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92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其包含牵伸处理部、气流纺纱部、卷取部等各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纺纱机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在该专利文献1中,在收纳纱条(纤维束) 的条筒上方,沿着从下向上的纱道呈直线状配置牵伸处理部、气流纺纱部、输出罗拉、卷取部等各装置,从而构成纺纱机。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第06/122605号小册子(参照图1)如专利文献1所述,若沿着上下呈直线状延伸的纱道配置各装置,则纺纱机的上下尺寸增大,操作员的手无法够到配置在纺纱机上部的卷取部等装置。为应对这一问题,对纺纱机上部的装置进行处理或维护时,操作员需要从别处取来工作台。这会使得处理或维护的工作效率降低,成为纺纱作业效率降低的原因之一。解决该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减小条筒上下尺寸。但是,如果这样做,条筒的容量会变小,内部纱条的使用时间变短。其结果,条筒的更换次数增加,卷装制造效率降低。因此, 将条筒小型化,以此避免纺纱机的上下尺寸增大,这并不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能够简便地对纺纱机的各装置进行处理、维护等,并且, 使得能够提高卷装的生产率。本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具备包含牵伸处理部、气流纺纱部、纱线储存装置以及卷取部的各装置。牵伸处理部对纱条进行延伸处理。气流纺纱部对通过牵伸处理部进行延伸处理后的纱条进行合股加捻,并送出纺纱线。纱线储存装置暂时储存从气流纺纱部纺纱后输出的纺纱线。卷取部卷取纺纱线来形成卷装。配置各装置的装置配置部的纱道由第1纱道和第2纱道构成,其中,第1纱道呈水平或平缓地倾斜,第2纱道与第1纱道连接,并且通过纱线储存装置的引导而变向。在第1纱道配置有牵伸处理部和气流纺纱部,在第2纱道的下游端配置有卷取部。有关第1纱道的“平缓地倾斜”,是指以45度以下的倾斜角度向上倾斜或者向下倾斜。纱道整体的形状可以为“〈”字(“< (不等号)”)、“L”字、或者它们的镜像文字形状。在该纺纱机中,由于能够将从第1纱道的下端到第2纱道的上端的上下方向距离, 比以往缩小近50%,因此通过缩小装置配置部的上下尺寸,能够缩小纺纱机整体的上下尺寸。从而,操作员无需工作台也能够没有障碍地够到纺纱机上部的装置,能够简便且准确地对上述装置进行处理、维护。由此,提高了纺纱机运转时的工作效率,从而作为整体能够提高卷装的生产率。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由于比以往的纺纱机缩小上下尺寸,使卷取部能够位于比以往更靠下方的位置,其结果可以共享自动络筒机的落纱装置。在该纺纱机中,由于纱线储存装置兼作变向引导器,因此,无需设置专用的变向引导器,从而能够与此相应地简化纺纱机的整体结构。另外,暂时储存于纱线储存装置的纺纱线的张力与弯曲角度无关,另外,能够将该张力设定为比纱线储存装置前后的纺纱线的张力小。因此,当使纱线储存装置发挥变向引导器的功能时,无需对纺纱线施加大的负荷,能够使纺纱线有大的弯曲。另外,在第1纱道配置有牵伸处理部和气流纺纱部,在第2纱道的下游端配置有卷取部,因此,能够简便且准确地进行第2纱道下游端的卷取部的卷装的取出或筒管的更换寸。第2纱道和第1纱道所成的角度也可以为锐角。在该纺纱机中,能够充分缩小上下方向的尺寸。纺纱机也可以进一步具备输出罗拉,其配置在第1纱道的下游,用于输送从气流纺纱部送出的纺纱线。输出罗拉也可以配置在从第1纱道向第2纱道的变向方向的内侧。在该纺纱机中,输出罗拉和纱线储存装置这两者作为变向引导器发挥功能,因此, 即使在从第ι纱道向第2纱道形成的弯曲角度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无障碍地引导纺纱线使其向第2纱道转移。