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回复功能的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及自动缫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48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回复功能的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及自动缫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缫丝机领域。
背景技术
在自动缫丝机中,给茧机在给茧机链条的带动下承载着茧子做环绕运动。自动缫丝机的缫丝直线部装有给茧机传动用的齿条,直线部齿条驱动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原动齿轮作旋转运动,一方面为给茧机添茧提供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其上腰形凸轮带动后振动板作上下振动,把茧子移入给茧机的加茧口。自动缫丝机的非缫丝转向部至直线部的最后一段距离没有装有齿条。给茧机经过齿条的最后一牙后,给茧机的原动齿轮就会停止转动,这样后振动板也停止上下振动。给茧机经过齿条最后的一牙时,原动齿轮与腰形凸轮的位置是随意的,导致了给茧机经过处于圆弧转向部的茧量自动探测机构时,后振动板的位置是随机的,每只给茧机的后振动板的高低位置都不统一。而茧量探测是依靠探爪落到振动底板上,依据探爪探测振动底板高低位置来判断给茧机内的茧量多少,如果给茧机内的后振动板刚好在处在高位,茧量自动探测机构会以为给茧机中有足够的茧子产生误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助于茧量自动探测机构准确判断茧量的具有回复功能的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原动齿轮、与原动齿轮一体或固定连接的凸轮、凸轮和后振动板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还设有与所述原动齿轮一体或固定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由原动齿轮同心的多片扇形齿轮构成或为具有缺齿段的齿轮,所述多片扇形齿轮的相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缺齿段或所述间隙的位置与所述凸轮的低点位置对应。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离开自动缫丝机直线部与原动齿轮配合的齿条最后一牙时,其凸轮低点位置未处在回转运动最低位置的给茧机,通过扇形齿轮或具有缺齿区域的齿轮与之后齿条的啮合,使全部调整至其凸轮低点位置处于回转运动最低位置,使给茧机内的后振动板统一处在低位状态,以便茧量自动探测机构准确判断茧量。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凸轮低点位置不处于回转运动最低位置的给茧机,通过扇形齿轮或具有缺齿区域的齿轮与和其配合的齿条啮合,使凸轮调整至其低点位置处于回转运动最低位置,使给茧机内的后振动板统一处在低位状态,以便茧量自动探测机构准确判断茧量。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给茧机茧量判断更为准确的自动缫丝机,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茧量自动探测机构、作环绕运动的给茧机、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所述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包括原动齿轮、与原动齿轮一体或固定连接的凸轮、凸轮和后振动板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自动缫丝机沿给茧机环绕运动路线,在环绕运动的直线部设有与原动齿轮配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还设有与所述与原动齿轮一体或固定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由原动齿轮同心的多片扇形齿轮构成或为具有缺齿段的齿轮,所述多片扇形齿轮的相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
缺齿段或所述间隙的位置与所述凸轮的低点位置对应;所述自动缫丝机在第一齿条之后茧
量自动探测机构之前设有与扇形齿轮或具有缺齿段的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离开自第一齿条最后一牙时,其
凸轮低点位置不处于凸轮回转运动最低位置的给茧机,通过扇形齿轮或具有缺齿区域的齿
轮与第二齿条的啮合,使凸轮被调整至其低点位置处于凸轮回转运动最低位置,使给茧机
在被茧量探测前,给茧机内的后振动板处在低位状态,以便茧量自动探测机构准确判断茧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缫丝机实施例的给茧盒运动示意图。[0007] 图2为组合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后,按图1B-B方向的剖视图。[0008] 图3为图2的D向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状态在被第二齿条调整后,按图3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自动缫丝机包括茧量自动探测机构20、作环绕运动的给茧机、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图中标号100的为给茧机环绕运动路线的直线部,标号200的为给茧机环绕运动路线的非缫丝转向部。 所述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包括原动齿轮2、与原动齿轮一体或固定连接的腰形凸轮1、凸轮和后振动板7之间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由腰形凸轮1的旋转运动推动而上下振动的振动杆叉5,被振动杆叉5带动而也可上下振动的振动杆6,后振动板7依靠连接结构挂在振动杆6上而可上下振动。 所述自动缫丝机沿给茧机环绕运动路线,在环绕运动的直线部设有与原动齿轮配合的连续的第一齿条8,自动缫丝机的给茧机后振动板7在直线部第一齿条8驱动原动齿轮2的情况下通过传动机构的传动,不停地上下振动,把茧子移入给茧机的加茧口 。[0013] 如图2、3、4所示,所述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还设有与所述与原动齿轮一体或固定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为与原动齿轮同心的多片扇形齿轮3或具有缺齿段的齿轮,本实施例采用2片扇形齿轮3构成该齿轮,所述凸轮1处于原动齿轮2的正面,即面向给茧机的一面,所述扇形齿轮3或具有缺齿段的齿轮处于原动齿轮2的背面,即背向给茧机的一面。