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24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具体而言是一种在该纺纱机中对细纱施加张力的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纺纱机例如日本特开2004-124333号公报所述,这种纺纱机通常具有进行旋转驱动金属制传输辊(delivery roller)以及与传输辊相对配置而从动旋转的橡胶制压送辊(nip roller)。纺纱机将纺纱装置送出的细纱利用传输辊和压送辊夹持输送。即,通过传输辊的旋转来对从纺纱装置引出的纱线施加张力。通过对纱线施加规定的张力,能够以规定的速度从纺纱装置引出纱线,并且以规定的速度将纱线向下游侧输送。
但是,在采用日本特开2004-124333号公报记载的纺纱机进行纺纱时,为了确保纱线品质必须按照要求的数值对纱线的粗细(支数)、纺纱时的纱线引出张力、清纱(纱线瑕疵检测)时的纱线张力等进行准确地控制。即,如果纱线粗细或纺纱工作时的引出张力在纺纱过程中发生波动,则会对纱线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如果清纱时的张力不保持一定的话,则无法准确地进行清纱。 上述的纱线粗细由传输辊和后辊的速度比决定。上述纺纱时的引出张力由传输辊和前辊的速度比决定。另外,在具有传输辊和巻绕装置(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情况下,上述清纱时的张力由传输辊和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速度比决定。这样,传输辊的纱线输送速度是影响纱线品质的重要参数。因此,需要利用传输辊以准确的速度输送纱线。
另一方面,在传输辊下游侧所具备的巻绕装置中,由于纱线在巻装表面横动(往复),因此总是在传输辊下游侧引起纱线张力的波动。尽管该张力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纱线张力调整装置缓和,但是该张力波动有可能传递到该纱线张力调整装置上游侧的传输辊。此时,如果传输辊和压送辊对纱线的夹持力不足,则可能导致纱线与辊子打滑而张力波动传递到上游侧的问题。其结果是,纱线品质由于传输辊引起纱线输送速度波动而降低。为了防止这样的纱线输送速度波动,优选传输辊和压送辊对纱线的夹持力较大并且稳定。
但是,在现有这种利用两个辊子对纱线进行夹持输送的构造中,用以夹持纱线的强力是有限度的。其结果是,难以获得足够强的夹持力而完全避免来自下游的张力波动影响。另外,由于在橡胶制压送辊表面产生的磨损以及零部件装配精度等原因,会出现上述夹持力不均匀的问题。因此,难以使多个纺纱单元之间夹持力均匀一致,从而无法确保所生产的纱线品质稳定不变。并且,夹持力随着压送辊表面的橡胶磨损而降低,有时会导致纱线打滑频发。 有的压送辊为了便于维护而采用悬臂支承式构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构造上难以将压送辊的一端和另一端上的夹持力调整为均等。因此,例如在通过上述横动来使纱线左右摆动时,夹持力因夹持位置变化而波动,从而导致纱线张力波动引起清纱器频发误检。 压送辊作为耗材因表面橡胶磨损而需要定期更换。传输辊和压送辊容易巻缠飞花等。在传输辊和压送辊巻缠飞花等的情况下,需要操作者将其除去。这样,利用传输辊和压送辊进行的纱线的输送,存在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向从纺纱装置引出的细纱施加的纱线张力稳定而获得品质均匀的细纱的纺纱机。 根据本发明,纺纱机具备纺纱装置、巻绕装置、纱线存放装置。上述纺纱装置对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细纱。上述巻绕装置对上述纺纱装置送出的上述细纱进行巻绕而形成巻装。上述纱线存放装置配置在上述纺纱装置和上述巻绕装置之间。纱线存放装置具有旋转的纱线存放辊,在纱线存放辊的外周巻绕上述细纱而临时存放细纱。纺纱机通过上述纱线存放装置一边对上述细纱施加张力, 一边将上述细纱从上述纺纱装置引出。
与现有构造的例如在相对的两个辊子之间夹持细纱进行输送的情况相比,在上述纺纱机中,利用外周上巻绕细纱的纱线存放辊对细纱施加张力,因此作为纱线输送部件的纱线存放辊与细纱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即,上述纺纱机能够以充足的输送力对细纱施加张力。其结果是不会在纱线存放辊与细纱之间发生打滑等,能够以稳定的速度将细纱从纺纱装置引出。由此,上述纺纱机能够确保产出细纱的品质均匀。 在上述纺纱机中,优选从上述纺纱装置送出的上述细纱,不经由其它纱线输送部件而直接导入上述纱线存放装置。 由此,上述纺纱机能够通过纱线存放装置对从纺纱装置送出的细纱施加张力而不受其它纱线输送部件影响。另外,在纺纱装置与纱线存放装置之间存在其它纱线输送部件的纺纱机中,存在该其它纱线输送部件巻缠飞花的问题。但是,在上述纺纱机中能够避免这种问题而提高维护性。并且,上述纺纱机与现有纺纱机相比能够削减零部件数量,因此能够简化纺纱机整体的构造而抑制成本。 在上述纺纱机中,优选上述纱线存放辊是高耐磨性材质(例如金属)。