即,若使用两个部件来使纺纱线变向,则与只使用一个部件使纺纱线变向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各个部件中的纺纱线的弯曲角度,因此,能够明显缩小在变向引导器中作用于纺纱线的张力。由此,施加在纺纱线上的负荷减小,因此能够切实地防止纺纱线被断开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纺纱线向输出罗拉的接触角也可以为90度以下。在该纺纱机中,纺纱线卷绕到输出罗拉的可能性减小,因此,纺纱机的生产率很难降低。输出罗拉也可由耐磨性高的材质形成。在该纺纱机中,由于罗拉的更换频率减小,因此纺纱机的运转率很难降低。牵伸处理部的上游侧和卷取部也可配置在操作纺纱机的操作员所处的通道侧。纱线储存装置也可配置在从通道看时牵伸处理部和卷取部的里侧。其中,从该通道看时的变向引导器的位置可以在连接牵伸处理部与卷取部的直线上,也可以在横向偏离该直线的部位。在该纺纱机中,由于将牵伸处理部的上游侧配置在操作员的通道侧,因此操作员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纱条导入该上游侧的作业。同样地,由于将卷取部配置在通道侧,能够轻松并准确地进行卷装的取出或筒管的更换等。即,实现了操作员所期望的装置的配置,并且能够缩小纺纱机整体的上下尺寸。另外,与将第1纱道和第2纱道整体配置在通道侧的情况相比,由于从通道看时的纺纱机的横宽尺寸减小,因此能够沿着通道设置更多的纺纱机。第1纱道以及第2纱道整体也可配置在操作纺纱机的操作员的通道侧。在该纺纱机中,由于将第1纱道和第2纱道整体配置在操作纺纱机的操作员的通道侧,因此操作员能够容易地对沿着上述两条纱道配置的所有装置进行存取。从而,操作员能够容易地对上述各装置进行处理、维护。即,能够实现操作员所期望的装置的配置,并且缩小纺纱机整体的上下尺寸。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中,由于能够简便地对各装置进行处理、维护,因此提高了卷装的生产率。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纱机的侧视图。图2是纺纱机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纺织机的纱道的结构及装置配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1.纺纱机配置的基本结构图1至图3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相对机台1配置有一组纺纱机4,所述一组纺纱机4相互邻接呈直线状排列。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将一组纺纱机4的排列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将在水平面内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此外,将与机台1所设置的地面正交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至于哪一侧是左(前、上)哪一侧是右(后、下),则依照图1及图2中用交叉箭头示出的说明。在机台1的左端配置有原动机箱2,在机台1的右端配置有鼓风机箱3。在机台1 的前表面的下部设置了存储条筒10的存储部7,所述条筒10收纳纱条S,在机台1的前表面的上部设置了装置配置部8,所述装置配置部8用于配置构成纺纱机4的各装置。在机台 1的前侧沿左右方向设置有操作员用的通道。纺纱机4是由原材料的纱条S制造卷取纺纱线Y而成的卷装P的机械,每台纺纱机4都配置有一个条筒10。条筒10形成为上表面具有开口的有底圆筒形,并且尺寸与以往的纺纱机所使用的条筒的相同。另外,条筒10也可形成为方筒形。2.纱道基本形状的说明如图1及图3所示,位于装置配置部8的纺纱机4的纱道,由第1纱道Rl和第2 纱道R2这两者构成,它们大致呈“<”(“<(不等号)”)字形。第1纱道Rl由从装置配置部8的下部前侧朝向下部后侧配置的水平的纱道构成。第2纱道R2与第1纱道Rl连接,并且由从装置配置部8的下部后侧朝向上部前侧以倾斜向上的朝向进行变向引导的纱道构成。