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99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套,具体地说是用于转杯纺纱机上,属于纺织 配件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用于转杯纺纱机上的减震套主要 由外圈、内圈、橡胶、紧定螺钉组成。外圈与内圈通过橡胶圈连成一体,大 大降低了强度,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容易使橡胶产生老化脱落现象。该减震套 重量重,生产成本高。使用时,转杯轴承放于内圈中,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 量不容易通过减震套散发掉,减震效果不理想。减震套上没有开设加油孔, 当转杯轴承需定期加油时,无法直接通过减震套把油脂注入到轴承内部。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减震套,大大 改善了减震效果,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使热量散发掉,并可方便地通过加油孔 把油脂注入到轴承内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前减震器结合件及后减震器结合件组成,前减震器结 合件由外圈、内圈通过前橡胶圈连接成一体,后减震器结合件由外圈、内圈 通过后胶圈连接成一体,并分别压于内套上。特征是前减震器结合件和后减 震器结合件为分体式,在内套上分别开有散热孔和加油孔。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降低本身重量,大大改善了减震 效果;由于在内套上开有散热孔,工作过程中容易使热量散发掉;另外在内 套上还开有加油孔,可方便地通过加油孔把油脂注入到轴承内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外圈l、 10、内圈2、 11、前橡胶圈3、后橡胶圈4、 内套5、螺母6、紧定螺钉7、散热孔8及加油孔9等组成。如图l示外圈1、内圈2通过前胶圈3连接成一体,为前减震器结合 件;外圈10、内圈11通过后胶圈4连接成一体,为后减震器结合件。前减 震器结合件和后减震器结合件为分体式,然后分别压于内套5上,螺母6焊 于内套5上,紧定螺钉7定位于转杯轴承的定位圈上,使其连接成一个整体。 该种结构紧凑、合理,能提高整体强度,可降低本身重量,因此大大改善了 减震效果。由于内套5厚度薄在其上开有散热孔8,当转杯轴承在高速运转时产生 的热量通过内套5上的散热孔8散发掉,保证转杯轴承在运转时的正常温度, 并可延长其使用寿命;内套5上开有加油孔9,当转杯轴承需要定期加油脂 时,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加油孔9把油脂注入到轴承内。
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套,由前减震器结合件及后减震器结合件组成,前减震器结合件由外圈(1)、内圈(2)通过前橡胶圈(3)连接成一体,后减震器结合件由外圈(10)、内圈(11)通过后胶圈(4)连接成一体,并分别压于内套(5)上,其特征是前减震器结合件和后减震器结合件为分体式,在内套(5)上分别开有散热孔(8)和加油孔(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套,具体地说是用于转杯纺纱机上,属于纺织配件技术领域。其主要由前减震器结合件及后减震器结合件组成,前减震器结合件由外圈、内圈通过前橡胶圈连接成一体;后减震器结合件由外圈、内圈通过后胶圈连接成一体,并分别压于内套上,特征是前减震器结合件和后减震器结合件为分体式,在内套上分别开有散热孔和加油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降低本身重量,大大改善了减震效果;由于在内套上开有散热孔,工作过程中容易使热量散发掉;另外在内套上还开有加油孔,可方便地通过加油孔把油脂注入到轴承内部。
文档编号D01H4/08GK201043200SQ200720040000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6日
发明者吉云飞 申请人:吉云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