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边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83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边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边缝纫机,其一边将裤子、裙子及衬衫等的裁断的布料自动输
送至线迹形成位置, 一边沿布料边缘进行锁边缝制。
背景技术
在缝制裤子或裙子等衣服的情况下,在对各部分主布料的边缘进行锁边缝制之后 将其缝合。各部分主布料的边缘是具有圆弧部或直线部的复杂的形状。 目前,在上述锁边缝纫机中,为了将上述复杂形状的主布料(布料)的边缘部输送 至线迹形成位置(落针位置),在与落针位置相比的布料进给方向的上游侧,例如在压脚块 的前侧,安装用于与布料端部卡合而进行引导的布料引导部、和以使布料端部靠近该布料 引导部的方式作用于布料的作用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现有的锁边缝纫机,已知下述装置,其配置检测布料的布料进给方向的 前端及后端的光传感器,可以通过由光传感器检测由布料引导部送入的布料的前端,使缝 纫机启动,通过由光传感器检测布料的后端,使正在驱动的缝纫机停止(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2)。 在从图6至图8中,说明现有的锁边缝纫机。现有的锁边缝纫机101具有成为缝 制的作业台的缝纫机工作台102、和进行锁边缝制的缝纫机主体103。该缝纫机主体103安 装在缝纫机工作台102的角部。另外,作为缝纫机主体103,使用包缝机。
在前述缝纫机工作台102的上表面,安装布料引导部104和按压部件M,前述布料 弓I导部104用于在设置于由缝纫机主体2的针棒107支撑的缝针N的下方的落针位置P (图 8)的前方(布料进给方向的上游侧),引导布料C(图7)的端部,前述按压部件M从布料 C的上部进行按压,向布料C施加旋转扭矩,以使布料C的端部与布料引导部104的引导面 105a卡合。 前述布料引导部104具有垫片105,其具有与布料厚度相当的厚度,具有与布料 C的布料端缘抵接的弯曲的布料端部引导面105a ;以及引导板106,其以在该垫片105的上 表面使一边的外周部伸出的方式配置,与垫片105 —起安装在缝纫机工作台102的上表面 上。另外,引导板106的与布料端部引导面105a相比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分的下表面,成 为与布料C的布料端缘部的上表面抵接的布料上引导面106a。此外,布料上引导面106a的 外周部,远离缝纫机工作台102的上表面的方式,向上翘起地形成,从而使布料C的布料边 缘容易插入到布料引导部104的下方,S卩,由缝纫机工作台102的上表面、布料端部引导面 105a、布料上引导面106a包围的引导空间G中(图7)。 在前述缝纫机主体103的侧方,在与落针位置P相比位于布料进给方向E的上游 侧的缝纫机主体103的针板111的上方,配置作为光传感器的反射型光传感器112,其检测 布料C的布料进给方向E的前端及后端。并且,如图8所示,在与该反射型光传感器112正 对的针板111的表面,粘贴作为反射层的反射带113。 S卩,反射型光传感器112以与布料C 的布料进给路径从上方相邻的方式配置,并以可以由布料C阻挡反射型光传感器112的光路的方式形成。 此外,作为光传感器,也有使用透光型光传感器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投光器配 置在上方,受光器配置在针板表面上。 另外,在从反射型光传感器112至针棒107的针板111的上方,配置布料切断机构 (未图示),其具有用于切断布料端部的布料切断用切刀108 (图8),同时,在针板111的落 针位置P的周围,配置具有用于输送布料C的进给齿的布料进给机构(未图示)。
根据由这种结构构成的现有锁边缝纫机101,通过由按压部件M及布料引导部104 引导载置于缝纫机工作台102上表面上的布料C的布料端部,而将布料C的边缘部正确地 输送至落针位置P。并且,根据由反射型光传感器112检测布料C的布料进给方向E的前 端,即,从反射型光传感器112发射的照射光La由反射带113反射后返回而形成的反射光 Lb成为未受光状态时的检测信号、例如"Low",使缝纫机启动,根据由反射型光传感器112 检测到布料C的后端,即接收到来自反射带113的反射光Lb时的检测信号,例如"High",使 正在驱动的缝纫机停止。当然,缝纫机启动之前的布料C的操作由作业者手动进行。另外, 缝纫机的启动及停止由缝纫机控制部接受来自光传感器的信号而执行,前述缝纫机控制部 进行未图示的可动部的动作控制,并具有作为运算部起作用的CPU及作为存储部起作用的 存储器。 专利文献1 :日本国登录实用新案第25681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国特公平7-715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现有的锁边缝纫机101中,存在作业者使用方便性较差的问题点。