其中,第1纱道Rl不是严格的前后方向的直线,而是由在中间部向上下或左右弯曲的状态连续的大致直线状的弯曲线构成。在第2纱道R2中,纱道虽然与卷取部17的横动滚筒观的横动程宽度的量相应地向左右方向变化,但横动程宽度的中央可视为纱道。3.各装置的说明纺纱机4由导条架11、牵伸处理部12、气流纺纱部13、输出罗拉14、纱线储存装置 15、清纱器16和卷取部17等各装置构成。在上述各装置11 17中,导条架11、牵伸处理部12、气流纺纱部13和输出罗拉14沿着第1纱道Rl按照上述记载顺序配置。另外,纱线储存装置15、清纱器16和卷取部17沿着第2纱道R2按照上述记载顺序配置。牵伸处理部12为通过延伸处理将纱条S制成纤维束,并将该纤维束向气流纺纱部 13送出的装置。牵伸处理部12由4个牵伸罗拉对构成,这些牵伸罗拉对夹入纱条S并对该纱条S进行延伸处理。牵伸罗拉对由未图示的电机进行旋转驱动。作为具体的配置,分别由上下一对罗拉构成的后罗拉对21、第三罗拉对22、卷绕有龙带的第二罗拉对23以及前罗拉对对,从第1纱道Rl的上游侧起沿着前后方向排列。牵伸罗拉对21 M的转速,越是下游侧转速越高。由此,在纱条S通过牵伸处理部12的过程中,基于相邻的牵伸罗拉对的
5转速比,纱条S —边被送入下游侧一边被延伸处理成规定的细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的后罗拉对21配置在机台1的前侧、即操作员的通道侧,由此,操作员能够容易进行将纱条 S导入后罗拉对21的作业。气流纺纱部13为通过使回旋气流作用于纤维束,来进行假捻状的纺纱线Y的纺纱的装置。在气流纺纱部13中装配有形成回旋气流的气流纺纱喷嘴和中空引导轴体,在上述两者的协作作用下向纱条S施加回旋气流进行合股加捻,从而形成纺纱线Y。输出罗拉14及夹持罗拉沈是配置在气流纺纱部13的下游侧的用于喂纱的装置。 输出罗拉14配置在夹持罗拉沈的上侧,更具体地说,配置在正上侧。输出罗拉14由未图示的电机进行旋转驱动。夹持罗拉26是在与输出罗拉14协作下夹持纺纱线Y的罗拉。一般来说,输出罗拉14由铁、铝等金属的耐磨性高的材质形成,夹持罗拉沈的表面由橡胶等弹性体形成。由此,切实地夹持从牵伸处理部12和气流纺纱部13供给的纺纱线Y,从而能够将纺纱线Y向纱线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输送。纱线储存装置15呈在第2纱道R2的下游侧具有锥形状的凸缘的圆筒形状。其中, 作为纱线储存装置15的形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只要是能够暂时储存从气流纺纱部13送出的纺纱线Y的形状,则也可形成为在第2纱道R2的上游侧具有锥形状的凸缘的圆筒形。 纱线储存装置15配置在输出罗拉14的上方,更详细地说,配置在向装置里侧略微偏离的上方位置。另外,纱线储存装置15的旋转中心轴在从装置里侧向装置前侧看时向斜上方延伸。纺纱线Y从与纱线储存装置15的旋转中心轴正交的方向被引入纱线储存装置15, 并呈螺旋状卷绕到其外周面而被储存。储存状态的纺纱线Y向纱线储存装置1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被引出,在通过清纱器16确认是否有缺陷之后,被卷取部17卷取。位于第2纱道R2的下游端且纺纱机4的最上部的卷取部17,由横动滚筒观和摇架臂四等构成,其中,上述横动滚筒观在卷装P的中心轴方向上对纺纱线Y进行横动操作, 上述摇架臂四支承卷装P的筒管。摇架臂四通过未图示的施力机构向卷装P接触横动滚筒观的方向被摆动施力。横动滚筒观一边与卷装P接触一边进行旋转,从而对卷装P赋予旋转动力。卷取部17配置在机台1的前侧、即操作员的通道侧,由此操作员能够轻松并准确地取出卷装P或更换筒管等。4.纱道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输出罗拉14及纱线储存装置15这两者来实现变向引导器。 具体地说,从气流纺纱部13送出的纺纱线Y通过输出罗拉14及纱线储存装置15的引导而向前方斜上方变向,从而向第2纱道R2被送出。即,纺纱线Y在输出罗拉14中弯曲成钝角状,在纱线储存装置15中弯曲成直角状。由此,从第1纱道Rl向第2纱道R2形成的弯曲角度θ呈锐角状。为了减小装置配置部8的上下尺寸,该弯曲角度θ优选为90°以下。