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

文档序号:1721044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特别是烟用醋酸纤维丝束生产过程中纺丝甬 道风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纺丝是烟用醋酸纤维丝束生产的关键工序之一。纺丝用的浆液经过纺丝机上的计 量泵计量、烛型过滤器过滤、预热器预热后,通过喷丝帽在纺丝机的甬道内喷丝。喷丝帽喷 出的丝在甬道内需经过预热空气加热,以使丝束中溶剂挥发出来,以保证丝束中的残余溶 剂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预热空气由预热空气系统提供。每台纺丝机配备一套预热空气系统,预热空气系 统一般包括风机、加热器、过滤器和风管等。该预热空气系统将来自纺丝机密封门内、干燥 机前部、车间的空气经过滤、加热到生产所需的温度,由风机送入纺丝机。每个预热空气系 统有一根送风总管,总管上有若干根送风支管。在纺丝机上方,每根送风支管里的预热空气 通过均风孔板均勻地送入四只纺丝机甬道。送入甬道内的热空气沿甬道向下,丝束在甬道 内挥发成型,甬道内热空气变成含有溶剂的尾气,经甬道吸风口吸入溶剂回收系统。目前一台纺丝机有几百个甬道位,而这几百个甬道位系采用同一个热风控制系 统,且均采用同一规格型号,即孔径、孔密度均相同的均风孔板。由于各个甬道位的位置差 异及均风孔板的安装差异,所以采用同一规格型号的均风孔板,很难保证各个甬道内的温 度条件能控制一致,明显存有部分甬道的热风过少或过多,从而造成甬道温度过低或过高。 当甬道热风流量过低,温度低时,不仅生产拉丝时困难,同时因为甬道温度低,浆液中丙酮 蒸发速度慢,轻者易单丝粘连,造成丝束开松时出现凝丝,重者会带来生产断头,造成产品 质量不稳或生产中断。当甬道热风流量过多,温度过高时,又因单丝强度低,磨擦中易断裂, 造成丝束使用时出现飞花,不利于丝束使用时的卫生环境控制。凝丝、断头、飞花等是制约 纺丝生产速度提高的主要因素,其中凝丝是国内实现醋纤干纺高速的主要技术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改善纺丝机内各甬道位的热风均勻性情况,使同 机台各甬道位的风速,风温趋于一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a)采用测温或是风速仪测量同一台纺丝机内所有甬道的风温或风速;b)根据测试的甬道风速、风温数据情况,针对同一规格的热风支管下温度过高的 甬道位,采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大的均风孔板替换,针对同一规格热风支管下温度过低的 甬道位,采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小的均风孔板替换原均风孔板;C)针对同一热风支管下四个甬道位的风温或风速相比同机台的甬道平均风温或 风速明显偏低的,统一改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小的均风孔板替换,针对同一热风支管下四个甬道位的风温或风速相比同机台的甬道平均风温或风速明显高的,统一改用比原均风孔 板风阻大的均风孔板替换原均风孔板。较好的方案是纺丝甬道风调节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d)对更换均风孔板后的同 一热风支管下的四个甬道位再次测风温或测风速,如果四个甬道位的风温或风速存有明显 差异,再按步骤C)继续调整,如此反复,直至四个甬道位的风温、风速的差符合设定要求, 且与同机台甬道平均风温或风速的差符合设定要求。更好的方案为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e)采用测温或风速仪测 量同一台纺丝机内所有甬道的风温及风速数据,确认同机台所有甬道风温及风速的标准偏 差是否减小。再好的方案为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f)如果甬道风温或风速 的标准偏差没有减小,则重复所述步骤b)至步骤e),直至风温或风速标准偏差减小。本发明根据测试的甬道风速或风温数据情况,采用不同规格的均风孔板替换以往 统一规格均风孔板,可有效地降低同机台各南道位的风温或风速标准偏差,使各南道位的 风流条件更为均勻,从而减少凝丝、断头、飞花等现象,提高纺丝生产速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具有288个甬道位的纺丝机为例,纺丝机的预热空气系统有一根送风总管,总 管上有72根送风支管。在纺丝机上方,每根送风支管里的预热空气通过均风孔板均勻地送 入四只纺丝机甬道,每根送风支管所对应的四只纺丝机甬道呈“田”字型排列。均风孔板上均勻设置有若干通风孔,可以通过调整均风孔板的风阻来控制从均风 孔板通过的风量,进而控制各南道位的风温、风速。均风孔板的风阻与孔径、孔密度、孔板材 料、风孔结构等有关。其中较为简单的方法是通过调节通风孔的孔径和孔密度来调节均风 孔板的风阻。一般情况下,均风孔板的风阻与孔径、孔密度均成反比,也即孔径越大,均风 孔板的风阻就越小;孔径越小,均风孔板的风阻就越大;孔密度越大,风阻越小,反之亦然。 风温与风速呈正相关关系。下面详细描述调节纺丝甬道风的方法。调节纺丝甬道风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 骤a)采用测温或风速仪测量同一台纺丝机内所有甬道的风温或风速。b)根据测试的甬道风速或风温数据情况,针对同一的热风支管下风温或风速过高 的甬道位,采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大的均风孔板替换,针对同一热风支管下风温或风速过 低的甬道位,采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小的均风孔板替换原均风孔板。c)针对同一热风支管下四个甬道位的风温或风速相比该纺丝机的甬道平均风温 或平均风速值明显低的,统一改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小的均风孔板替换,针对同一热风支 管下四个甬道位的风温或风速相比该纺丝机的甬道平均风温或平均风速值明显高的,统一 改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大的均风孔板替换原均风孔板。d)对更换孔板的同一热风支管下的四个甬道位再次测温测速,如果四个甬道位的 风温或风速相比该纺丝机的甬道的平均风温或风速值明显过低或过高,再按步骤c)继续 调整,如此反复,直至四个甬道位的风温与该纺丝机所有甬道的平均风温的差或四个甬道 位的风速与该纺丝机所有甬道的平均风速值的差在要求的偏差范围内。