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10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形针织机的结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具有镂空部的夹板及活动刀板,以便清理堆积棉絮的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圆形针织机用于编织各种具有不同颜色与图案的布料,其是于一圆盘 底面分别设有一凸轮及一作动器,且该圆盘下方设有多个换线装置,该换线装置内部叠置 设有多个夹切纱组,借助于该圆盘循环转动时,可带动该凸轮及该作动器同步转动,经转动 后,该作动器移动至欲使用的换线装置的对应位置,再由该作动器选取该换线装置的其中 一夹切纱组,使该凸轮得与该夹切纱组相互连接以带动一纱线,并将该纱线带动至该换线 装置的喂纱口,供以切换使用不同的纱线的目的。该种换线装置通常由二夹板,以及其间所夹设的多个夹切纱组所构成一封闭式机 构,该每一夹切纱组又包括有一切纱板、一活动刀板、一换纱板及一夹纱板。其中,该切纱板 及该夹纱板固设于该夹切纱组的两侧,而该换纱板及该活动刀板分别设有对应连结的限位 孔及限位部,受该凸轮作动时,该换纱板连动该活动刀板而分别进行钩纱及切纱的动作。然而,该种换线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因反复切换纱线会产生棉絮,而这些棉絮逐渐 堆积在该换纱板的限位孔,及该活动刀板的限位部,使得该夹切纱组的动作受到阻碍而变 得不顺畅,甚至造成机构损坏,因此,应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以去除堆积的棉絮,而封闭式 的换线装置必须完全分解方能进行维修保养,相当不方便且耗费维修人员的时间,无疑是 该种换线装置使用时的一大缺点。是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凭借二夹板上的镂空部, 与该换纱板及该活动刀板的限位孔及镂空部对合后,形成便于清理堆积棉絮的通道设计, 而维持该换线装置作动时的顺畅性,及延长该换线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以提升清理堆积 棉絮的方便性,而使该换线装置作动顺畅,且能延长该换线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以达到轻量化 且降低材料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设于一圆形针织机的圆 盘下方,并与该圆盘的一凸轮及一作动器作连接,用以切换编织过程中的每一条纱线,其 包括两夹板,该两夹板上具有多个固定孔及镂空部,其一端部设有一喂纱口 ;多个夹切纱 组,依序叠合夹设于该两夹板间,该多个夹切纱组分别包括一切纱板,设于该两夹板间的 一侧以切断该纱线,该切纱板不会遮蔽该两夹板的镂空部;一活动刀板,设于该切纱板一侧 以钩动该纱线,且该活动刀板上具有多个限位孔,该每一限位孔的两侧分别延伸具有一镂 空部,使该多个镂空部与该两夹板的镂空部对合后,形成移除堆积棉絮的通道;一换纱板,设于该活动刀板一端以穿设该纱线,并拨动该纱线至该喂纱口,该换纱板上具有一曲线形 状的限位孔,该限位孔与该活动刀板的限位孔呈对合设置,受该凸轮驱动而同步往复作动; 一夹纱板,设于该换纱板一侧以切断该活动刀板及该换纱板所带动的纱线,该夹纱板不会 遮蔽该两夹板的镂空部;及一弹力组件,设于该两夹板间,该弹力组件的其中一端部顶抵于 该换纱板边缘;以及多个控制板,设于该两夹板的另一侧,而与每一夹切纱组作连接,该多 个控制板受该作动器控制以切换致动不同的夹切纱组。据此,本实用新型系设于一圆形针织机的圆盘下方,并与该圆盘的凸轮及作动器 作连接,用以切换编织过程中的每一条纱线,利用二夹板上的镂空部,与该换纱板及该活动 刀板的限位孔及镂空部对合后,而可形成便于清理堆积棉絮的通道设计,以提升清理时的 方便性,使该换线装置作动顺畅,且能延长该换线装置的使用寿命的目的,整体的重量也能 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而降低材料成本。于一实施例中,该切纱板的一端部具有一切刃部。该换纱板更具有一限位部,设于 该换纱板的另一侧,该活动刀板一端具有一钩部,且该活动刀板另一端上方具有两凸柱,该 两凸柱与该换纱板的限位部作连接,使该活动刀板随的同步往复作动;再者,该换纱板一端 部更具有一穿线孔及一拨杆,另一端部更具有一作动部,该作动部与该凸轮作连接而带动 该换纱板往复作动。而该夹纱板一端部具有一夹持部,该夹持部与该切纱板的切刃部呈相 对设置。另外,该多个控制板的一端部具有一按压部,且该每一控制板的按压部设置于不同 的位置,而与该作动器作连接,该每一控制板的按压部一侧再分别与其中一夹切纱组作连 接,且该多个控制板的另一端部分别具有一复归部,该多个复归部与该每一夹切纱组作连 接,而用来控制该多个夹切纱组的复归动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二);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三);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四)。