设纺纱线Y在输出罗拉14及纱线储存装置15中的弯曲角度分别为α、β,则弯曲角度θ可表示为θ = α+β-18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纱道被输出罗拉14弯曲成钝角状。S卩,将输出罗拉14 配置在从第1纱道Rl向第2纱道R2的纱道变向方向的内侧,将夹持罗拉沈配置在纱道变向方向的外侧。这是因为,假定利用橡胶制的夹持罗拉26来使纱道弯曲,则夹持罗拉沈的表面会立即被高速行进的纺纱线Y磨损。这样,必须频繁地更换夹持罗拉沈,造成纺纱机4的运转率的下降,还带来卷装P的生产率的恶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利用耐磨性高的金属制输出罗拉14来使纱道弯曲的方式构成了纺纱机4。由此,能够保持纺纱机4良好的运转率,同时,通过使纱道弯曲实现机身高度被抑制的纺纱机4。其中,如图3所示,输出罗拉14中的纺纱线Y的接触角γ为90度以下。若接触角Y取90度以上的大的角度,使纺纱线Y与输出罗拉14的接触范围更宽,则存在行进的纺纱线Y被卷绕到输出罗拉14而不向纱线储存装置15供给的情况。若纺纱线Y卷绕到输出罗拉14,则纺纱线Y的行进会受输出罗拉14的阻碍,无法卷取到卷装P上。其结果,使纺纱机4的生产率恶化。进一步,假定卷绕在输出罗拉14上的纺纱线Y继续按照行进方向向下游侧供给,并卷绕到卷装P的情况下,产生如下不好的情况。即,在卷装P上会卷绕因卷绕于输出罗拉14而受损的纺纱线Y,从而造成卷装P的品质下降。另外,在纱线品质方面, 不希望纺纱线Y在被卷绕到卷装P之前过多地与各装置直接接触。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 接触角Y取90度以下。5.实施方式的效果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装置配置部8中的纺纱机4的纱道,利用第1纱道 Rl和第2纱道R2构成为“ < ”字形,其中,所述第1纱道Rl是从下部前侧向下部后侧配置的横向的纱道,所述第2纱道R2与第1纱道Rl连接并向装置配置部8的上半部进行变向引导。由此,将从第1纱道Rl的下端到第2纱道R2的上端的上下方向的距离,设为比以往减小近50%的600mm左右。进一步,能够将从地面到卷取部17的上下方向的距离,设置为比操作员的平均身高略高的1800mm左右。从而,操作员不用工作台就能够无障碍地够到卷取部17,因此能够简便并准确地进行卷取部17的处理、维护。进一步,能够轻松并准确地取出卷装P或更换筒管等。这样,能够提高纺纱机运转时的工作效率,作为整体提高卷装P的生产率。6.其他实施方式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1纱道Rl从装置配置部8的下部前侧向下部后侧延伸,并使第2纱道R2从下部后侧向上部前侧延伸,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将第1纱道Rl及第2纱道R2整体配置在装置配置部8的前侧。这种情况下的第1纱道Rl及第2 纱道R2不向前后方向而是向左右方向延伸。按照该变形例,若将纱道整体配置在前侧、即操作员的通道一侧,则操作员能够容易地存取装置配置部8的所有的装置11 17。从而, 操作员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各装置11 17的处理、维护。(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输出罗拉14及纱线储存装置15这两者兼做变向引导器,但作为变向引导器使用的,也可以只是纱线储存装置15。在只将纱线储存装置15作为变向引导器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从纺纱机4省略输出罗拉14和夹持罗拉26。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减少纺纱线Y在被卷取到卷装P之前与其接触的装置的数量,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绕到卷装P的纺纱线Y的品质。由于纺纱机 4自身也减少了装置数量,所以能够抑制机台高度且简化结构。(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纱线储存装置15中的弯曲角度设为直角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整体的弯曲角度θ成为锐角状,则纱线储存装置15中的弯曲