希望通过调整实现的理想状态是四个甬道位的风速均勻一致,同时与其它热风支管下的甬道位的风速、风温 一致,但这一理想状态通常难以实现,所以在实际调节时可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先确定希 望达到的改善目标,将其作为设定的要求。e)采用测温或风速速仪测量同一台纺丝机内所有甬道的风温及风速数据,确认调 整是否有效,即机台各甬道的风温或风速标准偏差是否减小。f)如果标准偏差没有减小,则重复所述步骤b)至步骤e),直至标准温度差减小, 达到设定的目标。上述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小的均风孔板可以是孔密度与原均风孔板相同,但孔径 大的均风孔板;孔径与原均风孔板相同,但孔密度大的均风孔板;孔径及孔密度均大于原 均风孔板的均风孔板。上述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大的均风孔板可以是孔密度与原均风孔板相同,但孔径 小的均风孔板;孔径与原均风孔板相同,但孔密度小的均风孔板;孔径及孔密度均小于原 均风孔板的均风孔板。拟用于替换的均风孔板的孔径和密度可以根据甬道的具体情况,按照公知的设计 方法确定,并在调试过程中不断改进。以288个甬道位的纺丝机内每块均风孔板面积为 0. 03m2为例,可以从下列规格的均风孔板选择Φ4. 2mm—334孔/块;Φ4. 8mm—334孔/ 块;Φ 5. 5mm—334 孔 / 块;Φ 6. Omm-118 孔 / 块;Φ 6. 4mm—334 孔 / 块;Φ 7. Omm-118 孔 / 块;Φ 7. 2mm—334 孔 / 块;Φ 7. 6mm—334 孔 /块;Φ 8. Omm-334 孔 / 块;Φ 8. 2mm—186 孔 /块。通过测试发现,采用不同规格的均风孔板对具有288个甬道位的纺丝机的甬道风 进行调整后,该台纺丝机各甬道位的风温标准偏差可由5°C降至2. 5°C,风速的标准偏差可 由0. 7m/s降至0. 38m/s,这表明各甬道的风流条件相对更为均勻。由于甬道条件改善,纺 丝生产速度可由535米/分钟提高至600米/分钟,无凝丝问题出现,同时断头、飞花的控 制水平可达国际先进水平。由于生产速度提高,相比设计时的标准产量32000吨,增产超过 4000吨,可带来利税超过2000万。
权利要求
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测温或风速仪测量同一台纺丝机内所有甬道的温度或风速;b)根据测试的甬道风温或甬道风速数据情况,针对同一规格的热风支管下热风风温过高或风速过高的甬道位,采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大的均风孔板替换,针对同一规格的热风支管下风温过低或风速过低的甬道位,采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小的均风孔板替换;c)针对同一热风支管下四个甬道位的风温或风速相比同机台所有甬道的平均风温或平均风速明显低的,统一改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小的均风孔板替换,针对同一热风支管下四个甬道位的风温或风速相比同机台所有甬道的平均风温或平均风速明显高的,统一改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大的均风孔板替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d)对更换均风孔板后的同一热风支管下的四个甬道位再次测风温或测风速,如果四个 甬道位的风温或风速存有明显差异,再按所述步骤c)继续调整,如此反复,直至四个甬道 位的风温、风速的差符合设定的要求,且与同一台纺丝机的甬道平均风温或平均风速的差 符合设定的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e)采用测温或风速仪测量同一台纺丝机内所有甬道的风温及风速数据,确认同机台所 有甬道风温及风速的标准偏差是否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f)如果甬道风温或风速的标准偏差没有减小,则重复所述步骤b)至所述步骤e),直至 风温或风速标准偏差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小的均风孔板的孔密度与原均风孔板相同,但孔径大于原均风 孔板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小的均风孔板的孔径与原均风孔板相同,但孔密度大于原均风 孔板的孔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小的均风孔板的孔径及孔密度均大于原均风孔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大的均风孔板的孔密度与原均风孔板相同,但孔径小于原均风 孔板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大的均风孔板的孔径与原均风孔板相同,但孔密度小于原均风 孔板的孔密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大的均风孔板的孔径及孔密度均小于原均风孔板。全文摘要
纺丝甬道风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测温测速仪测量同一台纺丝机内所有甬道的温度及风速数据;b)根据测试的甬道风速、风温数据情况,针对同一规格的热风支管下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甬道位,采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大或小的均风孔板替换;c)针对同一热风支管下四个甬道位的风温、风速相比该机台所有甬道的平均风温或平均风速明显低或高的,统一改用比原均风孔板风阻小或大的均风孔板替换。可使各甬道内风温、风速更均匀,进而减少凝丝、飞花、断头现象,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D01D10/02GK101922056SQ200910040300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2日
发明者周建平, 周文灿 申请人: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