一侧,设置凸沿。 所述面架拼装结构设置在盖板的单侧。 所述面架拼装结构对称设置在盖板的双侧。 与己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 本实用新型釆用拼装的结构形式,在工艺上易于实现。
2、 本实用新型风道结构隐蔽,不影响洗衣机的整体外观。
3、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L"形凹槽的出风口一侧设置凸沿可以使风向内桶中的流动更加顺畅。
4、 本实用新型拼装结构的设置使洗衣机的外观更加丰富。



图l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面架、2盖板、3拼装耳、4风道、5风道入口、 6风道出口、 7内桶、8凸沿。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
参见图1、图2,面架1采用拼装结构,该拼装结构是在位于盖板2外侧的面架1上, 设置拼装耳3。在面架1与拼装耳3的贴合面上,以相对设置的凹道形成风道4,风道入口 5位于拼装耳3的外侧部,风道出口6朝向内桶7。
具体实施中,面架1与拼装耳3之间的拼装结构是在位于盖板外侧的面架1上呈"L" 形设置凹槽,拼装耳3其以同样的"L"形结构对扣在凹槽上。由于风的流动存在有折转现 象,为了使凹槽中的风能顺畅地进入内桶,而不在凹槽中形成环流,可以在"L"形凹槽的 出风口一侧,设置凸沿8,凸沿8的上沿口位置正是出风位置。
具体实施中也包括面架拼装结构是设置在盖板2的单侧,或对称设置在盖板2的双侧。
为了保证拼装结构的牢固,按常规,应该在拼装耳3上的不同位置上分别设置倒钩,确 保拼装耳3不会在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移动。
权利要求1、洗衣机桶风干风道,其特征是面架采用拼装结构,所述拼装结构是在位于盖板(2)的外侧的面架(1)上,设置拼装耳(3),在面架(1)与拼装耳(3)的贴合面上,以相对设置的凹道形成风道(4),风道入口(5)位于拼装耳(3)的外侧部,风道出口(6)朝向内桶(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桶风干风道,其特征是所述面架(1)与拼装耳(3) 之间的拼装结构是在位于盖板外侧的面架(1)上呈"L"形设置凹槽,拼装耳(3)其以同 样的"L"形结构对扣在凹槽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桶风干风道,其特征是在所述"L"形凹槽的出风口一 侧,设置凸沿(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桶风干风道,其特征是所述面架拼装结构设置在盖板 (2)的单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桶风干风道,其特征是所述面架拼装结构对称设置在 盖板(2)的双侧。
专利摘要洗衣机桶风干风道,其特征是面架采用拼装结构,所述拼装结构是在位于盖板外侧的面架上,设置拼装耳,在面架与拼装耳的贴合面上,以相对设置的凹道形成风道,风道入口位于拼装耳的外侧部,风道出口朝向内桶。本实用新型采用拼装的结构形式,在工艺上易于实现,其风道结构隐蔽,不影响洗衣机的整体外观,并能使洗衣机的外观更加丰富。
文档编号D06F39/12GK201056642SQ20072003788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5日
发明者丁祖爱, 鹏 杨, 王喜雨, 田英杰, 黄家友 申请人:合肥荣事达洗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