例如,在现有的锁边缝纫机101中,如图6及图8所示,存在下述问题点,即,因为 在缝针N的附近配置反射型光传感器112,所以进行将缝线穿过缝针N的穿线作业或缝针N 及布料切断用切刀108的更换等维护作业时的作业空间狭小。特别地,在使缝线穿过缝针 N的情况下,因为缝纫机主体103是锁止缝纫机,所以需要从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 使缝线穿过缝针N的针孔,从而使作业性显著变差。 另外,在现有的锁边缝纫机101中,存在下述问题点,即,如图8所示,因为在布料 切断用切刀108附近配置反射型光传感器112或反射带113,所以存在布料切断用切刀108 切断布料C的布料端部时产生的切屑等的布绒或尘埃等异物,附着在反射型光传感器112 或反射带113上,而使反射型光传感器112进行误检测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这一点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者使用方便的锁边缝纫机, 其使进行维护作业时的作业空间增大,可以可靠地防止因异物附着引起的光传感器的误检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技术方案1涉及的本发明的锁边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缝 纫机工作台;缝纫机主体,其安装在前述缝纫机工作台上,对布料进行锁边缝制;布料引导 部,其为了将载置于前述缝纫机工作台的上表面的布料向前述缝纫机主体的落针位置引 导,而安装在前述缝纫机工作台上,具有与布料的布料端缘抵接的布料端部引导面、及与布 料的布料端缘部的上表面抵接的布料上引导面;以及光传感器,其配置在与落针位置相比 的布料进给方向的上游侧,检测布料的布料进给方向的前端及后端,该锁边缝纫机构成为,根据前述光传感器检测到布料的布料进给方向前端时的检测信号,使缝纫机启动,根据检 测到布料的布料进给方向后端时的检测信号,使正在驱动的缝纫机停止,其特征在于,前述 光传感器是反射型光传感器,其埋设在前述缝纫机工作台上,与前述布料上引导面正对,在 前述布料上引导面的与前述反射型光传感器正对的位置,设置用于反射来自前述反射型光 传感器的光的反射层,在与前述布料引导部的前述反射层的配置位置相比的布料进给方向 的上游侧,配置用于向前述反射型光传感器喷射空气的喷嘴。 并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因为反射型光传感器埋设在缝纫机工作台上,反射层配 置在布料上引导面上,所以在缝纫机主体的缝针或布料切断用切刀及布料切断用切刀附近 也可以不配置光传感器。其结果,在进行将缝线穿入缝针的穿线作业或缝针及布料切断用 切刀的更换等的维护作业时,光传感器不会成为妨碍。由此,可以增大维护作业所需的作业 空间,并提高缝制位置的识别性。另一方面,在将反射型光传感器埋设在缝纫机工作台上, 而将反射层设置在布料引导部的情况下,容易在缝纫机工作台和布料引导部之间的狭窄空 间中存留异物,而使反射型光传感器产生误动作。但是,在本发明的锁边缝纫机中,因为在 与布料引导部的反射层的配置位置相比的布料进给方向的上游侧配置用于向反射型光传 感器喷射空气的喷嘴,所以,可以通过从喷嘴喷射空气,将在布料切断用切刀切断布料时产 生的切屑等的布绒或尘埃等的异物向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吹散,防止这种异物进入反射型 光传感器和反射层之间。另外,利用从喷嘴喷射的空气,不将布料引导部拆下,即可以进行 反射型光传感器的清洁。其结果,即使是使反射型光传感器埋设在缝纫机工作台上,而将 反射层设置在布料引导部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异物附着在反射型光传感器上而进行误动 作。此外,因为从喷嘴喷射的空气向布料进给方向的下游侧流动,所以通过该空气的流动, 可以将插入布料引导部的布料向布料进给方向的下游侧预紧。其结果,在将布料插入布料 引导部后向落针位置输送时的初期,因为可以使从喷嘴喷射的空气成为辅助,所以即使是 因缝纫机工作台与布料的摩擦力而容易产生挠曲或褶皱的薄而易破的布料,也可以顺利地 在缝纫机工作台上滑动。即,可以防止在将布料向落针位置输送时的初期,因缝纫机工作台 与布料的摩擦力而在布料上产生挠曲或褶皱。 