由此,纱线存放辊的耐久性与橡胶制辊子相比得以提高。因此,上述纺纱机与现有的纺纱机相比,能够削减耗材数量并且长期保持稳定的纱线品质。并且,在上述纺纱机中能够抑制磨损对性能的影响,因此与例如通过橡胶制辊子输送细纱的现有的构造相比,能够抑制纺纱机中多个纺纱单元之间的纱线输送力不均。即,能够使该多个纺纱单元生产的纱线品质在纺纱单元之间相同。另外,纱线存放辊如果采用金属等易加工材料,则易于以较高的加工精度制造纱线存放辊。从而能够抑制纺纱单元之间的零件尺寸偏差,更加易于实现纺纱单元之间产出纱线的品质均一控制。 在上述纺纱机中,优选上述纱线存放装置是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上述纱线松弛消
除装置构成为能够吸收该纱线存放装置与上述巻绕装置之间的纱线张力波动。 由此,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与巻绕装置之间的纱线张力波动,不会对纱线松弛消除
装置与纺纱装置之间的纱线张力造成影响。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纱线品质。并且,由
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兼有输送细纱和调整纱线张力的双重功能,因此与分别设有纱线输送
用部件和张力调整用部件的现有构造相比,能够削减纺纱机的零部件数量而抑制成本。 在上述纺纱机中,优选上述细纱在上述纱线存放辊的外周上能够无重叠地巻绕至
少IO周以上。 S卩,以密缠纱线存放辊的方式在该纱线存放辊的外周巻绕足够长的细纱,从而使该纱线存放辊通过旋转产生的细纱输送力足够稳定。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纺纱机正视图。 图2是纺纱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精纺机(纺纱机)进行说明。这里,本 说明书中"上游"和"下游"是就纺纱时的纱线运行方向的上游和下游而言。
图1所示的作为纺纱装置的精纺机1具备并列设置的多个纱锭(纱线单元2)。该 精纺机1具有接头台车3、吸气装置(blower box)80、原动机箱5。 如图1所示,各纺纱单元2的主要构造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为牵伸装置7、 纺纱装置9、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纱线存放装置)12、巻绕装置13。牵伸装置7设置在精纺 机1的壳体6的上端附近。纺纱装置9对从该牵伸装置7送出来的纤维束8进行纺织。从 纺纱装置9送出的细纱10,在通过后述的清纱器(纱线瑕疵检测部)52后,通过纱线松弛消 除装置12进行输送,然后被巻绕装置13巻绕而形成巻装45。 牵伸装置7将棉条(sliver)15拉伸成纤维束8。如图2所示,该牵伸装置7具有 后辊16、第三辊(third roller) 17、架设龙带(apron belt) 18的中间辊19以及前辊20这 四种辊子。 虽然没有图示纺纱装置9的细节,但是纺纱装置9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利用 旋转气流对纤维束8加捻来生成细纱10的气流式纺纱装置。 在纺纱装置9的下游设置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该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对细纱 10施加规定的张力而将其从纺纱装置9引出。并且,该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还具有一种功 能,即在通过接头台车3(后述)进行接头时等的情况下,使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细纱10 滞留,从而防止纱线松弛。另外,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具有调节张力的功能,从而避免巻绕 装置13(后述) 一侧的张力波动向纺纱装置9一侧传递。如图2所示,纱线松弛消除装置 12具备松弛消除辊(纱线存放辊)21、导纱部件22、上游侧导向部23、电动机25、下游侧 导向部26、纱线存放量传感器27。 导纱部件22能够与细纱10卡合(钩挂)。导纱部件22在与细纱10卡合的状态 下与松弛消除辊21 —体旋转,从而能够在该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上巻绕细纱10。
松弛消除辊21能够在其外周上巻绕存放一定量的细纱10。松弛消除辊21被电 动机25旋转驱动。电动机25的转速通过转速控制部进行控制,该转速控制部设置于未图 示的单元控制器。在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上巻绕的细纱10,通过松弛消除辊21的旋转以 在该松弛消除辊21上密缠的方式进行巻绕,并且牵拉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上游侧的细纱 10。即,通过使外周巻绕有细纱10的松弛消除辊21以规定的转速旋转,能够对细纱10施 加规定的张力而以规定的速度将其从纺纱装置9引出,并且以规定的速度向下游侧输送。