原动齿轮2、两片扇形齿轮3、凸轮1浇铸为一体,或者由单独的零件连接而成。[0014] 参照图3,所述多片扇形齿轮之间具有间隙31,扇形齿轮3位置以腰形凸轮1的最高点对称分布,所述缺齿段与所述间隙的位置与所述凸轮的低点位置对应;所述自动缫丝机在第一齿条之后茧量自动探测机构之前设有与扇形齿轮3或具有缺齿段的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4。第二齿条4的位置处于第一齿条之后的直线部100非缫丝位置上,刚好与扇形齿轮3或具有缺齿段的齿轮啮合但与原动齿轮2不啮合。这样,给茧机经过第一齿条的最后一牙后,如果由于原动齿轮上的腰形凸轮1的最低点不处于凸轮回转运动的最低点,则扇形齿轮3将会与第二齿条4啮合,使扇形齿轮3转动至间隙31处于回转运动的最低点,这时,扇形齿轮3与齿条4不再啮合,而原动齿轮上的腰形凸轮1刚好回复到其低点处于凸轮回转运动的最低点,从而使给茧机的后振动板7统一回复到低点。或者,如果给茧机经过第一齿条的最后一牙后,原动齿轮上的腰形凸轮1的低点刚好处于凸轮回转运动的最低点,这时,扇形齿轮的间隙31也在回转运动的最低点并正好对着齿条4,这样扇形齿轮与齿条不啮合,保证给茧机经过齿条4后,原动齿轮不转动,保持腰形凸轮1的低点位置仍处在回转运动的最低点,给茧机后振动板仍处在低位。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说明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一般人员来说,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和范围下,做出种种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比如,所述间隙和缺齿段处于凸轮的非低点的圆弧段上,尽管如此,其本质上还是为了在经过茧量自动探测机构时,将凸轮校正至同一位置,使后振动板的高度统一,以便茧量自动探测机构20准确判断给茧机中的茧量,只不过本实施例的方案最为简单,因此,这些变化的方案仍属于等同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具有回复功能的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包括原动齿轮、与原动齿轮一体或固定连接的凸轮、凸轮和后振动板之间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还设有与所述原动齿轮一体或固定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由原动齿轮同心的多片扇形齿轮构成或为具有缺齿段的齿轮,所述多片扇形齿轮的相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缺齿段或所述间隙的位置与所述凸轮的低点位置对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回复功能的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 轮处于原动齿轮的正面,所述扇形齿轮或具有缺齿段的齿轮处于原动齿轮的背面。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回复功能的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 设有两片扇形齿轮。
4. 一种自动缫丝机,包括茧量自动探测机构、作环绕运动的给茧机、给茧机后振动板振 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包括原动齿轮、与原动齿轮一体或固定 连接的凸轮、凸轮和后振动板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自动缫丝机沿给茧机环绕运动路线,在 环绕运动的直线部设有与原动齿轮配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还设有 与所述与原动齿轮一体或固定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由原动齿轮同心的多片扇形齿轮构成 或为具有缺齿段的齿轮,所述多片扇形齿轮的相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缺齿段或所述间隙 的位置与所述凸轮的低点位置对应;所述自动缫丝机在第一齿条之后茧量自动探测机构之 前设有与扇形齿轮或具有缺齿段的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缫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处于第一齿条之后 的给茧机环绕运动路线的直线部。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自动缫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处于原动齿轮的正 面,所述扇形齿轮或具有缺齿段的齿轮处于原动齿轮的背面。
7.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自动缫丝机,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两片扇形齿轮。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缫丝机,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两片扇形齿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回复功能的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它包括原动齿轮、与原动齿轮一体或固定连接的凸轮、凸轮和后振动板之间的传动机构,给茧机后振动板振动机构还设有与所述原动齿轮一体或固定连接的齿轮,齿轮由原动齿轮同心的多片扇形齿轮构成或为具有缺齿段的齿轮,多片扇形齿轮的相互之间具有间隙,缺齿段或所述间隙的位置与所述凸轮的低点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给茧机茧量判断更为准确的自动缫丝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扇形齿轮或具有缺齿区域的齿轮与和其配合的齿条啮合,使凸轮调整至其低点位置处于回转运动最低位置,使给茧机内的后振动板统一处在低位状态,以便茧量自动探测机构准确判断茧量。
文档编号D01B7/04GK201538832SQ200920120428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1日
发明者何华丰, 江文斌 申请人:杭州飞宇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