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编织机向下编织自动间隔送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芯鱼网编织绳装入金属芯的机器,一种编织机向下绳织自动间隔送芯机。
背景技术:
目前,鱼网中的一种夹芯编织绳,在编织时,均是用手工操作装入,这种手工的操作方法,费
工、费时、费事,会发生漏填或间隔不均的问题,保证不了质量,虽然也有自动间隔送芯的ii器出 现,但是多存在着效率不高,易出现故障,对此,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鱼网金属芯编织绳编织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织机向下编织自 动间隔送芯机,该机的结构科学合理好用,它更省工省时省事,并可确保编织绳的质量,可彻底解 决目前编织绳编织机存在的许多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方案是该间隔送芯装置由压锤调节齿轮、祸轮盘、 蜗轮托盘、机架、偏心轮、压锤、蜗杆、金属芯、传动轴、编织盘、编织转盘、传动装置、电动机 、收线滾筒、导向漏斗及落料盒组成;其特征是该装置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盘形的涡轮盘,它的 周边上,带有垂直向下均匀分布的通孔,该通孔中,对应的插入有短柱状的金属芯;该蜗轮盘转动 的安装在蜗轮托盘上,蜗轮托盘由托盘支架支撑固定,在蜗轮托盘的一边,带有与蜗轮盘的通孔相 对应的通孔,当蜗轮盘的两个通孔对应相通时,金属芯即会从上落下,进入落料盒中,落料盒为上 大下小的漏斗形状,它的上端与蜗轮托盘连接,下端口顺序与漏斗状的导向漏斗、倒置的中心带有通
孔的杯子形状的编织盘、圆盘状的编织转盘及安装在机架下方横向的圆锥状的收线滚筒对应安装; 导向漏斗通过恻面的"L"形连接臂固定在托盘支架上,编织盘与编织转盘连接,安装在机架上; 蜗轮盘圆周围的一侧,对应啮合安装有柱状的蜗杆,蜗杆通过传动轴带动,啮合带动蜗轮盘转动;编织转盘及编织盘由安装在它们一侧的传动装置连接传动;收线滚筒外侧带有传动齿轮,该传动齿
轮顺序通过过桥齿轮与传动轴连接传动;传动轴及传动装置、均与电动机连接,接受输入的动力; 支架分别盛托支撑着蜗轮托盘、传动轴、编织转盘、收线滚筒、传动装置及发动机;在蜗轮托盘的 侧面通孔的正上方,对应的安装有圆盘形的偏心轮,偏心轮的传动轴一左一右由支架支撑,向左延 伸连接着压锤调节齿轮,并通过下啮合齿轮与蜗杆的传动轴连接传动;偏心轮带动一根向下的直杆 ,其下端连接一个柱状的压锤,压锤插入落料盒中,通过偏心轮的转动,使压锤上下运动,可把金 属芯捣入导向漏斗中,再间隔的落入编织绳内,编织成编织绳。
其有益效果是该编织机向下编织自动间隔送芯机,结构科学合理好用,它更省工省时省事, 并可确保编织绳的质量,可彻底解决目前编织绳编织机存在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中,l .压锤调节齿轮,2 .蜗轮盘,3 '蜗轮托盘,4 托盘支架,5 偏心轮,6 通
孔,7 '压锤,8 蜗杆,9 金属芯,1 0 .传动轴,1 1 编织线,1 2 编织转盘,1 3 传动轴,14'传动装置,15 电动机'16'传动轴'17'收线滚筒,U 机架,M' 编织绳,2 0 .金属芯,2 1 '编织盘,2 2 导向漏斗,2 3 .落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该间隔送芯装置由压锤调节齿轮l、涡轮盘2、蜗轮托盘3、托盘支架4、偏心轮5 、压锤7、蝎杆8、金属芯9、传动轴l 0、 U、 1 6、编织盘2 1、编织转盘l 2、传动装置 14、收线滚筒l 7、机架l8、导向漏斗2 2及落料盒2 3连接组成;该装置有一个水平放置的 圆盘形的祸轮盘2,它的周边上,带有垂直向下均匀分布的通孔,该通孔中,对应的插入有短柱状 的金属芯9;该蜗轮盘2转动的安装在蜗轮托盘3上,蜗轮托盘3由托盘支架4支撑周定,在蜗轮 托盘3的一边,带有与蜗轮盘2的通孔对应的通孔6,当这两个通孔相对应相通时'金属芯9即会从上穿过通孔6落下,进入落料盒2 3中;落料盒2 3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状,它的上端与蜗轮托 盘3连接,下端口顺序与漏斗状的导向漏斗2 2、中心带有通孔,倒置杯子形状的编织盘21、圆 盘状的编织转盘l2及横向安装在机架18下方圆锥状的收线滚筒17相互对应安装;导向漏斗2 2通过侧面的"L"形连接臂,固定安装在托盘支架4上;编织盘2 l下端与编织转盘l 2连接, 安装在机架l8上;蜗轮盘2的圆围一侧,对应啮合安装有柱状的蜗杆8,蜗杆8通过贯穿左右的 传动轴1 0连动,带动蜗轮盘2转动;编织转盘1 2及编织盘2 1,由安装在编织转盘1 2 —侧的 传动轴l 3连动;收线滾筒l 7右端带有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顺序通过过桥齿轮与传动轴l 6连 动;传动轴l0、 13、 16通过传动机构14均与电动机15上下连接,接受动力输入;机架1 8分别承托支撑着托盘支架4、传动轴l0、 1 3、 U、编织转盘l2、传动机构i 4、收线滚 筒l 7及电动机1 5;在蜗轮托盘3的侧面,通孔6的正上方,垂直的安装有圆盘形的偏心轮5, 偏心轮5的传动轴一左一右由托盘支架4支撑,向左延伸,连接着压锤调节齿轮l,并通过下啮合 齿轮与蜗杆8的传动轴10连接传动;偏心轮5带动一拫向下的直杆,其下端连接一个柱状的压锤 7,压锤7插入落料盒2 3中,通过偏心轮5的转动,使压锤7上下运动,从而可把金属芯9捣入 导向漏斗2 2中,再间隔的落入编织绳l 9内,编织成编织绳。