通过在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上巻绕规定量的细纱10,能够在松弛消除辊21和细 纱10之间确保规定的接触面积。由此,松弛消除辊21能够以足够的力保持牵拉细纱10,以
5稳定的速度将细纱10从纺纱装置9引出而避免打滑等故障。如图2所示,纺纱装置9与纱 线松弛消除装置12之间没有设置其它用于对细纱IO施加张力的构造(现有技术的传输辊 等)。因此,纱线从纺纱装置9引出的速度,由松弛消除辊21的转速决定。本实施方式的精 纺机1中,利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对细纱10施加张力,能够消除偏差,从而以准确的速 度将该细纱10从纺纱装置9引出。 纱线存放传感器27以非接触方式对松弛消除辊21上存放的纱线存放量进行检 测,并且向单元控制器发送检测结果。 上游侧导向部23配置在松弛消除辊21的略微上游侧。上游侧导向部23是将纱 线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面适当地引导的引导部件。并且,上游侧导向部23还具有 止捻作用,即防止从纺纱装置9传播过来的细纱10的捻合向该上游侧导向部23的下游侧 传递。 清纱器52在精纺机1的壳体6的前面侧设置于上述纺纱装置9和上述纱线松弛 消除装置12之间的位置。由纺纱装置9纺出的细纱10在被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巻绕之 前穿过上述清纱器52。清纱器52监控运行的细纱10的粗细。清纱器52在检测出细纱10 的纱线瑕疵时,将纱线瑕疵检测信号发送给未图示的单元控制器。另外,在现有构造(例如 日本特开2004-124333号公报)的精纺机中,清纱器对由传输辊输送的细纱进行监控。其 结果是,现有构造的精纺机,当细纱与传输辊(以及压送辊)之间发生打滑时,有可能导致 清纱器误检出纱线瑕疵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能够通过纱线松弛消除装 置12,(不会发生打滑等情况)以稳定的速度和张力,将细纱10从纺纱装置9引出。由此, 能够通过清纱器52准确地检测纱线瑕疵。 上述单元控制器在接收上述瑕疵检测信号后,立即通过切断器(cutter) 57将细 纱10切断,并且使牵伸装置7和纺纱装置9等停止。另外,单元控制器向接头台车3发送 控制信号,使接头台车3行驶到该纺纱单元2前方。然后,单元控制器再次驱动纺纱装置9 等,并且利用上述接头台车3进行接头而继续巻绕。此时,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在从纺纱 装置9继续纺纱到继续巻绕的期间,将从纺纱装置9连续送出的细纱10,滞留于松弛消除辊 21来消除细纱10的松弛。 接头台车3具有接头器(接头装置)43、吸管44、吸嘴(suction mouth)46。当 某个纺纱单元2发生断头或剪纱时,接头台车3在轨道41上行驶到该纺纱单元2而停止。 上述吸管44以轴为中心沿上下方向转动,同时捕捉吸入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纱线端头,并 将捕捉的纱线引导至接头器43。吸嘴46以轴为中心沿上下方向转动,同时吸引捕捉来自 巻装45的纱线端头,并将捕捉的纱线引导至接头器43,该巻装45支承于上述巻绕装置13。 接头器43将被引导的两个纱线端头联结起来。 巻绕装置13具备能够绕支轴70摆动地支承的摇架臂(cradle arm) 71。摇架臂 71能够可旋转地支承用于巻绕细纱10的筒管48。 上述巻绕装置13具备巻绕滚筒(drum) 72和横动装置75。巻绕滚筒72与上述筒 管48或者在筒管48上巻绕细纱10而形成的巻装45的外周面接触来进行驱动。横动装置 75具备能够与细纱10对合的横动导纱器(traverse guide)76。利用未图示的驱动装置使 横动导杆76往复移动,同时利用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巻绕滚筒72,从而使与巻绕滚筒72接 触的巻装45旋转,将细纱10交叉巻绕。
下面,参照图3对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的细节进行说明。松弛消除辊21由耐磨 材料制成,并固定于电动机25的机轴25a。松弛消除辊21的具有导纱部件22的一侧为顶 端,配置电动机25的一侧为基端。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面21a按照从基端到顶端的顺序, 具备基端侧锥部21b、圆筒部21c、顶端侧锥部21d。 圆筒部21c的顶端侧为略细的形状。圆筒部21c为与两侧的锥部21b以及21d平 滑地连接的形状。为了通过松弛消除辊21获得足够的力来输送细纱IO,优选细纱10在松 弛消除辊21的外周面21a上无重叠地巻绕至少10周以上。因此,圆筒部21c的尺寸形成 为能够存放至少10周以上的细纱10。上述纱线存放量传感器27设置为与该圆筒部21c相 对。纱线存放量传感器27对巻绕于松弛消除辊21的纱线的存放量进行检测,并向单元控 制器发送检测结果。 基端侧锥部21b和顶端侧锥部21d分别形成为以端面侧为大径侧的平缓锥状。在 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面21a上,基端侧锥部21b使供给的细纱10从大径部分向小径部分 平顺地移动到中间的圆筒部21c,从而将细纱10整齐地巻绕于圆筒部21c的表面。顶端侧 锥部21d具有在细纱10从松弛消除辊21解舒时,能够防止巻绕的细纱10滑脱的所谓脱圈 现象的功能。并且,顶端侧锥部21d具有能够使细纱IO从小径部分向端面侧的大径部分有 序输送进行退绕,从而确保细纱10能够平顺地引出的功能。 导纱部件22与上述松弛消除辊21同心配置,并且根据条件与该松弛消除辊21 —
