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同时拔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55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非同时拔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同时拔管机构。
背景技术
纱管拔起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纱管和锭杆转子同时拔起,此 阶段的行程是锭杆转子在下部卡钩间的间隙, 一般在2 4毫米之间;第二个阶段是将拔出 的纱管和锭杆转子分开,此时需要很大的力,但行程几乎为零;第三个阶段是将纱管拔出, 此时仅需克服纱管的重力。 由于纱厂使用的纱管和锭杆的类型不同,拔出纱管所需的拔管力差别很大,个别 纱管的拔管力达到几十公斤以上。如果一组纱管和锭杆的结合力都很大,若同时拔起,需要 的峰值拔管力将达到几百公斤,使得拔管装置需要很大的驱动力,并要求有很高的强度和 刚度。 用于纺纱机落纱的全自动集体落纱装置,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对纺纱锭子或纺纱 锭管有特殊的要求,而且同时拔出一组纱管,需要很大的驱动力和很高的强度与刚度,导致 该装置的成本高,很难在纺纱厂推广应用,除非在新建纱厂时,以增加原始投资为代价,才 能够采用。为此,近年来提出了一些降低拔管力的措施,如降低纱管和锭杆间的接触力,但 其结果是可能导致纺纱时的转速丢失,造成纱线的捻度降低,同时,使用初期新纱管和锭杆 的结合力较小,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纱管和锭杆之间发生磨损,使得结合力逐步增加,最 终导致拔管力很大。还提出了斜块冲顶型、敲击型、振动型和电磁感应等类型的预先松开锭 杆的装置,但这些装置的投资过大,预松能力有限,对锭杆或轴承有一定的损伤,并未得到 广泛的应用。 目前开发出的一种拔管小车,能够实现拔纱管的功能,但是,在拔纱过程中,对锭 杆造成一定的伤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同时拔管机构,在一次拔起多个纱管的同时,将 各纱管的峰值拔起力分配在不同时刻,降低了拔管机构所需的驱动力、强度和刚度,并不对 锭杆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非同时拔管机构,包括横梁12,横梁 12的一个侧面上并排固接有至少一个固定机构13和至少一个可调节机构14, 所述可调节机构14包括分别固接于横梁12顶面和底面的上限位板1与下限位块 5,上限位板1和下限位块5之间固接有滑轨3,滑轨3上设置有可沿滑轨3上下移动的滑 块2,滑块2与下限位块5之间设置有弹簧4,滑块2与机器手8固接,各可调节机构14中 下限位块5的高度不同。 所述固定机构13包括固接于横梁12侧面的连接块ll,连接块11与机器手8固 接。[0010] 所述固定机构13与可调节机构14的数量之和至少为三个。 横梁12的一个侧面上并排设置有两个固定机构13,两固定机构13之间并排设置 有多个可调节机构14, 所述可调节机构14包括分别固接于横梁12顶面和底面的上限位板1与下限位块
5,上限位板1和下限位块5之间固接有滑轨3,滑轨3上设置有可沿滑轨3上下移动的滑
块2,滑块2与下限位块5之间设置有弹簧4,滑块2与机器手8固接,按可调节机构14距
横梁12中心线的距离,由远及近可调节机构14中下限位块5的高度依次等距升高,具有相
同高度下限位块5的可调节机构14相对于横梁1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所述固定机构13包括固接于横梁12侧面的连接块ll,连接块11与机器手8固接。 所述的机器手8采用气囊10或者多块张合式机械手。 所述的下限位块5上加工有螺孔,该螺孔内安装有螺栓6,螺栓6与弹簧4的下端
相接触。 所述滑块2背离横梁12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与机器手8固接。 本实用新型拔管机构采用不同高度的下限位块,使得拔管过程中各机器手不同时 拔出纱管,所需的峰值力具有不同时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瞬时起拔多个纱管时峰值力过大 的问题,即采用较小的力,就能拔起多个纱管,从而降低了电机的最大扭矩,并且没有延长 拔管的时间,保证了拔管的效率和稳定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拔管机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拔管机构中可调节机构14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2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拔管机构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上限位板,2.滑块,3.滑轨,4.弹簧,5.下限位块,6.调节螺栓,7.连接 板,8.机器手,9.通气管,IO.气囊,ll.连接块,12.横梁,13.可调节机构,14.固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拔管机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包括横梁12,横梁12的同一 侧面并排固接有两个固定机构13,两固定机构13之间的横梁12上并排固接有至少一个可 调节机构14,相邻两可调节机构14之间的中心距相同,该中心距为纺纱机相邻两纱锭之间 的中心距;两固定机构13与相邻可调节机构14之间的中心距也等于纺纱机相邻两纱锭之 间的中心距。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拔管机构中可调节机构14的结构,包括 分别固接于横梁12顶面和底面的上限位板1与下限位块5,上限位板1和下限位块5分别 沿横梁12的顶面和底面同向伸出,并超出横梁12的一个侧面,上限位板1和下限位块5之间固接有竖直设置的滑轨3,滑轨3上设置有滑块2,滑块2可沿滑轨3上下移动,滑块2与 下限位块5之间设置有弹簧4,下限位块5上加工有与弹簧4同轴的螺孔,该螺孔内安装有 螺栓6,螺栓6与弹簧4的下端相接触;滑块2背离横梁12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 7与机器手8固接,机器手8采用竖直设置的筒形的气囊IO,机器手8的气口通过通气管9 与气体输送装置相通。 