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织机纱线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38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织机纱线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织机附属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圆织机纱线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圆织机的工作厂房大多为两层,底层用于放置纱线架,二层放置圆织 机,需要的厂房空间高且大。圆织机工作时,一个工人只能同时一至两台机器,且不能兼顾 底层的纱线架上纱线情况,底层的纱线架只能再安排一个工人进行操作,因此需要大量人 力在上下两层同时操作机器,生产成本显著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圆织机纱线传送机构,可以解决以上不足,降低生 产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圆织机纱线传送机构,包括放置多个纱线团的纱线架, 所述纱线架置于圆织机的左右两侧,所述圆织机置于支架上,沿圆织机圆周还设有一圈带 支架的平台,与纱线架对应一侧的平台底部两侧设有带纱线孔的孔板,所述平台底部靠圆 织机侧的孔板外侧还固定有一个滚筒。 本发明的纱线经纱线团引出,然后穿过平台底部的两个孔板上的纱线孔,再绕过 滚筒,转向后进入圆织机进行编织程序。本实用新型的纱线架设在圆织机左右两侧,所述圆 织机置于支架上,沿圆织机圆周还设有一圈带支架的平台,与纱线架对应一侧的平台底部 两侧设有带纱线孔的孔板,所述平台底部靠圆织机侧的孔板外侧还固定有一个滚筒,这样 可以使厂房不用更高空间,纱线从纱线团到进入圆织机的整个过程都可尽收眼底,同时工 人通过平台也可以查看圆织机的运行情况,从而工人可以同时照看多台机器,并能及时处 理情况。


图1为本发明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平台及圆织机支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 、纱线架,2、纱线团,3、纱线,4、平台,5、孔板,6、纱线孔,7、滚筒,8、圆织机, 9、支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2和3所示,本发明的圆织机纱线传送机构,包括放置多个纱线团2的纱线 架1,纱线架1置于圆织机8的左右两侧,圆织机8置于支架9上,沿圆织机8圆周还设有一 圈带支架9的平台4,与纱线架1对应一侧的平台4底部两侧设有带纱线孔6的孔板5,平 台5底部靠圆织机8侧的孔板6外侧还固定有一个滚筒7。本发明的纱线3经纱线团2引出,然后穿过平台4底部的两个孔板6上的纱线孔4,再绕过滚筒7,转向后进入圆织机8进 行编织程序。
权利要求
圆织机纱线传送机构,包括放置多个纱线团的纱线架,其特征是所述纱线架置于圆织机的左右两侧,所述圆织机置于支架上,沿圆织机圆周还设有一圈带支架的平台,与纱线架对应一侧的平台底部两侧设有带纱线孔的孔板,所述平台底部靠圆织机侧的孔板外侧还固定有一个滚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织机纱线传送机构,包括放置多个纱线团的纱线架,其特征是所述纱线架置于圆织机的左右两侧,所述圆织机置于支架上,沿圆织机圆周还设有一圈带支架的平台,与纱线架对应一侧的平台底部两侧设有带纱线孔的孔板,所述平台底部靠圆织机侧的孔板外侧还固定有一个滚筒。本发明可以使厂房不用更高空间,纱线从纱线团到进入圆织机的整个过程都可尽收眼底,同时工人通过平台也可以查看圆织机的运行情况,从而工人可以同时照看多台机器,并能及时处理情况。
文档编号D03D37/00GK101736492SQ200810180689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9日
发明者高小华 申请人:高小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