体地或独立地旋转。具体而言,导纱部件22具有锭翼轴33和锭翼(flyer)38。锭翼轴33
可相对旋转地支承于松弛消除辊21。锭翼38固定于锭翼轴33的顶端。 锭翼轴33或松弛消除辊21中任意一方安装有永久磁铁,另一方则安装磁滞材料。
通过上述磁性部件构成转矩发生部件,产生阻止导纱部件2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进行相
对旋转的转矩。 锭翼38能够与上述锭翼轴33 —体旋转。另外,上述锭翼38构成为朝向上述松弛 消除辊21的外周面21a适当弯曲的形状。由此,锭翼38能够与细纱10卡合(钩挂细纱 IO),从而将细纱10向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面引导。 在以上构成中,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使锭翼38与细纱IO钩挂,将该纱线IO巻绕 于松弛消除辊21,从而消除细纱10的松弛并且能够调整巻绕张力。 导纱部件22能够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独立地旋转,并且在阻止该旋转的方向上 被磁性部件施加阻力转矩。另外,松弛消除辊21通过电动机25以规定的转速旋转。当锭 翼38与细纱10卡合时,如果作用于细纱10的张力超过上述阻力转矩,则上述导纱部件22 与松弛消除辊21独立地旋转,将细纱10从上述松弛消除辊21解舒。反之,当作用于细纱 10的张力较弱时,则导纱部件22与松弛消除辊21 —体旋转,将细纱10巻绕于上述松弛消 除辊21。另外,细纱10从松弛消除辊21的基端侧进行巻绕,解舒则从松弛消除辊21的顶 端侧开始。 这样,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在细纱10的张力减小(细纱10松弛)时巻绕细纱10, 当细纱10的张力增大时则解舒细纱10。由此,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能够消除细纱10的松 弛而向细纱10提供适当的张力。并且如上所述,导纱部件22能够吸收纱线松弛消除装置 12和巻绕装置13之间的细纱10上的张力波动。由此,能够利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防止 该张力波动对纺纱装置9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之间的细纱10造成影响。其结果是,能够利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以更稳定的速度将细纱10从纺纱装置9引出。
但是,为了利用上述松弛消除辊21稳定地输送细纱10 (从纺纱装置9引出),需要 始终保持细纱10在松弛消除辊21上巻绕一定量的状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来自 纱线存放量传感器27的信号对摇架臂71进行反馈控制。 首先,悬挂于导纱部件22的细纱10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和巻绕装置13之间的 细纱10)上的张力,基本上由松弛消除辊21输送纱线的速度(从纺纱装置9纺出纱线的速 度)以及巻绕装置13的巻绕速度决定。即,巻绕速度大于纱线输送速度,则细纱10上的张 力增大,从松弛消除辊21逐渐解舒细纱10。反之,当巻绕速度小于纱线输送速度时,作用于 细纱10的张力减小,在松弛消除辊21上逐渐巻绕细纱10。通常松弛消除辊21的转速(纱 线纺出速度)是恒定的,因此悬挂于导纱部件22的细纱10上的张力主要根据巻绕装置13 的巻绕速度变化。另外,从纺纱装置9送出细纱10的速度,则由上述转速控制部控制的辊 子驱动部25的转速决定。 通常为了在进行巻绕时对细纱10施加适当的巻绕张力,巻绕滚筒72的转速设定 为使巻绕速度比松弛消除辊21输送纱线的速度(纺纱装置9纺出纱线的速度)略高。因 此当巻绕于松弛消除辊21的细纱10逐渐解舒时纱线存放量减少。 在通过纱线存放传感器27检测出纱线存放量为规定值以下时(例如巻绕于松弛 消除辊21外周的细纱10为10周以下),该纺纱单元2的单元控制器控制未图示的驱动升 降缸使摇架臂71向图2左侧转动,使巻装45离开巻绕滚筒72。由此,巻装45失去驱动力, 尽管还会继续惯性旋转,但是其巻绕速度逐渐降低。 其结果是,通过导纱部件22逐渐巻绕细纱10,能够恢复松弛消除辊21的纱线存 放量。但是,如果松弛消除辊21上巻绕的细纱10超过圆筒部21c上的容许存放量,则细纱 10在松弛消除辊21上巻绕的位置会转移至基端侧锥部21b而在大径侧巻绕。其结果是, 会导致无法以准确的速度从纺纱装置9引出细纱10。因此,需要利用纱线存放量传感器27 来检测细纱10的存放量是否为规定值以上。如果纱线存放量传感器27检测出细纱10的 存放量为规定值以上时,则上述单元控制器使摇架臂71向图2右侧转动,使巻装45与巻绕 滚筒72接触。由此,恢复巻绕速度,从而如上所述逐渐从松弛消除辊21解舒细纱10。