另外,技术方案2涉及的本发明的锁边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中,前述 布料引导部的前述反射层的配置位置,是光沿厚度方向透过的透明部,前述反射层设置在 前述透明部的上表面或内部。并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在向落针位置输送布料时,可 靠且容易地防止反射层干扰布料的移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锁边缝纫机,因为可以增大进行维护作业时的作业空间,可靠 地防止因异物附着引起的光传感器的误检测,所以起到可以容易且可靠地提高作业者的使 用方便性等的优良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锁边缝纫机的实施方式的要部的示意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锁边缝纫机的实施方式中的反射层的配置位置的其它
5例子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锁边缝纫机的实施方式中的反射层的配置位置的另外 其它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锁边缝纫机的一个例子的要部的外观斜视图。 图7是表示从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观察图6的布料引导部的要部的放大剖面图。 图8是图6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锁边缝纫机1具有成为缝制作业台的缝纫机工作台2、 和进行锁边缝制的主体3。该缝纫机主体3安装在缝纫机工作台2的角部。另外,作为缝纫 机主体3,使用包缝机。 如图1至图3所示,在缝纫机工作台2的上表面,在与缝纫机主体3的缝针N相比 的布料进给方向E的上游侧(前侧)安装布料引导部4,其用于进行引导,以向缝针N的上 下移动位置(落针位置)P供给布料C(图2)的端部。 前述布料引导部4具有垫片5,其具有与布料厚度相当的厚度(高度),具有与布 料C的端缘抵接的弯曲的布料端部引导面(内端面)5a ;以及引导板6,其在该垫片5的上 表面以一边的外周部向伸出的方式配置,与垫片5 —起设置在缝纫机工作台2的上表面上。
布料引导面5a的布料进给方向E的前端位于下述位置,即,相对于通过前述落针 位置P的布料进给路线,向缝纫机主体3侧(图1右侧)偏离规定距离、即与锁边缝制宽度 相当的距离。 另外,引导板6中的与布料引导面5a相比向外侧伸出的部分的下表面,成为与布 料C的布料端缘部的上表面抵接的布料上引导面6a。此外,布料上引导面6a的外周部,以 从缝纫机工作台2的上表面远离的方式,向上翘起地形成,从而容易将布料C的布料边缘插 入布料引导部4的下方,S卩,由缝纫机工作台2的上表面和布料端部引导面5a、布料上引导 面6a包围的引导空间G中(图2)。 设置按压部件M,其相对于前述落针位置P,在布料进给方向E的上游侧,隔着前述 布料进给路线,配置在布料端部引导面5a的相反一侧,从上方按压布料C,对布料C施加旋 转转矩。 作为前述引导板6,为了可以容易地直观辨认布料C的插入状态,优选由透明树脂 形成。 在与前述缝纫机工作台2的落针位置P相比的布料进给方向E的上游侧,以与布 料上引导面6a正对的方式,埋设作为光传感器的反射型光传感器7,其检测布料C的布料进 给方向E的前端及后端。该反射型光传感器7从下方与缝纫机工作台2螺合,同时,以使反 射型光传感器7的前端面7a与缝纫机工作台2的上表面成为同一个平面的方式,由安装螺 母8定位。 如图2及图3放大所示,在前述布料上引导面6a的与反射型光传感器7正对的位 置,粘贴用于反射来自反射型光传感器7的光的作为反射层的反射带9。该反射带9,为了 不因布料C而剥离、且不妨碍布料C的移动,优选以使其表面与布料上引导面6a成为同一
6个平面或凹陷一定量的方式配置。 此外,在利用透明树脂形成引导板6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嵌入成型等
将作为反射层起作用的金属板10埋入引导板6的内部而构成。另外,如图5所示,也可以
在引导板6的上表面粘贴作为反射层起作用的反射带9或金属箔而构成。此外,也可以在
引导板6的上表面,通过镀层等设置作为反射层起作用的金属膜而构成。 S卩,只要使布料引导部4的反射层的配置位置成为使光沿厚度方向穿过的透明
部,将反射层设置在透明部的上表面或内部即可。 此外,作为光传感器,可以使用透光型光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取代反射带
9,将高度方向尺寸较小的受光器安装在引导板6的上表面上。 另外,作为布料引导部4,也可以是一体地形成垫片5和引导板6的装置。 此外,反射型光传感器7与缝纫机控制部连接,该缝纫机控制部进行未图示的缝
纫机主体3的可动部的动作控制,具有作为运算部起作用的CPU及作为存储部起作用的存
