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包芯缝纫线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7006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高强包芯缝纫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领域的缝纫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强包芯缝 纫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纺织、服装业的飞速发展,消费群体对高档、品牌追求的不 断扩大,市场对超高强包芯缝纫线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且对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高强包芯缝纫线品种有如下几个特点1、超高强包芯缝纫线是一种高档的新型纱线品种,其超高的强度、超低的缩率以 及优越的条干水平、疵点少;无接头适应高速缝纫的特性,用其制作的服装在明线处平整且 无皱褶,水洗后不变形倍显高档,成为品牌服装、休闲服装、牛子服装首选用线。2、超高强包芯缝纫线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新型纱线品种,其关键技术在于涤纶长 丝的技术特性和纺纱制线的工艺,包芯纱与常规纺纱不同,属花式纱范畴,在涤纶长丝选定 以后,喂入长丝的方法和张力的控制、短纤包复的效果、制线过程的棉结、疵点等质量控制 等纺纱制线工艺成为关键技术。3、超高强包芯缝纫线是高附加值的新型纱线品种,由于其技术含量高、生产厂家 少、需求在增长,所以其产品毛利率在25%以上,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公司根据此品种预测看好的市场前景和需求,结合公司具有较好的技术和产品 开发能力,以及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的测算,决定进行自主研制、开发、生产超高强包芯缝纫 线,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的目,提供了一种超高强包芯缝纫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方案的制造方法,其工艺要点在于设备的改造及其工艺的调整。(1)、在A513MA细纱机上加装芯丝喂入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纱架,取消细纱机储纱高板,在其上加装芯丝架;②芯丝张力控制装置,取消原细纱导纱杆,改造成三根排列成三角形的导纱杆或 改造成带有张力装置和清洁装置的新型纱架;③导纱片装置为保证芯丝能被完全包住,在前皮辊与上肖钳口处加装导纱片,以 上改造确保了芯丝张力和与粗纱条的同心度,同时保证了包缠效果;O)、1332槽筒改并筒①锥形槽筒改平行槽筒,以便于使用平行管给倍捻机创造条件;②握臂由单改双,改造握臂两端卡头形状尺寸,以适应不同平行管;③改造管纱架由原只可插一个管纱,改为可插2 3个管纱适应两股纱和三股 纱;
④加装电子清纱器,卡断纱疵和解决断纱自停问题,防止单股、少股;⑤凡纱线在折弯处,能采用滚动导轮的全部使用滚动导轮,以减少硬弯对纱线造 成的棉结。其它工序按照现有技术即可完成。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①对国产细纱机进行改造,安装涤纶长丝喂入装置,减少 了设备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②改善了操作方法,保证了产品质量。③涤纶长丝和短纤由 使用国外产品经多次试验后,改为用国产涤纶替代,包芯缝纫线的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同等 纱线的质量水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原料选择1、芯纤维采用青岛中泰长丝。测试指标单强CV% 6. 13 ;断裂强度54. 9CN/TEX ;平均强力461. 4CN。2、外层包缠纤维采用仪征化纤1. 2DX38mm短纤。测试指标断裂强度6.57G/D 1. 3 ;包缠率-AOV0o二、纺纱原理将涤纶长丝从前罗拉后面经导纱片输入前罗拉与前区短纤维混合, 在加捻时,短纤维包缠在长丝外面而形成包芯纱。三、设备改造1、在A513MA(FA502)细纱机上加装芯丝喂入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纱架,取消细纱机储纱高板,在其上加装芯丝架。O)、芯丝张力控制装置,取消原细纱导纱杆,改造成三根排列成三角形的导纱杆 (后期改造成带有张力装置和清洁装置的新型纱架)。(3)、导纱片装置为保证芯丝能被完全包住,在前皮辊与上肖钳口处加装导纱片, 以上改造确保了芯丝张力和与粗纱条的同心度,同时保证了包缠效果。2、1332槽筒改并筒(1)、锥形槽筒改平行槽筒,以便于使用平行管给倍捻机创造条件。O)、握臂由单改双,改造握臂两端卡头形状尺寸,以适应不同平行管。(3)、改造管纱架由原只可插一个管纱,改为可插2 3个管纱适应两股纱和三股 纱。(4)、加装电子清纱器,卡断纱疵和解决断纱自停问题,防止单股、少股。(5)、凡纱线在折弯处,能采用滚动导轮的全部使用滚动导轮,以减少硬弯对纱线 造成的棉结。以上采用的改造方案,遵循的原则是确保质量高档次,特点是根据自身设备条件 简单可行,花钱少,效果好,满足了包芯线的质量要求。四、选择最佳工艺参数
1、前纺工序清钢车间工艺遵循少喂、轻打、快转移的工艺原则,尽量减少纤维损伤。棉网棉结 粒数严格控制在5粒以内。并粗工艺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为准则,并条采用反牵伸以减少粗节、棉结的增 加。粗纱选用大捻系以减少由于定量轻在细纱退绕中产生意外牵伸,造成粗细不勻影 响包缠效果。粗纱定量在允许条件下尽量减轻,以减小细纱牵伸倍数,降低由于牵伸力大造 成的附加不勻,提高单纱的条干水平。通过试验证明,适当减轻粗纱定量,不但条干水平得 到提高,而且单纱强力CV%值和KM棉结粒数也得到降低。2、细纱工序细纱是纺包芯纱的关键工序,我们在确定主要工艺参数时,采用了以下正交试验 和方差分析见表1。表 权利要求
1. 一种超高强包芯缝纫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工艺要点在于(1)、在A513MA细纱机上加装芯丝喂入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纱架,取消细纱机储纱高板,在其上加装芯丝架;②芯丝张力控制装置,取消原细纱导纱杆,改造成三根排列成三角形的导纱杆或改造 成带有张力装置和清洁装置的新型纱架;③导纱片装置为保证芯丝能被完全包住,在前皮辊与上肖钳口处加装导纱片,以上改 造确保了芯丝张力和与粗纱条的同心度,同时保证了包缠效果;O)、1332槽筒改并筒①锥形槽筒改平行槽筒,以便于使用平行管给倍捻机创造条件;②握臂由单改双,改造握臂两端卡头形状尺寸,以适应不同平行管;③改造管纱架由原只可插一个管纱,改为可插2 3个管纱适应两股纱和三股纱;④加装电子清纱器,卡断纱疵和解决断纱自停问题,防止单股、少股;⑤凡纱线在折弯处,能采用滚动导轮的全部使用滚动导轮,以减少硬弯对纱线造成的 棉结;其它工序按照现有技术即可完成。
全文摘要
一种超高强包芯缝纫线及其制造方法,采用长丝和短纤纺制包芯纱,其制造方法要点在于设备的改造及其工艺的调整。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①对国产细纱机进行改造,安装涤纶长丝喂入装置,减少了设备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②改善了操作方法,保证了产品质量。③涤纶长丝和短纤由使用国外产品经多次试验后,改为用国产涤纶替代,包芯缝纫线的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同等纱线的质量水平。
文档编号D02G3/36GK102094276SQ20091022918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
发明者张昊, 张红, 王伟, 王文刚, 王 泓, 胡艳丽, 马小杰 申请人: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