这样,利用升降缸使摇架臂71摆动而使巻装45与巻绕滚筒72接触或分离,从而 能够对巻绕装置13的巻绕速度进行调节。利用纱线存放量传感器27检测松弛消除辊21 的纱线存放量,向单元控制器反馈检测结果而对巻绕装置13的巻绕速度进行控制,从而确 保松弛消除辊21上始终存放有一定量以上的细纱10。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备纺纱装置9、巻绕装置13、纱线松弛消除装 置12。纺纱装置9对纤维束8加捻而生成细纱10。巻绕装置13对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细 纱10进行巻绕而形成巻装45。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配置在纺纱装置9和巻绕装置13之 间,并且在旋转的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巻绕细纱10并临时存放。精纺机1利用纱线松弛 消除装置12对细纱10施加张力并将其从纺纱装置9引出。 S卩,精纺机1利用外周巻绕有细纱10的松弛消除辊21向细纱IO(具体而言为加 捻的纤维束8)提供张力。因此,精纺机l与例如在相对的两个辊子之间夹持细纱进行输送 的现有构造相比,作为纱线输送部件的松弛消除辊21与细纱1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其 结果是能够以足够的输送力向细纱IO施加张力。因此,不会在精纺机l中松弛消除辊21
8与细纱10之间发生打滑等,能够以稳定的速度将细纱10从纺纱装置9引出。纺纱机1能 够生产品质均匀的细纱10。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l中,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细纱10,不经由其它纱线输送部 件而直接导入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 由此,精纺机1能够通过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对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细纱10施 加张力而不受其它纱线输送部件影响。另外,在纺纱装置9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之间存 在其它纱线输送部件的精纺机中,存在该其它纱线输送部件巻缠飞花的问题。但是,精纺机 1能够避免这种问题而提高维护性。并且,精纺机1能够削减零部件数量,简化精纺机1整 体的构造而抑制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松弛消除辊21是耐磨性材质。 由此,松弛消除辊21的耐久性与橡胶制辊子相比得以提高。因此,精纺机1与现 有的精纺机相比,能够削减耗材数量并且长期保持稳定的纱线品质。并且,在精纺机l中能 够抑制磨损对性能的影响,因此与例如通过橡胶制辊子输送细纱的现有构造相比,能够抑 制精纺机1中多个纺纱单元2之间的纱线输送力不均。其结果是能够使该多个纺纱单元2 生产的纱线在纺纱单元2之间品质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构成为能够吸收该纱线松弛消 除装置12与巻绕装置13之间的纱线张力波动。 由此,能够防止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与巻绕装置13之间的纱线张力波动,对纱线 松弛消除装置12与纺纱装置9之间的纱线张力造成影响。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纱线 品质。并且,由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兼有输送细纱10和调整纱线张力的双重功能,因此 与分别设有纱线输送用部件和张力调整用部件的现有构造相比,能够削减精纺机1的零部 件数量而抑制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细纱10在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上能够无重叠地巻 绕至少IO周以上。 以密缠方式在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巻绕足够长的细纱10。其结果是,将细纱10 在松弛消除辊21上密缠,能够使该松弛消除辊21通过旋转对细纱10施加的输送力足够稳定。