附图标记说明10_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11-夹板;111-固定孔;112-镂空 部;113-喂纱口 ; 12-夹切纱组;121-切纱板;1211-切刃部;122-活动刀板;1221-钩部; 1222-凸柱;1223-限位孔;1224-镂空部;123-换纱板;1231-穿线孔;1232-拨杆;1233-作 动部;1234-限位孔;1235-限位部;124-夹纱板;1241-夹持部;125-弹力组件;13-控制 板;131-按压部;132-复归部;20-圆形针织机;21-圆盘;22-凸轮;23-作动器;30-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组装后的外观示意 图,以及使用时的安装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10安装设置于一圆形针织机20的圆盘21下方,并与该圆盘21的一凸轮22及一作动器23作连接,用以切换编织过程中的每一条纱线30,该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10包括两夹板11、 多个夹切纱组12及多个控制板13。其中,该多个夹板11上具有多个固定孔111及镂空部112,其一端部设有一喂纱口 113。该多个夹切纱组12以依序叠合的方式,夹设于该两夹板11之间,且该多个夹切纱 组12分别包括一切纱板121、一活动刀板122、一换纱板123、一夹纱板124及一弹力组件 125,其主要构件及配置方式系列举如下该切纱板121设于该两夹板11间下方的一侧,且该切纱板121的一端部具有一切 刃部1211,用以切断该纱线30,另该切纱板121不会遮蔽该两夹板11的任一镂空部112。该活动刀板122设于该切纱板121 —侧,且该活动刀板122 —端具有一钩部1221, 该活动刀板122另一端上方具有两个凸柱1222,可用来钩动并带动该纱线30作移动;另 夕卜,该活动刀板12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限位孔1223,该每一限位孔1223的两侧分别延伸具 有一镂空部1224,该活动刀板122经移动后,可使该多个镂空部1224与该两夹板11的镂空 部112相对合,而形成一个用来移除堆积棉絮的通道。该换纱板123设于该活动刀板122 —端,且该换纱板123 —端部更具有一穿线孔 1231及一拨杆1232,另一端部更具有一作动部1233,该穿线孔1231供穿设该纱线30,并借 助于该拨杆1232拨动该纱线30,而该作动部1233与该凸轮22作连接,利用该换纱板123 上具有一曲线形状的限位孔1234,该限位孔1234与该活动刀板122的限位孔1223呈对合 设置。再者,该活动刀板122凭借插销(图中未显示)而与该换纱板123完成连结后,带动 该换纱板123往复作动,并拨动该纱线30至该喂纱口 113,受该凸轮22驱动而能同步往复 作动。该换纱板123更具有一限位部1235,其为一缺口并设于该换纱板123的一侧,该活 动刀板122的该两凸柱1222与该换纱板123的限位部1235作连接,使该活动刀板122随 之同步往复作动。该夹纱板124设于该换纱板123 —侧,而位于该两夹板11间下方的一侧,其形状 与该切纱板121相同,且该夹纱板124 —端部具有一夹持部1241,使该夹持部1241与该切 纱板121的切刃部1231呈相对设置,用以切断该活动刀板122及该换纱板123所带动的该 纱线30,另该夹纱板124不会遮蔽该两夹板11的任一镂空部112。该弹力组件125设于该两夹板11间,且该弹力组件125的其中一端部顶抵于该换 纱板123边缘,使得该换纱板123的运作稳定且顺畅。该多个控制板13设于该两夹板11的另一侧,而与每一夹切纱组12作连接,且该 多个控制板13的一端部具有一按压部131,将该多个控制板13中央枢设于该两夹板11间, 以形成类似跷跷板的结构;另外,该每一控制板13的按压部131设置于不同的位置,而与该 作动器23分别作连接,该每一控制板13的按压部131 —侧再分别与其中一夹切纱组12作 连接,该多个控制板13受该作动器23控制后,可用来切换致动不同的夹切纱组12 ;再者, 该多个控制板13的另一端部分别具有一复归部132,该多个复归部132与该每一夹切纱组 12作连接,而用来控制该多个夹切纱组12的复归动作,向下按压该复归部132后,使该控制 板13以枢接处为支点,而将该按压部131复归至原位,以利下次使用时的切换工作。[0030]本实用新型利用该两夹板11上的镂空部112,与该换纱板1232的限位孔1234及 该活动刀板122的限位孔1223及镂空部1224对合后,而形成一个通道设计,以便清理堆积 于其内的棉絮,使该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10作动顺畅,且能延长该开放式的变色头换 线装置10的使用寿命的目的。再者,由于该两夹板11及该活动刀板122分别设置有镂空 部112、1224,以及缩减该夹纱板124及该切纱板1221的面积,而减少整体重量以达到轻量 化的目的,并可有效降低材料及制造成本。请参阅图4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再请同时参阅 图1 图3,如图中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安装后,分别与该圆形针织机20的圆盘21下方的 凸轮22及作动器23连接后,首先,通过该作动器23按压该控制板13上的按压部131,以 切换所使用的夹切纱组12,并推动该夹切纱组12上的换纱板123,而使该作动部1233外露 于该多个夹板11外部,且与该凸轮22作连接;接着,该凸轮22作动时,同步带动该换纱板 123及该活动刀板122逐次下降,并钩抓位于该换纱板123内的该纱线30 ;该换纱板123及 该活动刀板122持续作动后,会利用该换纱板123的拨杆1232拨动该纱线30至该喂纱口 113 ;最后,随着该凸轮22的作动,该换纱板123及该活动刀板122则逐次上升,并利用该夹 纱板124及该切纱板121,将前一个使用的纱线30切断,而完成切换纱线30的工作。