储器,可以根据从反射型光传感器7发射的照射光La被反射带9反射后返回而形成的反射
光Lb未被受光的状态时的检测信号,例如,通过从反射型光传感器7接受"Low"信号,而使
缝纫机启动。另外,根据由反射型光传感器7检测到布料C的后端,即,来自反射带9的反
射光Lb被受光时的检测信号,例如,通过接受"High"信号,可以在经过预先设定的延迟时
间之后,或结束规定针数的缝制动作之后,使正在驱动的缝纫机停止,以结束与反射型光传
感器7的配置位置至落针位置P位置的距离相当的距离的缝制。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与布料引导部4的反射带9的配置位置相比的布料进给方 向E的上游侧,安装用于向反射型光传感器7喷射空气即压縮空气的喷嘴11。该喷嘴11的 上表面的中央部形成安装用螺纹孔lla,该螺纹孔lla与安装在用于供给压縮空气的导气 管的一端上的接头螺合(均未图示)。另外,喷嘴11的下表面以与布料上引导面6成为同 一个平面或凹陷一定量的方式配置。此外,在安装用螺纹孔lla的底部上,为了向反射型光 传感器7喷射空气,连接用于向图3的左斜下方的箭头所示的喷射方向J喷射空气的流路 lib的一端,该流路lib的另一端与喷嘴11的下表面连接。在这里,作为空气的喷射方向 J,只要与布料进给方向E平行,朝向布料进给方向E的下游侧即可。 此外,可以使喷嘴11的个数为多个,将多个喷嘴11沿布料进给方向E平行地配 置,或沿相对于布料进给方向E正交的方向配置,或沿布料进给方向E平行和正交的方向这 两个方向以矩阵状配置。 此外,利用与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的电磁阀,在锁边缝纫机1的电源接通时,总是 向喷嘴ll供给压縮空气。 对于其它结构,因为与现有的锁边缝纫机101同样地形成,所以省略对于其详细 的说明。 下面,对于由前述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锁边缝纫机1进行的布料C的缝制,首先,作业者通过手动将布料C 的布料端部插入布料引导部4的引导空间G中。此时,在布料C的布料端缘暂时与布料引 导部4的布料端部引导面5a接触之前,为了不使布料C阻挡反射型光传感器7的光路,关 键在于使布料C的布料进给方向E的前端位于反射带7与喷嘴11之间的布料进给方向上 游侧。另外,从喷嘴ll喷射压縮空气。
然后,在将布料C的布料端部插入到布料引导部4的引导空间G中的状态下,且在 受到来自喷嘴11的压縮空气的辅助的状态下,以使布料C的前端朝向落针位置P的方式, 使布料C在缝纫机工作台2的上表面上滑动。并且,如果布料C的前端到达反射型光传感 器7的配置位置,则反射型光传感器7的光路被布料C阻挡,使反射型光传感器7动作,根 据其检测信号启动缝纫机。 然后,如果进一步使布料C在缝纫机工作台2的上表面上滑动而送入,则布料C利 用布料进给机构的进给齿和未图示的布料压脚自动地进行布料进给,开始缝制。
然后,如果布料C的后端越过反射型光传感器7的配置位置,则反射型光传感器7 的光路打开,反射型光传感器7动作,在经过预先设定的延迟时间之后,或在结束规定针数 的缝制动作之后,停止正在驱动的缝纫机,以结束与从反射型光传感器7的配置位置至落 针位置P的距离相当的距离的缝制。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锁边缝纫机l,可以利用埋设在缝纫机工作台2中的反射 型光传感器7、和埋设于布料上引导面6a上的作为反射层的反射带9,可靠地检测布料C的 布料进给方向E的前端及后端。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锁边缝纫机1,因为将作为光传感器的反射型光传感器7 埋设在缝纫机工作台2上,将作为反射层的反射带9配置在布料上引导面6a上,所以在缝 纫机主体3的缝针N的附近可以不配置反射型光传感器7。其结果,在进行使缝线穿过缝针 的穿线作业或缝针及布料切断用切刀的更换等维护作业时,反射型光传感器7不会成为妨 碍。由此,可以增大维护作业所需的作业空间,同时提高缝制位置的识别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锁边缝纫机1,因为在布料引导部4的作为反射层的反射 带9的配置位置的、布料进给方向E的上游侧,配置用于向反射型光传感器7喷射空气的喷 嘴ll,所以通过从喷嘴11喷射空气,可以将在布料切断用切刀切断布料时产生的切屑等布 绒或尘埃等的异物向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吹散。另外,利用从喷嘴11喷射的空气,不将布 料引导部4拆下,就可以可靠且容易地清洁反射型光传感器7,具体地说,清洁用于发射照 射光La和接受反射光Lb的前端面7a。