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14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熨斗,尤其涉及一种自带加热装置的电熨斗。
背景技术
电熨斗作为日常生活用品被广泛的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电熨斗在使 用过程中加热板向下,而熨烫好一个部位后,需要将电熨斗竖放,整理 好下一个要熨烫的部位。这个过程需要电熨斗具有较好的竖放稳定性。 而现有的大部分电熨斗的电源线均是从电熨斗的后端顶部引出,这样, 但电熨斗竖放时,电源线位于支撑的一侧。由于电源线的自身重量,有 时会影响电熨斗的竖放稳定性。另外,由于电源线位于后端的顶部,靠
近把手的位置,使用时非常不方便。例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0620086529.0 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告日为2007年7月11日,公告号为CN2921072,公开
了一种调温/蒸汽电熨斗,其壳体上部设置握把,底部安装带有汽化室及 喷汽孔的电热盘;壳体内部设置控制电路板和水箱;控制电路板上设置 控制加热温度的温度调节器,该温度调节器的转动轴连接壳体外的温度 旋钮;水箱与电热盘的汽化室之间设置控制产生蒸汽的出水阀,该出水 阀的出水口由其阀杆底端的阀塞封闭;温度旋钮的底部设斜面;出水阀 的阀杆被一个弹簧顶着,上端通过一个杠杆顶在温度旋钮底部的斜面上。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上述方案中,电源线是从握把的后端顶部引出。因 此,其具有上述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 供的一种竖放稳定性好、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的改进的电熨斗。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电熨斗,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 壳体底部的底座和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部的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体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从所述 壳体的后端下部引出。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电熨斗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

所述壳体的后端下部成形有内凹部,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内凹部引出。 所述壳体的后端下部安装有引出套管,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引出套管 中穿出。
所述引出套管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后端下部。 所述引出套管包括安装部和引导部,所述安装部的顶部成形有凸缘,
所述壳体的后端下部成形有通孔,所述安装部的凸缘卡在所述通孔的内端面。
所述引导部为多节柔性结构。
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安装部成90度一体成形。
所述引出套管包括球形安装部和引导部,所述壳体的后端下部成形 有通孔,所述球形安装部卡在所述通孔的内端面。
所述球形安装部和所述引导部一体成形,所述引导部为多节柔性结构。
所述壳体的后端下部安装有固定件,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固定件处引出。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电熨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
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将电源线从壳体的后端下部引出,当电熨斗竖 放时,电源线位于支撑面的中部,这样电源线的不会影响电褽斗竖放的 稳定性;其次,由于将电源线设置在壳体的后端下部,与把手是两个不 同的位置,这样不会影响使用;再次,电源线的引出采用可转动的引出 套管,可以随意的调整电源线的走向,利于电熨斗的放置。

图l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具有局部剖视,示出 电源线的引出结构。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具有局部剖视,示出 电源线的引出结构。
图6是图5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壳体l、 安装在所述壳体1底部的底座2和位于所述底座2的底部的加热板3,其特 征在于所述壳体l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电源线4, 所述电源线4从所述壳体1的后端下部11引出。作为电熨斗还包括其他一 些部件,例如,成形在壳体l上的把手,用于容纳水的水腔,加热组件, 蒸汽室,控制开关,保护开关等等。这些部件都属于比较成熟的现有技 术,此处对这些部件的具体结构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 问题是电源线4的引出,将电源线4从壳体1的后端下部引出,当电樊斗竖 放时,电源线4位于支撑面的中部,不会影响电樊斗竖放的稳定性。同时, 也不会妨碍电熨斗的使用。
参见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壳体l的后 端下部11成形有内凹部12,所述电源线4从所述内凹部12引出。形成所述 内凹部12可以容纳电源线4的引出部分,使电源线4的引出不影响竖放支 撑。
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壳体l的后 端下部11安装有引出套管5,所述电源线4从所述引出套管5中穿出。设置引出套管5可以对电源线4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可以引导电源线4按照一 定方向引出。
参见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引出套管5 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l的后端下部ll。将引出套管5设置成可以转动 的结构,可以方便调整电源线4的引出方向,使用者可以根据放置的位置 调整电源线4的方向,方便使用。
参见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引出套管5 包括安装部51和引导部52,所述安装部51的顶部成形有凸缘53,所述壳 体1的后端下部11成形有通孔13,所述安装部51的凸缘53卡在所述通孔13 的内端面。所述安装部51安装在所述通孔13中,所述凸缘53起到卡位的 作用,'从而实现引出套管5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上述结构简单,调整 更加方便。
参见图l、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引导 部52为多节柔性结构。所述引导部52与所述安装部51—体成形,并且两 者之间成90度。引导部52为多节柔性结构,可以方便电源线4随意转动, 对电源线4起到保护的作用。将引导部52与安装部51设置成90度结构,可 以方便引出套管5转动,并且可以保证电源线4按照不同的方向引出。
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壳体l的后端下 部11安装有固定件14,所述电源线4从所述固定件14处引出。所述引出套 管5安装在固定件14上,这样方便引出套管5的安装,利于加工。
参见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引出套 管5包括球形安装部54和引导部55,所述壳体l的后端下部ll成形有通孔 13,所述球形安装部54卡在所述通孔13的内端面。本实施例采用的球形 引出套管,方便引出套管5的安装。
参见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球形安装 部54和所述引导部55—体成形,所述引导部55为多节柔性结构。上述结 构利于电源线4的转动,可以方便电源线4引出。
权利要求1、 一种改进的电熨斗,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底座和位 于所述底座的底部的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壳体的后端下部引出。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的后端下部成形有内凹部,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内凹部引出。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的后端下部安装有引出套管,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引出套管中穿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燹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 套管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后端下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褽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 套管包括安装部和引导部,所述安装部的顶部成形有凸缘,所述壳体的 后端下部成形有通孔,所述安装部的凸缘卡在所述通孔的内端面。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 部为多节柔性结构。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褽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 部与所述安装部成90度一体成形。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 套管包括球形安装部和引导部,所述壳体的后端下部成形有通孔,所述 球形安装部卡在所述通孔的内端面。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 安装部和所述引导部一体成形,所述引导部为多节柔性结构。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的后端下部安装有固定件,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固定件处引出。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电熨斗,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底座和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部的加热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壳体的后端下部引出。本实用新型将电源线从壳体的后端下部引出,当电熨斗竖放时,电源线位于支撑面的中部,这样电源线的不会影响电熨斗竖放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D06F75/08GK201155058SQ20082000317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8日
发明者周祥勋 申请人:宁波爱佳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