7角度β也可为锐角。若如此配置纱道,则能够进一步抑制纺纱机4的机台高度。(4)在输出罗拉14及纱线储存装置15的基础上,还可以增设构成变向引导器的一部分的专用部件。具体地说,可以只将一个或多个专用部件作为变向引导器使用,也可以将输出罗拉14及纱线储存装置15中的一方或双方与专用部件的组合作为变向引导器使用。作为专用部件的具体例子,可列举自由旋转的罗拉或被固定支承的圆轴形的引导棒等。输出罗拉 14也可以省略。(5)装置配置部8的纱道,从图1及图3可知,无需形成严格的“〈”(“< (不等号)”)字形。例如也可以是“L”字形或与其接近的形状,还可以是“< (<)”或“L”的镜
像文字形状等。(6)第1纱道Rl无需必须为水平,也可以向下倾斜或者向上倾斜。(7)牵伸处理部12无需必须由四个牵伸罗拉对构成,也可以由三个牵伸罗拉对构成。(8)可使用横动引导件和摩擦罗拉来代替横动滚筒观,其中,所述横动引导件对纺纱线Y进行横动操作,所述摩擦辊与卷装P接触而向其赋予旋转动力。本发明可广泛适用于包含牵伸处理部、气流纺纱部、卷取部等各装置而构成的纺纱机。标号说明4 纺纱机;8 装置配置部;10 条筒;12 牵伸处理部;13 气流纺纱部;14 输出罗拉;15 纱线储存装置;17 卷取部;S 纱条;Y 纺纱线;P 卷装;Rl 第1纱道;R2 第2 纱道。
权利要求
1.一种纺纱机,所述纺纱机具备各装置,所述各装置至少包括 牵伸处理部,其对纱条进行延伸处理;气流纺纱部,其对通过上述牵伸处理部进行延伸处理后的上述纱条进行合股加捻,并送出纺纱线;纱线储存装置,其暂时储存从上述气流纺纱部纺纱后输出的纺纱线;以及卷取部,其卷取上述纺纱线来形成卷装,其特征在于,配置上述各装置的装置配置部的纱道由第1纱道和第2纱道构成,其中,上述第1纱道呈水平或平缓地倾斜,上述第2纱道与上述第1纱道连接,并且通过上述纱线储存装置的引导而变向,在上述第1纱道配置有上述牵伸处理部和上述气流纺纱部,在上述第2纱道的下游端配置有上述卷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纱道和上述第1纱道所成的角度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输出罗拉,该输出罗拉配置在上述第1纱道的下游,对从上述气流纺纱部送出的纺纱线进行输送,上述输出罗拉配置在从上述第1纱道向上述第2纱道变向方向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纺纱线与上述输出罗拉的接触角为90度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罗拉由耐磨性高的材质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牵伸处理部的上游侧和上述卷取部配置在操作纺纱机的操作员所处的通道侧, 上述纱线储存装置配置在从上述通道看时上述牵伸处理部以及上述卷取部的里侧。
7.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纱道以及第2纱道整体配置在操作纺纱机的操作员的通道侧。
全文摘要
通过再次研讨构成纺纱机的各装置的配置模式,使得能够简便地对各装置进行处理、维护等,并且提高卷装的生产率。纺纱机(4)包含牵伸处理部(12)、气流纺纱部(13)和卷取部(17)等各装置而构成,其中,牵伸处理部(12)对纱条(S)进行延伸处理,气流纺纱部(13)对纱条(S)进行合股加捻而送出纺纱线(Y),卷取部(17)卷取纺纱线(Y)而形成卷装(P)。配置各装置的装置配置部(8)的纱道由第1纱道(R1)和第2纱道(R2)构成,其中,第1纱道(R1)呈水平或平缓地倾斜,第2纱道(R2)与第1纱道连接,并且通过纱线储存装置(15)的引导而变向。各装置沿着第1纱道(R1)以及第2纱道(R2)配置。
文档编号D01H4/02GK102216505SQ20098014625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
发明者森秀茂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