其结果,因为即使是将反射型光传感器7埋设在缝 纫机工作台2上,将反射带9设置在布料引导部4上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在反射型光传感 器7的前端面7a上附着异物而进行误检测(误动作),所以可以实现将反射型光传感器7 配置在缝纫机工作台2上、即从下方面向布料进给路径的位置。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锁边缝纫机1,因为从喷嘴11喷射的空气向布料进给方 向E的下游侧流动,所以可以利用该空气流动,将插入到布料引导部4中的布料C向布料进 给方向E的下游侧预紧。其结果,在将布料C插入到布料引导部4中之后,将其向落针位置 P输送时的初期,因为可以以从喷嘴11喷射的空气作为辅助,所以即使是因缝纫机工作台2 与布料C的摩擦力而容易产生挠曲或褶皱的薄而易破的布料C,也可以使其在缝纫机工作 台2上顺利地滑动。S卩,在将布料向落针位置输送时的初期,可以防止因缝纫机工作台2与 布料C的摩擦力而在布料C上发生挠曲或褶皱。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锁边缝纫机1,因为可以使进行维护作业时的作业空间增 大,可靠地防止因异物附着引起的作为光传感器的反射型光传感器7的误检测,所以可以 容易且可靠地提高作业者的使用方便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锁边缝纫机1,因为利用透明树脂形成布料引导部4的引导板6,所以可以将作为反射层起作用的金属板10通过嵌入成型等埋入引导板6的内部,或
在引导板6的上表面粘贴作为反射层起作用的反射带9或金属箔。S卩,可以使布料引导部
4的反射层的配置位置,成为使光沿厚度方向透过的透明部,将反射层设置在透明部的上表
面或内部。并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因为可以在向落针位置P输送布料C时,可靠且容易
地防止反射层干扰布料C的移动,所以可更加顺利地进行布料C的移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锁边缝纫机1,因为在引导空间G中设置反射型光传感器
7的光路,作为光传感器7的反射型光传感器7与作为反射层的反射带9之间的光路距离
与布料C的厚度大致相同,所以可以使光路距离与现有相比较短,例如可以是1/10左右。
其结果,可以提高反射型光传感器7的检测精度及响应性,并使传感器感度的调整简单,另
外,因为不会因作业者的手等阻挡反射型光传感器7的光路,所以有助于安全性的提高。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种变更。
权利要求
一种锁边缝纫机,其具有缝纫机工作台;缝纫机主体,其安装在前述缝纫机工作台上,对布料进行锁边缝制;布料引导部,其为了将载置于前述缝纫机工作台的上表面的布料向前述缝纫机主体的落针位置引导,而安装在前述缝纫机工作台上,具有与布料的布料端缘抵接的布料端部引导面、及与布料的布料端缘部的上表面抵接的布料上引导面;以及光传感器,其配置在与落针位置相比的布料进给方向的上游侧,检测布料的布料进给方向的前端及后端,该锁边缝纫机构成为,根据前述光传感器检测到布料的布料进给方向前端时的检测信号,使缝纫机启动,根据检测到布料的布料进给方向后端时的检测信号,使正在驱动的缝纫机停止,其特征在于,前述光传感器是反射型光传感器,其埋设在前述缝纫机工作台上,与前述布料上引导面正对,在前述布料上引导面的与前述反射型光传感器正对的位置,设置用于反射来自前述反射型光传感器的光的反射层,在与前述布料引导部的前述反射层的配置位置相比的布料进给方向的上游侧,配置用于向前述反射型光传感器喷射空气的喷嘴。
2. 如权利要求l记载的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布料引导部的前述反射层的配置位置,是光沿厚度方向透过的透明部,前述反射 层设置在前述透明部的上表面或内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锁边缝纫机,其作业者使用方便性良好,使进行维护作业时的作业空间增大,可以可靠地防止因异物附着引起的光传感器的误检测。在锁边缝纫机中,以与布料引导部(4)的布料上引导面(6a)正对的方式,在缝纫机工作台(2)上埋设反射型光传感器(7)。在布料引导部(2)的布料上引导面(6a)的与反射型光传感器(7)正对的位置,设置反射层(9)。在与布料引导部(4)的反射层(9)的配置位置相比的布料进给方向的上游侧,配置用于向反射型光传感器(7)喷射空气的喷嘴(11)。
文档编号D05B69/24GK101724983SQ20091020557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6日
发明者平泽裕 申请人:Juk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