在图中,该装置的所有机构均安装在机架l 8上,该机架U为上下叠加连接的框架,它分为 五层,第一层为托盘支架"承托着蜗轮托盘3、传动轴l0及导向漏斗2 2;第二层机架l8, 承托着编织转盘12及传动轴1 3;最底两层机架18,分别承托着传动机构14 、传动轴1 6及 电动机1 5;电动机1 5转动后,分别顺序带动传动机构14 ,启动传动轴16、 13、 10 、压 锤调节齿轮1及压锤7工作。
在图中,编织线l9由绕线捅承装着均匀的分布安装在编织转盘12表面,呈圆周状分布,当 编织转盘l2转动时,即带动编织线l9把金属芯9编入编织绳中。
权利要求1·编织机向下绳织自动间隔送芯机,该间隔送芯装置由压锤调节齿轮(1)、涡轮盘(2)、蜗轮托盘(3)、托盘支架(4)、偏心轮(5)、压锤(7)、蜗杆(8)、金属芯(9)、传动轴(10、13、16)、编织盘(21)、编织转盘(12)、传动装置(14)、收线滚筒(17)、机架(18)、导向漏斗(22)及落料盒(23)连接组成;其特征是该装置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盘形的涡轮盘(2),它的周边上,带有垂直向下均匀分布的通孔,该通孔中,对应的插入有短柱状的金属芯(9);该蜗轮盘(2)转动的安装在蜗轮托盘(3)上,蜗轮托盘(3)由托盘支架(4)支撑固定,在蜗轮托盘(3)的一边,带有与蜗轮盘(2)的通孔对应的通孔(6);落料盒(23)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状,它的上端与蜗轮托盘(3)连接,下端口顺序与漏斗状的导向漏斗(22)、中心带有通孔,倒置杯子形状的编织盘(21)、圆盘状的编织转盘(12)及横向安装在机架(18)下方圆锥状的收线滚筒(17)相互对应安装;导向漏斗(22)通过侧面的“L”形连接臂,固定安装在托盘支架(4)上;编织盘(21)下端与编织转盘(12)连接,安装在机架(18)上;蜗轮盘(2)的圆围一侧,对应啮合安装有柱状的蜗杆(8),蜗杆(8)通过贯穿左右的传动轴(10)连动;编织转盘(12)及编织盘(21),由安装在编织转盘(12)一侧的传动轴(13)连动;收线滚筒(17)右端带有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顺序通过过桥齿轮与传动轴(16)连动;传动轴(10、13、16)通过传动机构(14)均与电动机(15)上下连接,接受动力输入;机架(18)分别承托支撑着托盘支架(4)、传动轴(10、13、16)、编织转盘(12)、传动装置(14)、收线滚筒(17)及电动机(15);在蜗轮托盘(3)的侧面,通孔(6)的正上方,对应垂直的安装有圆盘形的偏心轮(5),偏心轮(5)的传动轴一左一右由托盘支架(4)支撑,向左延伸,连接着压锤调节齿轮(1),并通过下啮合齿轮与蜗杆(8)的传动轴(10)连接传动;偏心轮(5)带动一根向下的直杆,其下端连接一个柱状的压锤(7),压锤(7)插入落料盒(23)中。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编织机向下绳织自动间隔送芯机,其特征是该装置的所有机构均 安装在机架(1 8)上,该机架(1 8)为上下叠加连接的框架,它分为五层,第一层为托盘支架(4),承托着蜗轮托盘U )、传动轴(10)及导向漏斗(2 2),'机架(1 8)第二层,承 托着编织转盘(12)及传动轴(1 3);机架U 8)的最底两层,分别承托着传动装置(14 )、传动轴(1 6)及电动机(1 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编织机向下编织自动间隔送芯机。该装置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形涡轮盘,它周边上,带有垂直的通孔,通孔中,对应插入有金属芯;该蜗轮盘安装在蜗轮托盘上,蜗轮托盘由托盘支架支撑固定,在蜗轮托盘的一边,带有与蜗轮盘的通孔对应的通孔,当蜗轮盘的两个通孔对应相通时,金属芯即会从上落下,进入落料盒中,落料盒下端口处,顺序安装有导向漏斗、编织托盘、编织转盘及收线滚筒;蜗轮盘圆围的一侧,啮合有蜗杆带动蜗轮盘转动;涡轮盘、蜗杆、编织转盘及收线滚筒,由安装在它们一侧的传动轴连接传动;该送芯机,结构科学合理好用,它更省工省时省事,并可确保编织绳的质量,可彻底解决目前编织绳编织机存在的问题。
文档编号D07B7/00GK201151850SQ20072004166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8日
发明者马运良 申请人:马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