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线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82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毛线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工艺品,特别涉及一种在网眼格布上绣制毛线的 手工工艺品。
背景技术
十字绣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手工艺,最初是在宫廷中风行,后来传入民间, 广泛流行于欧洲和美国以及亚洲等国家和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形成了 各自的风格,无论是绣线,面料的颜色还是材质,都别具匠心。通常的十字绣 绣法是根据设计图稿在网格面料上将线通过十字交叉的方式穿过网格即可。还 有一种十字绣绣法是缝制十字绣,就是根据设计好的专用图案的标示,将各种 不同颜色图案的"十字"用针临摹到绣布上,不同的图案配以不同颜色的布和 线,通过简单的十字交叉完成了颜色的搭配和过渡。
毛线绣是以各种颜色的全毛毛线,在特制的网眼格布上绣制图案。由于毛 线具有与生俱来的蓬松感与毛毛感,所以绣出的画面比十字绣更加立体鲜明。 毛线绣的色彩丰富艳丽,所以不但能体现国画的写意与灵动,也可以很好的诠 释油画的丰满与厚重。丰富的色彩与高贵的质地,造就优雅的观感,给人以强 烈的艺术感染力。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毛线绣,采用的绣法与十字绣绣法大同小异,只是采用 的是半针技法,线条较十字绣粗,平时在十字绣上要绣很多针的地方,这种毛 线绣绣法只需十余针,画面上就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这样,同样大小的一幅图 案,十字绣往往要绣几个星期,而运用这种毛线绣绣法只需三分之一的时间或 者更快就可以完成。虽然运用这种绣法绣出的毛线绣作品具有画面美、时间比十字绣时间短的优点,但是仍存在毛线用料多、毛线绣好后不易从网格底布中
拆卸开来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当前毛线绣中存在的毛线用料多、毛线绣好后不易从网格 底布中拆卸开来等缺点进行改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毛线用料少、毛线绣 好后容易从网格底布中拆卸的毛线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毛线绣,包括底布,底布由若干根经线和纬线编织构成,经线和纬线 编织形成若干个方形的网眼,底布上绣制有若干根毛线,每根毛线的长度至少 是网眼的对角线长度的两倍,毛线中间对折后形成一个对折端头和两个原有端 头,对折端头半绕经线后形成一个圈,两个原有端头一并从反方向绕过经线且 穿过对折端头形成的圈后,拉紧两个原有端头使得毛线的对折端头打结固定在 经线上。本实用新型中的毛线绣区别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毛线绣,它采用上述 结构后,底布的侧面上分布有若干个突起的毛线端头,使得本实用新型看上去 具有立体鲜明的层次感,摸上去具有柔和的触感。毛线的对折端头打结固定在
经线上,而不固定在炜线和连接角上,即节省了毛线的使用量,又使得毛线绣 看上去非常整齐有序;选用的每根毛线的长度至少是网眼的对角线长度的两倍, 这样,绣制在底布上的毛线的两个原有端头不会从网眼里掉到底布的另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底布的一面上印刷有图案层,该图案层所在区块包括至少 一个与底布颜色相区别的单色区块,每一单色区块绣制有与该单色区块颜色相 同的毛线,所有的毛线的长度相同。这样绣制在底布上的毛线看上去与底布上 印刷的图案颜色一一对应,使得毛线绣具有鲜艳的色彩、柔和的触感和栩栩如 生的造型作为优选,当底布上印刷的图案层所在区块包括至少两个与底布颜色相区 别的单色区块时,每一单色区块绣制有与该单色区块颜色相同的毛线,相邻的
单色区块绣制的毛线的长度相差至少有5mm。这种不同颜色区块绣制有不同长 度毛线的方案,使得毛线绣看上去不仅色彩艳丽,而且错落有致、突出鲜明、 立体感强。
作为优选,所述经线和纬线的横截面直径均为2mm,网眼的面积为25m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日常生活中的双线打 结方法引入到毛线绣制作工艺中,使得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的毛线绣,它不 仅具有与生倶来的蓬松与毛感,而且色彩艳丽、突出鲜明、立体感强,它不但 能体现绣画本身的写意与娄动,并很好的诠释出油画色彩的丰富与厚重,给人 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毛线与底布之间简单的连接结构 使得两者可以快速地分离,方便了用户清洗毛线或底布,经久耐用;本实用新 型无疑给闲暇中的人们增添了多姿多彩的乐趣,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图1为本实用新型毛线绣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布上绣制有单根毛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毛线绣,包括底布1,底布1由若干根经线3 和讳线4编织构成,经线3和纬线4编织形成若干个方形的网眼5,经线3和纬 线4的横截面直径均为2mm,网眼5的面积为25mm2;底布1的一面上印刷有 图案层,该图案层所在区块包括至少一个与底布1颜色相区别的单色区块,每 个单色区块绣制有与该单色区块颜色相同的毛线2,所有的毛线2的长度相同,每根毛线2的长度至少是网眼5的对角线长度的两倍;毛线2中间对折后形成 一个对折端头6和两个原有端头7,对折端头6半绕经线3后形成一个圈8,两 个原有端头7 —并从反方向绕过经线3且穿过圈8后,拉紧两个原有端头7使 得毛线2的对折端头6打结固定在经线3上。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底布1与毛线2的连接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 处在于,选用的底布1上印刷的图案层所在区块包括至少两个与底布1颜色相 区别的单色区块,每个单色区块绣制有与该单色区块颜色相同的毛线2,相邻的 单色区块绣制的毛线2的长度相差至少有5mm。
权利要求1.一种毛线绣,包括底布(1),底布(1)由若干根经线(3)和纬线(4)编织构成,经线(3)和纬线(4)编织形成若干个方形的网眼(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1)上绣制有若干根毛线(2),每根毛线(2)的长度至少是网眼(5)的对角线长度的两倍,毛线(2)中间对折后形成一个对折端头(6)和两个原有端头(7),对折端头(6)半绕经线(3)后形成一个圈(8),两个原有端头(7)一并从反方向绕过经线(3)且穿过圈(8)后,拉紧两个原有端头(7)使得毛线(2)的对折端头(6)打结固定在经线(3)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线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1)的一面上印刷 有图案层,该图案层所在区块包括至少一个与底布(1)颜色相区别的单色区块, 所述单色区块绣制有与该单色区块颜色相同的毛线(2),所有的毛线(2)的长 度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线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1)的一面上印刷 有图案层,该图案层所在区块包括至少两个与底布(1)颜色相区别的单色区块, 所述单色区块绣制有与该单色区块颜色相同的毛线(2),相邻的单色区块绣制 的毛线(2)的长度相差至少有5mm。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毛线绣,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3) 和纬线(4)的横截面直径均为2mm,网眼(5)的面积为25mm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毛线绣,它包括底布,底布由若干根经线和纬线编织构成,经线和纬线编织形成若干个方形的网眼,底布上绣制有若干根毛线,毛线中间对折后形成一个对折端头和两个原有端头,对折端头半绕经线后形成一个圈,两个原有端头一并从反方向绕过经线且穿过对折端头形成的圈后,拉紧两个原有端头使得毛线的对折端头打结固定在经线上。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的毛线绣,结构简单,易学易会,省时省力,老少皆宜,它不仅具有与生俱来的蓬松与毛感,而且色彩艳丽、突出鲜明、立体感强;本实用新型无疑给闲暇中的人们增添了多姿多彩的乐趣,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D05C17/00GK201321542SQ20082016678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3日
发明者王航军 申请人:王航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