如上所述,图1 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将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10借助于该多个夹板11及该多个活动刀 板122上的镂空部112、1224,形成一开放式的通道设计,以便清理堆积于其内的棉絮,而使 该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10作动顺畅,并能延长该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10的使用 寿命ο2、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该两个夹板11及该活动刀板122设置有镂空部112、 1224,以及缩减该夹纱板124及该切纱板121的面积,可减少整体重量以达到轻量化的目 的,并能有效降低材料及制造的成本。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其他如各个镂空部的形状、尺寸等,以及各构件的形状、尺寸或是所使用的材 质,抑或者是各构件外部所披覆的涂层等,亦皆在本案的范畴之中;故此等熟习此技术所作 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 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设于一圆形针织机的圆盘下方,并与该圆盘的一凸轮及一作动器作连接,用以切换编织过程中的每一条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夹板,该两夹板上具有多个固定孔及镂空部,其一端部设有一喂纱口;多个夹切纱组,依序叠合夹设于该两夹板间,该多个夹切纱组分别包括一切纱板,设于该两夹板间的一侧以切断该纱线,该切纱板不会遮蔽该两夹板的镂空部;一活动刀板,设于该切纱板一侧以钩动该纱线,且该活动刀板上具有多个限位孔,该每一限位孔的两侧分别延伸具有一镂空部,使该多个镂空部与该两夹板的镂空部对合后,形成移除堆积棉絮的通道;一换纱板,设于该活动刀板一端以穿设该纱线,并拨动该纱线至该喂纱口,该换纱板上具有一曲线形状的限位孔,该限位孔与该活动刀板的限位孔呈对合设置,受该凸轮驱动而同步往复作动;一夹纱板,设于该换纱板一侧以切断该活动刀板及该换纱板所带动的纱线,该夹纱板不会遮蔽该两夹板的镂空部;及一弹力组件,设于该两夹板间,该弹力组件的其中一端部顶抵于该换纱板边缘;以及多个控制板,设于该两夹板的另一侧,而与每一夹切纱组作连接,该多个控制板受该作动器控制以切换致动不同的夹切纱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纱板的一端部具 有一切刃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换纱板更具有一 限位部,设于该换纱板的另一侧,该活动刀板一端具有一钩部,且该活动刀板另一端上方具 有两凸柱,该两凸柱与该换纱板的限位部作连接,使该活动刀板随之同步往复作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换纱板一端部更具 有一穿线孔及一拔杆,另一端部更具有一作动部,该作动部与该凸轮作连接而带动该换纱 板往复作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纱板一端部具有 一夹持部,该夹持部与该切纱板的切刃部呈相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控制板的一端 部具有一按压部,且该每一控制板的按压部设置于不同的位置,而与该作动器作连接,该每 一控制板的按压部一侧再分别与其中一夹切纱组作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控制板的另一 端部分别具有一复归部,该多个复归部与该每一夹切纱组作连接,而用来控制该多个夹切 纱组的复归动作。
专利摘要一种开放式的变色头换线装置,其设有两夹板,该两夹板上具有多个固定孔及镂空部;夹设于该两夹板间的多个夹切纱组,该多个夹切纱组由一切纱板、一活动刀板、一换纱板及一夹纱板依序迭合而构成其中,该活动刀板与换纱板上分别具有限位孔,该多个限位孔对合设置,以形成凸轮带动插销活动时的活动轨道,且该活动刀板的限位孔一侧具有镂空部。本实用新型于两夹板及该活动刀板分别设有镂空部,以形成便于清理堆积棉絮的通道设计,以维持作动时的顺畅性及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D04B15/58GK201567425SQ200920298020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4日
发明者魏志亮 申请人:魏志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