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构成例如可以进行如下变更。 在导纱部件22和松弛消除辊21之间施加转矩的方法,不限于上述的磁性部件,也 可以利用摩擦力或者电磁装置。 导纱部件22也不是必须的。例如日本特开2004-124333号公报,精纺机1采用的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也可以不设置能够与松弛消除辊相对旋转的导纱部件。采用该构造,也 能够在旋转的松弛消除辊的外周上巻绕纱线,从而以稳定的速度从纺纱装置牵引纱线。但 是,在上述实施方式这种具有导纱部件22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中,能够利用该导纱部件 22调节纱线张力。因此,不必另设纱线张力调整装置,也无需用于增减松弛消除辊的纱线存 放量的复杂构造。为了实现精纺机1的紧凑化,优选上述实施方式这种设有导纱部件22的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 纺纱单元2的布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本质上对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细纱IO施加张力的装置是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即可。例如,在纺纱装置9和纱线松弛消除装置 12之间,可以设置与纱线张力无关的其它纱线引导部件(例如仅作为转动辊而不会对纱线 夹持)。 上述精纺机l的构成作为一个例子,可以省略接头台车3或者还可以具备用于自 动更换满巻的巻装的自动落筒台车。
权利要求
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对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细纱的纺纱装置;卷绕装置,其对从所述纺纱装置送出的所述细纱进行卷绕而形成卷装;纱线存放装置,其配置在所述纺纱装置和所述卷绕装置之间,并且具有一边对所述细纱施加张力一边从所述纺纱装置直接引出所述细纱的功能和临时存放所述细纱的功能。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存放装置具有大致圆筒状的纱线存放辊、旋转驱动所述纱线存放辊的辊子驱动部、控制所述辊子驱动部的转速的转速控制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纺纱装置送出所述细纱的速度,由所述转速控制部控制的所述辊子驱动部的转速决定。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存放装置还具有导纱部件,其与从所述纺纱装置送出的细纱卡合,能够相对于所述纱线存放辊独立旋转或一体旋转;转矩发生部件,其产生阻止所述导纱部件相对于所述纱线存放辊进行相对旋转的阻力转矩,当由在与所述导纱部件卡合的所述细纱上作用的张力产生的转矩比由所述转矩发生部件产生的所述阻力转矩强时,所述导纱部件独立于所述纱线存放辊旋转,当由在与所述导纱部件卡合的所述细纱上作用的张力产生的转矩比由所述转矩发生部件产生的所述阻力转矩弱时,所述导纱部件与所述纱线存放辊一体旋转。
5. 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存放辊由耐磨性高的材质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存放辊的外周具有能够将所述细纱无重叠地巻绕至少10周以上的长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机还具备用于检测巻绕于所述纱线存放辊的纱线存放量的纱线存放量传感器。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机还具备用于检测所述细纱的纱线瑕疵的纱线瑕疵检测部,所述纱线瑕疵检测部设置在所述纺纱装置和所述纱线存放装置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高一种纺纱机。精纺机的纺纱单元具有纺纱装置、卷绕装置、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纺纱装置对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细纱。卷绕装置对纺纱装置送出的细纱进行卷绕而形成卷装。纱线松弛消除装置配置在纺纱装置和卷绕装置之间,在旋转的松弛消除辊的外周卷绕细纱并临时存放。该精纺机通过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对从纺纱装置送出的细纱施加张力。
文档编号D01H13/00GK101713112SQ20091016817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9日
发明者冈正毅, 平尾修, 马场健治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