可调节机构14的数量为偶数,根据可调节机构14的安装位置与横梁12中心线之 间的距离,由远及近下限位块5的高度依次等距升高,下限位块5高度相同的可调节机构14 相对于横梁1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拔管机构中固定机构13的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固接于横梁12侧面 的连接块ll,连接块11与机器手8固接,机器手8采用筒形的气囊10,机器手8的气口通 过通气管9与气体输送装置相通。 机器手8采用充放气胶囊或电机驱动的多块张合式机械手。 上限位板1能保证拔管初始时,各可调节机构14中的机器手8在弹簧4的作用下 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下限位块5用于支撑弹簧4,通过调节螺栓6可以微调弹簧4对滑块2的支撑力。 不同高度的下限位块5使得滑块2具有不同的行程,横梁12上升时,可调节机构14中的机 器手8相对于横梁12作不同行程的下移,实现不同时刻起拔锭子。 横梁12上布置的可调节机构14和固定机构13数量总和为N(N > 3),其中,固定 机构13的数量为M(M = 1或2),则可调节机构14的数量为N-M。可调节机构14中的滑轨 3与滑块2配合实现机器手8作微小的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拔管机构的工作过程 将横梁12安装在拔管装置上,使横梁12能够上下左右移动。移动横梁12使得机 器手8套住锭子,输气装置供气,使得机器手8夹紧锭子。横梁12上升,此时与连接块11 固接的机器手8最先上升,先起拔2个锭子,其余可调节机构14的机器手8相对于横梁12 下滑,弹簧4受到压縮,为拔起锭子提供起拔力。距离横梁12中心线最近的两个机器手8 最先受到下限位块5的限制,下限位块5提供起拔力,该两个机器手8开始起拔锭子,而与 连接块11相连接的机器手8已将锭子拔起,此时横梁12仅受到已拔起的两个锭子的重力。 然后,分时段分别起拔依次远离横梁12中心线的锭子。通过弹簧4和下限位块5保证拔管 力始终是拔2个管的力,从而实现采用较小的力起拔多个锭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拔管机构可以一次拔起多个纱管,但是,在拔起纱管行程的第二阶段, 作用在各纱管上的峰值拔起力分配在不同时刻。保证一个或者两个纱管上作用有很大的拔 管力,同时,其他纱管仅仅受到其重力或者纱管和纺纱锭杆的自重,从而实现了以较小的拔 纱载荷峰力,拔起多个纱管的目的,同时降低了驱动装置的功率、构件强度和刚度。
权利要求一种非同时拔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2),横梁(12)的一个侧面上并排固接有至少一个固定机构(13)和至少一个可调节机构(14),所述可调节机构(14)包括分别固接于横梁(12)顶面和底面的上限位板(1)与下限位块(5),上限位板(1)和下限位块(5)之间固接有滑轨(3),滑轨(3)上设置有可沿滑轨(3)上下移动的滑块(2),滑块(2)与下限位块(5)之间设置有弹簧(4),滑块(2)与机器手(8)固接,各可调节机构(14)中下限位块(5)的高度不同,所述固定机构(13)包括固接于横梁(12)侧面的连接块(11),连接块(11)与机器手(8)固接。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拔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3)与可调节机构 (14)的数量之和至少为三个。
3.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拔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横梁(12)的一个侧面上并排设置有 两个固定机构(13),两固定机构(13)之间并排设置有多个可调节机构(14),所述可调节机构(14)包括分别固接于横梁(12)顶面和底面的上限位板(1)与下限 位块(5),上限位板(1)和下限位块(5)之间固接有滑轨(3),滑轨(3)上设置有可沿滑轨 (3)上下移动的滑块(2),滑块(2)与下限位块(5)之间设置有弹簧(4),滑块(2)与机器 手(8)固接,按可调节机构(14)距横梁(12)中心线的距离,由远及近可调节机构(14)中 下限位块(5)的高度依次等距升高,具有相同高度下限位块(5)的可调节机构(14)相对于 横梁(1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机构(13)包括固接于横梁(12)侧面的连接块(ll),连接块(11)与机器手 (8)固接。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拔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手(8)采用气囊(10) 或者多块张合式机械手。
5. 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拔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限位块(5)上加工有螺 孔,该螺孔内安装有螺栓(6),螺栓(6)与弹簧(4)的下端相接触。
6. 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拔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背离横梁(12)的 一侧固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与机器手(8)固接。
专利摘要一种非同时拔管机构,包括横梁,横梁上并排固接有至少一个固定机构和至少一个可调节机构,可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固接于横梁顶面和底面的上限位板与下限位块,上限位板和下限位块之间固接有滑轨,滑轨上设置有可沿滑轨上下移动的滑块,滑块与下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滑块与机器手固接,各可调节机构中下限位块的高度不同,固定机构包括固接于横梁侧面的连接块,连接块与机器手固接。本实用新型拔管机构能一次拔起多个纱管,但在拔起纱管行程的第二阶段,将作用在各纱管上的峰值拔起力分配在不同时刻,实现了以较小的拔纱载荷峰力,拔起多个纱管的目的,并降低了驱动装置的功率、构件强度和刚度。
文档编号D01H9/02GK201545972SQ20092024513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4日
发明者于庆广, 宋琳, 王志豪, 王腊保, 索双富, 赵为勇, 阮运松 申请人:清华大学;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